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着重介绍了修辞手段在高考作文中的运用。
关键词 比喻 排比 引用
高考作文的阅卷中,语言呆板枯燥的文章会让人产生厌倦情绪。但如果能雕琢语言,就能把已经疲倦的阅卷老师带到一个至善至美幽雅动人的世界,从而得到较高的分数。那么在短时间内考生应该怎样咬文嚼字呢?怎样才能让自己的文章吸引阅卷老师的视线呢?文学家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中指出:“言以文远。”言简意赅的说明了文采的重要性。巧妙运用各种修辞格式,会使你的语言生动形象,瑰丽多姿。具体分析如下:
一、?巧用比喻,生动形象
比喻,用于议论文中,能使抽象道理变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浅显;?用于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给人以鲜明之感。如2001年一安徽考生在作文《诚信归去来》中这样写道:“诚信是一轮金赤朗耀的圆月,惟有与高处的皎洁对视,才能沉淀出对待生命的真正态度;诚信是一枚凝重的砝码,放上它,生命摇摆不定,天平立即稳稳的倾向一端;诚信是高山之巅的水,能够洗尽浮华,洗尽躁动,洗尽虚诈,留下启悟心灵的妙谛。”作者没有抽象的说教,诚信这抽象的名词变成了生动具体的事物,文章化平淡为生动,化冗长为简洁,化腐朽为神奇。但假如我们将这一段文字改为:“诚信可以反映出一个人对待生命的态度;诚信可以使生命充实,诚信可以启悟心灵”,就和原段的意境有天壤之别,因为修改后只有枯燥空洞的理论。另一考生在高考作文《尝试》中这样写道:“尝试是什么?尝试是乌云蔽日时直上云霄的那只最勇敢的鸟;尝试是大浪迭起的海面上勇往直前的一叶扁舟。对于勇敢者,尝试是一条崭新的生活之路;对于弱者,那迫不得已的尝试是一座高筑的墙。十八个春秋,风风雨雨。回顾往事,我无悔无憾;展望未来,我信心百倍。我勇敢地面对生活,因为生活教会了我勇于尝试。”这里的四个比喻,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向阅卷老师展示了语言的魅力,让人耳目一新。
二、?妙用排比,气势如虹
排比句句式工整,辞采飞扬。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深刻透彻具体生动;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真挚感人。2009年一北京考生在《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中这样写道:“天意从来高难定,人生中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当我遭遇挫折痛苦时,正是书,那双隐形的翅膀,带我冲出重重阻碍,飞翔在湛蓝的天空。譬如说当我因考试成绩失落无助时,我会去读《东坡乐府》,让那‘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乐观冲走我的低迷情绪;又譬如说当我与朋友争吵时,伯牙子期那高山流水的曲子就会在我心中奏响,提醒我友谊的珍贵;而当我迷茫无助失去目标时,霍金那撰写《时间简史》的坚定的身影就会浮现在我面前,让我重新找回目标。”文段突出了书在我失落迷茫的时候带给我的无穷动力,强调了书在作者人生历程中非同一般的意义。
三、引用诗文,锦上添花
如一2002年高考一考生在《选择的真谛》中这样写道:“选择的真谛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示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睥睨群小;选择的真谛是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伤时忧民;选择的真谛是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些诗句引用得恰如其分,让人为之一振。再如这样一段文字:“书是我的精神支柱,它重塑了我的灵魂。?当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懂得了谦虚的必要;当王勃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我懂得了友情的可贵;当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懂得了做人的责任;当鲁迅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我懂得了做人应具备的反抗精神。”这些诗句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文章的内涵,展示了作者的基本功。
四.综合运用,多管齐下
多种修辞同时运用,感染力更强。比如说先用一个设问句提出问题,再用一组比喻来回答问题,效果很好。2001年一考生在高考作文《诚信是什么》中这样写道“:诚信是什么?活泼好动的孩子说诚信是两根纤小的手指,拉过钩儿就永不反悔;风华正茂的小伙子说诚信是一张精致的信用卡,是不能透支的诺言;耄耋之年的老人说诚信是一本厚厚的日记,是一张不容背叛的人生契约。”作者先提出问题,然后从小孩、小伙子和老人这三个不同年龄、不同阅历的人的回答中让读者自己去体会什么是“诚信”。小孩把“诚信”比喻成“两根纤纤的手指”,并认为 “诚信”就是“拉过钩儿就永不反悔”;小伙子把“诚信”比喻成“精美的信用卡”,并认为“诚信”是“不能透支的诺言”;老人则把“诚信”比喻成“厚厚的日记”,认为“诚信”是“不容背叛的人生契约”。作者写出了不同年龄和阅历的人的真实感受,感人至深。再如另一片段:“希望在哪里?在于良好的开端。没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哪有俞伯牙常奏高山流水不断的希望?哪有凡高的向日葵展开花蕾的期盼?哪有贝多芬走向命运交响曲的希冀?”反问兼排比,突出了良好开端的重要性,引人深思。
以上提到的是部分常见的修辞,其它的修辞也有各自的妙处。当然,在写作中我们不能为形式而形式,那样的文章矫揉造作让人生厌,但实践证明,重视文采,使自己的文章散发语言魅力,实在是获得高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单位:湖北黄石五中)
