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肿瘤化疗患者采用改良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我院于2016年04月~2018年04月选取98例肿瘤化疗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通过数字表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参照组有49例,给予常规PICC穿刺置管,研究组有49例,予以改良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16%),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肿瘤化疗患者选择改良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应用价值优异,值得推广。
关键词:改良;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PICC穿刺置管;肿瘤;化疗;并发症;应用效果
参考临床中目前针对肿瘤化疗患者置管所提出的相关研究课题,发现采用改良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置管并发展发生风险,有助于患者化疗治疗舒适度提升,对患者治疗效果提高也有着积极的作用[1]。在此,我院于2016年04月~2018年04月,对98例肿瘤化疗患者,积极对改良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的临床价值做出分析,具体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于2016年04月~2018年04月选取98例肿瘤化疗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通过数字表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参照组有49例,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6例,年齡27~62周岁,平均年龄(43.12±1.38);研究组有49例,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31~57周岁,平均年龄(42.06±1.94),两组一般资料对照无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参照组采用常规PICC穿刺置管。
对研究组给予改良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通过C型臂透视引导,对患者进行常规消毒。采用赛丁格技术,选择患者低位颈内静脉为穿刺位置,将微穿针穿入。在患者穿刺点局部皮肤做切口,将桡动脉鞘管(5Fr)以及4Fr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置入,退出鞘管。经颈内静脉皮下将穿刺针刺入,并越过锁骨,同时在皮下走行直至患者前胸壁指定位置后,将穿刺针穿出患者皮肤表面,置入微导丝,退出穿刺针。通过微导丝,进5Fr桡动脉鞘管置入,并直至患者颈内静脉穿刺点位置,制作皮下隧道。结束皮下隧道制作后,经过鞘管置入PICC另一端,并直至鞘管止血阀位置,同时撤出PICC以及鞘管,对患者颈部切口进行包扎处理[2]。
1.3观察指标
统计比较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穿刺出血、感染以及血栓性静脉炎。
1.4数据分析
统计学通过SPSS20.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并发症发生情况),用%表示,卡方检验。计量资料 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16%),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作为肿瘤化疗患者治疗常用的种植,中心静脉置管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对患者机体造成的损伤。但是肿瘤患者一般化疗治疗周期较长,其自身免疫功能受损,这就使得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容易发生置管并发症,如出血、感染等,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治疗效果,增加患者治疗费用,有着极为不良的消极影响。科学选择置管途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置管并发症发生风险,能够满足患者化疗治疗需求[3]。常规PICC穿刺置管模式,无痛、便捷以及安全等临床优势,但是患者在长期的化疗治疗过程中,其出现并发症的风险较高,因此,有着一定的应用劣势。而改良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其能够帮助患者避免反复穿刺之苦,其血管穿刺点以及皮肤穿刺点的位置不同,且在穿刺过程中,需要经胸部长段皮下隧道,降低了管体在穿刺点发生内外滑动的风险,能够阻止细菌移行,降低了患者改善穿刺出血、感染以及静脉炎发生率[4]。对本次研究结果进行分析,肿瘤患者在置管的过程中,选择改良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患者的置管并发症发生情况较低(8.16%),要明显优于常规PICC穿刺置管后,患者并发症发生风险(30.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肿瘤化疗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积极选择改良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置管并发症发生风险,提升了患者治疗舒适度,有助于患者治疗效果提高,满足了患者的化疗治疗需求,应用价值优异,于临床中进行积极推广的意义较为深远。
参考文献:
[1]任乐. 不同方式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中应用效果观察[J]. 社区医学杂志,2014,12(13):70-72.
[2]孟庆波,王凤玲,王国兴,等. 改良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J]. 中华护理杂志,2017,52(12):1464-1468.
[3]陈建梅. 改良无芯穿针插管鞘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技术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J]. 河北医药,2015,37(15):2392-2393.
