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自古以来,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都有所体现,具有很强的地方文化特色、文化内涵和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差异性。将地域文化充分融入到建筑设计当中,可以满足人们精神层面的需求,再结合现代设计技术,使建筑的时代性与先进性的特征共同展现出来,这也是提升建筑产品内存品质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建筑;地域文化;设计
建筑是文化的呈现载体,反映着一个时代的社会制度。受全球化形势的影响,个地区、各民族之间在建筑设计中的差异性越来越弱,逐渐呈现出千篇一律的局面,许多地区的建筑物设计失去独特地民族特色。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来源于各民族文化间的差异、各地域民俗习惯的不同、各地区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不同。地域建筑设计文化的不同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地域差异成就了建筑设计风格的不同。建筑设计师需要重视地域建筑的文化体现,从而促进城市建筑文化更好的发展。
1地域文化建筑概述
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基于地理环境而形成的所有精神与物质财富的总称,主要由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组成,例如地形、气候、政治以及宗教等。由于各地区地域位置、地形地貌以及气候条件等不同,存在的自然因素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习惯与思维方式,进而形成不同的人文因素,最终形成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将地域文化与建筑设计融为一体可更为形象的反映出当地人民生活特色,地域文化建筑中所蕴含的建筑观念、社会风俗以及社会行为等都是城市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通过人们的努力与创造得到的,是人们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积淀,与千篇一律的现代建筑相比,更能够体现出城市发展的进程与内容。
每个城市因为地域不同,形成的文化建筑也就不同,不同地域文化建筑中蕴含的思想内容也就不同,设计者在进行建筑设计时,主要是跟随不同文化来构思灵感,以当地文化為创造背景,由此才能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建筑,更为直观的体现出当地文化思想。
2当前我国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受到经济利益的影响以及人们行为意识上的差异的影响,当前我国建筑设计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在地域性方面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不考虑我国地域性文化的特点,盲目复制。当前阶段,我国的建筑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建筑设计往往只浮于表面,不能触及到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其根本原因对文化的曲解——意图用虚饰的“现代化”构筑“进步”的假象。
2.2对中国传统形式的拙劣再现。例如位于河北三河市的天子大酒店以完整的“福禄寿”三星彩塑为外形,所有的建筑功能构造均作为三位“大神”身体的一部分存在,建筑虽曾获吉尼斯最佳项目奖,然该建筑终成为中国建筑界的一大笑话,时隔十几年后的今天,在网上被评选为“中国最难看的建筑”。
2.3把东西方元素进行拼凑、混合生硬的运用。如南京鼓楼附近的中信实业银行,设计师将泰姬陵的元素生硬的附加于这座四十几层现代建筑的顶端,这种简单的混合拼凑手法使建筑显得不伦不类。
在经济全球化导致“文化全球化”的现实面前,我们应该认识到多样性是需要成果来证实的,要“生动实践”而不是简单的“仿古”。多样性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而非外力的刻意维持。中国地域文化的生存、发扬,不能靠单纯的模仿古文化产品来实现。
3从原理层面解析文化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建筑设计师创作的灵感来源于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实现了建筑地域性、文化差异性、社会时代性三者之间的相互统一,创造出文化色彩鲜明的地域建筑。在我国地域建筑设计发展的过程中还吸收了西方先进的建筑文化内涵。地域建筑设计不是完全依照本地文化的特色,而是正确对待西方的建筑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地域建筑设计符合时代发展的主题,让地域文化得到传承。例如,上海的金茂大夏对称的平面双轴就体现了地域建筑文化与西方建筑文化、科学技术之间的完美融合。
3.1文化滞差
文化滞差实际上是一种心理惯性,在同一社会的不同领域,变化速度的失衡势必导致社会紧张的产生,人们为求得心理方面的均衡,便会要求社会其他领域变化速率的均衡,甚至要求环境变化速度与人自身适应速度间的均衡。在当今科技更新如此迅速的社会里,个人和群体为取得与整个社会结构的均衡,自然会对美学创新产生要求。
今日西方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与丰富多变的艺术思潮,便是这一客观要求的体现。文脉的设计原则之所以在日新月异的今天复苏,也是受这种客观要求的支配。同样,当外来文化“侵入”我们的生活,而我们的心理适应力滞后于外来文化时,心灵的归属感便会缺失。因此,为了取得当地居民心理适应速度与建筑更新速度间的平衡,建筑设计应当引进地域文化的理念,使他们在具有地域文化特征的建筑中得到心灵的归属感。
