城市道路路基软基处理的施工措施分析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道路路网不断完善,城市道路新建改建以及道路维修已经大规模展开,关于城市道路软土地基处理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城市道路工程建设中,建设之前如果地基不够坚固,为防止建设后地基下沉拉裂造成道路不稳定等事故,需要对软地基进行处理,使其沉降变得足够坚固,提高软地基的固结度和稳定性以达到设计的要求,这个过程就是软基处理。本文对软土地基处理的方式方法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路基软基;施工技术;处理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随着城市交通量增大,对城市道路的要求增高,为了确保路基及其外侧建筑物等的安全,必须对软基进行处理。软土给城市道路工程建设带来较大的影响和隐患。因此必须确保路基的施工质量,尤其要处理好软土路基。 
   1.软土地基处理原则 
   1.1软土地区的地质情况首先要弄清楚,工程地质条件复杂,还应进行工程地质分区,以便按分区不同在区别地予以处理。在勘察设计时如地质工作做的不夠深,在施工时一旦发现,可作些补充勘察及勘探工作,对地质情况作进一步了解。  
    1.2设计方案要经济又要合理切合当地实际情况。  
    1.3所用材料数量要够、质量要保证;施工机械数量、规格、性能均要满足要求。  
    1.4施工时要严格遵守施工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办事,以保证良好的质量,软土地段特别要注意控制填土速率,避免和产生路堤滑移或发生其它意外事情。   如能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严格将上述几项工作做好,应该说软土路基施工,可以达到安全、优质的目的。 
  2.软土地基对道路的危害 
  2.1软土路基成因分析软土路基是影响路基下沉的主要地质类型,是道路建设中常见的病害之一。2.1.1软土路基由于其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多呈软塑或半流塑状态,天然含水量常达到30% 一70% ,有时甚至更高。透水性差,在加载初期,地基中空隙水压力较高,影响路基强度,施工中表现为压实困难.不便行车和施工作业。由于其空隙比大.土颗粒间结构不稳定,具有压缩性等特点。2.1.2 在施工过程中以一直填筑完成后,软土路基在路堤的自重作用下也会产生沉降,这种沉降将在很长的时间内持续发展,大大超过一般路堤的沉降量。严重是在靠近填土部位的挡土墙.边沟排水设施也会受到沉降或水平移动的影响。即使完成路面工程后,还可能继续产生沉降,引起路面结构的破坏。 
  3.城市道路路基软基处理方法 
  常用的处理方法有几种。下面就逐一进行分析: 
  3.1表层排水法 
   对土质较好因含水量过大而导致的软土地基,在填土之前,地表面开挖沟槽;排除地表水。同事降低地基表层部分的含水率。以保障施工机械通行。为了发挥开挖的沟槽在施工中达到盲沟的效果,应回填透水性的砂砾或碎石。 
  3.2换填土法 
  换土加固是处理浅层地基的方法,所谓换填土发是指当地基持力层的承载力和变形满足不了设计要求,而软弱土层的厚度又不是很大时,一般采用把一定厚度的弱土层挖除,然后分层换填强度较大的砂或其他性能稳定、无侵蚀性的材料,并压实至要求的密实为止,多用于公路构筑物的地基处理。机械辗压、重锤夯实、平板振动可作为压实垫层的不同施工方法,这些施工方法不但可处理分层回填土,又可加固地基表层土。换填土发的加固原理是根据土中附加应力分布规律,让垫层承受上部较大的应力,软弱层承担较小的应力,以满足设计对地基的要求。根据换填方式的不同可分:换填土;抛石挤淤法及爆破挤淤法。 
   3.3砂垫层法 
   对于地基上部软土层极薄且含水量大时,在软土地基上敷垫0.5-1.2m左右厚的砂垫层。这样可达到固结软土层,使砂垫层起到上部排水层作用;同时,砂垫层又成为填土内的地下排水层,以降低填土内的水位;在进行填土及地基处理施工时,为施工机械提供良好的通行条件。 
