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师是一个标杆,他们为更多有所思的人提供基准,大师所为并非代表正确,他们的思想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被修正,他们激发了更多有价值的思考。大师不因众人崇尚而成为大师,众人也不因追随大师而变得不同。
今年春天,北京的艺术圈是属于来自西方的爷爷们的,先是3月12下午“重要的抽象绘画国际大师”,70岁的肖恩·斯库利(Sean Scull)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推出了自己的个展“随心而行”,为爷爷辈儿当代艺术大师来京拉开序幕。一个多月后,已经78岁高龄的“当今画坛最具影响力的大师之一”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的到来引得众生趋之若鹜,可以说霍克尼到哪里,慕名而来的粉丝就汇集于哪里,且远大于空间所能够负荷的量,听他的讲座要抢票,看他的展览要排队。就在霍克尼在798艺术区佩斯北京的个展开幕后一个星期,“德国新表现主义大师”马库斯·吕佩尔茨(Markus Lüpertz)亲临北京个展“西方绘画的回归”,开幕当天正是呂佩尔茨的74岁生日。
“大师”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与我们此处所使用的大师匹配的释义为“在学问或艺术上有很深的造诣,为大家所崇尚的人”,举例的词汇正是“艺术大师”。当然,这三位在艺术上都有很深的造诣,只是我们对他们的“崇尚”似乎有些过了头。
斯库利的展览是春节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推出的第一波展览,艺术爱好者们或许还沉浸在春节慵懒的气氛中不能自拔,斯库利展览的场面尚在可控范围,未出现蜂拥的景象,各项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斯库利本人看上去比较严肃,不管是新闻发布会上,还是接受媒体采访,他回答问题都是一板一眼。这和在讲座上露着红色袜子,随手拿出根烟出来抽抽的霍克尼相比,爆点实在是太少了。发布会上央美美术馆学术部主任王春辰将此次斯库利的展览与1985年劳申伯格在中国美术馆的展览相提并论,当年的劳申伯格对中国现代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在今天的环境下,这种影响力不可能再现,但能够系统的看到这位抽象艺术家不同阶段的作品也是非常难得的,来的都是真爱。
从4月13日开始,许多圈内人的微信朋友圈就进入霍克尼刷屏的节奏,当天下午4点是霍克尼此次北京之行的首场讲座,上午10点在北京大学学术报告厅内就有学生占座,下午1点半,过道里已经站满了人,以至于后来不得不临时增设分会场,以视频同步直播的形式呈现。即便如此仍有许多人没能挤进去。3天后,第二场讲座在中央美术学院举办,吸取了北大的教训,此番需凭票入场,报名者在14日可通过微博和电话两种方式申请入场券,依旧人满为患,“抢到票了吗”竟成为那两天的问候语。由于供需极度不匹配,敏感的媒体在第一场讲座一结束,就火速将整场讲座总结为5句话丢到朋友圈,等待围观。
相信这些听讲座的人不少是冲着名气而来,盲目跟从,他们在进入报告厅之前或许并不了解霍克尼的艺术成就,不知道他的代表作,只是知道他是大师,好多人抢不到票。如策展人梁克刚所言,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霍克尼名气大,作品拍卖价格高,文化已经落后于商业,“大部分中国学生都是成功学的信徒”。
这种趋之若鹜延续至4月18日霍克尼展览“春至”开幕的那个下午,佩斯北京门口排起了长队。当天798艺术区推出新展览的画廊不在少数,加上是周六整个艺术区的人群密度相当高,时不时就能听到有人打听佩斯北京怎么走,许多明智的人特意躲开了开幕这天,但还是有许多忠实的粉丝一定要选在这天。可笑的是一些观众进入展厅后难掩心中的失落,因为他们之前并不知道这次展览展出的作品是霍克尼用iPad绘制的,他们以为可以看到大师的油画原作。
