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章作者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就现代散打运动中运动员如何在赛前进行心理调控提出了一些见解,从赛前专门心理训练的内容与任务着手,通过对散打运动员赛前的几种心理状态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了若干种针对赛前不良心理状态的克服及训练方法,旨在为教练员和运动员今后的运动训练提供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 散打运动员 赛前心理状态 心理训练 调控
前言
散打比赛既不同于武术套路,也不同于一般体育项目的比赛,它是一项对抗性很强的运动项目,是勇敢者的运动。“一胆、二力、三功夫”,是技击家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近几年来由于散打王、世界锦标赛和其他大型比赛的不断举行,散手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也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特别是在散打王的比赛中,不难看出运动员们的身体素质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并掌握了“远踢、近打近身摔”的全面技术,动作的速度、力量都达到极高的水准。在运动员身体素质和技战术水平差距普遍缩小的情况下,如何将平时艰苦训练的技术水平发挥出来就是关键,正如美国奥林匹克训练中心专职心理学家沙恩·墨菲普所说:“在尖子水平上,运动成绩大约有90%决定于心理因素。”所以现代科学系统的训练,特别是心理能力的挖掘和心理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能够适应瞬息万变的激烈比赛,在整个大脑控制系统中形成巩固、熟练的信息,培养心理上的自我控制能力,在关键时刻消耗较少的心理能量,取得优异的比赛成绩,运动员在赛前除了要进行身体训练、技战术训练、适应性训练、一般心理训练及做好充分的物质保证之外,还必须进行专门的赛前心理训练。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散打运动员心理活动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
2.散打运动员赛前专门心理训练的目的
使运动员明确比赛任务,激发良好的比赛动机,建立积极取胜的比赛心理定向,形成达到目的的信心,设置具体的、符合实际且具有挑战性的目标。使运动员掌握各种具体的心理训练的方法,调节控制自己的心理状态,消除紧张情绪和心理障碍。调整运动员的唤醒水平,使其处于发挥最佳表现的范围,形成最佳竞技状态。帮助运动员制定好比赛方案,使运动员学会在瞬息万变的散打比赛中保持积极稳定的心理状态,尽可能以正常的心态去参加比赛,确保技、战术水平在比赛中的充分发挥。
3.散打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种类及其产生原因
赛前的心理状态是指运动员对即将到来的比赛所表现出的身体和心理上的综合体现。由于每个运动员对比赛的认识、态度、经验及准备情况等都不尽相同,因此会出现各种不同的赛前心理状态。
3.1过分紧张型
散打比赛是个人独立作战项目,运动员在赛中独立承受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巨大负荷。经调查和观察发现,52-60%的散打运动员(尤其是新手)属于过分紧张型,其综合表现为:呼吸短促,心跳加快,四肢颤抖,大汗淋漓,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动作失调,技术表现不连贯,记记力减弱等。另外,赛前与队员配合练习时防守意识减弱。
产生赛前过分紧张状态的原因,主要是对形势、任务的理解不明确,强烈的求胜愿望和现实情况相矛盾。此外,还有运动员训练程度低和比赛经验差,意志、动机与思想修养问题,以及不同的个性特点,等等。
3.2冷漠状态型
这种赛前状态的运动员往往表现出情绪低落,动作迟缓,缺乏信心,体力不支,热身活动不积极,组合动作不连贯,进场前短时间反应迟钝,比赛中一味防守,这类运动员约占23%。
产生赛前冷漠状态的原因,一是生理原因,多由于过度疲劳引起;二是心理原因,如动机消极、恐惧,对比赛结果和不利条件想得太多,对自己的技能战术缺乏自信心,但又找不出解决的办法等。
3.3盲目自信型
有的运动员因曾经获得过好的比赛成绩或认为自己体力与技、战术好而盲目自信。它会使身心处于懈怠状态,知觉和思维迟缓,对获胜的途径总是朦胧不清,对即将到来的比赛没有进入准备状态。
产生赛前盲目自信状态的原因,主要是对即将来临的比赛可能出现的复杂性和困难程度估计不足,过高估计本人的力量,盲目乐观。
3.4焦虑状态型
焦虑状态在不同运动项目中都有反映,但此状态在散打项目中往往表现在优秀运动员身上。他们常常背上害怕失败的包袱,总是担心万一失败会影响自己声誉和前途,加上外界的高期望值,所以赛前顾虑重重,心神不定,情绪烦躁,精神疲惫,对教练员意图不能完全领会。
