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批评视野下的《暴风雨》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c000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态批评作为一种新新的文学批评理论,以深层生态学为基础,以社会生态学为支撑,在文学研究中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主题,为解决每况愈下的生态危机提出一些独特的视角。本文通过研究莎士比亚的极具生态意识的《暴风雨》,领悟到莎士比亚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索,表明了人类不仅仅破坏了自然的生态平衡,也打破了原生社会关系,反映出自启蒙运动以来,人类缺乏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启迪人类再思考这一层关系,呼唤人类生态意识的觉醒。
  关键词:生态批评;生态危机;《暴风雨》
  作者简介:肖芳,1993年出生,女,汉族,江西景德镇人,苏州大学英语语言文学方向硕士在读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5--02
  《暴风雨》中,故事里的孤岛与大地之母有许多的相似之处,从隐喻的角度来说就是活的地球。在有人类居住以前,这座孤岛有自我调控的能力,保持着生态平衡。这与詹姆斯 洛夫洛克提出的雏菊世界有共通之处,生态的自我调控的理想模型。莎士比亚带着对人文主义的关怀,在《暴风雨》作品中建立了这么一个模型,人类拥有超能力并能操控自然。我们看见孤岛上的生态变得不平衡,有了生态危机。
  孤岛与该亚假说具有相似性。
  20世纪70年代,詹姆斯·洛夫洛克提出盖亚理论:生物体促进了自调节的反馈机制的发展,这个机制可以维持适宜生物居住的,稳定的地表环境。地球具有生命的属性,它内部的生物和环境相互作用协调,创造出一个稳定和能够自我调节的系统。
  《暴风雨》中的孤岛就如原始的该亚一样,本是完整独立的生物区,在普洛斯彼罗和他的女儿米兰达到达这座岛上之前,岛上生长着自己的各类生物。如果他们没有对该岛进行过多的人为干预,而是让其按照原来的生长模式发展的话,小岛的生态平衡也不会被打破,引发一系列生态危机。莎士比亚以森林砍伐预知了生态危机:
  从普洛斯彼罗的陈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安东尼奥变得习惯于发号施令,“how to grant suits/ How to deny them, who t’advance and who/ To trash for over-topping”。
  此处普洛斯彼罗又激发了作为一棵树的君王统治意识:“my princely tree”,安东尼奥要把这棵王子般的树连根拔起。莎士比亚时期,“supplant”一词也有这种连根拔起的意义,这里被用于形容安东尼奥的篡位:“You did supplant your brother Prospero”, “You three from Milan did supplant good Prospero”, “I will supplant some of your teeth”均为实例。王朝指涉包含在树如君王的比喻里,当普洛斯彼罗警告斐迪南女儿米兰达的“处女情结”(virgin-knot),不能婚前发生性行为,否则上帝会“bestrew/ The union of our bed with weeds”,婚床是布满皇室躯树干的种子的床,必须保持洁净无杂草,不然防止生长。文本中反复出现的树的意象有重要意义,因为普洛斯彼罗初到岛上的主要活动就是破坏植被,这是典型的破坏生态平衡的做法。又如:经受了这么多和树打交道的劳动力,卡利班幻想诗意的公正,用木桩刺过普洛斯彼罗的胃置其于死地为自己复仇。剧中反复出现砍树,不禁令人深思,普洛斯彼罗是偶然解放了爱丽儿,还是只是为了增加自己的魔力。
  通常来说,当船失事,船上的人会做的应该是用木材再做一条,但是文本中普洛斯彼罗没有任何迹象要这么做。那时期的观众会如何理解砍伐森林呢?答案显然是殖民了。从生态视角来看,无论是殖民主义还是砍伐森林都是对原始绿色生态的破坏,给全球环境带来灾难。生态危机最戏剧性的表现就是对森林树木的破坏,因为植被破坏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而普洛斯彼罗不仅不对此做点什么补救,而是等待灾难的发生。他已经让他的奴隶卡利班砍伐了一大批木材,劳其筋骨,破坏环境。普洛斯彼罗对他赖以生存的小岛并没有任何生态保护意识,并且想当然地统治一切,动物、植物、精灵、人,欲操控一切。在现实世界也一样,人类为了无休止的欲望,大肆从自然母亲那里索取,大面积的树木已经被摧毁,加重了全球生态危机。这都是人类缺乏生态意识的表现。
