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开发西部地区的不断深入,西藏地区中学汉语的教育越来越受到西部地区的重视。对于西藏地区少数民族汉语普及的问题,西藏中学汉语的教育是一条重要渠道。针对西藏地区以藏语为母语,以汉语为第二语言两种语言共同使用的特殊性,本文对西藏地区汉语言词汇的教育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 汉语言词汇 西藏地区 中学汉语教学
语音、词汇、语法是学习一门语言的三个要素,三个要素结合应用构成了语言的学习和运用。其中,词汇的积累是语言的基石,是语言功能的重要载体。汉语是各民族之间交流的统一语言,汉语言文化词汇的教学在西藏汉语教学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由西藏地区汉语教学的实际意义决定的[1]。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西藏地区与中国各个地区的经济、文化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尤其是藏青铁路开通后,西藏地区的对外贸易得到了长足发展,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西藏地区的汉语普遍度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西藏地区的学生在中小学期间加强汉语学习,通过对藏族初中生进行汉语文化词汇教学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社会竞争力,使他们成为素质教育体制下优秀的复合型人才。由于藏族地区拥有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和母语教学,这使得汉语文化词汇的教学遇到了很多难题[2]。尤其是汉藏民族文化的差异,在很多方面,汉族学生由于受到母语环境的影响,很多词汇都易于理解其深意,但是藏族学生在这方面的理解就较为困难,本文对西藏中学汉语言文化词汇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究。
一、导学式教学
导学式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性,激发学生对学习汉语言词汇的兴趣。导学式教学是素质教育推行以来较为主流的一种教学方法,摒弃了传统教学中的填鸭式灌输知识,导学式教学有抛砖引玉、问题解决、互动学习等几种方式,主要是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高主观能动性,主动思考、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如《刻舟求剑》一课。由于西藏地区的学生和汉族学生在思想上有一定差异,对于汉语言词汇的理解也没有那么深刻,因而刻舟求剑这个暗喻性的成语对于西藏学生来讲并不容易理解。因此,笔者先将刻舟求剑的故事做成小视频放给学生看,然后让学生课后准备一个刻舟求剑的事例,在课堂上讲给大家听。这样不仅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堂上理解了成语的本来含义,还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在生活中理解成语的深刻含义,达到使学生将课本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目的。既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又达到了探索、理解和巩固学习的效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不是一个传授知识的机器,而是一个学习、生活的引导者,将汉语言词汇的教学发挥到了极致,真正达到给西藏地区学生普及汉语知识,使他们活学活用的目的。
二、带入语境让学生充分理解词汇含义
将词语带入到语境中,实践运用,在加深学生理解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汉语的用语习惯,有效提高藏区学生的遣词达意方面的能力。如《紫藤萝瀑布》一课。《紫藤萝瀑布》是冰心的代表作之一,其用词优美,又饱含深深的哀伤,笔者努力在几个重要的词汇的讲解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文章所要表达的感情。如:“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不只在我的眼前,也在我的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年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在讲这一课时,笔者首先向学生详细介绍了本文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年代背景,这篇文章写于1982年,当时正值作者的弟弟身患重病,讲到这里笔者通过这个语境让学生深刻体会生死和手足的含义。接下来讲作者当时的心境,作者一家人受到“文化大革命”的迫害,内心不觉感到十分悲伤和焦虑,此时又见紫藤萝,结合上下文的语境,让学生明白为何作者会感到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同时让学生深刻领会宁静和喜悦这些表达作者内心情感的词汇的意思。也让学生们明白,何为这一条紫藤萝在作者的心上“缓缓流淌”,结合语义语境,讲解“缓缓”这个词的妙用[3]。这里的语境并不局限于上下文的意思理解,还包括时间、地点及作者的时代背景和文章的写作背景等。只有将这些语言要素相结合才能将词汇的意思更准确地传达给汉语言基础较为薄弱的藏区学生。
三、重点培养学生对关联词的运用能力
在博大精深的汉语词汇中,关联词的重要性好比一部机器的轴承部分。任何一句完整的话都离不开关联词的使用。由于西藏地区学生的母语是藏语,语言习惯与汉语语言习惯颇为不同,因此在关联词的使用方面一直较为薄弱[4]。如一些简单关联词的使用,“但是”、“不但……而且”、“如果……那么”,等等,笔者经常引导学生自主造句,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对词汇的理解更加深刻,而且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灵活应用,敢于表达,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增强学生学习汉语的自信心。一些难度较大的关联词,如“综上所述”,“总而言之”,“一言以蔽之”,等等,就要求教师在课文中每当遇到这些词时,详细讲解它们的意思及在句子结构中起到的作用,将词汇与语法相结合,让学生的记忆更深刻。
四、结语
汉族文化博大精深,从殷商时期的第一本词典《尔雅》问世开始,到如今书店中五花八门的词典的出现,我们在五千多年中积累了海量词汇。针对藏区学生的特殊性,教师应积极探讨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教授汉语言文化的词汇。相信,在教师的不断努力下,西藏地区中学的语文教学一定会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1]罗芳.西藏农牧区小学汉语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2]林秀艳.西藏汉语教学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J].民族教育研究,2012,03:46-50.
[3]杨成洪.西藏初中汉语文化词汇教学研究[D].西藏大学,2014.