产生赛前焦虑状态的原因,由于运动员没有达到最佳的心理状态而造成的。而比赛中由于外界环境的变化、体能的变化、双方形势的变化、意外事件的发生等,甚至一点小事情,都会影响到运动员的情绪,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必然对比赛产生影响。因此,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赛前心理训练。
3.5最佳竞技状态型
最佳竞技状态型主要是指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充分发挥自己潜力时所处的身心状态。表现为运动员具有正确的比赛动机和良好的比赛态度,对比赛的任务有清楚的认识,充满信心,注意力能集中到即将到来的比赛上,精力充沛,情绪饱满,心理与身体高度协调,动作轻松自然,无焦虑和恐惧感,有创造力和表现欲,以高昂斗志迎接即将到来的比赛。
4.赛前心理调整训练的方法
4.1动机训练
赛前思想上要有明确的目的,运动员参加比赛的动机各种各样,有为集体争光的,有为个人荣誉奋斗的。教练员应根据运动员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思想教育,使运动员摆正社会动机和个人动机的关系,抛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树立坚定的信念,相信自己能打出好水平。
4.2模拟训练
根据比赛任务和对手实际情况进行模拟实战的心理训练。这是短期心理训练的重要方法,也是赛前实战训练的常用方法,目的是使参赛运动员做好适应性准备。训练时要针对运动员的比赛需要进行不同条件的模拟,如:根据已掌握、的资料情况,在分析、研究对手的基础上,让同伴模拟对手可能采用的技、战术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还有如场地条件、气候条件及观众干扰、裁判等进行模拟练习,从而形成对比赛情境的先期适应,以利于比赛时运动员心理稳定,并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4.3自我暗示和放松训练
通过一定的“套语”进行自我暗示,能使紧张的肌肉放松下来;在肌肉放松以后,又能振奋精神,增强斗志。运动员的自我控制非常重要,在训练和比赛中可以调整自己的思想情绪、心境和意志力,增强兴奋与抑制能力,合理地分配精神、体力,达到训练和比赛的最佳状态。自我暗示和放松训练,可以使运动员的思想放松,消除紧张的心理情绪。
4.4上场前的准备活动
上场前的准备活动是克服心理紧张的又一个重要手段,一方面能使运动员在生理机能上动员起来,适应比赛的生理要求,另一方面能使运动员在心理上适应比赛的要求。赛前准备活动的内容可分为两部分,一是20分钟左右的一般活动,如慢跑、徒手操、拉韧带等,使身体充分活动开。二是专项技术动作。赛前的专项技术动作的训练,可以帮助运动员尽快进入比赛状态,消除紧张心理。
4.5集中注意力的训练
集中注意力训练就是使运动员学会全神贯注于一个确定目标,不受任何外来刺激和内心杂念的影响,始终把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当前的活动任务上。赛前运动员可以采用视觉守点法、视觉追踪法、意守法、低声发令法等手段强迫注意力高度集中,建立必胜的信心。
4.6生物反馈训练
生物反馈训练是借助于现代化仪器把机体的生理信息传递给运动员,使其经过反复练习,学会调节自己的生理机能。这种方法是使用电子仪器将机体生理过程变化的信息适时地反馈给生物机体本身,使其即刻知道自己的生理功能变化的情况,使运动员学会控制自己的生理反应,达到消除情绪紧张的效果。
4.7激励调节法
激励调节法是指教练员用称赞和肯定的语言对运动员的心理活动施加影响的方法。比赛前教练员不能在运动员面前表现出对比赛成绩的太高期望,更不能要求某个队员一定要取什么名次,赛前应告诉运动员在赛场上只要能发挥出自己的技术水平就是成功,至于比赛的胜负是次要的,让运动员放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对于情绪过分紧张的运动员,教练员应该从语言或动作上鼓励他们,分析他们的技术和对手的技术,告诉他们“你的那些技术要比对手好,只要发挥正常,打败他是没问题的。”也可以在队员上场前,拍拍他的肩或后背给他以鼓励。在比赛过程中还可以以一些微笑或点头来激励运动员。这些对稳定队员情绪,使其从紧张状态中解脱出来,都具有良好的效果。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进行科学的赛前心理训练是调控赛前运动状态的根本方法。在散打比赛日趋激烈、运动员之间实力差距愈来愈小的情况下,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往往对比赛的结果起关键的作用,可以说,心理情绪状态稳定是技术稳定发挥的重要保证。
5.2建议
5.2.1要在赛前心理训练中,充分调动运动员的增力性情绪,控制消极性情绪,利用并约束运动员的非理性冲动。
5.2.2心理训练必须结合实战内容,经常营造比赛气氛,使运动员处在比赛氛围中,逐步适应激烈的比赛节奏,熟悉比赛的环节,把比赛当作训练,做到心中有数。运动员要时常观看自己和别人的比赛录像,找出比赛失常的原因。
5.2.3根据运动员的技术实力,建立适宜的比赛目标,明确比赛任务,以此来消除各种心理障碍,增强运动员心理的稳定性,使其树立必胜的信心。
参考文献:
[1]吴畏.浅析散打心理活动特点[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1993,(3).
