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浙江省宁海县群山环抱的白溪水库下游,有一个工厂化水产养殖基地,这个基地养的是名贵鱼种——中华史氏鲟。
鲟鱼号称“水中熊猫”,它个体大,呈圆锥形,酷似鲨鱼,体披五行骨板,背部棕灰色,腹部银白色,尾为斜面三角形。鲟鱼肉无杂刺,营养丰富,鲟鱼籽酱是久负盛名的珍馔,有“黑色珍珠”的美誉,在国际市场上每千克售价高达500~700美元。鲟鱼全身是宝,可利用率高达98%,它的鳃、皮、软骨、鳍、吻、内脏和鱼油都能利用,尤其是脑磷脂中含有较多的“脑黄金”(DHA),软骨中富含抗癌因子——硫酸软骨素,其皮可制胶,也是高级皮革原料,可与鳄鱼皮相媲美。除食用外,鲟鱼还以其优美的形态、温顺的性格、稳健的游姿,跻身上等观赏鱼行列。
创办养殖基地的人叫徐恩祖。徐恩祖初中毕业后,先是跟人学手艺,做了10多年的木匠,后来回乡种田。2007年的春天,徐恩祖的一位朋友告诉他,北京郊区有个地方在养鲟鱼,市场前景很好,许多人靠养鲟鱼发了家,问他有没有兴趣试一试,徐恩祖肯定地点了点头。
说干就干,俩人在家乡附近的一个小山村承包了几亩土地,用石块垒了几个水池,花了4万元从北京买来5万尾鲟鱼苗,因陋就简地养起鱼来。当时的徐恩祖看着池子里活泼可爱的鱼苗兴奋不已,他感觉那批鱼苗就是未来的“财神爷”。在此之前,他连鲟鱼的名字都很少听说,不懂技术,仅凭着一腔激情,结果可想而知。两个月后,天气炎热,池塘里的鱼苗开始躁动,陆续死亡,几万元的投资打了水漂。遭受闷头一棍,徐恩祖的朋友打了退堂鼓,但徐恩祖没有想到放弃。这时,县海洋与渔业局赵工程师闻讯来到养殖基地,他查看了池塘里的死鱼后对徐恩祖说:鲟鱼是一种冷水性鱼类,喜欢生活在清凉的溪水中,水池里水温高、溶氧量低,附近没有可换水的水源,鱼塘又没有增氧机等设备,因而造成鲟鱼的大量死亡。赵工程师的一席话,让徐恩祖很受启发,他细细思量这次创业失败的原因,感到与自己的盲目有关,没有掌握鲟鱼的习性和相关养殖技術,就匆匆上马,失败是必然的。通过调查研究,徐恩祖了解到鲟鱼养殖是一个新兴产业,生产潜力很大,市场前景看好,便决定重整旗鼓,继续走鲟鱼养殖这条路。
徐恩祖通过学习鲟鱼养殖知识,懂得了鲟鱼对水质要求相当苛刻,不仅要求水质清新,还要有微流的水源环境,养殖池的水温也有一定的要求。于是,他下决心寻找合适的水源。
徐恩祖打起背包,自带干粮,翻山越岭,长途跋涉,跑遍宁海的山山水水,行程1000多公里,最后确定把鱼塘建在白溪水库下游。白溪水库下游的溪水清澈,水温适度,是理想的鲟鱼养殖场所。
2008年,徐恩祖在白溪水库边安营扎寨。吸取第一次创业失败的教训,他先到新昌县一个鲟鱼养殖场参观学习,实地学习鲟鱼养殖技术。之后,便着手建造鲟鱼养殖基地。
万事开头难。在一个生疏的地方创业,面临着一个又一个困难。首先是创业需要资金投入,已经亏损了7万元的徐恩祖,再继续投入资金,借钱是个难题,他咬牙卖掉自家有用的东西,先解了燃眉之急。白溪水库周边的生活基础设施缺乏,电力、通讯都难以保证,徐恩祖过了整整一年点蜡烛照明的原始生活。为了提高养殖技术,他一边摸索一边实践,多次参加外地的技术培训班,还订阅了一些水产养殖报刊。