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个月过去了,初入园时的哭闹和焦虑终于成了过去式,大部分孩子逐渐接受并适应了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可家长发现,孩子还是会时不时地耍耍小脾气,甚至找一两个借口,一会儿肚子疼,一会儿没睡醒,就是不想去幼儿园。这时候,家长稍稍缓解的焦虑情绪又被激起,孩子的入园焦虑不是已经过去了吗?怎么还不愿意去幼儿园啊?
当孩子表示不喜欢幼儿园
这种情况不仅出现在孩子刚入园时,在整个幼儿园阶段,都会有孩子向家长倾诉“不想去幼儿园”。这是很正常的,和小朋友闹别扭啦,感到被老师忽略啦,轮到讲故事但是没有准备好啦,身体不适啦……种种的原因都可能成为孩子不想去幼儿园的导火索。小小孩也有小小孩的心事。问题的关键是,你是不是一位会“说”的家长,只要你是,孩子就会越来越喜欢上幼儿园。
不要问:为什么不喜欢幼儿园啊?孩子的思维特征决定了他们还不能很好地理解“为什么”这样的提问方式,即便能简单分析事件的原因,依然不能总结并通过语言来描述清楚,所以这样难以描述清楚的问题,不但不能帮助家长了解孩子不喜欢上幼儿园的真实情况,而且容易让孩子产生畏难心理,感觉不被理解。
不妨这样说:来,给妈妈讲一下你在某某活动中是怎么玩的?如果你愿意,一定能轻松引导孩子回忆起幼儿园的快乐瞬间。如果孩子对植物感兴趣,你就可以问:“我都不知道你们班还有植物角啊,跟妈妈讲讲,你们班里都有什么植物啊?”如果孩子喜欢阅读,我们可以和他聊聊幼儿园的阅读角。在充满趣味的聊天中,孩子会逐渐忘记不愉快,又变得喜欢幼儿园了。当然,这一切基于你足够了解自己的孩子。
当孩子和老师关系紧张
孩子一回家就抱怨:“我还想在外面玩,老师非让我回到班级去。”“我都没玩够,老师就让我收好玩具,我不喜欢老师了。”老师是幼儿园活动的引导者和主持人,也是规则的主要监督人,在帮助孩子建立规矩的过程中,难免让孩子感到不自在,不喜欢。那么,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喜欢老师呢?
不要问:老师批评你了吗?这样的提问方式无异于暗示孩子,幼儿园是一个时刻会受到质疑的所在,老师是不容易亲近的个体,这不利于帮助孩子和老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而事实是,孩子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就像大人离开习惯的舒适地带,进入全新的环境,重新开启适应模式。规则培养是集体生活和家庭生活的不同之处,孩子适应规则的时间长短也与家长的理解和配合有关。
不妨这样说:猜一猜明天哪位老师来接你。家长不妨尝试设置各种场景,帮助孩子更加主动深入地了解老师,从而愿意和老师进行更深层次的沟通。又如,“我们一起来猜一猜老师明天会穿什么颜色的衣服。”“你是希望老师在班级门口接你,还是在大厅接你?”甚至可以预设问题,“我们一起来猜猜明天老师会用左手拥抱你还是右手拥抱你?”不停地给孩子选择性或者猜谜一样的问题,孩子一定会对和老师的见面充满期待。选择性的问题有助于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在不断给出选项的过程中,孩子逐渐忘记刚开始的焦虑事由,转而被新设定的场景吸引。
当你想了解师生关系
每位家長都希望老师能像自己一样360度无死角地关爱孩子,孩子也像依恋父母一样依赖老师。因为孩子跟老师的亲密程度直接关系到孩子对幼儿园的情感深度。所以很多家长每天都急切地向孩子询问他和老师的相处情况。想要帮助孩子亲近老师,那么:
不要问:哪个老师最喜欢你?哪个老师不喜欢你?班级老师分工不同,孩子自然会喜欢那位更多时间陪伴自己的老师,所以这样的问题会暗示孩子:谁陪伴时间长谁就喜欢自己,其他老师是不喜欢自己的。这样的认知预设不能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集体生活,反而会固化某位老师和他的关系,以后更难接受其他老师。
不妨这样说:妈妈相信你能跟某老师成为好朋友。还可以说:“你明天把做到的梦告诉某老师吧。”“我们要不要想好一个小秘密,老师一定特别想知道。”师生关系的亲疏远近,家长的引导很重要。想要帮助孩子和老师建立良好关系,家长一定要将这个过程趣味化,并提前鼓励孩子去努力。
当你想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
幼儿园和小学有着本质的区别。孩子在幼儿园的活动,更多的是感受世界和发现自己,而不是被灌输知识。如果想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
不要问:今天在幼儿园学了什么?幼儿园的课程安排既是孩子生活经验的整合,又是生活技能的重复和练习,既有新意,又不停反复,而孩子的语言组织能力远远达不到清楚讲述幼儿园发生的一切。家长抛出这样的问题,会给孩子造成无形的压力,让他觉得难以回答。
不妨这样说:让妈妈来猜一猜,今天宝宝玩了捉迷藏的游戏吧?孩子一定会回答“哈哈,妈妈你猜错了。”或者“对啊,妈妈你怎么知道的?”如果他状态良好,兴许会多讲一些幼儿园的趣闻。对于孩子来说,讲述事实比解答疑问要容易得多。通过这样的交流,孩子会对以往的活动充满自豪,又对新的一天充满期待。这样的沟通,你还要为从孩子口中套出实情绞尽脑汁吗?
