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对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作了明确规定。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关注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怎样把思想道德建设做到青少年心里?《心理与健康》杂志编辑部带着这个问题,请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的四位专家分别谈了他们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和看法。
方格(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兼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把思想道德建设做到青少年心里,就必须要研究探讨品德形成的过程。我们知道,青少年良好的道德品质最终必须落实到他们的外在行为上,衡量一个人道德品质的真正标准也是要看其是否具有优良的行为,是否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能真正做到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的“知行合一”。
人的行为是受大脑支配的。因此,脑的健全发育为青少年奠定了接受思想道德建设的物质基础。
科学家们认为:脑与行为的关系已成为当前及下一世纪最具挑战性和魅力的科学研究的前沿性课题。尤其近20年来,世界各国专家学者从神经生物科学、心理科学、教育科学等不同学科及学科交叉角度深入、系统地探索脑与行为的关系,目前已在脑与智慧、脑与人格、脑与情绪、脑与无意识、脑功能的性别差异等多方面取得重要成果。例如:已有研究证实人脑的海马、丘脑以及杏仁核区域支配人的学习、记忆、注意功能;杏仁核的功能异常会使人胆大妄为、行为嚣张;胼胝体的功能障碍会使左右脑半球信息无法沟通,造成学习障碍;自闭症儿童在脑影像中显现出脑白质过度增生;脑神经释放的化学物质调整着人脑的活动,对人的情绪产生重大的影响,如若5—羟色胺过度损耗会导致抑郁症的发生等等。
思想道德建设的主体是未成年人,是千百万尚未成熟的学生,关注他们在成长发展过程中脑的健全发育及相关研究的进展,无疑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与行为的建立有着密切的联系。
龚正行(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理事兼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八中校长):
在教育部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周济部长就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内容反复强调:“必须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来接受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所有的德育工作都必须‘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真正把教育工作做到孩子们的心里面去。”
我认为,要想做到“三贴近”,关键在于要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同时应当更新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搞好思想道德建设的根基。教师的人格魅力、个性特征是学生们最为关注的,也是直接影响学生思想道德、心理品质发展的重要因素。到目前为止,我校已有百余名教师经过了市、区级心理辅导员培训,促进了教师知识的更新,观念的转变,使教师更能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以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通过培训,教师学会了沟通与交流的技巧,在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中成为他们的大朋友。这样才能适时、有效、科学地搞好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学校德育教育的实质,就是对学生的理解教育、尊重教育和引导教育。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把学生作为正在不断健全、不断完善的生命体,创造适合他们发展的教育环境,搭建他们乐于参加的活动平台,将思想道德建设融入到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去。
我校自80年代初即开始积极探索搞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我们认识到:良好的道德情境是产生良好道德情感的必要条件,有了良好的道德情感、道德认识才有可能转化为道德信念,外化为道德行为。创设良好的道德情境还有赖于校内外活动的精心设计与组织。例如:我校每年都要举办科技节,体育运动会,艺术节,朗诵欣赏,中、英文话剧比赛,周末自行车远足游和周末香山爬山行。还有传统的“14岁生日”祝贺,18岁成人仪式,每年开学时的“第一次铃声仪式”和毕业班的“最后一次铃声仪式”等形式多样的各种活动,使同学们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于润物细无声中获得道德体验,分辨是非对错,学会适应、学会调整情绪、控制行为,完善和健全人格。而这些也正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高级目标。
张嫦(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市安定医院青少年心理门诊副主任医师):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经常遇到与思想道德有关联的一些问题。
案例一:有一10岁女生,小学四年级后一反常态,上课好接下茬,不守纪律,行为随便、管不住自己。而此前她一直是全班公认的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并且一直是班长、中队长。老师多次帮助无明显效果。经医院检查确诊为“脑脓肿”。疾病治愈后,行为问题全部消失。
案例二:一高三男生学习成绩优异,连年都考年级前三名,但由于在准备高考期间无法找同学玩(怕同学说他“拉别人‘下水’”。 )而心情郁闷,经常用小刀划破书包和桌椅,有时想摔砸东西,觉得这样心情会好受些。
案例三:一16岁男生因自己家中居住拥挤、家庭不睦,羡慕同班同学有自己的房间读书,便策划了将学校一套桌椅拿回家“占一块地盘”的行为。
案例四:一初中女生因嫉妒心所驱使,每当考试前,将学习好的同学的课堂笔记和复习提纲悄悄拿走,待到考试结束再原物奉还。
案例五:一16岁男生,每天早上因反复洗手需要一小时而导致天天迟到,老师反复批评无效,本人亦因无法摆脱强迫行为而十分苦恼。
上述案例,虽然表象是上课不守纪律,用小刀刻桌椅、把学校地桌椅据为己有、考试前拿走同学的笔记本等越轨行为,然而经过深入探寻,我们不难看出,影响青少年出现行为问题的实际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甚至是错综复杂的。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常常要考虑到是生理的还是病理的,是品德的还是心理的,是普遍性的还是个别的,是否还有其他社会因素、环境因素影响等等。这些情况提醒我们,在青少年出现道德行为问题之后先不要忙于处理。当我们深入了解原因,真正贴近了学生、贴近了实际、贴近了生活之后,自然会意识到:青少年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心理承受力低、情绪调节能力差、人格尚不够健全等因素影响了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此外,容易发生在青少年时期的心理障碍和某些疾病也会阻碍着他们身心、道德品质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要把这些关系分析清楚,才能得出较为正确的结论,才能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实践证明,将思想道德建设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丁榕(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西城区心理教育中心主任):
我们做学校德育工作的,经常为见不到实效而发愁。说吧,学生不爱听,越说越没用,说得我们自己也觉得贫了。“说”没用,就干脆“哄”吧,这一哄更糟糕,我们又为德育的失效而烦恼。“不见实效”与“失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怎么才能改进我们的德育工作,让学校德育见实效呢?