为了把鱼养好,他吃住在塘边,起早摸黑,运料喂鱼,发电充氧,调节水温,观察鱼情,时刻不敢放松,像照管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培育鱼苗,每天晚上要忙到半夜才能休息,有时还拉家人帮他干活。“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来到这个溪坑边受苦。”妻子有时候免不了埋怨他。这个时候,徐恩祖心里只有一个信念:别人能成功,我也能。在他最困难的时候,当地镇政府向他及时地伸出援手,贷款、电力等问题都帮他一一解决。
徐恩祖在鲟鱼养殖技术上注重创新,他根据鲟鱼的生活习性,把春季投放鱼苗改为秋季放养大规格鱼种,这样可避开夏季高温期,使鱼生活在适宜的水温中。为了促使鲟鱼膘满肉肥,他变投喂普通颗粒饲料为投喂蛋白质含量高的鲟鱼专用饲料,从而使鱼产量大幅度提高。在气温超过30℃时,他在鱼塘上搭架双层遮阳网,使鲟鱼在阴凉的水体中生活,大大提高了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鲟鱼养殖一波三折,但鲜鱼销售却相当顺利。一开始,徐恩祖为了推销鲟鱼,跟几位朋友来到上海。上海的客商知道他那里有鲟鱼之后,立刻答应有多少要多少,给的价格还相当诱人,1千克50元。了解到市场行情后的徐恩祖,迅速扩大养殖规模,他的养殖基地年产值达到100多万元,纯利达50万元。
取得成功的徐恩祖没有把鲟鱼养殖作为自己的专利,而是带动身边的村民跟他一起养殖,共同致富,现在宁海县已经建有黄坛、西店等7个鲟鱼养殖基地,2010年产值有望达到800万元。他坚信,鲟鱼养殖是一项新兴产业,可以帮助更多的人发家致富。
(作者联系地址:浙江省宁海县桃源南路347弄4号204室 邮编:315600)
鲟鱼号称“水中熊猫”,它个体大,呈圆锥形,酷似鲨鱼,体披五行骨板,背部棕灰色,腹部银白色,尾为斜面三角形。鲟鱼肉无杂刺,营养丰富,鲟鱼籽酱是久负盛名的珍馔,有“黑色珍珠”的美誉,在国际市场上每千克售价高达500~700美元。鲟鱼全身是宝,可利用率高达98%,它的鳃、皮、软骨、鳍、吻、内脏和鱼油都能利用,尤其是脑磷脂中含有较多的“脑黄金”(DHA),软骨中富含抗癌因子——硫酸软骨素,其皮可制胶,也是高级皮革原料,可与鳄鱼皮相媲美。除食用外,鲟鱼还以其优美的形态、温顺的性格、稳健的游姿,跻身上等观赏鱼行列。
创办养殖基地的人叫徐恩祖。徐恩祖初中毕业后,先是跟人学手艺,做了10多年的木匠,后来回乡种田。2007年的春天,徐恩祖的一位朋友告诉他,北京郊区有个地方在养鲟鱼,市场前景很好,许多人靠养鲟鱼发了家,问他有没有兴趣试一试,徐恩祖肯定地点了点头。
说干就干,俩人在家乡附近的一个小山村承包了几亩土地,用石块垒了几个水池,花了4万元从北京买来5万尾鲟鱼苗,因陋就简地养起鱼来。当时的徐恩祖看着池子里活泼可爱的鱼苗兴奋不已,他感觉那批鱼苗就是未来的“财神爷”。在此之前,他连鲟鱼的名字都很少听说,不懂技术,仅凭着一腔激情,结果可想而知。两个月后,天气炎热,池塘里的鱼苗开始躁动,陆续死亡,几万元的投资打了水漂。遭受闷头一棍,徐恩祖的朋友打了退堂鼓,但徐恩祖没有想到放弃。这时,县海洋与渔业局赵工程师闻讯来到养殖基地,他查看了池塘里的死鱼后对徐恩祖说:鲟鱼是一种冷水性鱼类,喜欢生活在清凉的溪水中,水池里水温高、溶氧量低,附近没有可换水的水源,鱼塘又没有增氧机等设备,因而造成鲟鱼的大量死亡。赵工程师的一席话,让徐恩祖很受启发,他细细思量这次创业失败的原因,感到与自己的盲目有关,没有掌握鲟鱼的习性和相关养殖技術,就匆匆上马,失败是必然的。通过调查研究,徐恩祖了解到鲟鱼养殖是一个新兴产业,生产潜力很大,市场前景看好,便决定重整旗鼓,继续走鲟鱼养殖这条路。
