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客观”试题做题“三步曲”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tongq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历年语文高考,不论全国统一命题的考试,还是各省地方命题的考试,试题中现代文阅读所占分值比重都较大,约占试卷总分值的30%。现代文阅读试题,一般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客观题采用选择题的方式常常在第一卷中考查,主观题则是采用笔答题的方式在第二卷中考查。学生做现代文阅读试题,不管是主观题还是客观题,做题质量不高,失分较为严重。究其原因,根本在于学生未读懂文本,缺乏对文本的深刻感知。所以,做好现代文阅读试题的重点是“读”,关键是读“懂”;“多”读文本,读“懂”文意,有了这个基础就会极大提高做答现代文阅读试题的准确度。怎样提高做答现代文阅读“客观”试题的准确度呢?遵循“三读”文本的阅读过程,采用略读、精读、略读“三步曲”,才能提升正确做答现代文阅读“客观”试题的质量。
  一、“三步曲”
  “三步曲”是指“三读”文本,“三读”文本是指把作为高考阅读试题载体的文本读三遍。
  第一遍读为略读,在完成第一遍读的时候,要明了文本大体意思;给文本自然段标上序号,标注段序,有益于第二遍读时做题节省时间。第一遍读是整体阅读,旨在整体把握文本含意,为第二遍的精读做题打下基础。
  第二遍读为精读,精读的过程就是做题的过程,精心阅读试题题干所涉及的语境,寻找试题选项对应的文本信息,仔细比对文本信息与选项信息,找出选项信息的错误或不足,进而判断适合题干要求的选项。第二遍读是局部阅读,意在探究甄选正确答案,是整个现代文阅读的核心和关键。
  第三遍读为略读,在精读做题的基础上再读文本,就是进一步正确把握文意,看看有没有错误理解文意或是偏离文意。一旦有错误或偏颇,及时进行纠正,重做与正确文意不符的题目。第三遍读是整体阅读,是第二遍读精读做题的保障和完善。“三读”文本的阅读过程就是略读文本,明了文意;审题干,明了题意,寻找语境,筛选信息,比对肢文,精心仔细;再读文本,明晰文意,查缺补漏,完善答案。
  二、例子
  下面概述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1)语文试题中的论述类文本阅读的“三读”文本的做题过程,体会略读、精读、略读的“异曲同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节选第一题)
  ①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②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③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④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摘编自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
  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
  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
  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
  三、“三读”文本
  第一遍读,略读文本,把握文意。通过粗略阅讀文本,基本明了文章大体意思: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从时间维度上来看,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标注段序,文本共四个自然段,依序标注;文中①②③④,乃笔者随文标注。标出段序,便于查找选项信息在文本中的语境,快速将精力集中在选项信息对应的文本信息上,为选项信息和文本信息的细致比对赢得时间。
  这步阅读,是做好试题的基础,只有把握了文意,下一步做题才能居高临下,游刃有余。
  第二遍读,精读文本,甄选答案。以第一题为例。
  首先,寻找语境:A选项信息所在的文本语境是第一自然段。   其次,筛选信息:A选项信息对应的文本信息是“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
  再次,比对肢文:将A选项信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与文本信息“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进行仔细比对,发现文本中的“一些非政府组织”在选项中表述成了“非政府组织”,选项信息中缺少了“一些”。“一些”的缺少,虽然只是两个字的区别,但是意思变化极大;文本信息说的是“部分”,选项信息说的是“整体”,扩大了范围。
  最后,判定正误:A选项信息扩大范围,以全概偏,是错误选项,与题干“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的要求不符合,故A选项不是答案选项。
  依照A选项的思维途径,思考甄别B选项、C选项。
  寻找语境:B选项信息所在的文本语境是第二自然段,C选项信息所在的文本语境是第三自然段。
  筛选信息:B选项信息对应的文本信息是“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C选项信息对应的文本信息是“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
  比对肢文:将B选项信息“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与文本信息“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进行仔细比对,发现文本中的“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在选项中表述成了“限制排放的问题”。斟酌“控制”和“限制”,“控制”含义是允许做,但做到一定程度制止,就不允许做了;“限制”含义是一开始就不允许做。品味文本信息和选项信息,显然是“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表述准确,“限制排放”有失偏颇。
  将C选项信息“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与文本信息“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进行仔细比对,发现文本中的“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在选项中表述成了“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选项信息中缺少了“为自己”。“为自己及后代”和“为后代”,意义范围、大小不同。文本信息说的是“整体”,选项信息说的是“部分”,缩小了范围。
  判定正误:经上步的理解分析,B、C选项信息和其文本信息都有出入,不吻合,均与题干“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的要求不符合,故B、C选项不是答案选项。
  叙已至此,本题答案,昭然若揭,D已定矣。D选项信息所在的文本语境是第三、四自然段;其对应的文本信息第三段是“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第四段是“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都有平等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文本信息与选项信息比对,结合第一遍略读对文意的理解,二者信息相符合;D选项信息和题干要求相符合,正确答案,非D莫属。
  第三遍读,略读文本,完善答案。在第二遍精读的基础上,再略读文本,看看文意把握是否有失误,如果理解无误,则此篇论述类文本阅读终止,改做其他试题。
  现代文阅读试题,在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中,重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综合、鑒赏评价的语文应用能力;语文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而是平日里博览群书,厚积薄发的。略读、精读、略读“三步曲”,仅是在做题思路上,予以指导;考生欲要快速读懂文本,把握文意,需要平时“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才行。只有在平时“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的读书过程中形成作为高中学历的学生应具备的语文能力,才是做好现代文阅读试题的根本,具备了应有的语文能力,不论是“客观”试题,还是“主观”试题,就会势如破竹,完胜试题,赢得成功。
  作者单位:山东省宁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71400)
其他文献
面临经济全球一体化,企业管理中的传统方法已很难适应新的竞争形势的发展,取而代之的是在全球范围内与供应商、销售商建立一种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因此,要在供应链的背景下选
2001年4月2日,我国颁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法作为一个独立的知识产权法律部门,它有自己本质的特点.首先,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法有自己的保护
中部各省的经济发展现状、以及东部和西部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客观要求中部崛起必须有自己的"领头羊".正确解读中部崛起"龙头"之争,有助于国家制定科学的区域发展政策.
文中讨论了当前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在分析工业发达国家职教特点的基础上.提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并就加强本校实践性教学环节、如何办成有本校特色的专业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