当你想了解孩子的伙伴关系
幼儿园阶段的伙伴关系对孩子未来的交往模式有深远的影响。当孩子表示不爱跟小朋友玩时,我们往往会为孩子的人际交往不佳而焦虑不安,这很正常,但过分焦躁甚至没有界限的干预并不理性。
不要问:有小朋友抢你玩具了吗?这个问题的问法和“老师批评你了吗”具有相同的暗示功能。幼儿园把在不同家庭环境中生活的孩子集中在一起,孩子之间难免会发生各种冲突。而且由于年龄特征,在语言表达不清楚的情况下,孩子们往往通过肢体动作来解决问题,如果能理解孩子这种行为只是阶段性的表现,也许你就不会因此不安。
不妨这样说:今天又跟谁成为好朋友了?很多孩子都会受到成人诸如“我看到你跟××小朋友拉手了”这样的语言暗示,而刻意去做一些相应的动作以求得认同,所以,请毫不吝啬地给予孩子正面的效果预期,即便明明知道他要付出努力方可完成。
当孩子哭泣 哭是孩子表达情绪的重要渠道。对于孩子们来说,当他们受到挫折想要倾诉,或者想要获得成人的关注,都可能会通过哭闹来表达,那么:
不要问:为什么哭呀,是小朋友打你了吗?这个问题具有明显的导向性,容易把孩子和集体中的伙伴置于对立的境地,孩子会不自觉地以为其他小朋友有可能会侵犯到自己,有的孩子甚至会受此暗示,出于主动防御的想法,从而攻击别人。
不妨这样说:你愿意跟我说说发生了什么事吗?当孩子哭泣时,他可能更加需要的是一个倾诉的对象和温暖的臂弯。作为倾听者,父母要做的就是给予孩子足够的耐心和时间,帮助孩子排遣不良情绪。不良情绪消失以后,孩子自然会在情绪受控的状况下描述遇到的事情。即便孩子不能说出原委,家长也不能对哭泣原因妄加揣测,并将揣测的结果暗示孩子。
当孩子身体出现不适
在孩子的免疫系统还未发育成熟之前,很容易出现集体感染的状况。这时候,家长往往會责怪幼儿园护理不当,责怪其他家长考虑不周全。当这种情况出现:
不要问:是不是老师没给你喝水?幼儿园的饮水量是根据地域特征、天气情况和孩子年龄段的身体需求来合理安排的,家长不能将孩子身体稍有不适就怪罪于饮水量,这样的对话方式不利于孩子和幼儿园建立亲密关系。
不妨这样说:你一定能照顾好自己,先从多喝水开始吧。这样的表达方式既给孩子一个有趣的期许,又给他一种责任的担当,孩子对于自我管理和成人认同有一种天然的向往和喜爱。父母如果能够给孩子一个积极的任务目标,并提前给他设定一个期望值,他们大多会在接下来的活动里积极配合。
当孩子回家后吃得更多
一部分孩子回家后还要跟随父母再吃晚餐,甚至比父母想象中吃得还多,于是父母开始担心孩子在幼儿园进食量不够。当这种情况出现:
不要问:是不是在幼儿园没吃饱?首先要认清,已经吃饱和看到美食还有进食欲望是两码事。幼儿园的餐点安排和数量,都是按照孩子的身体发展特点和需求量来制定的,每2.5小时都会进食一次,但晚餐会早于一般家庭的晚餐时间,孩子在幼儿园晚餐离园之后,难免做一些大运动量的活动,到了家里的晚餐时间,部分孩子有进食需求也属正常。
不妨这样说:让我们来数数你一天吃了多少顿饭了。心灵手巧的妈妈甚至可以准备一些实物道具,带着孩子把一天吃的餐点回顾一遍,你想知道的答案,也许就藏在你跟孩子的游戏中。
总的来说,在帮助孩子爱上幼儿园的过程中,家长要注意和幼儿园保持一致的原则,在信任的基础上配合老师的工作,不妄加揣测,不无端怀疑,多和老师进行正面沟通,这样既能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又能帮助孩子亲近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当孩子表示不喜欢幼儿园
这种情况不仅出现在孩子刚入园时,在整个幼儿园阶段,都会有孩子向家长倾诉“不想去幼儿园”。这是很正常的,和小朋友闹别扭啦,感到被老师忽略啦,轮到讲故事但是没有准备好啦,身体不适啦……种种的原因都可能成为孩子不想去幼儿园的导火索。小小孩也有小小孩的心事。问题的关键是,你是不是一位会“说”的家长,只要你是,孩子就会越来越喜欢上幼儿园。
不要问:为什么不喜欢幼儿园啊?孩子的思维特征决定了他们还不能很好地理解“为什么”这样的提问方式,即便能简单分析事件的原因,依然不能总结并通过语言来描述清楚,所以这样难以描述清楚的问题,不但不能帮助家长了解孩子不喜欢上幼儿园的真实情况,而且容易让孩子产生畏难心理,感觉不被理解。