[4]潘桂琼,李美琼,梁淑明,等. 改良塞丁格技术下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在化疗患者中的应用[J]. 现代临床护理,2016,15(6):28-32.
关键词:改良;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PICC穿刺置管;肿瘤;化疗;并发症;应用效果
参考临床中目前针对肿瘤化疗患者置管所提出的相关研究课题,发现采用改良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置管并发展发生风险,有助于患者化疗治疗舒适度提升,对患者治疗效果提高也有着积极的作用[1]。在此,我院于2016年04月~2018年04月,对98例肿瘤化疗患者,积极对改良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的临床价值做出分析,具体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于2016年04月~2018年04月选取98例肿瘤化疗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通过数字表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参照组有49例,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6例,年齡27~62周岁,平均年龄(43.12±1.38);研究组有49例,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31~57周岁,平均年龄(42.06±1.94),两组一般资料对照无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参照组采用常规PICC穿刺置管。
对研究组给予改良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通过C型臂透视引导,对患者进行常规消毒。采用赛丁格技术,选择患者低位颈内静脉为穿刺位置,将微穿针穿入。在患者穿刺点局部皮肤做切口,将桡动脉鞘管(5Fr)以及4Fr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置入,退出鞘管。经颈内静脉皮下将穿刺针刺入,并越过锁骨,同时在皮下走行直至患者前胸壁指定位置后,将穿刺针穿出患者皮肤表面,置入微导丝,退出穿刺针。通过微导丝,进5Fr桡动脉鞘管置入,并直至患者颈内静脉穿刺点位置,制作皮下隧道。结束皮下隧道制作后,经过鞘管置入PICC另一端,并直至鞘管止血阀位置,同时撤出PICC以及鞘管,对患者颈部切口进行包扎处理[2]。
1.3观察指标
统计比较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穿刺出血、感染以及血栓性静脉炎。
1.4数据分析
统计学通过SPSS20.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并发症发生情况),用%表示,卡方检验。计量资料 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16%),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0.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作为肿瘤化疗患者治疗常用的种植,中心静脉置管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对患者机体造成的损伤。但是肿瘤患者一般化疗治疗周期较长,其自身免疫功能受损,这就使得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容易发生置管并发症,如出血、感染等,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治疗效果,增加患者治疗费用,有着极为不良的消极影响。科学选择置管途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置管并发症发生风险,能够满足患者化疗治疗需求[3]。常规PICC穿刺置管模式,无痛、便捷以及安全等临床优势,但是患者在长期的化疗治疗过程中,其出现并发症的风险较高,因此,有着一定的应用劣势。而改良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其能够帮助患者避免反复穿刺之苦,其血管穿刺点以及皮肤穿刺点的位置不同,且在穿刺过程中,需要经胸部长段皮下隧道,降低了管体在穿刺点发生内外滑动的风险,能够阻止细菌移行,降低了患者改善穿刺出血、感染以及静脉炎发生率[4]。对本次研究结果进行分析,肿瘤患者在置管的过程中,选择改良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患者的置管并发症发生情况较低(8.16%),要明显优于常规PICC穿刺置管后,患者并发症发生风险(30.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肿瘤化疗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积极选择改良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置管并发症发生风险,提升了患者治疗舒适度,有助于患者治疗效果提高,满足了患者的化疗治疗需求,应用价值优异,于临床中进行积极推广的意义较为深远。
参考文献:
[1]任乐. 不同方式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中应用效果观察[J]. 社区医学杂志,2014,12(13):70-72.
[2]孟庆波,王凤玲,王国兴,等. 改良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术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J]. 中华护理杂志,2017,52(12):1464-1468.
[3]陈建梅. 改良无芯穿针插管鞘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技术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J]. 河北医药,2015,37(15):2392-2393.
[4]潘桂琼,李美琼,梁淑明,等. 改良塞丁格技术下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在化疗患者中的应用[J]. 现代临床护理,2016,15(6):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