经过学习、研究、反思,使我们认识到德育不见实效的原因,正是在德育中忽略了“以人为本”的最重要的指导思想,忽略了在德育中不仅要加强思想教育而且还要将心理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渗透在德育之中。“以人为本”对于老师来说,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本”就是不能光研究我们的需要,还要研究学生的需要;不能光研究班集体如何建设,还要研究学生的个性如何发展和完善;不能光研究如何教懂学生,还要研究如何挖掘学生潜能,读懂学生。
我参加了一次心理健康教育的研讨会,通过对一个案例的分析,使我深受启发,案例是这样的:
一个四年级的孩子上课迟到了,正在老师兴致勃勃讲课的时候,他破门而入。他“咚”的一声不仅把门踢坏了,还踢碎了玻璃。进门之后,他把书包往桌子上一扔,旁边同学桌上的书本、铅笔被碰撒了一地。
请问:这个孩子的问题属于什么问题,我们如何处理?
甲组代表说:这个孩子的问题属于道德行为问题,他严重地破坏了纪律,违反了校规。他共犯了七个错误,如:迟到、没礼貌、破坏公物、目无老师,目无同学……我们要本着“惩罚个人,教育大家”的原则,首先要让他在全班承认他犯的错误,以防其他同学效仿;还要看他对错误的认识态度,要让他在全班作出检查并让全班同学对他进行帮助;这件事一定要通知家长;要按校规要求赔偿损坏的公物。
乙组代表说:我首先想到的不是孩子的对与错,不是属于什么问题,而是:这个孩子怎么了?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我会想到,他一定是遇到了非常生气的事情,我会轻轻地走到他的身边,用手抚摸着孩子的脸,安慰孩子一下。我会向全班同学说:“今天某同学一定遇到了非常不愉快的事情,大家一定和我一样非常想知道他为什么会这么生气,咱们让他说说好吗?”大家听后会帮助他想一些解脱困境的办法,启发孩子们自己总结。
对待同一件事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方法,不同的教育方法一定会产生不同的教育结果。由于教师的学生观不同必然导致教育方法、过程、原则、手段、形式、结果的不同。
甲组的做法采用的是一般的思想教育的方法,持的是“评价性”学生观,也就是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对错、是非,再用教育与灌输相结合的方法,按校规及纪律的要求,让学生学会面对现实,并教育学生要有勇气公开承认错误,以达到教育的目的。而乙组的做法采用的是心理教育的一般方法,持的是“共情性”学生观。甲组代表首先想到的是“这个学生怎么了,他一定遇到了非常生气的事情”,这就是首先要与学生共情,做到情通、感通,达到情感相融;然后,采用宣泄与倾听的方法,通过讨论来启发学生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不难看出,德育之所以缺少“实效性”正是没有把这两者结合起来。缺少了“共情”,学生则不容易接受我们的意见,有时还会激发矛盾,甚至可能把一个原本仅仅是有些心理问题的学生看成了是思想道德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道德建设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即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促进思想道德建设,而高水平的心理素质又有利于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因此,如果把学校德育工作比喻程一只大鹏,那心理教育与思想教育则是这只大鹏的两翼,它们必须同时扇动,这只大鹏才会翱翔万里,德育才会呈现出无比的生命力。
中央文件的发表,必将形成全党、全社会共同关注孩子们健康成长的良好局面。形势大好,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深入学习文件,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牢牢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基本观点,目的就是让孩子们学会怎样做人,希望他们能够成为我们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才。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关注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怎样把思想道德建设做到青少年心里?《心理与健康》杂志编辑部带着这个问题,请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的四位专家分别谈了他们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和看法。
方格(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兼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把思想道德建设做到青少年心里,就必须要研究探讨品德形成的过程。我们知道,青少年良好的道德品质最终必须落实到他们的外在行为上,衡量一个人道德品质的真正标准也是要看其是否具有优良的行为,是否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能真正做到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的“知行合一”。
人的行为是受大脑支配的。因此,脑的健全发育为青少年奠定了接受思想道德建设的物质基础。
科学家们认为:脑与行为的关系已成为当前及下一世纪最具挑战性和魅力的科学研究的前沿性课题。尤其近20年来,世界各国专家学者从神经生物科学、心理科学、教育科学等不同学科及学科交叉角度深入、系统地探索脑与行为的关系,目前已在脑与智慧、脑与人格、脑与情绪、脑与无意识、脑功能的性别差异等多方面取得重要成果。例如:已有研究证实人脑的海马、丘脑以及杏仁核区域支配人的学习、记忆、注意功能;杏仁核的功能异常会使人胆大妄为、行为嚣张;胼胝体的功能障碍会使左右脑半球信息无法沟通,造成学习障碍;自闭症儿童在脑影像中显现出脑白质过度增生;脑神经释放的化学物质调整着人脑的活动,对人的情绪产生重大的影响,如若5—羟色胺过度损耗会导致抑郁症的发生等等。
思想道德建设的主体是未成年人,是千百万尚未成熟的学生,关注他们在成长发展过程中脑的健全发育及相关研究的进展,无疑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与行为的建立有着密切的联系。