不妨这样说:来,给妈妈讲一下你在某某活动中是怎么玩的?如果你愿意,一定能轻松引导孩子回忆起幼儿园的快乐瞬间。如果孩子对植物感兴趣,你就可以问:“我都不知道你们班还有植物角啊,跟妈妈讲讲,你们班里都有什么植物啊?”如果孩子喜欢阅读,我们可以和他聊聊幼儿园的阅读角。在充满趣味的聊天中,孩子会逐渐忘记不愉快,又变得喜欢幼儿园了。当然,这一切基于你足够了解自己的孩子。
当孩子和老师关系紧张
孩子一回家就抱怨:“我还想在外面玩,老师非让我回到班级去。”“我都没玩够,老师就让我收好玩具,我不喜欢老师了。”老师是幼儿园活动的引导者和主持人,也是规则的主要监督人,在帮助孩子建立规矩的过程中,难免让孩子感到不自在,不喜欢。那么,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喜欢老师呢?
不要问:老师批评你了吗?这样的提问方式无异于暗示孩子,幼儿园是一个时刻会受到质疑的所在,老师是不容易亲近的个体,这不利于帮助孩子和老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而事实是,孩子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就像大人离开习惯的舒适地带,进入全新的环境,重新开启适应模式。规则培养是集体生活和家庭生活的不同之处,孩子适应规则的时间长短也与家长的理解和配合有关。
不妨这样说:猜一猜明天哪位老师来接你。家长不妨尝试设置各种场景,帮助孩子更加主动深入地了解老师,从而愿意和老师进行更深层次的沟通。又如,“我们一起来猜一猜老师明天会穿什么颜色的衣服。”“你是希望老师在班级门口接你,还是在大厅接你?”甚至可以预设问题,“我们一起来猜猜明天老师会用左手拥抱你还是右手拥抱你?”不停地给孩子选择性或者猜谜一样的问题,孩子一定会对和老师的见面充满期待。选择性的问题有助于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在不断给出选项的过程中,孩子逐渐忘记刚开始的焦虑事由,转而被新设定的场景吸引。
当你想了解师生关系
每位家長都希望老师能像自己一样360度无死角地关爱孩子,孩子也像依恋父母一样依赖老师。因为孩子跟老师的亲密程度直接关系到孩子对幼儿园的情感深度。所以很多家长每天都急切地向孩子询问他和老师的相处情况。想要帮助孩子亲近老师,那么:
不要问:哪个老师最喜欢你?哪个老师不喜欢你?班级老师分工不同,孩子自然会喜欢那位更多时间陪伴自己的老师,所以这样的问题会暗示孩子:谁陪伴时间长谁就喜欢自己,其他老师是不喜欢自己的。这样的认知预设不能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集体生活,反而会固化某位老师和他的关系,以后更难接受其他老师。
不妨这样说:妈妈相信你能跟某老师成为好朋友。还可以说:“你明天把做到的梦告诉某老师吧。”“我们要不要想好一个小秘密,老师一定特别想知道。”师生关系的亲疏远近,家长的引导很重要。想要帮助孩子和老师建立良好关系,家长一定要将这个过程趣味化,并提前鼓励孩子去努力。
当你想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
幼儿园和小学有着本质的区别。孩子在幼儿园的活动,更多的是感受世界和发现自己,而不是被灌输知识。如果想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
不要问:今天在幼儿园学了什么?幼儿园的课程安排既是孩子生活经验的整合,又是生活技能的重复和练习,既有新意,又不停反复,而孩子的语言组织能力远远达不到清楚讲述幼儿园发生的一切。家长抛出这样的问题,会给孩子造成无形的压力,让他觉得难以回答。
不妨这样说:让妈妈来猜一猜,今天宝宝玩了捉迷藏的游戏吧?孩子一定会回答“哈哈,妈妈你猜错了。”或者“对啊,妈妈你怎么知道的?”如果他状态良好,兴许会多讲一些幼儿园的趣闻。对于孩子来说,讲述事实比解答疑问要容易得多。通过这样的交流,孩子会对以往的活动充满自豪,又对新的一天充满期待。这样的沟通,你还要为从孩子口中套出实情绞尽脑汁吗?
