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bai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宋玉是我国先秦文学史上的一位大家,他的辞赋作品尤其著称于世,在人物塑造,写作手法,主题旨趣等各个方面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宋玉辞赋作品的写作手法具有开创性,在很多方面对抒情文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宋玉其人及其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应该得到重新评价。
  关键词: 宋玉 辞赋 抒情文学
  
  宋玉是战国时代继屈原之后重要的辞赋作家,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提到: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就很多人在提到楚辞时往往屈宋并称,但是较之对屈原的研究及其评价,人们对宋玉辞赋作品的研究并不到位,对他的评价更是出现了很大的偏差。宋玉的辞赋在屈原之外自成一家,作品所运用的写作手法新颖多变,成功地塑造了不同于以往的人物形象,对女性美的细致描摹更可谓开一代风气之先,他的辞赋不仅为汉大赋的创作提供了范本,更为中国的抒情文学开辟了情景交融,抒写性情的传统。为了进一步理清抒情文学的渊源和流变,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对宋玉辞赋价值的研究和对宋玉在文学史上的评价。
  对比手法的运用
  宋玉的《风赋》用一种对比的写法,以奇特的想象将自然界的风分为雄风和雌风两种,从风的起源来解释为何风有雌雄之别,“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其所托者然,则风气殊焉。”王者之雄风“飘举升降,乘凌高城,入于深宫……发明耳目,宁体便人。”庶人之雌风则是“滃然起于穷巷之间,堀堁扬尘……中心惨怛,生病造热。”这样的言论可谓别出心裁,很容易引起听者和读者的注意,写雌风与雄风对比的目的是借风的不同点出楚王与庶民贫富上的悬殊差距。当时楚国的王公贵族骄奢淫逸,这篇赋借风以喻这种苦乐不均的现象,以达到对君王的讽谏。《文选》五臣注吕向说:“时襄王骄奢,故宋玉作此赋以讽之。”作为开为汉大赋导以先路的宋玉赋也带有汉大赋铺排辩丽的特点,初读《风赋》,会感觉它是为迎合楚襄王而作,许多人也因为这样误读了这篇佳作。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春秋之后,周道寝坏,聘问歌咏不行于列国,学《诗》之士逸在布衣,而贤人失志之赋作矣。大儒孙卿及楚臣屈原离谗忧国,皆作赋以风,咸有恻隐古诗之义。其后宋玉、唐勒,汉兴,枚乘、司马相如,下及扬子云,竞为侈丽闳衍之词,没其风谕之义。”[1]其实,《风赋》句式骈散相间,辅之以简洁而诙谐的语言,将讽谏之意隐喻其中,匠心独运而又发人深省。同样的对比手法也出现在《登徒子好色赋》中,这篇辞赋在宋玉的作品中比较特殊,《九辩》以抒情动人取胜,《高唐》《神女》以刻画细腻立篇,宋玉给人的印象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儒生,情感表达严肃而凄切。然而《登徒子好色赋》让宋玉从一个儒雅的文人一下化身为以讽寓谏的东方朔。登徒子之妻的丑陋与东邻之女的美丽对比,登徒子的行为与宋玉“至今未许”的态度对比只将这两种对比罗列出来,谁是真正的好色之徒就一目了然了。
  《神女赋》对女性美的描写
  在宋玉《神女赋》之前,描写女性美的,实寥寥无几,《庄子·逍遥游》有:“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这是写仙女之美,但仅用比喻写其肌肤白腻,体态轻盈而已。《庄子·齐物论》:“毛嫱、西施,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2]这是写人间美女,但仅用鱼鸟麋鹿的惊避以反衬其美而已。《诗经·卫风·硕人》中“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描写较具体完整,但其终属短章,且限于实写,缺乏飘逸空灵的神韵。《九歌·山鬼》中“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思君我兮然疑作”等句,略有神韵心态,但其余多铺写其服饰车马和渲染环境幽独。