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潮州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举全市之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多措并举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
一、抓龙头,建强基层党组织。着力打造坚强有力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为乡村振兴提供龙头引领和核心支撑。一是加强乡村党的组织建设。大力实施“头雁”工程,选优配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全力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安排64名领导挂点包村指导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并选派工作组和第一书记驻村帮助整顿,努力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引领乡村振兴的坚强战斗堡垒。二是以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風。充分把握党中央部署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良好契机,扎实深入推动实施“六个结合”,即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与正风肃纪反腐倡廉、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污染防治、精准扶贫、“两违”整治、征地拆迁等六方面结合起来,全面严肃党风党纪,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宗族恶势力,严厉打击黄赌毒黑拐骗等违法犯罪,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基层政治生态。三是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扎实推进“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建设,大力复制推广基层治理“职能综合化、服务网格化、平台智能化、治理社会化”建设试点经验,统筹整合公安、城管等各方面力量,着力培养基层治理的“全科医生”,充分运用好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化科技手段,全力构筑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加强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培育发展农村(社区)社会组织,在全市各村(社区)建立乡贤咨询委员会,广泛动员乡贤参与家乡建设。此举获评“2015-2016年度广东治理现代化”优秀案例和全国“创新社会治理典型案例”。
二、抓产业,力促产业振兴发展。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一是以资源整合为导向,实施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工程。以建设饶平茶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等5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为带动,积极引导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集聚,建成绿色茶叶产业带19.3万亩、年产值超35亿元,形成茶叶专业镇2个、茶叶专业村100佘个;建成铁皮石斛生产带2000亩、年产值超2.2亿元,浮滨狮头鹅良种繁育示范基地原种场2个、年产值达5亿元。二是以优化结构为导向,实施特色农业培育工程。做好“特”字文章,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做大农产品加工、电子商务、田园综合体、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着力打造茶叶、水产2个百亿级农业产业集群。三是以科技创新为导向,实施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积极争创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科技示范区和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立促进专业人才下沉机制,健全人才结对帮扶机制,大力推进农科教结合、产学研协作,吸引农业高端人才和技术集聚。四是以产业升级为导向,实施“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工程。推广实行“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三级联动模式,引导贫困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合作发展,做大特色农业。目前,全市共有农业龙头企业45家,资产总额达到57亿元,年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带动农户8.3万户,户均增收1892元。
三、抓硬件,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按照省“干净整洁村”“美丽宜居村”“特色精品村”三级创建标准,整合资源,强化举措,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一是狠抓“两违”整治。按照堵疏结合原则,坚持“开前门,堵后门”,在建立基层综合执法机制、加大“两违”整治执法力度的同时,制定出台《潮州市城乡村民住宅建设管理办法》,全面规范农村集体土地建设项目规划报建管理工作。二是狠抓“干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六城同创”“治六乱”为引领,深入实施“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行动,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至2017年底,全市已有75%的自然村完成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潮州市被评为全国十个之一、广东省唯一一个全国“厕所革命优秀城市”。三是狠抓基础建设。着力补齐农村水利、信息、物流、交通、电力等公共基础设施短板,加快推进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收集和集中处理,切实改善乡村生产生活条件。至2017年底,全市95%的自然村实现通自来水,91%的自然村实现村巷硬底化。四是狠抓示范创建。大力推进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建设,至2017年底,潮安区新农村示范片和饶平县新农村示范片累计投入资金约4.2亿元,完成“两年基本实现目标”绩效评估。全市45个省定贫困村均已完成村庄整治规划编制,作为自选动作的电力线、通信线、广播电视线“三线”改造整治即将全面完成。湘桥区意溪镇、饶平县钱东潮商文化小镇分别入选国家和省特色小镇创建工作示范点,全市共有21个镇被认定为省级专业镇。
四、抓软件,加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坚持以优化软服务、提升软环境为目标,大力推进人才、文化、教育、政务等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一是聚焦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乡村专业人才培育工程、新乡贤返乡工程、“杏林新绿”计划,着力引进和培育教育、文化、经营、医疗、科技等人才,不断壮大大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二是聚焦乡村文化振兴。加大乡村传统古村落及文物保护力度,全市共有4个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8个村入选“广东省古村落”名录。饶平县黄冈镇霞西村获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潮安区浮洋镇大吴村获评“广东省民旬文化艺术之乡”。潮州全域被评为“中国民间工艺传承之都”。三是聚焦基本公共服务。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提高乡村政务服务的可得性、便利性,加快推广建设“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站),着力打造上接县城、下联乡村的基本公共服务综合平台。大力推进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设旋建设,全市农村义务教育学校100%完成标准化建设,村卫生站公建规范化建设进度居全省首位,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也将于今年实现全覆盖。四是聚焦乡风道德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村规民约修订完善,积极培育文明乡风、良心价值观引领村规民约修订完善,积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全力塑造乡风文明新风貌。