当你想了解孩子的伙伴关系
幼儿园阶段的伙伴关系对孩子未来的交往模式有深远的影响。当孩子表示不爱跟小朋友玩时,我们往往会为孩子的人际交往不佳而焦虑不安,这很正常,但过分焦躁甚至没有界限的干预并不理性。
不要问:有小朋友抢你玩具了吗?这个问题的问法和“老师批评你了吗”具有相同的暗示功能。幼儿园把在不同家庭环境中生活的孩子集中在一起,孩子之间难免会发生各种冲突。而且由于年龄特征,在语言表达不清楚的情况下,孩子们往往通过肢体动作来解决问题,如果能理解孩子这种行为只是阶段性的表现,也许你就不会因此不安。
不妨这样说:今天又跟谁成为好朋友了?很多孩子都会受到成人诸如“我看到你跟××小朋友拉手了”这样的语言暗示,而刻意去做一些相应的动作以求得认同,所以,请毫不吝啬地给予孩子正面的效果预期,即便明明知道他要付出努力方可完成。
当孩子哭泣 哭是孩子表达情绪的重要渠道。对于孩子们来说,当他们受到挫折想要倾诉,或者想要获得成人的关注,都可能会通过哭闹来表达,那么:
不要问:为什么哭呀,是小朋友打你了吗?这个问题具有明显的导向性,容易把孩子和集体中的伙伴置于对立的境地,孩子会不自觉地以为其他小朋友有可能会侵犯到自己,有的孩子甚至会受此暗示,出于主动防御的想法,从而攻击别人。
不妨这样说:你愿意跟我说说发生了什么事吗?当孩子哭泣时,他可能更加需要的是一个倾诉的对象和温暖的臂弯。作为倾听者,父母要做的就是给予孩子足够的耐心和时间,帮助孩子排遣不良情绪。不良情绪消失以后,孩子自然会在情绪受控的状况下描述遇到的事情。即便孩子不能说出原委,家长也不能对哭泣原因妄加揣测,并将揣测的结果暗示孩子。
当孩子身体出现不适
在孩子的免疫系统还未发育成熟之前,很容易出现集体感染的状况。这时候,家长往往會责怪幼儿园护理不当,责怪其他家长考虑不周全。当这种情况出现:
不要问:是不是老师没给你喝水?幼儿园的饮水量是根据地域特征、天气情况和孩子年龄段的身体需求来合理安排的,家长不能将孩子身体稍有不适就怪罪于饮水量,这样的对话方式不利于孩子和幼儿园建立亲密关系。
不妨这样说:你一定能照顾好自己,先从多喝水开始吧。这样的表达方式既给孩子一个有趣的期许,又给他一种责任的担当,孩子对于自我管理和成人认同有一种天然的向往和喜爱。父母如果能够给孩子一个积极的任务目标,并提前给他设定一个期望值,他们大多会在接下来的活动里积极配合。
当孩子回家后吃得更多
一部分孩子回家后还要跟随父母再吃晚餐,甚至比父母想象中吃得还多,于是父母开始担心孩子在幼儿园进食量不够。当这种情况出现:
不要问:是不是在幼儿园没吃饱?首先要认清,已经吃饱和看到美食还有进食欲望是两码事。幼儿园的餐点安排和数量,都是按照孩子的身体发展特点和需求量来制定的,每2.5小时都会进食一次,但晚餐会早于一般家庭的晚餐时间,孩子在幼儿园晚餐离园之后,难免做一些大运动量的活动,到了家里的晚餐时间,部分孩子有进食需求也属正常。
不妨这样说:让我们来数数你一天吃了多少顿饭了。心灵手巧的妈妈甚至可以准备一些实物道具,带着孩子把一天吃的餐点回顾一遍,你想知道的答案,也许就藏在你跟孩子的游戏中。
总的来说,在帮助孩子爱上幼儿园的过程中,家长要注意和幼儿园保持一致的原则,在信任的基础上配合老师的工作,不妄加揣测,不无端怀疑,多和老师进行正面沟通,这样既能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又能帮助孩子亲近幼儿园的集体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