[2]编撰委员会编.中国武术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
[3]范海彪.如何对散手运动员进行赛前心理训练.搏击,2002.(4).
[4]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5]运动心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
关键词: 散打运动员 赛前心理状态 心理训练 调控
前言
散打比赛既不同于武术套路,也不同于一般体育项目的比赛,它是一项对抗性很强的运动项目,是勇敢者的运动。“一胆、二力、三功夫”,是技击家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近几年来由于散打王、世界锦标赛和其他大型比赛的不断举行,散手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也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特别是在散打王的比赛中,不难看出运动员们的身体素质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并掌握了“远踢、近打近身摔”的全面技术,动作的速度、力量都达到极高的水准。在运动员身体素质和技战术水平差距普遍缩小的情况下,如何将平时艰苦训练的技术水平发挥出来就是关键,正如美国奥林匹克训练中心专职心理学家沙恩·墨菲普所说:“在尖子水平上,运动成绩大约有90%决定于心理因素。”所以现代科学系统的训练,特别是心理能力的挖掘和心理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能够适应瞬息万变的激烈比赛,在整个大脑控制系统中形成巩固、熟练的信息,培养心理上的自我控制能力,在关键时刻消耗较少的心理能量,取得优异的比赛成绩,运动员在赛前除了要进行身体训练、技战术训练、适应性训练、一般心理训练及做好充分的物质保证之外,还必须进行专门的赛前心理训练。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散打运动员心理活动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
2.散打运动员赛前专门心理训练的目的
使运动员明确比赛任务,激发良好的比赛动机,建立积极取胜的比赛心理定向,形成达到目的的信心,设置具体的、符合实际且具有挑战性的目标。使运动员掌握各种具体的心理训练的方法,调节控制自己的心理状态,消除紧张情绪和心理障碍。调整运动员的唤醒水平,使其处于发挥最佳表现的范围,形成最佳竞技状态。帮助运动员制定好比赛方案,使运动员学会在瞬息万变的散打比赛中保持积极稳定的心理状态,尽可能以正常的心态去参加比赛,确保技、战术水平在比赛中的充分发挥。
3.散打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种类及其产生原因
赛前的心理状态是指运动员对即将到来的比赛所表现出的身体和心理上的综合体现。由于每个运动员对比赛的认识、态度、经验及准备情况等都不尽相同,因此会出现各种不同的赛前心理状态。
3.1过分紧张型
散打比赛是个人独立作战项目,运动员在赛中独立承受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巨大负荷。经调查和观察发现,52-60%的散打运动员(尤其是新手)属于过分紧张型,其综合表现为:呼吸短促,心跳加快,四肢颤抖,大汗淋漓,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动作失调,技术表现不连贯,记记力减弱等。另外,赛前与队员配合练习时防守意识减弱。
产生赛前过分紧张状态的原因,主要是对形势、任务的理解不明确,强烈的求胜愿望和现实情况相矛盾。此外,还有运动员训练程度低和比赛经验差,意志、动机与思想修养问题,以及不同的个性特点,等等。
3.2冷漠状态型
这种赛前状态的运动员往往表现出情绪低落,动作迟缓,缺乏信心,体力不支,热身活动不积极,组合动作不连贯,进场前短时间反应迟钝,比赛中一味防守,这类运动员约占23%。
产生赛前冷漠状态的原因,一是生理原因,多由于过度疲劳引起;二是心理原因,如动机消极、恐惧,对比赛结果和不利条件想得太多,对自己的技能战术缺乏自信心,但又找不出解决的办法等。
3.3盲目自信型
有的运动员因曾经获得过好的比赛成绩或认为自己体力与技、战术好而盲目自信。它会使身心处于懈怠状态,知觉和思维迟缓,对获胜的途径总是朦胧不清,对即将到来的比赛没有进入准备状态。
产生赛前盲目自信状态的原因,主要是对即将来临的比赛可能出现的复杂性和困难程度估计不足,过高估计本人的力量,盲目乐观。
3.4焦虑状态型
焦虑状态在不同运动项目中都有反映,但此状态在散打项目中往往表现在优秀运动员身上。他们常常背上害怕失败的包袱,总是担心万一失败会影响自己声誉和前途,加上外界的高期望值,所以赛前顾虑重重,心神不定,情绪烦躁,精神疲惫,对教练员意图不能完全领会。
产生赛前焦虑状态的原因,由于运动员没有达到最佳的心理状态而造成的。而比赛中由于外界环境的变化、体能的变化、双方形势的变化、意外事件的发生等,甚至一点小事情,都会影响到运动员的情绪,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必然对比赛产生影响。因此,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赛前心理训练。
3.5最佳竞技状态型