3.2优化组合的设计手段
世界上的不同文化都有它们突出和落后的地方,我们在了解其他文化原理的基础上,学习其优秀的地方,同时与本土文化的优点结合,则可能会出现优于前者的成果。这样,考虑文化滞差的同时,“更优秀的”建筑出现了,还会反过来影响原来的输入文化。
日本的建筑便是典型的例子,西方建筑作为“异域文化”输入日本,而后经日本人的再创造,又反过来影响了世界。毕竟建筑地域特征的深层原因是地理特征的不同,文化间的相互学习,是断然不会抹煞地域特征的。不远的将来,中国建筑能否创造出领先于世界的建筑?此问题答案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建筑师能否用优化组合的手段进行建筑设计。
3.3拓扑原则
“几何形体在不损坏表面的前提下变形,依旧会保持其原有特征”这是数学领域对“拓扑学”的定义。这种拓扑原理对建筑空间设计同样实用——空间布置真正的拓扑学特征一旦被确定,就可发现空间各部分其他的布置方式。
赖特著名的三幢住宅便符合拓扑学的研究方法:用起控制作用的几何图形布置平面,并将这一元素体现在细部设计中——三幢看起来不同住宅,实则存在着拓扑关系。由此可见,一个符合拓扑原则的变化可产生几种迥异的形式。这结论对地域建筑的创作很有效,抓住地域建筑的空间本质,借助拓扑学的原理,便可变化出多种完全迥异的形式。
3.4地域文化影响因素的原理概括
从“传统”中创造“现代”,换句话讲便是从地域建筑空间特性的分析中得出其独特的文化,再用现代先进的技术形式表现。
纵观二十世纪中叶以来的建筑史:先是现代主义建筑发展成为国际式——它带来了全球建筑千篇一律的现象,接着出现的符号化的后现代形式又在全球中蔓延,但折衷主义却将这种现象简单处理,险使建筑陷入堕落的危险中。这段历史表明简单符号化的、忽视地域文化的仿古是有弊端的,建筑的地域文化应表现在空间中。建筑空间只有与当地传统地域文化结合,才能产生真正优秀的建筑。
4结语
既然建筑的本质是空间,地域文化势必会反映在地域建筑空间中,分析地域建筑空间的构成、精神特性便可在当代建筑创作中恰当的运用地域文化的精髓,展现当地地域文化的氛围。就像彭一刚曾撰文讲到的,“好的建筑应该是具有艺术价值、人文内涵的,它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一座好的建筑中应该包含艺术的价值、人文的思想和当时的科技水准。再创中国文化的辉煌,需要我们从传统中创造现代。”地域建筑设计需要事先对当地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经济文化的发展等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设计出符合当地人文化水平和审美要求的建筑方案。
参考文献:
[1]李斌军.文化特征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力版),2013(11)
[2]黄励.建筑设计与地域、历史文化[J].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2009(30)
[3]邵明东.浅谈现代建筑设计中如何更好地体现地域文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2)
[4]李俊刚.浅谈建筑设计中地域、文化和时代的特性[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4)
【关键词】 建筑;地域文化;设计
建筑是文化的呈现载体,反映着一个时代的社会制度。受全球化形势的影响,个地区、各民族之间在建筑设计中的差异性越来越弱,逐渐呈现出千篇一律的局面,许多地区的建筑物设计失去独特地民族特色。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来源于各民族文化间的差异、各地域民俗习惯的不同、各地区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不同。地域建筑设计文化的不同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地域差异成就了建筑设计风格的不同。建筑设计师需要重视地域建筑的文化体现,从而促进城市建筑文化更好的发展。
1地域文化建筑概述
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基于地理环境而形成的所有精神与物质财富的总称,主要由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组成,例如地形、气候、政治以及宗教等。由于各地区地域位置、地形地貌以及气候条件等不同,存在的自然因素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习惯与思维方式,进而形成不同的人文因素,最终形成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将地域文化与建筑设计融为一体可更为形象的反映出当地人民生活特色,地域文化建筑中所蕴含的建筑观念、社会风俗以及社会行为等都是城市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通过人们的努力与创造得到的,是人们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积淀,与千篇一律的现代建筑相比,更能够体现出城市发展的进程与内容。
每个城市因为地域不同,形成的文化建筑也就不同,不同地域文化建筑中蕴含的思想内容也就不同,设计者在进行建筑设计时,主要是跟随不同文化来构思灵感,以当地文化為创造背景,由此才能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建筑,更为直观的体现出当地文化思想。
2当前我国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受到经济利益的影响以及人们行为意识上的差异的影响,当前我国建筑设计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在地域性方面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不考虑我国地域性文化的特点,盲目复制。当前阶段,我国的建筑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建筑设计往往只浮于表面,不能触及到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其根本原因对文化的曲解——意图用虚饰的“现代化”构筑“进步”的假象。