关键词 比喻 排比 引用
高考作文的阅卷中,语言呆板枯燥的文章会让人产生厌倦情绪。但如果能雕琢语言,就能把已经疲倦的阅卷老师带到一个至善至美幽雅动人的世界,从而得到较高的分数。那么在短时间内考生应该怎样咬文嚼字呢?怎样才能让自己的文章吸引阅卷老师的视线呢?文学家刘勰在《文心雕龙·情采》中指出:“言以文远。”言简意赅的说明了文采的重要性。巧妙运用各种修辞格式,会使你的语言生动形象,瑰丽多姿。具体分析如下:
一、?巧用比喻,生动形象
比喻,用于议论文中,能使抽象道理变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浅显;?用于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给人以鲜明之感。如2001年一安徽考生在作文《诚信归去来》中这样写道:“诚信是一轮金赤朗耀的圆月,惟有与高处的皎洁对视,才能沉淀出对待生命的真正态度;诚信是一枚凝重的砝码,放上它,生命摇摆不定,天平立即稳稳的倾向一端;诚信是高山之巅的水,能够洗尽浮华,洗尽躁动,洗尽虚诈,留下启悟心灵的妙谛。”作者没有抽象的说教,诚信这抽象的名词变成了生动具体的事物,文章化平淡为生动,化冗长为简洁,化腐朽为神奇。但假如我们将这一段文字改为:“诚信可以反映出一个人对待生命的态度;诚信可以使生命充实,诚信可以启悟心灵”,就和原段的意境有天壤之别,因为修改后只有枯燥空洞的理论。另一考生在高考作文《尝试》中这样写道:“尝试是什么?尝试是乌云蔽日时直上云霄的那只最勇敢的鸟;尝试是大浪迭起的海面上勇往直前的一叶扁舟。对于勇敢者,尝试是一条崭新的生活之路;对于弱者,那迫不得已的尝试是一座高筑的墙。十八个春秋,风风雨雨。回顾往事,我无悔无憾;展望未来,我信心百倍。我勇敢地面对生活,因为生活教会了我勇于尝试。”这里的四个比喻,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向阅卷老师展示了语言的魅力,让人耳目一新。
二、?妙用排比,气势如虹
排比句句式工整,辞采飞扬。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深刻透彻具体生动;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真挚感人。2009年一北京考生在《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中这样写道:“天意从来高难定,人生中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当我遭遇挫折痛苦时,正是书,那双隐形的翅膀,带我冲出重重阻碍,飞翔在湛蓝的天空。譬如说当我因考试成绩失落无助时,我会去读《东坡乐府》,让那‘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乐观冲走我的低迷情绪;又譬如说当我与朋友争吵时,伯牙子期那高山流水的曲子就会在我心中奏响,提醒我友谊的珍贵;而当我迷茫无助失去目标时,霍金那撰写《时间简史》的坚定的身影就会浮现在我面前,让我重新找回目标。”文段突出了书在我失落迷茫的时候带给我的无穷动力,强调了书在作者人生历程中非同一般的意义。
三、引用诗文,锦上添花
如一2002年高考一考生在《选择的真谛》中这样写道:“选择的真谛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示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睥睨群小;选择的真谛是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伤时忧民;选择的真谛是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些诗句引用得恰如其分,让人为之一振。再如这样一段文字:“书是我的精神支柱,它重塑了我的灵魂。?当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懂得了谦虚的必要;当王勃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我懂得了友情的可贵;当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懂得了做人的责任;当鲁迅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我懂得了做人应具备的反抗精神。”这些诗句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文章的内涵,展示了作者的基本功。
四.综合运用,多管齐下
多种修辞同时运用,感染力更强。比如说先用一个设问句提出问题,再用一组比喻来回答问题,效果很好。2001年一考生在高考作文《诚信是什么》中这样写道“:诚信是什么?活泼好动的孩子说诚信是两根纤小的手指,拉过钩儿就永不反悔;风华正茂的小伙子说诚信是一张精致的信用卡,是不能透支的诺言;耄耋之年的老人说诚信是一本厚厚的日记,是一张不容背叛的人生契约。”作者先提出问题,然后从小孩、小伙子和老人这三个不同年龄、不同阅历的人的回答中让读者自己去体会什么是“诚信”。小孩把“诚信”比喻成“两根纤纤的手指”,并认为 “诚信”就是“拉过钩儿就永不反悔”;小伙子把“诚信”比喻成“精美的信用卡”,并认为“诚信”是“不能透支的诺言”;老人则把“诚信”比喻成“厚厚的日记”,认为“诚信”是“不容背叛的人生契约”。作者写出了不同年龄和阅历的人的真实感受,感人至深。再如另一片段:“希望在哪里?在于良好的开端。没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哪有俞伯牙常奏高山流水不断的希望?哪有凡高的向日葵展开花蕾的期盼?哪有贝多芬走向命运交响曲的希冀?”反问兼排比,突出了良好开端的重要性,引人深思。
以上提到的是部分常见的修辞,其它的修辞也有各自的妙处。当然,在写作中我们不能为形式而形式,那样的文章矫揉造作让人生厌,但实践证明,重视文采,使自己的文章散发语言魅力,实在是获得高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单位:湖北黄石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