这位78岁的艺术家在5年前拥有了的第一个iPad,并迅速掌握了以其作为媒介的创作技巧。此番来京曾有工作人员好奇发问他是如何用iPhone、iPad这些电子产品创作的,老爷子便拿出iPhone娴熟的演练了一番。iPad对霍克尼来说并非不仅仅是闲暇的娱乐设备,更多的是一种创作媒介,“我在iPad上作画的时候脑中就规划好了它被印刷出来的特定尺寸,所以针对情况,我笔触风格的运用会大有不同。”2012年在英国皇家艺术研究院这批作品首次展出,随后它们来到世界各地重要的美术馆。只有对霍克尼、对iPad绘制的作品了解得越多,才不会打心眼里觉得这些作品比油画原作low,才能懂得霍克尼在讲座中所讲的“我的观看”。
开幕当天笔者正好也在798艺术区,大概六七点钟要离开时特意从佩斯北京门口路过,依然有许多人在等待入场。话说展览将持续展出至6月6日,如此执着只能理解为他们想进去看看这位和蔼可亲的老爷子。来得快去得也快,这阵不太理智的风潮就像霍克尼到来时偶遇的那场13年来北京最大沙尘暴。
吕佩尔茨北京之行的路线和霍克尼的几乎一致,4月25日展览开幕,随后便在北京大学举办了题为“个人英雄与公众人物”的讲座,隔天转战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参加了一场以“绘画的当代方式”为主题的对话,呂佩尔茨所到之地也都是被“吕粉”簇拥着。
爷爷们来袭的消息最主要的扩散渠道是微信朋友圈,那大多数人每天重要的信息来源。在“微时代”最容易滋生的就是盲目的信从,和一哄而上的从众心理。这几位西方大师讲座的火爆无不体现了大家对其思想的认可和追捧,甚至要靠他们的演说来建立自己对绘画的信心。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有资格被大家所崇尚正在于其独立的思考和实践,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价值。大师是一个标杆,他们为更多有所思的人提供基准,大师所为并非代表正确,他们的思想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被修正,他们激发了更多有价值的思考。
大师不因众人崇尚而成为大师,众人也不因追随大师而变得不同。试问人走茶凉之后,西方大师们留下了什么?
今年春天,北京的艺术圈是属于来自西方的爷爷们的,先是3月12下午“重要的抽象绘画国际大师”,70岁的肖恩·斯库利(Sean Scull)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推出了自己的个展“随心而行”,为爷爷辈儿当代艺术大师来京拉开序幕。一个多月后,已经78岁高龄的“当今画坛最具影响力的大师之一”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的到来引得众生趋之若鹜,可以说霍克尼到哪里,慕名而来的粉丝就汇集于哪里,且远大于空间所能够负荷的量,听他的讲座要抢票,看他的展览要排队。就在霍克尼在798艺术区佩斯北京的个展开幕后一个星期,“德国新表现主义大师”马库斯·吕佩尔茨(Markus Lüpertz)亲临北京个展“西方绘画的回归”,开幕当天正是呂佩尔茨的74岁生日。
“大师”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与我们此处所使用的大师匹配的释义为“在学问或艺术上有很深的造诣,为大家所崇尚的人”,举例的词汇正是“艺术大师”。当然,这三位在艺术上都有很深的造诣,只是我们对他们的“崇尚”似乎有些过了头。
斯库利的展览是春节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推出的第一波展览,艺术爱好者们或许还沉浸在春节慵懒的气氛中不能自拔,斯库利展览的场面尚在可控范围,未出现蜂拥的景象,各项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斯库利本人看上去比较严肃,不管是新闻发布会上,还是接受媒体采访,他回答问题都是一板一眼。这和在讲座上露着红色袜子,随手拿出根烟出来抽抽的霍克尼相比,爆点实在是太少了。发布会上央美美术馆学术部主任王春辰将此次斯库利的展览与1985年劳申伯格在中国美术馆的展览相提并论,当年的劳申伯格对中国现代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在今天的环境下,这种影响力不可能再现,但能够系统的看到这位抽象艺术家不同阶段的作品也是非常难得的,来的都是真爱。