龚正行(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理事兼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八中校长):
在教育部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周济部长就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内容反复强调:“必须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来接受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所有的德育工作都必须‘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真正把教育工作做到孩子们的心里面去。”
我认为,要想做到“三贴近”,关键在于要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同时应当更新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搞好思想道德建设的根基。教师的人格魅力、个性特征是学生们最为关注的,也是直接影响学生思想道德、心理品质发展的重要因素。到目前为止,我校已有百余名教师经过了市、区级心理辅导员培训,促进了教师知识的更新,观念的转变,使教师更能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以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通过培训,教师学会了沟通与交流的技巧,在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中成为他们的大朋友。这样才能适时、有效、科学地搞好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学校德育教育的实质,就是对学生的理解教育、尊重教育和引导教育。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把学生作为正在不断健全、不断完善的生命体,创造适合他们发展的教育环境,搭建他们乐于参加的活动平台,将思想道德建设融入到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去。
我校自80年代初即开始积极探索搞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我们认识到:良好的道德情境是产生良好道德情感的必要条件,有了良好的道德情感、道德认识才有可能转化为道德信念,外化为道德行为。创设良好的道德情境还有赖于校内外活动的精心设计与组织。例如:我校每年都要举办科技节,体育运动会,艺术节,朗诵欣赏,中、英文话剧比赛,周末自行车远足游和周末香山爬山行。还有传统的“14岁生日”祝贺,18岁成人仪式,每年开学时的“第一次铃声仪式”和毕业班的“最后一次铃声仪式”等形式多样的各种活动,使同学们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于润物细无声中获得道德体验,分辨是非对错,学会适应、学会调整情绪、控制行为,完善和健全人格。而这些也正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高级目标。
张嫦(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市安定医院青少年心理门诊副主任医师):
在心理咨询过程中,经常遇到与思想道德有关联的一些问题。
案例一:有一10岁女生,小学四年级后一反常态,上课好接下茬,不守纪律,行为随便、管不住自己。而此前她一直是全班公认的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并且一直是班长、中队长。老师多次帮助无明显效果。经医院检查确诊为“脑脓肿”。疾病治愈后,行为问题全部消失。
案例二:一高三男生学习成绩优异,连年都考年级前三名,但由于在准备高考期间无法找同学玩(怕同学说他“拉别人‘下水’”。 )而心情郁闷,经常用小刀划破书包和桌椅,有时想摔砸东西,觉得这样心情会好受些。
案例三:一16岁男生因自己家中居住拥挤、家庭不睦,羡慕同班同学有自己的房间读书,便策划了将学校一套桌椅拿回家“占一块地盘”的行为。
案例四:一初中女生因嫉妒心所驱使,每当考试前,将学习好的同学的课堂笔记和复习提纲悄悄拿走,待到考试结束再原物奉还。
案例五:一16岁男生,每天早上因反复洗手需要一小时而导致天天迟到,老师反复批评无效,本人亦因无法摆脱强迫行为而十分苦恼。
上述案例,虽然表象是上课不守纪律,用小刀刻桌椅、把学校地桌椅据为己有、考试前拿走同学的笔记本等越轨行为,然而经过深入探寻,我们不难看出,影响青少年出现行为问题的实际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甚至是错综复杂的。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常常要考虑到是生理的还是病理的,是品德的还是心理的,是普遍性的还是个别的,是否还有其他社会因素、环境因素影响等等。这些情况提醒我们,在青少年出现道德行为问题之后先不要忙于处理。当我们深入了解原因,真正贴近了学生、贴近了实际、贴近了生活之后,自然会意识到:青少年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心理承受力低、情绪调节能力差、人格尚不够健全等因素影响了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此外,容易发生在青少年时期的心理障碍和某些疾病也会阻碍着他们身心、道德品质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要把这些关系分析清楚,才能得出较为正确的结论,才能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实践证明,将思想道德建设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丁榕(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西城区心理教育中心主任):
我们做学校德育工作的,经常为见不到实效而发愁。说吧,学生不爱听,越说越没用,说得我们自己也觉得贫了。“说”没用,就干脆“哄”吧,这一哄更糟糕,我们又为德育的失效而烦恼。“不见实效”与“失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怎么才能改进我们的德育工作,让学校德育见实效呢?
