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全国高考文综卷在保持了以往命题的成功之处之外,以其强烈的时代感、浓厚的人文色彩、凸显的科学意蕴和鲜活的试题风格,令人耳目一新。为利于高中历史教学,笔者仅就客观题部分进行浅析,以求教于诸位方家,并起到抛砖引玉之作用。
开放:拓展能力培养和考查的空间
注重学生在现实生活背景中学习知识,倡导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知识,强调和尊重经验事实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这是新一轮课改倡导的基本理念。令人欣喜的是,这些理念在2007年的高考试题中有了较充分的体现。
首先,试题的开放性表现在更加贴近社会现实和关注实际,努力做到材料和信息的开放,其开放不仅在形式上,更在于内容上。
例如2007全国卷Ⅱ第13题:图5(略)是西汉政府授予边疆民族首领的铜质官印的印文,该印文出土于新疆沙雅什格提遗址。这印证了当时这一地区 ( )
A.与西汉王朝结盟 B.为西汉王朝的附属国
C.正式归属西汉王朝 D.是西汉王朝的封国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解读信息和再现再认历史知识的能力,尤其强化了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考查要求。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为“西汉政府”和“新疆”。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设立,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汉朝时羌族活跃在新疆一带,此印为汉当时发给羌族长老的印章,因此,正确答案为C。但公元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这一隐性知识需要考生加以挖掘。此题与2004全国卷Ⅰ第19题“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记”如出一辙,有异曲同工之妙。此题选材上具有开放性,设计合理恰当,且有一定的难度。该题体现了历史学科的实际应用性,与新课标所倡导的研究性学习相一致,能促进学生科学历史观的形成,必将对高中历史教学产生重大的导向作用。此题是一道较高水平的历史客观试题。
其次,试题的开放性表现在思路的开放上,重点考查考生的思维过程和方法。
请看全国卷Ⅰ第21题:图6(略)反映的是1956—1965年间我国 ( )
A.煤炭生产的基本状况 B.粮食生产的基本状况
C.钢铁生产的基本状况 D.石油生产的基本状况
答案为B。题目看似简单,但有效考查了考生读取信息、转化信息和思维变通的能力。此题图文并茂,既是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查,也考查了考生的实际应用——解读图表的能力。此题在近几年高考文综试题中亦属上乘。
探究:架设思维变通和创新的立交桥
倡导探究性学习,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创造性思维是思维活动的最高形式,而设计此类题目正是实现与其相关的考查目标的有效途径。它为考查探究能力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标志着在考查层次上达到了对思维能力考查的最高要求。请看全国卷Ⅰ第13题:
史学家陈寅恪评述“武周之代李唐”的历史意义时说:此“不仅为政治之变迁,实亦为社会之革命”。此处“社会之革命”是指 ( )
A.重用酷吏,实行法治 B.女皇当政,任用女官
C.扶植庶族,抑制士族 D.移风易俗,推崇佛教
此题目既活又难。四个选项本身均正确,但究竟哪一个符合题干的指向?题干中的“社会之革命”指社会阶层的重大变化,因此正确答案为c。它考查考生对武则天时注重发展科举,使许多有才能的庶族地主被破格重用这一知识,这种考查由于采取了隐性介入的方式,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试题的难度。其实有关探究能力的考查在众多题目中均有所体现,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双基:支撑能力和方法的大厦
能力和方法不是空中楼阁。试题立意无论怎样新颖,设问无论怎样巧妙,都离不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承载。新课程标准规定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它不追求非结构类知识的广度,而是更加重视考生对结构类知识的把握。古语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基础知识就是“皮”,就是思考和分析各种问题的基本依据,一旦离开了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能力将成为空中楼阁!
开放:拓展能力培养和考查的空间
注重学生在现实生活背景中学习知识,倡导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知识,强调和尊重经验事实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这是新一轮课改倡导的基本理念。令人欣喜的是,这些理念在2007年的高考试题中有了较充分的体现。
首先,试题的开放性表现在更加贴近社会现实和关注实际,努力做到材料和信息的开放,其开放不仅在形式上,更在于内容上。
例如2007全国卷Ⅱ第13题:图5(略)是西汉政府授予边疆民族首领的铜质官印的印文,该印文出土于新疆沙雅什格提遗址。这印证了当时这一地区 ( )
A.与西汉王朝结盟 B.为西汉王朝的附属国
C.正式归属西汉王朝 D.是西汉王朝的封国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解读信息和再现再认历史知识的能力,尤其强化了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考查要求。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为“西汉政府”和“新疆”。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设立,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汉朝时羌族活跃在新疆一带,此印为汉当时发给羌族长老的印章,因此,正确答案为C。但公元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这一隐性知识需要考生加以挖掘。此题与2004全国卷Ⅰ第19题“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印记”如出一辙,有异曲同工之妙。此题选材上具有开放性,设计合理恰当,且有一定的难度。该题体现了历史学科的实际应用性,与新课标所倡导的研究性学习相一致,能促进学生科学历史观的形成,必将对高中历史教学产生重大的导向作用。此题是一道较高水平的历史客观试题。
其次,试题的开放性表现在思路的开放上,重点考查考生的思维过程和方法。
请看全国卷Ⅰ第21题:图6(略)反映的是1956—1965年间我国 ( )
A.煤炭生产的基本状况 B.粮食生产的基本状况
C.钢铁生产的基本状况 D.石油生产的基本状况
答案为B。题目看似简单,但有效考查了考生读取信息、转化信息和思维变通的能力。此题图文并茂,既是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考查,也考查了考生的实际应用——解读图表的能力。此题在近几年高考文综试题中亦属上乘。
探究:架设思维变通和创新的立交桥
倡导探究性学习,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创造性思维是思维活动的最高形式,而设计此类题目正是实现与其相关的考查目标的有效途径。它为考查探究能力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标志着在考查层次上达到了对思维能力考查的最高要求。请看全国卷Ⅰ第13题:
史学家陈寅恪评述“武周之代李唐”的历史意义时说:此“不仅为政治之变迁,实亦为社会之革命”。此处“社会之革命”是指 ( )
A.重用酷吏,实行法治 B.女皇当政,任用女官
C.扶植庶族,抑制士族 D.移风易俗,推崇佛教
此题目既活又难。四个选项本身均正确,但究竟哪一个符合题干的指向?题干中的“社会之革命”指社会阶层的重大变化,因此正确答案为c。它考查考生对武则天时注重发展科举,使许多有才能的庶族地主被破格重用这一知识,这种考查由于采取了隐性介入的方式,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试题的难度。其实有关探究能力的考查在众多题目中均有所体现,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双基:支撑能力和方法的大厦
能力和方法不是空中楼阁。试题立意无论怎样新颖,设问无论怎样巧妙,都离不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承载。新课程标准规定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它不追求非结构类知识的广度,而是更加重视考生对结构类知识的把握。古语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基础知识就是“皮”,就是思考和分析各种问题的基本依据,一旦离开了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能力将成为空中楼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