从4月13日开始,许多圈内人的微信朋友圈就进入霍克尼刷屏的节奏,当天下午4点是霍克尼此次北京之行的首场讲座,上午10点在北京大学学术报告厅内就有学生占座,下午1点半,过道里已经站满了人,以至于后来不得不临时增设分会场,以视频同步直播的形式呈现。即便如此仍有许多人没能挤进去。3天后,第二场讲座在中央美术学院举办,吸取了北大的教训,此番需凭票入场,报名者在14日可通过微博和电话两种方式申请入场券,依旧人满为患,“抢到票了吗”竟成为那两天的问候语。由于供需极度不匹配,敏感的媒体在第一场讲座一结束,就火速将整场讲座总结为5句话丢到朋友圈,等待围观。
相信这些听讲座的人不少是冲着名气而来,盲目跟从,他们在进入报告厅之前或许并不了解霍克尼的艺术成就,不知道他的代表作,只是知道他是大师,好多人抢不到票。如策展人梁克刚所言,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霍克尼名气大,作品拍卖价格高,文化已经落后于商业,“大部分中国学生都是成功学的信徒”。
这种趋之若鹜延续至4月18日霍克尼展览“春至”开幕的那个下午,佩斯北京门口排起了长队。当天798艺术区推出新展览的画廊不在少数,加上是周六整个艺术区的人群密度相当高,时不时就能听到有人打听佩斯北京怎么走,许多明智的人特意躲开了开幕这天,但还是有许多忠实的粉丝一定要选在这天。可笑的是一些观众进入展厅后难掩心中的失落,因为他们之前并不知道这次展览展出的作品是霍克尼用iPad绘制的,他们以为可以看到大师的油画原作。
这位78岁的艺术家在5年前拥有了的第一个iPad,并迅速掌握了以其作为媒介的创作技巧。此番来京曾有工作人员好奇发问他是如何用iPhone、iPad这些电子产品创作的,老爷子便拿出iPhone娴熟的演练了一番。iPad对霍克尼来说并非不仅仅是闲暇的娱乐设备,更多的是一种创作媒介,“我在iPad上作画的时候脑中就规划好了它被印刷出来的特定尺寸,所以针对情况,我笔触风格的运用会大有不同。”2012年在英国皇家艺术研究院这批作品首次展出,随后它们来到世界各地重要的美术馆。只有对霍克尼、对iPad绘制的作品了解得越多,才不会打心眼里觉得这些作品比油画原作low,才能懂得霍克尼在讲座中所讲的“我的观看”。
开幕当天笔者正好也在798艺术区,大概六七点钟要离开时特意从佩斯北京门口路过,依然有许多人在等待入场。话说展览将持续展出至6月6日,如此执着只能理解为他们想进去看看这位和蔼可亲的老爷子。来得快去得也快,这阵不太理智的风潮就像霍克尼到来时偶遇的那场13年来北京最大沙尘暴。
吕佩尔茨北京之行的路线和霍克尼的几乎一致,4月25日展览开幕,随后便在北京大学举办了题为“个人英雄与公众人物”的讲座,隔天转战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参加了一场以“绘画的当代方式”为主题的对话,呂佩尔茨所到之地也都是被“吕粉”簇拥着。
爷爷们来袭的消息最主要的扩散渠道是微信朋友圈,那大多数人每天重要的信息来源。在“微时代”最容易滋生的就是盲目的信从,和一哄而上的从众心理。这几位西方大师讲座的火爆无不体现了大家对其思想的认可和追捧,甚至要靠他们的演说来建立自己对绘画的信心。大师之所以成为大师,有资格被大家所崇尚正在于其独立的思考和实践,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价值。大师是一个标杆,他们为更多有所思的人提供基准,大师所为并非代表正确,他们的思想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被修正,他们激发了更多有价值的思考。
大师不因众人崇尚而成为大师,众人也不因追随大师而变得不同。试问人走茶凉之后,西方大师们留下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