真正第一次全方位铺写女性美而虚实相生、形神兼备、动静相间、淋漓尽致者,非宋玉《神女赋》莫属。其总体描写先用比喻写其光彩照人:“其始来也,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梁;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光”;“晔兮如花,温乎如莹”;“忽兮改容,婉若游龙乘云翔”。继用正衬而水涨船高,“毛嫱鄣袂,不足程式;西施掩面,比之无色”。再具体铺张“貌丰盈以庄姝兮,苞温润之玉颜”,写其丰腴端丽而柔嫩白皙;“眸子炯其精朗兮,瞭多美而可观”,写其眉目撩人;“素质干之秾实兮,志解泰而体闲”,写其身材丰满而情态潇洒恬静;“动雾觳以徐步兮,拂墀声之珊珊,写其舞姿飘逸的动态美;“奋长袖以正衽兮,立踯躅而不安,写其矜持而娇羞之态;“澹清静其慝兮,性沉详而不烦,写其文静和淑的内在美;“意似近而既远兮,若将来而复旋”,写其似进还退,缠绵莫测的情态;“瓶薄怒以自持兮,曾不可乎犯干,写其敛容微嗔,矜持不可冒犯的神情……。对神女的细腻刻画吴广平称为“虚者实之”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登徒子好色赋》中我们又一次见到了宋玉对女性美的表述“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这样的模糊描写和对登徒子丑妻的夸张描写亦被称为“实者虚之”。[3]其后曹植《洛神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但其中如“婉若游龙”、“仿佛兮若青云之蔽月”、“皎若太阳升朝霞”、“修眉联娟”、“丹唇外朗”、“明眸善睐”、“仪静体闲”、“曳雾绡之轻裾”、“进止难期,若往若还”等,明显从宋赋句中化出。此外,曹植《美女篇》诗、南朝沈约《丽人赋》、萧纲《美女篇》、徐陵《玉台新咏序》、庾信《镜赋》、《梁东宫行雨山铭》等,或直接化用《神女赋》中的名句作为典故,或沿用宋玉对女性美采取的正面描写方式。
  《九辩》与中国文学的两大母题
  屈原的《离骚》是楚辞中毋庸置疑的代表作,但是如果我们仅仅看到《离骚》,是无法了解楚辞的全部风貌的。与激昂的《离骚》比起来,宋玉的《九辩》也许更加全面地向我们反映了楚辞的特质,宋玉在楚辞研究当中被提及常常作为屈原的陪衬,历代作家和研究者皆热衷于赞美屈原,对宋玉的人格则颇有微词,郭沫若先生在历史剧《屈原》当中甚至借婵娟之口直接骂宋玉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楚辞中很多宋玉的名下的篇章也频频遭到质疑,只有《九辩》一篇被确凿无疑地定为宋玉的作品。然而仅此一篇也足以令宋玉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全诗开头一句“悲哉,秋之为气也!”开启了历代文人吟咏不绝的文学主题——悲秋主题,汉代曹丕的《燕歌行》中有“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寥落露为霜”,唐代杜甫的《登高》中有“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等等这些锦句都以本篇为滥觞,在某种程度上,《九辩》堪与《离骚》并称为中国抒情诗歌的源头了。其次,在《九辩》中宋玉塑造了一个被后代寒门才子广泛使用的贫士形象,这一形象与屈原《离骚》中的主人公大不相同,其根源在于去送二人不同的身世。王逸的《楚辞章句·离骚序》:“屈原与楚同姓。”据此可知屈原是楚国的贵族。在《离骚》开头屈原即说“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来强调自己血统的高贵。相反宋玉只是寒门儒生,“闽奇思之不通兮,将去君而高翔”当他受到君王的冷落报国无门时,就选择了归隐,“愿赐不肖之躯而别离兮,放游志乎云中”更多地表现出下层知识分子的清高自许,托志芳名的人生态度。[4]左思、鲍照、陶渊明等人生活在门阀士族一统天下的魏晋时期,他们在自己的作品中多次描绘贫士的形象,抒发作为寒门庶族有志难伸的苦闷。《九辩》中的情感更容易产生普遍的共鸣,贫士不遇成为中国抒情文学的一个重要母题正基于此。