2.2对中国传统形式的拙劣再现。例如位于河北三河市的天子大酒店以完整的“福禄寿”三星彩塑为外形,所有的建筑功能构造均作为三位“大神”身体的一部分存在,建筑虽曾获吉尼斯最佳项目奖,然该建筑终成为中国建筑界的一大笑话,时隔十几年后的今天,在网上被评选为“中国最难看的建筑”。
2.3把东西方元素进行拼凑、混合生硬的运用。如南京鼓楼附近的中信实业银行,设计师将泰姬陵的元素生硬的附加于这座四十几层现代建筑的顶端,这种简单的混合拼凑手法使建筑显得不伦不类。
在经济全球化导致“文化全球化”的现实面前,我们应该认识到多样性是需要成果来证实的,要“生动实践”而不是简单的“仿古”。多样性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而非外力的刻意维持。中国地域文化的生存、发扬,不能靠单纯的模仿古文化产品来实现。
3从原理层面解析文化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建筑设计师创作的灵感来源于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实现了建筑地域性、文化差异性、社会时代性三者之间的相互统一,创造出文化色彩鲜明的地域建筑。在我国地域建筑设计发展的过程中还吸收了西方先进的建筑文化内涵。地域建筑设计不是完全依照本地文化的特色,而是正确对待西方的建筑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地域建筑设计符合时代发展的主题,让地域文化得到传承。例如,上海的金茂大夏对称的平面双轴就体现了地域建筑文化与西方建筑文化、科学技术之间的完美融合。
3.1文化滞差
文化滞差实际上是一种心理惯性,在同一社会的不同领域,变化速度的失衡势必导致社会紧张的产生,人们为求得心理方面的均衡,便会要求社会其他领域变化速率的均衡,甚至要求环境变化速度与人自身适应速度间的均衡。在当今科技更新如此迅速的社会里,个人和群体为取得与整个社会结构的均衡,自然会对美学创新产生要求。
今日西方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与丰富多变的艺术思潮,便是这一客观要求的体现。文脉的设计原则之所以在日新月异的今天复苏,也是受这种客观要求的支配。同样,当外来文化“侵入”我们的生活,而我们的心理适应力滞后于外来文化时,心灵的归属感便会缺失。因此,为了取得当地居民心理适应速度与建筑更新速度间的平衡,建筑设计应当引进地域文化的理念,使他们在具有地域文化特征的建筑中得到心灵的归属感。
3.2优化组合的设计手段
世界上的不同文化都有它们突出和落后的地方,我们在了解其他文化原理的基础上,学习其优秀的地方,同时与本土文化的优点结合,则可能会出现优于前者的成果。这样,考虑文化滞差的同时,“更优秀的”建筑出现了,还会反过来影响原来的输入文化。
日本的建筑便是典型的例子,西方建筑作为“异域文化”输入日本,而后经日本人的再创造,又反过来影响了世界。毕竟建筑地域特征的深层原因是地理特征的不同,文化间的相互学习,是断然不会抹煞地域特征的。不远的将来,中国建筑能否创造出领先于世界的建筑?此问题答案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建筑师能否用优化组合的手段进行建筑设计。
3.3拓扑原则
“几何形体在不损坏表面的前提下变形,依旧会保持其原有特征”这是数学领域对“拓扑学”的定义。这种拓扑原理对建筑空间设计同样实用——空间布置真正的拓扑学特征一旦被确定,就可发现空间各部分其他的布置方式。
赖特著名的三幢住宅便符合拓扑学的研究方法:用起控制作用的几何图形布置平面,并将这一元素体现在细部设计中——三幢看起来不同住宅,实则存在着拓扑关系。由此可见,一个符合拓扑原则的变化可产生几种迥异的形式。这结论对地域建筑的创作很有效,抓住地域建筑的空间本质,借助拓扑学的原理,便可变化出多种完全迥异的形式。
3.4地域文化影响因素的原理概括
从“传统”中创造“现代”,换句话讲便是从地域建筑空间特性的分析中得出其独特的文化,再用现代先进的技术形式表现。
纵观二十世纪中叶以来的建筑史:先是现代主义建筑发展成为国际式——它带来了全球建筑千篇一律的现象,接着出现的符号化的后现代形式又在全球中蔓延,但折衷主义却将这种现象简单处理,险使建筑陷入堕落的危险中。这段历史表明简单符号化的、忽视地域文化的仿古是有弊端的,建筑的地域文化应表现在空间中。建筑空间只有与当地传统地域文化结合,才能产生真正优秀的建筑。
4结语
既然建筑的本质是空间,地域文化势必会反映在地域建筑空间中,分析地域建筑空间的构成、精神特性便可在当代建筑创作中恰当的运用地域文化的精髓,展现当地地域文化的氛围。就像彭一刚曾撰文讲到的,“好的建筑应该是具有艺术价值、人文内涵的,它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一座好的建筑中应该包含艺术的价值、人文的思想和当时的科技水准。再创中国文化的辉煌,需要我们从传统中创造现代。”地域建筑设计需要事先对当地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经济文化的发展等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设计出符合当地人文化水平和审美要求的建筑方案。
参考文献:
[1]李斌军.文化特征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力版),2013(11)
[2]黄励.建筑设计与地域、历史文化[J].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2009(30)
[3]邵明东.浅谈现代建筑设计中如何更好地体现地域文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2)
[4]李俊刚.浅谈建筑设计中地域、文化和时代的特性[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