[4]王存仁.现代教育技术在西藏中学汉语教学中的运用[J].中小学电教,2013,09:7-9.
关键词: 汉语言词汇 西藏地区 中学汉语教学
语音、词汇、语法是学习一门语言的三个要素,三个要素结合应用构成了语言的学习和运用。其中,词汇的积累是语言的基石,是语言功能的重要载体。汉语是各民族之间交流的统一语言,汉语言文化词汇的教学在西藏汉语教学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由西藏地区汉语教学的实际意义决定的[1]。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西藏地区与中国各个地区的经济、文化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尤其是藏青铁路开通后,西藏地区的对外贸易得到了长足发展,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西藏地区的汉语普遍度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西藏地区的学生在中小学期间加强汉语学习,通过对藏族初中生进行汉语文化词汇教学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社会竞争力,使他们成为素质教育体制下优秀的复合型人才。由于藏族地区拥有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和母语教学,这使得汉语文化词汇的教学遇到了很多难题[2]。尤其是汉藏民族文化的差异,在很多方面,汉族学生由于受到母语环境的影响,很多词汇都易于理解其深意,但是藏族学生在这方面的理解就较为困难,本文对西藏中学汉语言文化词汇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究。
一、导学式教学
导学式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性,激发学生对学习汉语言词汇的兴趣。导学式教学是素质教育推行以来较为主流的一种教学方法,摒弃了传统教学中的填鸭式灌输知识,导学式教学有抛砖引玉、问题解决、互动学习等几种方式,主要是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高主观能动性,主动思考、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如《刻舟求剑》一课。由于西藏地区的学生和汉族学生在思想上有一定差异,对于汉语言词汇的理解也没有那么深刻,因而刻舟求剑这个暗喻性的成语对于西藏学生来讲并不容易理解。因此,笔者先将刻舟求剑的故事做成小视频放给学生看,然后让学生课后准备一个刻舟求剑的事例,在课堂上讲给大家听。这样不仅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堂上理解了成语的本来含义,还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在生活中理解成语的深刻含义,达到使学生将课本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目的。既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又达到了探索、理解和巩固学习的效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不是一个传授知识的机器,而是一个学习、生活的引导者,将汉语言词汇的教学发挥到了极致,真正达到给西藏地区学生普及汉语知识,使他们活学活用的目的。
二、带入语境让学生充分理解词汇含义
将词语带入到语境中,实践运用,在加深学生理解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汉语的用语习惯,有效提高藏区学生的遣词达意方面的能力。如《紫藤萝瀑布》一课。《紫藤萝瀑布》是冰心的代表作之一,其用词优美,又饱含深深的哀伤,笔者努力在几个重要的词汇的讲解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文章所要表达的感情。如:“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不只在我的眼前,也在我的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年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在讲这一课时,笔者首先向学生详细介绍了本文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年代背景,这篇文章写于1982年,当时正值作者的弟弟身患重病,讲到这里笔者通过这个语境让学生深刻体会生死和手足的含义。接下来讲作者当时的心境,作者一家人受到“文化大革命”的迫害,内心不觉感到十分悲伤和焦虑,此时又见紫藤萝,结合上下文的语境,让学生明白为何作者会感到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同时让学生深刻领会宁静和喜悦这些表达作者内心情感的词汇的意思。也让学生们明白,何为这一条紫藤萝在作者的心上“缓缓流淌”,结合语义语境,讲解“缓缓”这个词的妙用[3]。这里的语境并不局限于上下文的意思理解,还包括时间、地点及作者的时代背景和文章的写作背景等。只有将这些语言要素相结合才能将词汇的意思更准确地传达给汉语言基础较为薄弱的藏区学生。
三、重点培养学生对关联词的运用能力
在博大精深的汉语词汇中,关联词的重要性好比一部机器的轴承部分。任何一句完整的话都离不开关联词的使用。由于西藏地区学生的母语是藏语,语言习惯与汉语语言习惯颇为不同,因此在关联词的使用方面一直较为薄弱[4]。如一些简单关联词的使用,“但是”、“不但……而且”、“如果……那么”,等等,笔者经常引导学生自主造句,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对词汇的理解更加深刻,而且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灵活应用,敢于表达,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增强学生学习汉语的自信心。一些难度较大的关联词,如“综上所述”,“总而言之”,“一言以蔽之”,等等,就要求教师在课文中每当遇到这些词时,详细讲解它们的意思及在句子结构中起到的作用,将词汇与语法相结合,让学生的记忆更深刻。
四、结语
汉族文化博大精深,从殷商时期的第一本词典《尔雅》问世开始,到如今书店中五花八门的词典的出现,我们在五千多年中积累了海量词汇。针对藏区学生的特殊性,教师应积极探讨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教授汉语言文化的词汇。相信,在教师的不断努力下,西藏地区中学的语文教学一定会更加高效。
参考文献:
[1]罗芳.西藏农牧区小学汉语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
[2]林秀艳.西藏汉语教学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J].民族教育研究,2012,03:46-50.
[3]杨成洪.西藏初中汉语文化词汇教学研究[D].西藏大学,2014.
[4]王存仁.现代教育技术在西藏中学汉语教学中的运用[J].中小学电教,2013,0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