  《九辩》托景抒情,因情写景,曲尽其妙地描绘抒情主人公的悲剧命运和哀怨之情感染着无数的文人墨客,“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燕翩翩其辞归兮,蝉寂漠而无声”借秋天萧索的自然景物来衬托主人公沉郁的心情。中国的抒情文学讲究情景交融,注重意境的创设,《九辩》在这两点上堪称抒情文学的典范。故杜甫在《咏怀古迹》一诗中吟唱道:“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遥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鲁迅先生也说《九辩》“虽驰神逞想不如《离骚》,而凄怨之情,实为独绝。”[5]
  重评宋玉
  历代评论者对于宋玉文学的评价始终陷于一个悖论之中,——一方面大家都承认宋玉很有文学才华,创作了非常了不起的文学作品,对后世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往往对他评价不高,甚至于在有些地方竟把他当作了反动的无耻文人。其传世作品大体都可疑或干脆就是伪作。为什么对宋玉的认识和评价会落入这么一个令人费解的怪圈呢?原因就是“我国历来的文学批评都受制于伦理型的政治文化,道德评判成为首要标准”。而宋玉的作品却“侧重写人之性、情”(一反前人,后继者无几),虽是开拓了文学的创作题材和范围,但置于道德评判的准绳之下则光彩全无,甚至有离经叛道之嫌疑。
  抛开宋玉在历史上的功过是非单纯地去看他的辞赋作品,无论是在审美上还是对后世的影响上,除《九辩》那响彻千古的悲秋声外,这些辞赋的主体内容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宋玉“一反前人正统为文的风格,侧重人的性、情描写”,这在当时是空前的,而且在后世也是鲜见的。不仅如此,宋玉还首次运用了细腻的景物描写,托景抒情;运用主客问答的对话形式;对比突出的种种手法,这些都为汉大赋的写作开辟了门径,枚乘的《七发》、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等作品皆得益于此。另外,《高唐赋》也可以说是中国山水文学之祖,“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篇以大自然为独立审美对象的山水文学。”[6]刘勰《文心雕龙·诠赋》中说:“荀况《礼》《智》、宋玉《风》《钓》,爰锡名号,与《诗》画境,六义附庸,蔚成大国,述客主以首引,极声貌以穷文,斯盖别诗之原始,命赋之阙初也。”[7]宋玉的辞赋大大开拓了古代文学的创作题材,丰富了古代文学的表现手法,就一定意义而言表现出了自觉为文的追求。至于宋玉辞赋中类似“登徒子”“高唐神女”“空穴来风”“下里巴人”等等成为成语或典故的词汇不胜枚举,历代作家对于赞美宋玉才华的诗篇更不可胜数,他已经与中国的抒情文学融为一体。
  从某种意义上说,宋玉才是我国古代第一位真正的文学大家,从他开始,古代文学中添加了一个新的要素,即注意刻写人的性情和灵魂,追问人本身的生命价值和意义。中国的抒情文学因为有了宋玉才真正的步入了主情致,写性灵的轨道。或者很多人认为与屈骚比起来,宋玉的思想不够深沉,文字不够凝练,感情不够澎湃,他所写的多是抒发个人的悲喜,甚至在楚辞和骚体赋这样严肃的文学载体当中加入了戏谑、色情的元素。所以今天,我们却应该庆幸有宋玉这样的文学家敢于去挑战儒家正统意识中的“文以载道”,为我们最早地还原了文学的抒情本质。宋玉的辞赋作品像一个被忽略太久的宝藏值得我们进一步去发掘,同样,在全面而深入研究之后,相信我们可以对这位才华横溢,又长久地遭受非议的作家有一个重新的认识,这样的认识不仅是还宋玉一个公正,更是对抒情文学研究的一大进步。
  
  参考文献:
  [1][汉]班固.汉书·艺文志.中华书局,1977.11,(第1版):1756.
  [2]陈鼓应.庄子今注今.中华书局,1983.4,(第1版):80.
  [3]吴广平.宋玉集前言.岳麓书社,2001:21-22.
  [4]曹文心.宋玉辞赋.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11,(第1版):47.
  [5]鲁迅.鲁迅全集(第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第1版):376.
  [6]诸斌杰.宋玉.高唐.神女.二赋的主旨及艺术探微.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5,(1):93.
  [7]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刘勰著.周振甫注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11,(第1版):80.
