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最为重要的部分,它所占的课时数最多,教学内容亦最为丰富。因此,研究如何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应该是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责无旁贷的重任。我们可以断言:成功的阅读教学亦即成功的语文教学。
然而,我们目前的阅读教学现状是不容乐观的。小学语文耗时多而效率不高,师生都陷身于题海之中。一些名家名篇在阅读教学中被肢解得惨不忍睹,只成了没有形象、没有情感的躯壳,成了生字、生词的组合;抽象地分析“段落大意”和“主题思想”,而文中之美则全然无知。所以课虽看似热热闹闹,但学生实际收益甚少。
吕叔湘先生说过:“教师培养学生,主要是教会他动脑筋,这是根本,这是教师给学生的最宝贵的礼物。”就阅读教学而言,教师主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自我阅读的能力。叶圣陶先生也早就将学生“自能读书”作为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努力贯彻叶、吕二老的思想,在优化阅读教学的实践中勇于探索。
一、教学目标的优化
阅读教学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它预期着学生通过阅读教学过程之后在知识、智能、思想情感和行为方面所产生的结果。
针对语文阅读的材料(包括课文),吕叔湘先生认为“这里头还不光是文与道这么个两对待,我看这里是三对待……语言、文学、政治,这不是三对待吗?”可是现今小学语文阅读课实际实施的教学目标,只有涉及到认知领域中的语文基础知识一小部分。认知领域中的语文能力这一部分已很少顾及,更无庸谈及情意领域了。所以“语言”研究的是支离破碎的语言;“政治”思想观点,道德情操则是贴上标签,生搬硬套的,不是真正从作品中感悟出来的思想;“文学”则更置之脑后,诸多感人肺腑的、具有极高审美价值的内容被众多标准化的题目所掩盖。
所以,我以为要抓好阅读教学首先必须设定好最优化的教学目标。
首先,因为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是知识、智能与情感统一的过程,认知能力与情感活动是相互作用的,所以我们不仅要制订认知领域的目标,更应制订出情感领域的目标。我们汉民族的语言不仅是思维和交际的工具,它还是文化的载体,所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仅要涉及到“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的正常范围,还要运用这些文质兼美的材料熏陶学生的情感,我们不仅要授学生以语文知识,更要通过阅读教学养育小学生的人文精神。
其次,一个好的教学目标必须符合“行为化”、“可检测”的要求。布鲁姆在《教育评价》中指出:“教学目标的表述应具有两个特征:它必须详细说明目标内容,它应当用特定的术语描述在教学后学生应能做(或生产)以前所不能做的事。”因此,在叙写教学目标时要尽量避免传统叙写方式中的模糊词语,而改写为明确的行为目标。要明确行为目标描述的是学生的行为,然后在教案叙写中挑选恰当的行为动词,如“写出、背出、陈述……之间的关系”“对……进行解释”等,同时标明影响学生学习结果的特定限制及范围等情境或条件,如“借助《新华字典》”、“请回答其中的至少两个问题”等,还应明确指出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最低水平或标准,藉以评量学生学习后的程度。
优化教学目标,能使语文教学整体效应充分发挥,教与学双方的结合臻于完善。
二、阅读教学主要是训练阅读能力
小学阅读教学的根本任务是训练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使之今后在生活中能广泛阅读主动获取信息。所以,小学阅读教学要符合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要符合学习循序渐进的规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要以训练课为主,并辅以大量的阅读。
张田若先生提出对阅读课的评课标准是“四三二一”,即学生是否熟读了课文占四,字词句基本功的过关占三,完成重点规练任务占二,理解课文内容占一,这是很有见地的。
阅读阅读,首先要读。要训练学生读的能力。先是字音要读准,不要读破句,然后上升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语义,理解各种语调及各种语言节奏(语势)。可以通过教师的范读、对课文情境的分析、对标点符号的理解、对人物性格的研究等方法加以指导,从而对词语的轻重缓急、句子的抑扬顿挫能够娴熟地掌握。我们要重视苏霍姆林斯基的话,他说:“朗读和赏听文艺作品,是一种特殊的创造过程:学生在朗读文艺作品时,使语言充满发自内心的热烈情感,他或者赞赏美的事物、高尚情操、崇高道德,或者满怀愤慨和憎恨。”所以朗读实在是一种使认知目标号情感目标得以良好结合的手段,应该很好地训练。
其次,训练段落的阅读。托曼认为,段落不是孤立的文章的局部,而是包蕴着文章全部信息的“全息坯”。所以从材料、语言到结构、主旨诸要素均能从段落中体现,完整地理解了一个段落,也就能完整地理解一篇文章。如课文《丰碑》第7自然段,要着重理解在冰天雪地里军需处长却不肯穿棉衣,只穿着单薄破旧衣服的形象表现出人物什么精神,理解他死的神态为什么是镇定安祥的,可以推断他在牺牲前的心理活动,要用低沉凝重的语气语调朗读该节,加深体会军需处长的品格,同时读出自已看到这尊塑像时的感触。如果真正读懂了这个自然段,那么全文自然也能看懂了。所以,指导小学生读懂段落的技巧,实际上就是授与了他们自行读懂整篇文章的金钥匙。如果我们在阅读训练中大量选用段落,无疑可以大大地增加阅读的容量,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阅读技巧。
另外我们还有必要教会学生速读的一些技巧,训练其速读的技能,从而使之能够扩大阅读量,从更多的阅读材料中来学习巩固字词句篇的知识,从认知与情感两方面都得到较大的提高。