  纵使莎士比亚本人具有深厚的人文主义情怀,他也十分关注生态危机,在《暴风雨》里表达了他的声音,认为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而罪魁祸首正是“人类中心主义”,剧中普洛斯彼罗拥有至高无上的超能力,他对魔法有绝对的控制使用权,一方面利用魔法给众人上了一课,另一方面,滥用魔力也破坏了生态平衡。普洛斯彼罗对魔法的操控完全是凭借意念实施的,他想怎么样就可以怎么样。超能力魔法使他变得自大,对于生态平衡更是反其道而行之。更主要的是,他是通过控制爱丽儿当手下得以实施魔力的。他的复仇是以一场狂热的暴风雨开始的,爱丽儿前来服从一切命令。爱丽儿听从主人普洛斯彼罗的所有指挥,服从得服从,不服从也得服从,不然就不能被主人释放,得到最终他想要的自由,由于他一直尽心尽力,也得到了普洛斯彼罗的夸奖“我勇敢的精灵”!但他夸奖爱丽儿很有可能不是出于他的努力,而是为了继续让爱丽儿更好地协助他完成魔法复仇。從他与爱丽儿订下的自由协议可以看出他确实是一位有能力的主人,有其让奴隶服从的方式。但是,魔法毕竟是魔法,除了普洛斯彼罗让奴隶劳作之外,魔法本身并不能改变自然,他不能真的掀起海浪,对自然实施控制。他更可能是利用魔力给所有人造成幻觉,让人误以为都是真的,他就像一个魔术师一样。从这点上看,他没有比自然更高一筹,所有都是虚幻。“人类中心主义”可能来源于《圣经》里的上帝,上帝以他自己的模样造人,赋予人类能力,相当于让人代其统治一切,普洛斯彼罗就像是上帝在人间的化身。莎士比亚被看作是自然的孩子,他的作品使读者更清晰地看见他们自身的样子。《暴风雨》也不例外,通过小岛上发生的故事,从生态批评的角度使读者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应当和谐相处,取得共存和平衡,而不是一味地驾驭自然、掌控自然,人并没有可以操控自然的超能力,人与自然是平等的,应当互帮互助,一味索取和破坏只会导致人类最终的灭亡。   参考文献:
  [1]Branch, Michael P., ed. Reading the Earth: New Directions in the tudy of Literature and the Environment. Moscow, ID: U of Idaho P, 1998.
  [2]Buell, Laurence. The Environmental Imagination: Thoreau, Nature Writing, and the Formation of American Cultur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3]Collingwood, R.G. The Idea of Nature.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90.
  [4]Coupe, Lawrence. Green Studies Reader: From Romanticism to Ecocriticism. London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以萨特的存在主义理论为基础,探讨了索尔·贝娄《受害者》中主人公利文撒尔的自我异化。从其自我欺骗、自我仇恨和自我分裂三个方面分析了利文撒尔的自我异化和其真我的缺失,反映了其生存困境。  关键词:自我异化;真我;他我  作者简介:李英(1988-),女,助教,西华师范大学公共外语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摘 要:《爱的历史》作为妮可·克劳斯的第二本小说,一经出版,立刻登上英美各大畅销排行榜。本文运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析主人公利欧的心理路程。  关键词:《爱的历史》;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利欧  作者简介:王蓓蓓(1993-),女,汉族,河南省三门峡市人,郑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5
摘 要:丁尼生挚友哈勒姆姆1833年突然因病逝世,这对丁尼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在其后漫长的诗歌生涯中,对好友的悼念构成了丁尼生创作的重要动力和源泉。《溅吧,溅吧,溅吧》便是其中一首感人哀歌。本文从音乐性、意象及死亡主题三个角度对此诗进行分析解读,并进一步探讨丁尼生诗歌死亡主题的持久魅力。  关键词:《溅吧,溅吧,溅吧》;音乐性;意象;死亡主题  作者简介:胡原,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研究生。  [中图
摘 要:中国学者对《复活》的文本研究,都是以人道主义、精神重生、宗教观等研究为主。本文根据《复活》的成书时间、《复活》中所含的中国古代哲人思想因素,从“自救”、对灵与肉关系把握三个方面,全面把握《复活》叙述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文本中关于人物、细节等的叙述,对《复活》中托氏思想与中国哲人思想作比较分析。  关键词:自救;灵与肉;福乐  作者简介:赵禹平(1995-),女,汉族,四川雅安人,四川大学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