经过学习、研究、反思,使我们认识到德育不见实效的原因,正是在德育中忽略了“以人为本”的最重要的指导思想,忽略了在德育中不仅要加强思想教育而且还要将心理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渗透在德育之中。“以人为本”对于老师来说,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本”就是不能光研究我们的需要,还要研究学生的需要;不能光研究班集体如何建设,还要研究学生的个性如何发展和完善;不能光研究如何教懂学生,还要研究如何挖掘学生潜能,读懂学生。
我参加了一次心理健康教育的研讨会,通过对一个案例的分析,使我深受启发,案例是这样的:
一个四年级的孩子上课迟到了,正在老师兴致勃勃讲课的时候,他破门而入。他“咚”的一声不仅把门踢坏了,还踢碎了玻璃。进门之后,他把书包往桌子上一扔,旁边同学桌上的书本、铅笔被碰撒了一地。
请问:这个孩子的问题属于什么问题,我们如何处理?
甲组代表说:这个孩子的问题属于道德行为问题,他严重地破坏了纪律,违反了校规。他共犯了七个错误,如:迟到、没礼貌、破坏公物、目无老师,目无同学……我们要本着“惩罚个人,教育大家”的原则,首先要让他在全班承认他犯的错误,以防其他同学效仿;还要看他对错误的认识态度,要让他在全班作出检查并让全班同学对他进行帮助;这件事一定要通知家长;要按校规要求赔偿损坏的公物。
乙组代表说:我首先想到的不是孩子的对与错,不是属于什么问题,而是:这个孩子怎么了?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我会想到,他一定是遇到了非常生气的事情,我会轻轻地走到他的身边,用手抚摸着孩子的脸,安慰孩子一下。我会向全班同学说:“今天某同学一定遇到了非常不愉快的事情,大家一定和我一样非常想知道他为什么会这么生气,咱们让他说说好吗?”大家听后会帮助他想一些解脱困境的办法,启发孩子们自己总结。
对待同一件事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方法,不同的教育方法一定会产生不同的教育结果。由于教师的学生观不同必然导致教育方法、过程、原则、手段、形式、结果的不同。
甲组的做法采用的是一般的思想教育的方法,持的是“评价性”学生观,也就是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对错、是非,再用教育与灌输相结合的方法,按校规及纪律的要求,让学生学会面对现实,并教育学生要有勇气公开承认错误,以达到教育的目的。而乙组的做法采用的是心理教育的一般方法,持的是“共情性”学生观。甲组代表首先想到的是“这个学生怎么了,他一定遇到了非常生气的事情”,这就是首先要与学生共情,做到情通、感通,达到情感相融;然后,采用宣泄与倾听的方法,通过讨论来启发学生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不难看出,德育之所以缺少“实效性”正是没有把这两者结合起来。缺少了“共情”,学生则不容易接受我们的意见,有时还会激发矛盾,甚至可能把一个原本仅仅是有些心理问题的学生看成了是思想道德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道德建设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即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促进思想道德建设,而高水平的心理素质又有利于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因此,如果把学校德育工作比喻程一只大鹏,那心理教育与思想教育则是这只大鹏的两翼,它们必须同时扇动,这只大鹏才会翱翔万里,德育才会呈现出无比的生命力。
中央文件的发表,必将形成全党、全社会共同关注孩子们健康成长的良好局面。形势大好,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深入学习文件,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牢牢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基本观点,目的就是让孩子们学会怎样做人,希望他们能够成为我们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