最佳竞技状态型主要是指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充分发挥自己潜力时所处的身心状态。表现为运动员具有正确的比赛动机和良好的比赛态度,对比赛的任务有清楚的认识,充满信心,注意力能集中到即将到来的比赛上,精力充沛,情绪饱满,心理与身体高度协调,动作轻松自然,无焦虑和恐惧感,有创造力和表现欲,以高昂斗志迎接即将到来的比赛。
4.赛前心理调整训练的方法
4.1动机训练
赛前思想上要有明确的目的,运动员参加比赛的动机各种各样,有为集体争光的,有为个人荣誉奋斗的。教练员应根据运动员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思想教育,使运动员摆正社会动机和个人动机的关系,抛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树立坚定的信念,相信自己能打出好水平。
4.2模拟训练
根据比赛任务和对手实际情况进行模拟实战的心理训练。这是短期心理训练的重要方法,也是赛前实战训练的常用方法,目的是使参赛运动员做好适应性准备。训练时要针对运动员的比赛需要进行不同条件的模拟,如:根据已掌握、的资料情况,在分析、研究对手的基础上,让同伴模拟对手可能采用的技、战术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还有如场地条件、气候条件及观众干扰、裁判等进行模拟练习,从而形成对比赛情境的先期适应,以利于比赛时运动员心理稳定,并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4.3自我暗示和放松训练
通过一定的“套语”进行自我暗示,能使紧张的肌肉放松下来;在肌肉放松以后,又能振奋精神,增强斗志。运动员的自我控制非常重要,在训练和比赛中可以调整自己的思想情绪、心境和意志力,增强兴奋与抑制能力,合理地分配精神、体力,达到训练和比赛的最佳状态。自我暗示和放松训练,可以使运动员的思想放松,消除紧张的心理情绪。
4.4上场前的准备活动
上场前的准备活动是克服心理紧张的又一个重要手段,一方面能使运动员在生理机能上动员起来,适应比赛的生理要求,另一方面能使运动员在心理上适应比赛的要求。赛前准备活动的内容可分为两部分,一是20分钟左右的一般活动,如慢跑、徒手操、拉韧带等,使身体充分活动开。二是专项技术动作。赛前的专项技术动作的训练,可以帮助运动员尽快进入比赛状态,消除紧张心理。
4.5集中注意力的训练
集中注意力训练就是使运动员学会全神贯注于一个确定目标,不受任何外来刺激和内心杂念的影响,始终把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当前的活动任务上。赛前运动员可以采用视觉守点法、视觉追踪法、意守法、低声发令法等手段强迫注意力高度集中,建立必胜的信心。
4.6生物反馈训练
生物反馈训练是借助于现代化仪器把机体的生理信息传递给运动员,使其经过反复练习,学会调节自己的生理机能。这种方法是使用电子仪器将机体生理过程变化的信息适时地反馈给生物机体本身,使其即刻知道自己的生理功能变化的情况,使运动员学会控制自己的生理反应,达到消除情绪紧张的效果。
4.7激励调节法
激励调节法是指教练员用称赞和肯定的语言对运动员的心理活动施加影响的方法。比赛前教练员不能在运动员面前表现出对比赛成绩的太高期望,更不能要求某个队员一定要取什么名次,赛前应告诉运动员在赛场上只要能发挥出自己的技术水平就是成功,至于比赛的胜负是次要的,让运动员放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对于情绪过分紧张的运动员,教练员应该从语言或动作上鼓励他们,分析他们的技术和对手的技术,告诉他们“你的那些技术要比对手好,只要发挥正常,打败他是没问题的。”也可以在队员上场前,拍拍他的肩或后背给他以鼓励。在比赛过程中还可以以一些微笑或点头来激励运动员。这些对稳定队员情绪,使其从紧张状态中解脱出来,都具有良好的效果。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进行科学的赛前心理训练是调控赛前运动状态的根本方法。在散打比赛日趋激烈、运动员之间实力差距愈来愈小的情况下,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往往对比赛的结果起关键的作用,可以说,心理情绪状态稳定是技术稳定发挥的重要保证。
5.2建议
5.2.1要在赛前心理训练中,充分调动运动员的增力性情绪,控制消极性情绪,利用并约束运动员的非理性冲动。
5.2.2心理训练必须结合实战内容,经常营造比赛气氛,使运动员处在比赛氛围中,逐步适应激烈的比赛节奏,熟悉比赛的环节,把比赛当作训练,做到心中有数。运动员要时常观看自己和别人的比赛录像,找出比赛失常的原因。
5.2.3根据运动员的技术实力,建立适宜的比赛目标,明确比赛任务,以此来消除各种心理障碍,增强运动员心理的稳定性,使其树立必胜的信心。
参考文献:
[1]吴畏.浅析散打心理活动特点[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1993,(3).
[2]编撰委员会编.中国武术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
[3]范海彪.如何对散手运动员进行赛前心理训练.搏击,2002.(4).
[4]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5]运动心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