五、抓攻坚,打好脱贫攻坚战。强化责任担当,落实政策保障,扎实深入推进脱贫攻坚。一是强化特色产业扶贫。结合镇村实际和发展需求科学规划布局特色产业,实施“产业规划+资产扶贫”“优质项目+乡村品牌”等工程,实现全市45个省定贫困村均有产业扶贫项目。贯彻落实省委“粤菜师傅”工程部署要求,大力实施“潮州菜师傅”工程,通过实施“十百千万”名厨培养工程、品牌提升工程、标准建设工程、产业升级工程和产业下乡工程,致力打造一批潮州菜名厨、名菜、名店、名村,并与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结合起来,形成“一村一店一菜”乡村产业化项目。二是全力推进就业扶贫。建起“精准扶贫村村通就业信息网”平台,精心筛选出适合扶贫对象就地、就近就业的32家企业,组织“送岗位”进村入户,为贫困户提供工作岗位2652个。对贫困劳动力开展订单式培训,实现就业超万人。三是深化对口帮扶对接。进一步深化中山市对口帮扶、省直部门定点帮扶工作,落实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乡村振兴对口帮扶机制,努力为乡村振兴统筹坚强合力。至目前,中山市对口帮扶的38个贫困村已落实帮扶资金2.8亿元。四是发挥农民主体意识。教育引导贫困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提升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等基本技能,推广生产奖补、劳务补助、以工代赈等方式,树立脱贫攻坚先进典型,营造勤劳致富良好氛围,让贫困群众拥有“飞”的意识和“先飞”的行动。
六、抓保障,强化统筹协调和资金投入。始终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统筹各方资源,提供坚强保障。一方面,强化政治组织保障。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发挥县(区)委书记“一线总指挥”作用,全面落实领导包联责任。加大监督执纪向基层延伸力度,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督查考核结果与绩效考核、评先评优、干部任用“三挂钩”。另方面,强化资金投入保障。完善财政投入机制,用好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资金、社会主义新农村连片示范工程资金、省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奖补资金等政策性资金,不断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广泛汇聚乡村振兴资源与合力。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农业信贷担保体系,至目前全市共建成全融普惠试点信用村325个,发放农村产权抵押担保贷款8.6亿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遵循和总抓手,也是破解“三农”工作难题、推动“三农”工作迈向更高水平的重要举措。接下来,潮州市委、市政府将按照中央和省有关部署要求,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坚持真抓实干、久久为功,扎实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奋力开创新时代潮州乡村高质量发展新局。我们深信,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指引的方向,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定能让农村发展面貌焕然一新,定能将美丽乡村建设成为宜业宜居的美好家园,定能更好地滿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定能绘就新时代新农村山清水秀、天蓝绿地、村美人和的美丽画卷!
一、抓龙头,建强基层党组织。着力打造坚强有力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为乡村振兴提供龙头引领和核心支撑。一是加强乡村党的组织建设。大力实施“头雁”工程,选优配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全力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安排64名领导挂点包村指导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并选派工作组和第一书记驻村帮助整顿,努力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引领乡村振兴的坚强战斗堡垒。二是以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風。充分把握党中央部署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良好契机,扎实深入推动实施“六个结合”,即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与正风肃纪反腐倡廉、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污染防治、精准扶贫、“两违”整治、征地拆迁等六方面结合起来,全面严肃党风党纪,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宗族恶势力,严厉打击黄赌毒黑拐骗等违法犯罪,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基层政治生态。三是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扎实推进“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建设,大力复制推广基层治理“职能综合化、服务网格化、平台智能化、治理社会化”建设试点经验,统筹整合公安、城管等各方面力量,着力培养基层治理的“全科医生”,充分运用好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化科技手段,全力构筑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加强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培育发展农村(社区)社会组织,在全市各村(社区)建立乡贤咨询委员会,广泛动员乡贤参与家乡建设。此举获评“2015-2016年度广东治理现代化”优秀案例和全国“创新社会治理典型案例”。
二、抓产业,力促产业振兴发展。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一是以资源整合为导向,实施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工程。以建设饶平茶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等5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为带动,积极引导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集聚,建成绿色茶叶产业带19.3万亩、年产值超35亿元,形成茶叶专业镇2个、茶叶专业村100佘个;建成铁皮石斛生产带2000亩、年产值超2.2亿元,浮滨狮头鹅良种繁育示范基地原种场2个、年产值达5亿元。二是以优化结构为导向,实施特色农业培育工程。做好“特”字文章,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做大农产品加工、电子商务、田园综合体、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着力打造茶叶、水产2个百亿级农业产业集群。三是以科技创新为导向,实施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积极争创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科技示范区和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立促进专业人才下沉机制,健全人才结对帮扶机制,大力推进农科教结合、产学研协作,吸引农业高端人才和技术集聚。四是以产业升级为导向,实施“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工程。推广实行“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三级联动模式,引导贫困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合作发展,做大特色农业。目前,全市共有农业龙头企业45家,资产总额达到57亿元,年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带动农户8.3万户,户均增收1892元。
