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上总有这么一些小学生,课堂上忍不住说话,忍不住做小动作,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小说小动”。对于这种现象,我觉得还是“冷处理”为好。
一、 “小说小动”,不由自主。
根据我对学生的观察,小学生的“小说小动”,大多是无意识、不自觉的行为。他们不是故意“小说小动”,而是身不由己,甚至是下意识的,尤其低年级学生表现尤为明显。针对学生的这种特点,课堂上看到他们“小说小动”,当即停下来讲课,小题大做,甚或“大动干戈”。 这样做,得不偿失,不利于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是不冷静的,甚至是鲁莽的,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让学生觉得很意外、很无助,很委屈,同时会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氛围及教学进度。
难道面对学生的“小说小动”就置之不理?当然不是。我们可以进行“无声”管理:先是给学生一个“会意”的眼神,抑或稍稍放慢讲课的速度;再者悄悄走近他,边讲课边“无意”抚摸他一下,让其明白老师的真意;再不明白或又犯时,也可停上几秒钟的讲课,俯下身,在学生的耳边窃窃私语一两句。还有就是让学生监督学生,让这个喜欢“小说小动”的孩子和一个他信任的好朋友在一位,让好朋友随时用暗号或暗语默默提醒他。这样既不影响上课,也不干扰大家学习,也不会在众人面前伤他的自尊,让他无助,以至于对自己失去信心。
二、当即处理,切记心浮气躁。
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思考问题,是一种理念,也是教师素质的体现。用这种视角处理问题,往往会使我们变得沉稳,处理问题更入学生的心,也决不会“火冒三丈”。孩子毕竟是孩子,玩到兴头上,也一定会入迷的。当“小说小动”制止不了的时候,老师一定要沉住气,学会换位思考,给其他同学布置好任务后,把这个同学悄悄喊出来,进行个别交流。比如,可以让好学生先读书、先写作业,再悄悄对这个“小说小动”的孩子说:“为了不吵到大家,我们出去谈谈好吗?”这样,就会避免在全体学生面前勃然大怒,有失老师体面,更重要的是保护了这个“小说小动”的学生尊严。我想再顽皮的孩子,内心都有一颗被渴望尊重的种子,只要我们足够尊重他,从教育他的角度出发,把他看做朋友去帮助,而不是看做仇人去惩罚,孩子的还是能接受老师 的教育的。可能,我们的一次谈话解决不了什么问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只要我们足够耐心,学生“小说小动”的现象会渐渐改好的。
第三、给“小说小动”的同学一个等待,一次奖励。
小学生“小说小动”的现象大多是不自觉的,改正起来也是很难的。作为班主任,我们不能期望他们一夜之间变好,也不能期望和他们谈一次心就能改变,我们要充分相信学生,给学生一个等待。比如对“小说小动”的学生格外的更加关心,静观其变,告诉学生,这节课你“小说小动”的次数比上节课少一次,我就给你奖励。”这样,给学生一个机会,也给自己一个希望。不能因为学生一次没改,两次没改,三次还没改就大动肝火。其实,学生改不了自己的小毛病,他们比我们还着急呢。
第四、集体约束,共同帮助。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作为学生个体,每个人都有一种集体荣誉感,归属感,都很想热切维护集体的利益。李镇西老师也曾经说过:“对于班主任来说,运用‘集体舆论’对全班同学进行教育引导是一种艺术。而这里的引导不是说教,而是转化——巧妙地将教师本人对某一个学生、某一事件的褒奖转化为集体舆论对之的赞誉。 所以,依靠集体的力量来改掉学生的“小说小动”是个好办法。
在课堂上,我就利用了“捆绑式”的管理方式来“治理”学生的“小说小动”。我根据学生的性格、性别、成绩、家庭背景、平时的远近等各种综合因素,把学生每四个人分成一组,一个组的四个人,课堂表现都好,这个组就得一个笑脸或一面小红旗;如果有一个学生“小说小动”,这个组就得不到奖励, “小说小动”的学生就会脸红,内心就会产生自我改造的需求,为了集体的荣誉,他会自我约束。这样,四个人的荣辱便自然被捆绑在一起。即使约束力稍差些,小组长或其他同学也会自觉悄悄跟进提醒。由于学生年龄一样,课下又是一起玩的小伙伴,相互提醒起来方便不会产生敌对情绪,非常利于共同进步。这样,一个学生的进步就会牵动三个学生的关注与帮助,四个学生渐渐会形成一个“磁场”,形成一个战斗集体。时间长了,“小说小动”会在这种“磁场”中被不知不觉消解、融化。
当然,这种办法也有不利的一面,即容易产生组与组之间的摩擦与对抗。其实,在“捆绑”之前我早就有预判与防范预案,那就是小组之间的动态管理。当要出现摩擦与对抗时,我便及时调整小组成员,将每组等次相对的成员互换,就很好地化解了这种不利。同时,小组之间定期不断有新鲜“血液”补充,满足了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这个办法实行两年来的,“小说小动”的学生不见了,换来的是小组成员的互相帮助,相互鼓励,共同进步;得到的是组与组之间的互相理解,相互包容,互相尊重,共同成长;收获的是学生间的真心爱心,集体的集聚力在这种氛围中不断增强,同学友谊也在不断加深。
总之,面对“小说小动”的同学,面对一些视觉上不舒服的教育现象,千万不要动怒,因为教师的字典没有“动怒”这个词,有的是对学生充分的理解、尊重、宽容与包容,有的是一颗平常之心,等待之心,还要有足够的耐心。“冷处理”面对“小说小动”的同学,是智慧的选择。