(作者单位: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发耳小学553000)
然而,我们目前的阅读教学现状是不容乐观的。小学语文耗时多而效率不高,师生都陷身于题海之中。一些名家名篇在阅读教学中被肢解得惨不忍睹,只成了没有形象、没有情感的躯壳,成了生字、生词的组合;抽象地分析“段落大意”和“主题思想”,而文中之美则全然无知。所以课虽看似热热闹闹,但学生实际收益甚少。
吕叔湘先生说过:“教师培养学生,主要是教会他动脑筋,这是根本,这是教师给学生的最宝贵的礼物。”就阅读教学而言,教师主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自我阅读的能力。叶圣陶先生也早就将学生“自能读书”作为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努力贯彻叶、吕二老的思想,在优化阅读教学的实践中勇于探索。
一、教学目标的优化
阅读教学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它预期着学生通过阅读教学过程之后在知识、智能、思想情感和行为方面所产生的结果。
针对语文阅读的材料(包括课文),吕叔湘先生认为“这里头还不光是文与道这么个两对待,我看这里是三对待……语言、文学、政治,这不是三对待吗?”可是现今小学语文阅读课实际实施的教学目标,只有涉及到认知领域中的语文基础知识一小部分。认知领域中的语文能力这一部分已很少顾及,更无庸谈及情意领域了。所以“语言”研究的是支离破碎的语言;“政治”思想观点,道德情操则是贴上标签,生搬硬套的,不是真正从作品中感悟出来的思想;“文学”则更置之脑后,诸多感人肺腑的、具有极高审美价值的内容被众多标准化的题目所掩盖。
所以,我以为要抓好阅读教学首先必须设定好最优化的教学目标。
首先,因为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是知识、智能与情感统一的过程,认知能力与情感活动是相互作用的,所以我们不仅要制订认知领域的目标,更应制订出情感领域的目标。我们汉民族的语言不仅是思维和交际的工具,它还是文化的载体,所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仅要涉及到“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的正常范围,还要运用这些文质兼美的材料熏陶学生的情感,我们不仅要授学生以语文知识,更要通过阅读教学养育小学生的人文精神。
其次,一个好的教学目标必须符合“行为化”、“可检测”的要求。布鲁姆在《教育评价》中指出:“教学目标的表述应具有两个特征:它必须详细说明目标内容,它应当用特定的术语描述在教学后学生应能做(或生产)以前所不能做的事。”因此,在叙写教学目标时要尽量避免传统叙写方式中的模糊词语,而改写为明确的行为目标。要明确行为目标描述的是学生的行为,然后在教案叙写中挑选恰当的行为动词,如“写出、背出、陈述……之间的关系”“对……进行解释”等,同时标明影响学生学习结果的特定限制及范围等情境或条件,如“借助《新华字典》”、“请回答其中的至少两个问题”等,还应明确指出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最低水平或标准,藉以评量学生学习后的程度。
优化教学目标,能使语文教学整体效应充分发挥,教与学双方的结合臻于完善。
二、阅读教学主要是训练阅读能力
小学阅读教学的根本任务是训练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使之今后在生活中能广泛阅读主动获取信息。所以,小学阅读教学要符合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要符合学习循序渐进的规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要以训练课为主,并辅以大量的阅读。
张田若先生提出对阅读课的评课标准是“四三二一”,即学生是否熟读了课文占四,字词句基本功的过关占三,完成重点规练任务占二,理解课文内容占一,这是很有见地的。
阅读阅读,首先要读。要训练学生读的能力。先是字音要读准,不要读破句,然后上升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语义,理解各种语调及各种语言节奏(语势)。可以通过教师的范读、对课文情境的分析、对标点符号的理解、对人物性格的研究等方法加以指导,从而对词语的轻重缓急、句子的抑扬顿挫能够娴熟地掌握。我们要重视苏霍姆林斯基的话,他说:“朗读和赏听文艺作品,是一种特殊的创造过程:学生在朗读文艺作品时,使语言充满发自内心的热烈情感,他或者赞赏美的事物、高尚情操、崇高道德,或者满怀愤慨和憎恨。”所以朗读实在是一种使认知目标号情感目标得以良好结合的手段,应该很好地训练。
其次,训练段落的阅读。托曼认为,段落不是孤立的文章的局部,而是包蕴着文章全部信息的“全息坯”。所以从材料、语言到结构、主旨诸要素均能从段落中体现,完整地理解了一个段落,也就能完整地理解一篇文章。如课文《丰碑》第7自然段,要着重理解在冰天雪地里军需处长却不肯穿棉衣,只穿着单薄破旧衣服的形象表现出人物什么精神,理解他死的神态为什么是镇定安祥的,可以推断他在牺牲前的心理活动,要用低沉凝重的语气语调朗读该节,加深体会军需处长的品格,同时读出自已看到这尊塑像时的感触。如果真正读懂了这个自然段,那么全文自然也能看懂了。所以,指导小学生读懂段落的技巧,实际上就是授与了他们自行读懂整篇文章的金钥匙。如果我们在阅读训练中大量选用段落,无疑可以大大地增加阅读的容量,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阅读技巧。
另外我们还有必要教会学生速读的一些技巧,训练其速读的技能,从而使之能够扩大阅读量,从更多的阅读材料中来学习巩固字词句篇的知识,从认知与情感两方面都得到较大的提高。
(作者单位: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发耳小学55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