徐恩祖通过学习鲟鱼养殖知识,懂得了鲟鱼对水质要求相当苛刻,不仅要求水质清新,还要有微流的水源环境,养殖池的水温也有一定的要求。于是,他下决心寻找合适的水源。
徐恩祖打起背包,自带干粮,翻山越岭,长途跋涉,跑遍宁海的山山水水,行程1000多公里,最后确定把鱼塘建在白溪水库下游。白溪水库下游的溪水清澈,水温适度,是理想的鲟鱼养殖场所。
2008年,徐恩祖在白溪水库边安营扎寨。吸取第一次创业失败的教训,他先到新昌县一个鲟鱼养殖场参观学习,实地学习鲟鱼养殖技术。之后,便着手建造鲟鱼养殖基地。
万事开头难。在一个生疏的地方创业,面临着一个又一个困难。首先是创业需要资金投入,已经亏损了7万元的徐恩祖,再继续投入资金,借钱是个难题,他咬牙卖掉自家有用的东西,先解了燃眉之急。白溪水库周边的生活基础设施缺乏,电力、通讯都难以保证,徐恩祖过了整整一年点蜡烛照明的原始生活。为了提高养殖技术,他一边摸索一边实践,多次参加外地的技术培训班,还订阅了一些水产养殖报刊。为了把鱼养好,他吃住在塘边,起早摸黑,运料喂鱼,发电充氧,调节水温,观察鱼情,时刻不敢放松,像照管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培育鱼苗,每天晚上要忙到半夜才能休息,有时还拉家人帮他干活。“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来到这个溪坑边受苦。”妻子有时候免不了埋怨他。这个时候,徐恩祖心里只有一个信念:别人能成功,我也能。在他最困难的时候,当地镇政府向他及时地伸出援手,贷款、电力等问题都帮他一一解决。
徐恩祖在鲟鱼养殖技术上注重创新,他根据鲟鱼的生活习性,把春季投放鱼苗改为秋季放养大规格鱼种,这样可避开夏季高温期,使鱼生活在适宜的水温中。为了促使鲟鱼膘满肉肥,他变投喂普通颗粒饲料为投喂蛋白质含量高的鲟鱼专用饲料,从而使鱼产量大幅度提高。在气温超过30℃时,他在鱼塘上搭架双层遮阳网,使鲟鱼在阴凉的水体中生活,大大提高了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鲟鱼养殖一波三折,但鲜鱼销售却相当顺利。一开始,徐恩祖为了推销鲟鱼,跟几位朋友来到上海。上海的客商知道他那里有鲟鱼之后,立刻答应有多少要多少,给的价格还相当诱人,1千克50元。了解到市场行情后的徐恩祖,迅速扩大养殖规模,他的养殖基地年产值达到100多万元,纯利达50万元。
取得成功的徐恩祖没有把鲟鱼养殖作为自己的专利,而是带动身边的村民跟他一起养殖,共同致富,现在宁海县已经建有黄坛、西店等7个鲟鱼养殖基地,2010年产值有望达到800万元。他坚信,鲟鱼养殖是一项新兴产业,可以帮助更多的人发家致富。
(作者联系地址:浙江省宁海县桃源南路347弄4号204室 邮编:31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