一、 “小说小动”,不由自主。
根据我对学生的观察,小学生的“小说小动”,大多是无意识、不自觉的行为。他们不是故意“小说小动”,而是身不由己,甚至是下意识的,尤其低年级学生表现尤为明显。针对学生的这种特点,课堂上看到他们“小说小动”,当即停下来讲课,小题大做,甚或“大动干戈”。 这样做,得不偿失,不利于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是不冷静的,甚至是鲁莽的,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让学生觉得很意外、很无助,很委屈,同时会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氛围及教学进度。
难道面对学生的“小说小动”就置之不理?当然不是。我们可以进行“无声”管理:先是给学生一个“会意”的眼神,抑或稍稍放慢讲课的速度;再者悄悄走近他,边讲课边“无意”抚摸他一下,让其明白老师的真意;再不明白或又犯时,也可停上几秒钟的讲课,俯下身,在学生的耳边窃窃私语一两句。还有就是让学生监督学生,让这个喜欢“小说小动”的孩子和一个他信任的好朋友在一位,让好朋友随时用暗号或暗语默默提醒他。这样既不影响上课,也不干扰大家学习,也不会在众人面前伤他的自尊,让他无助,以至于对自己失去信心。
二、当即处理,切记心浮气躁。
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思考问题,是一种理念,也是教师素质的体现。用这种视角处理问题,往往会使我们变得沉稳,处理问题更入学生的心,也决不会“火冒三丈”。孩子毕竟是孩子,玩到兴头上,也一定会入迷的。当“小说小动”制止不了的时候,老师一定要沉住气,学会换位思考,给其他同学布置好任务后,把这个同学悄悄喊出来,进行个别交流。比如,可以让好学生先读书、先写作业,再悄悄对这个“小说小动”的孩子说:“为了不吵到大家,我们出去谈谈好吗?”这样,就会避免在全体学生面前勃然大怒,有失老师体面,更重要的是保护了这个“小说小动”的学生尊严。我想再顽皮的孩子,内心都有一颗被渴望尊重的种子,只要我们足够尊重他,从教育他的角度出发,把他看做朋友去帮助,而不是看做仇人去惩罚,孩子的还是能接受老师 的教育的。可能,我们的一次谈话解决不了什么问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只要我们足够耐心,学生“小说小动”的现象会渐渐改好的。
第三、给“小说小动”的同学一个等待,一次奖励。
小学生“小说小动”的现象大多是不自觉的,改正起来也是很难的。作为班主任,我们不能期望他们一夜之间变好,也不能期望和他们谈一次心就能改变,我们要充分相信学生,给学生一个等待。比如对“小说小动”的学生格外的更加关心,静观其变,告诉学生,这节课你“小说小动”的次数比上节课少一次,我就给你奖励。”这样,给学生一个机会,也给自己一个希望。不能因为学生一次没改,两次没改,三次还没改就大动肝火。其实,学生改不了自己的小毛病,他们比我们还着急呢。
第四、集体约束,共同帮助。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作为学生个体,每个人都有一种集体荣誉感,归属感,都很想热切维护集体的利益。李镇西老师也曾经说过:“对于班主任来说,运用‘集体舆论’对全班同学进行教育引导是一种艺术。而这里的引导不是说教,而是转化——巧妙地将教师本人对某一个学生、某一事件的褒奖转化为集体舆论对之的赞誉。 所以,依靠集体的力量来改掉学生的“小说小动”是个好办法。
在课堂上,我就利用了“捆绑式”的管理方式来“治理”学生的“小说小动”。我根据学生的性格、性别、成绩、家庭背景、平时的远近等各种综合因素,把学生每四个人分成一组,一个组的四个人,课堂表现都好,这个组就得一个笑脸或一面小红旗;如果有一个学生“小说小动”,这个组就得不到奖励, “小说小动”的学生就会脸红,内心就会产生自我改造的需求,为了集体的荣誉,他会自我约束。这样,四个人的荣辱便自然被捆绑在一起。即使约束力稍差些,小组长或其他同学也会自觉悄悄跟进提醒。由于学生年龄一样,课下又是一起玩的小伙伴,相互提醒起来方便不会产生敌对情绪,非常利于共同进步。这样,一个学生的进步就会牵动三个学生的关注与帮助,四个学生渐渐会形成一个“磁场”,形成一个战斗集体。时间长了,“小说小动”会在这种“磁场”中被不知不觉消解、融化。
当然,这种办法也有不利的一面,即容易产生组与组之间的摩擦与对抗。其实,在“捆绑”之前我早就有预判与防范预案,那就是小组之间的动态管理。当要出现摩擦与对抗时,我便及时调整小组成员,将每组等次相对的成员互换,就很好地化解了这种不利。同时,小组之间定期不断有新鲜“血液”补充,满足了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这个办法实行两年来的,“小说小动”的学生不见了,换来的是小组成员的互相帮助,相互鼓励,共同进步;得到的是组与组之间的互相理解,相互包容,互相尊重,共同成长;收获的是学生间的真心爱心,集体的集聚力在这种氛围中不断增强,同学友谊也在不断加深。
总之,面对“小说小动”的同学,面对一些视觉上不舒服的教育现象,千万不要动怒,因为教师的字典没有“动怒”这个词,有的是对学生充分的理解、尊重、宽容与包容,有的是一颗平常之心,等待之心,还要有足够的耐心。“冷处理”面对“小说小动”的同学,是智慧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