其他文献
摘 要: 儒家和墨家是先秦两大显学,但是汉代以后,以孔子思想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的正统思想,而以墨子思想为代表的墨家思想却成了“绝学”。此种现象从二者的“天人观”分析看,孔子的畏命、知命思想既为统治者戴上了神圣的光环,又给予平民百姓精神上的安慰;而墨子的“天志”、“非命”思想却既没有让统治集团满意,又不能为人民大众提供宗教信仰。  关键词: 孔子 墨子 “天人观”    先秦时代,各学派著
摘 要: 本文在借鉴蒙台梭利理论的基础上,按照师生共同参与、尊重成熟、文化折射等原则,提出应为幼儿提供多元的、整体的、适宜幼儿发展的环境,促进幼儿的适宜性发展。  关键词: 幼儿 适宜环境 蒙台梭利教育理念    环境是教育的第三要素,是促进幼儿发展的第三位老师,它每时每刻都在起作用,对幼儿的成长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古今中外的幼儿教育家无一不重视环境在幼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蒙台梭利作为其中一名伟大
摘 要: 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已成为当前教育探究的重要课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实施“爱的行为”教育,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德育教育方法。它以爱的情感教育为中心,引导学生从净化自己的语言入手,创设良好的、适合自我身心和谐发展的语言环境。学校在开展一系列校园文化活动中,唤醒沉睡的“爱的行为”,让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改变语言、心态和行为,从而接受教育,深化爱的情感。  关键词: 德育
摘 要: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学分制日趋完善。公共选修课程已经成为高校人才培养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学分制下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分析了学分制背景下该校公共选修课教学基本情况,针对该校全校公共选修课教学和管理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以促进构建学分制下公共选修课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关键词: 学分制 公共选修课 质量保障体系    为适应
摘 要: 《平凡的世界》着重刻画了青年孙少平在生活的磨难和考验中逐渐成长并最终找到人生目标与价值的奋斗历程。孙少平在书籍的引导和残酷现实的刺激下,逐渐认识到了人生的价值,磨炼出了坚韧的意志。他时刻对给予他关怀与爱的人心怀感恩,并用正直和善良回报社会。  关键词: 《平凡的世界》 孙少平 成长历程    一、引言  作家路遥用长达六年的时间准备、完成了百万字的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这部小说以陕北黄
摘 要: 高校各门学科的专任教师都有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义务,他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较之专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具有明显优势。然而,基于教师和学校两个因素,专任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优势未能正常发挥,这不仅需要教师自身端正思想,加强修养,而且需要高校通过各种措施来改善现状。  关键词: 高校专任教师 思想政治教育 比较优势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
摘 要: 大学生思想品德评价是衡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关键,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重要内容。当前大学生思想品德评价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档案袋评价是一种新的记录学生成长的评价方法,可以真实、深入地再现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过程。相对于传统的学生思想品德评价方法,档案袋评价存在诸多优势,可以合理地运用到大学生思想品德测评的过程中。研究从档案袋评价目标的确定、档案袋内容的设计、
摘 要: 本次调查是基于南京师范大学“南京高校文学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实践创新项目进行的,旨在了解当代大学生,尤其是非文学专业类大学生的文学阅读现状,通过问卷和访谈等调查方法,在获得一手资料的前提下,对当代大学生文学阅读和人文素质教育提出有效应对策略,从而培养其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 理工科大学生 文学类作品阅读 调查    一、调查一般情况说明  1.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
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20世纪前五十年风云变幻,而中国的电影正是在这一动荡的历史时期中艰难起步和发展,并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创造了中国电影史上的辉煌。早期的中国电影人在艰苦的环境中积极创作,将戏剧和电影作为武器,进行政治宣传和革命,拍出了很多反映当时的社会黑暗,鼓舞人们奋勇直前的传世之作。  早在中国电影诞生之初,女性就开始走上银幕。1913年黎北海在香港拍摄了《庄子试妻》(黎北海,1913
摘 要: 文章以戏剧《哈姆莱特》为蓝本,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着重分析了小说《葛特露和克劳狄斯》在叙述视角和人物塑造方面进行的创新,尤其对葛特露这一人物形象的重新塑造进行了诠释,从而论证葛特露这一人物形象实现了从戏剧中的边缘化到小说里的中心化的飞跃。  关键词: 葛特露 哈姆莱特 莎士比亚 约翰·厄普代克    我国译林出版社于2002年出版的《葛特露和克劳狄斯》是美国作家约翰·厄普代克的小说Ge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