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傀儡戏艺术之源起

来源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wisg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傀儡戏是我国古老的戏曲艺术形式,历史悠久。关于傀儡戏的源起,业内有"源于周代偃师""源于陈平解围""源于方相氏"和"源于丧家乐"几种不同观点,个别观点虽无法以"源"来理解,却佐证了该艺术形式在某个时期的存在。据对记载史料的分析和梳理,傀儡戏中的木偶是由我国殡葬习俗中"束草为人"至"刻木作俑"一步步演变而来的。而我国现在传承的傀儡戏之伴奏乐器组合形态与殡葬奠仪习俗中丧葬乐的乐器组合形态之间存在着高度相似。虽然当前这种以喜庆愉悦为目的的傀儡戏已经不能与殡葬奠仪中的丧葬乐相提并论,但其乐器组合形态的相同之处存在
其他文献
方象瑛在清初甚有文名,创作有大量散文且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他有两篇论述赋学的文章,从历史批评与鉴赏批评相结合的维度来展开,颇多真知灼见。方象瑛创作的8篇赋作,包括应制
重庆市的火锅店名在语音上呈现出以五音节为鼎峰,向两边递减的趋势;店名音节数量以奇数为主,双声、叠韵、叠音等韵律特征不明显,常选择主要元音开口度较大的字符和平仄相错的
葬俗所反映的丧葬观念与人们当时所处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密切相关,是不同地区的先民在相似生产力水平下的共同选择。从近年来的考古发掘中我们发现,“毁器”葬俗的出现可以追溯到
在中国,20世纪以后"身体"问题开始被关注。尤其是近20年来,"身体"作为文学书写的一大资源,被多方开掘。书写身体,书写欲望,书写私人化经历,成为文学创作的重要方式。我们从广
林浦林氏以科举获得显赫家声,支撑林氏数百年兴盛不衰的秘诀正是林家读书至上的风气。科举本身就是一种为了选拔人才而设置的淘汰机制。明清两代,林氏子弟在举业上前赴后继。
在康德著作的许多地方出现"惊赞"一词,对于这个词的理解以及引起康德"惊赞"的原因,学界存在不同观点。一般认为引起康德"惊赞"的原因就是存在于自然界中的诸多客观规律,但是,在叶秀
唐代开州地处偏僻,为唐朝中央贬官逐臣的重要的流放地之一,这反而使这一"蕞尔下州"与唐代一大批著名的政治、文化人物发生"交集",结下"良缘",并对开州文化地位的提升有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