   设计与施工:(1)如采用机械施工,在确定砂垫层厚度时,应考虑机械的重量,轮胎对地面接触压力,偏心程度及软土地基表层强度等。在极软地基上,仅用砂垫层来确保大型施工机械的通行,往往需要较厚的砂垫层,是不经济的,所以常与表层排水或敷垫材料等法并用。(2)砂垫层施工时应设放样板。摊铺作业一般采用自卸汽车与推土机联合操作。要尽量做到均匀一致。用透水性差的粉土作填料时,其坡脚附近的砂垫层一旦被土复盖,就有可能妨碍侧向排水,因此对砂垫层的端部要妥善处理。 
  3.4添加剂法 
  对于表层为粘性土时,在表层粘性土内渗入添加剂,改善地基的压缩性能和强度特性。以保施工机械的行驶。同时也可达到提高填土稳定及固结的效果。添加材料通常使用的是生石灰,熟石灰和水泥。石灰类添加材料通过现场拌和或厂拌,除了降低土壤含水量、产生团粒效果外,对被固结的土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化学性固结,使粘土成分发生质的变化,从而促进土体稳定。 
  3.5加固土桩法 
  用带有回转、翻松、喷粉与搅拌功能的机械,将软土地基局部范围的某一深度、某一直径内的软土用固化材料予以改良、加固,形成加固土桩体,例如:粉喷桩、旋喷桩。施工速度快、加固深度大、效果好,但造价较高。 
   4.施工质量控制   
   在制作桩体时应特别注意拨管的高度与速度。在没有施工现场成桩试验等有关参数时,桩管内灌满混合料后,应先锤击5-10s,再开始边锤击边拨,以防止桩底出现吊脚现象。    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有些桩成孔到设计深度,开始泵料时,钻头阀门打不开,无法成桩。经调查,钻头阀门打不开有两种原因:钻头问题,当钻头加工不合理时,成孔过程中土中的砂粒或小卵石易卡死阀门,造成阀门打不开;由于桩端落在砂土层,桩端土质具有良好渗透性,导致阀门外的水头压力大于钻杆内混合料的压力,造成阀门打不开。本工程钻头穿越细砂、圆砾、卵石层,终孔于粉细砂层及细中砂层上,很容易导致阀门打不开。经设计组和施工组共同商量改用防水钻头或者是适当增加桩长,中低压缩性的粉质粘土层或粘质粉、砂质粉土层,避免阀门打不开的情况发生。   
   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70-90mm,水灰比宜在0.6-0.8之间;桩位应保证准确,其偏差允许不大于150mm,桩身保持垂直,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1%;按序跳打施工,向一个方向逐渐推进,以防止地冒,在已成桩的桩顶埋设标尺,观察施工对己成桩的挤压情况,防止已成桩受挤压而断裂并了解地面地冒情况;若遇孤石,则桩位应适当移位,以保证桩体满足设计要求。   
   CFG桩对于道路软基进行处理是近年来新兴的工程工艺,相比较房建在自身的应用和特点上都有所不同,因此,本文根据实际情况,结合道路软基的路基特点以及在工程中对于其质量的要求,以解决实际应用问题为目标对CFG桩进行了多方的研究。以实用设计以及施工控制为理论基础,为CFG桩在城市道路工程中软基的处理提出了理论基础以及发展方向。 
  5.总结 
  综上所述,软土地基的强弱问题或变形的问题是工程土中必须十分注意的问题,如果不处理或处理不当,就会造成地基不稳,出现道路沉降或塌陷等问题,对道路形成不同程度的危害,进而造成软土地区的工程事故。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开发,对于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会越来越多,越来越经济、方便、有效。将更有利于道路路基的处理,充分发挥城市道路交通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1]龚晓南.地基处理新技术[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2]莫德飞.浅析软土地基深基基础工程处理技术[J].陕西建筑. 