三、抓硬件,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按照省“干净整洁村”“美丽宜居村”“特色精品村”三级创建标准,整合资源,强化举措,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一是狠抓“两违”整治。按照堵疏结合原则,坚持“开前门,堵后门”,在建立基层综合执法机制、加大“两违”整治执法力度的同时,制定出台《潮州市城乡村民住宅建设管理办法》,全面规范农村集体土地建设项目规划报建管理工作。二是狠抓“干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六城同创”“治六乱”为引领,深入实施“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行动,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至2017年底,全市已有75%的自然村完成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潮州市被评为全国十个之一、广东省唯一一个全国“厕所革命优秀城市”。三是狠抓基础建设。着力补齐农村水利、信息、物流、交通、电力等公共基础设施短板,加快推进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收集和集中处理,切实改善乡村生产生活条件。至2017年底,全市95%的自然村实现通自来水,91%的自然村实现村巷硬底化。四是狠抓示范创建。大力推进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建设,至2017年底,潮安区新农村示范片和饶平县新农村示范片累计投入资金约4.2亿元,完成“两年基本实现目标”绩效评估。全市45个省定贫困村均已完成村庄整治规划编制,作为自选动作的电力线、通信线、广播电视线“三线”改造整治即将全面完成。湘桥区意溪镇、饶平县钱东潮商文化小镇分别入选国家和省特色小镇创建工作示范点,全市共有21个镇被认定为省级专业镇。
四、抓软件,加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坚持以优化软服务、提升软环境为目标,大力推进人才、文化、教育、政务等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一是聚焦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乡村专业人才培育工程、新乡贤返乡工程、“杏林新绿”计划,着力引进和培育教育、文化、经营、医疗、科技等人才,不断壮大大乡村振兴人才队伍。二是聚焦乡村文化振兴。加大乡村传统古村落及文物保护力度,全市共有4个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8个村入选“广东省古村落”名录。饶平县黄冈镇霞西村获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潮安区浮洋镇大吴村获评“广东省民旬文化艺术之乡”。潮州全域被评为“中国民间工艺传承之都”。三是聚焦基本公共服务。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提高乡村政务服务的可得性、便利性,加快推广建设“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站),着力打造上接县城、下联乡村的基本公共服务综合平台。大力推进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设旋建设,全市农村义务教育学校100%完成标准化建设,村卫生站公建规范化建设进度居全省首位,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也将于今年实现全覆盖。四是聚焦乡风道德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村规民约修订完善,积极培育文明乡风、良心价值观引领村规民约修订完善,积极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全力塑造乡风文明新风貌。
五、抓攻坚,打好脱贫攻坚战。强化责任担当,落实政策保障,扎实深入推进脱贫攻坚。一是强化特色产业扶贫。结合镇村实际和发展需求科学规划布局特色产业,实施“产业规划+资产扶贫”“优质项目+乡村品牌”等工程,实现全市45个省定贫困村均有产业扶贫项目。贯彻落实省委“粤菜师傅”工程部署要求,大力实施“潮州菜师傅”工程,通过实施“十百千万”名厨培养工程、品牌提升工程、标准建设工程、产业升级工程和产业下乡工程,致力打造一批潮州菜名厨、名菜、名店、名村,并与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结合起来,形成“一村一店一菜”乡村产业化项目。二是全力推进就业扶贫。建起“精准扶贫村村通就业信息网”平台,精心筛选出适合扶贫对象就地、就近就业的32家企业,组织“送岗位”进村入户,为贫困户提供工作岗位2652个。对贫困劳动力开展订单式培训,实现就业超万人。三是深化对口帮扶对接。进一步深化中山市对口帮扶、省直部门定点帮扶工作,落实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乡村振兴对口帮扶机制,努力为乡村振兴统筹坚强合力。至目前,中山市对口帮扶的38个贫困村已落实帮扶资金2.8亿元。四是发挥农民主体意识。教育引导贫困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提升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等基本技能,推广生产奖补、劳务补助、以工代赈等方式,树立脱贫攻坚先进典型,营造勤劳致富良好氛围,让贫困群众拥有“飞”的意识和“先飞”的行动。
六、抓保障,强化统筹协调和资金投入。始终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统筹各方资源,提供坚强保障。一方面,强化政治组织保障。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发挥县(区)委书记“一线总指挥”作用,全面落实领导包联责任。加大监督执纪向基层延伸力度,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督查考核结果与绩效考核、评先评优、干部任用“三挂钩”。另方面,强化资金投入保障。完善财政投入机制,用好贫困村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资金、社会主义新农村连片示范工程资金、省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奖补资金等政策性资金,不断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广泛汇聚乡村振兴资源与合力。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农业信贷担保体系,至目前全市共建成全融普惠试点信用村325个,发放农村产权抵押担保贷款8.6亿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遵循和总抓手,也是破解“三农”工作难题、推动“三农”工作迈向更高水平的重要举措。接下来,潮州市委、市政府将按照中央和省有关部署要求,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坚持真抓实干、久久为功,扎实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奋力开创新时代潮州乡村高质量发展新局。我们深信,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指引的方向,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定能让农村发展面貌焕然一新,定能将美丽乡村建设成为宜业宜居的美好家园,定能更好地滿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定能绘就新时代新农村山清水秀、天蓝绿地、村美人和的美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