   [3]徐至钧.软土地基和预压法地基处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其他文献
摘要:某PCB工业园废水排放量大、成分复杂,根据废水水质特点分为:综合废水、有机废水、络合废水、含镍(氰)废水、有机废液、酸废液、生活污水及其它废水等,采用分类收集分质处理,物化、厌氧、好氧+MBR的处理工艺,经过3个月试运行,连续一年运行水质的检测分析,出水pH、COD、Cu2+的平均值分别为7.83、25.25mg/L、0.21 mg/L,均优于《城镇污水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
期刊
摘要:园林绿化是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同城市人民的关系十分密切,它的作用是多方面的。通过绿化植树,种花种草,改良土壤,改善水质,保证空气清新,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以提高全体人民的身体素质。本文就园林绿化和植保技术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植保的新技术。  关键词:城市园林;园林绿化;植保技术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园林植物的造景、种植、管
期刊
摘要: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提高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保持队伍稳定和发展的必不可缺的十分重要的工作。如何发挥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作用,为加强基层建设整体上水平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是摆在基层干部面前的首要问题。  关键词: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基层;思考  中图分类号:D26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思想工作是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的中心环节。思想工作是保证各项工作顺利进展的必需条件。思想工作是精神文明建没的基础性
期刊
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不论是古典还是现代,园林的含义始终是为人类提供优美适宜的生态环境,是人类利用和模仿自然美的场地,是一种艺术饰品。可以说园林设计就是园林的筹划策略。具体地讲,园林设计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筑山、叠石、理水)、种植苗木、布置园路和营造建筑氛围等途径创作而形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游憩的过程。  然而,由于传统的园林设计较少考虑环境因素,城
期刊
摘要:测量控制网布设和实施在提高线状工程项目建设质量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它也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得到了不断的发展。本文主要论述了当前线状工程项目建设测量控制网布设和实施的关键技术,以期能够为相关的实践提供些许理论参考。  关键词:线状工程项目建设;测量控制网布设;关键技术  中图分类号:TB22文献标识码:A  线状工程主要指道路和管道等有“线状”特点的工程,如国家铁路工程、公路工程的建设,石油
期刊
摘要:目前,对于建筑物后浇带的施工必须根据设计、规范及工程具体实际情况,合理设置施工后浇带位置,并从模板支设、结构混凝土浇筑、后浇带垂直施工缝的处理、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的保护、后浇带混凝土的浇筑等几方面采取相应的施工技术措施确保后浇带的施工质量。本文对后浇带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介绍了建筑后浇带形式及作用,并就后浇带施工质量控制要点进行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  中图
期刊
摘要:当前建设项目具有工程量大、技术复杂、施工难度高、参建单位众多等特点,建筑施工中如果没有做好协调管理工作,就会直接影响工程建设过程的实施。本文对建筑施工中的协调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建筑施工中协调管理措施的优化进行了简单概述。  关键词:建筑;施工;协调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  在施工管理中,协调能力的强弱,是承包方工作能力、工作经验的具体体现,协调包罗万象,从施工中各要素
期刊
摘要:提高管理水平是企业经营管理最重要的环节,要控制建筑工程好质量,必须从技术管理抓起,建筑企业的质量控制是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必然要求。文中分析了建筑施工中技术管理和安全管理工作的关键,提出了具体应对措施。  关键词:建筑;施工技术;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在建筑施工中,实施科学而有效的技术管理,不仅是设计部门和施工单位的共同要求,也是为达
期刊
摘要:在我国,测绘工程监理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最早引入监理机制的是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工程,其后才陆续在其他测绘领域实施。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在城市地下管线探测工程中引入监理机制的理念基本上得到了社会、特别是建设单位的认同,监理单位的参与,对提高效率、保证预期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城市地下管线;探测工程;监理;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TU990文献标识码: A   一、 城市地下管
期刊
摘要:随着节能减排的国家政策的引导和实施,我国城市道路照明设计由于面临的能量浪费、效能低下以及管理落后的典型问题逐渐被认识到一个高度,近几年智能化的城市道路照明设计和应用越来越普及,本文就主要照明设计面临的问题和符合城市道路照明设计的智能化系统满足的基本条件进行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道路照明;管理;智能化  中图分类号:U49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城市道路照明管理不仅与城市的能耗有关,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