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都南京有700多万人口,2009年全市有卫生机构1764个(不含驻宁部队、武警系统),其中二级以上医疗机构61个,其他医院10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97个,乡镇(街道)卫生院43个。南京在卫生信息化建设方面,有两个特点。一是隶属关系比较复杂。28家三级医院中,既有南京市属的10家三级医院,还有江苏省省属的,还有部属的、军队的三级医院,此外还有两家大型民营医院。隶属关系复杂,资源整合的难度就比较大。二是发展不均衡。三级医院在信息化建设方面走在国内一流水平,这得益于江苏省基本现代化医院评审标准,强制性要求医院信息化投入不少于业务收入的1%;公共卫生信息化方面有一些高水平的开发,但比较散乱,没有形成体系;区县和卫生服务机构的卫生信息化建设参差不齐,整体水平较低。
落实五项工作
根据卫生部提出的“高效统一、系统整合、互联互通、信息共享” 16字方针,近年来,南京市加快了全市卫生信息化建设步伐。
一是建立了完善的组织保障体系。南京市成立了卫生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成立了南京市卫生信息中心,各区县、直属单位也明确了分管领导、分管科室,并制定了南京卫生信息化建设规划。南京市卫生信息中心是正处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隶属于南京市卫生局。下设4个科室(办公室、规划科、运行科和12320管理科),编制13人。其工作职能主要是:负责全市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指导,负责全市卫生(医疗)信息系统建设及维护,负责与国家、省及有关部门的信息联通和交换,为全市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提供通信保障,负责江苏省暨南京市12320卫生咨询服务中心的建设与发展,为全体市民提供医疗卫生信息服务。
二是在平台建设与专业系统应用方面,南京市与各区县卫生局、各级医疗卫生单位间实现了网络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和交换平台已经部分启用,HIS、LIS、RIS、PACS等系统在医院广泛应用。公共卫生方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辅助决策及疫情分析系统、计免管理系统、社区卫生信息管理系统、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医院信息监管系统、卫生监督信息系统、干部保健管理系统等都已投入使用。此外,南京市卫生电子政务也已全面启动。
三是建成了南京卫生12320网,改版了南京市卫生局网站,开发了全省12320应急指挥数据汇集系统,开通了全市统一的预约挂号服务平台。目前,南京卫生12320网主要有三个功能:网上预约挂号服务、检验检查结果查询以及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查询,18家三级医院接入了网站信息服务平台;同时,开通了12320专家热线和网上在线咨询服务。
四是启动了全市卫生信息化建设人才培养计划,并与南京工业大学合作,计划用三年时间,对各医疗卫生机构从事信息化工作的人员进行菜单式的专业培训。
五是组织开展了一些学术交流活动,如:区域平台建设相关技术论证、云计算技术讨论、区域PACS建设技术交流、存储与安全学术研讨等,并举办了国家级、省级卫生信息化继续教育项目。
下一阶段三大重点
2010年南京市卫生信息化的工作重点主要有三个:一是推进卫生信息标准化建设,推行医疗一卡通;二是建立数据中心和共享交换平台;三是落实国家“十一五”重大课题的研究,建立全市居民电子健康档案。
1.推进卫生信息标准化建设
以全市为区域研究单位,推进南京市区域卫生信息化标准的研究与应用;统一接口、统一业务流程、统一数据定义与编码、统一数据交换与共享标准;建立项目审批制度和检查评估制度,推行各类硬件、软件准入制;以区县为单位,统一HIS、LIS等信息系统及信息管理平台;以南京市民卡为载体,推行医疗一卡通,2011年底覆盖全市医疗卫生机构。
2.建立数据中心和共享交换平台
建立全市卫生信息化数据中心,构建统一交换平台,全市医疗卫生机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医院信息系统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医疗保险(新农合)、办公自动化、通信、应急指挥、监控、身份识别、户籍管理等共享,并进行数据归档、海量数据处理、数据挖掘等,实现全市医疗区域协同,真正做到同城互认、双向转诊、远程医疗。
3.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
目前,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已经建立300多万份。但是从国家的标准来看,能够接入到南京区域共享交换平台的,能够面向老百姓开放的还非常少。怎么样把“死档”变成“活档”并实现“多档合一”,这是我们下一步重点要做的事情。计划在未来两年,完成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支撑项目“区域卫生信息化应用与示范”的开发应用,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并完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系统,实现个人全程健康服务。
落实“十一五”重大课题
2009年,我们以南京医科大学为首联合申报的课题获得了科技部的立项,项目名称为“区域医疗卫生综合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示范”,这是“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计划支撑项目,总投资约1.2亿元,建设目标是基于互操作性开放标准的大型城市医疗卫生信息共享与交换平台。
该课题主要有六项研究内容,分别是:区域医疗卫生综合信息系统总体架构的研究与设计、区域医疗卫生信息与服务标准化的研究、区域医疗卫生海量信息的集成与共享、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的构建、区域医疗卫生应用服务的构建、区域医疗卫生综合信息系统的集成与应用示范。
项目涉及三大关键技术。一是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平台的标准化建设。构建统一的区域卫生信息资源标准与规范,为区域内各种卫生信息系统间的信息交互、整合与共享提供规范保证,促进卫生信息资源的标准化应用。二是区域医疗卫生海量信息处理。卫生信息资源信息量大、标准不一、分布异构、访问效率低。要采用合理的存储模式,以提高管理与访问效率,支持大规模用户并发访问;探索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分类、检索与发布技术,实现信息资源的开放集成和内容共享,提供高效的信息处理服务。三是居民健康信息的安全与隐私保护。建立区域居民健康数据分类及使用模型,设计对健康信息的访问授权、关键隐私信息的加密处理、用户隐私信息的自管理等数据安全机制,实现居民健康信息的安全与隐私保护。
此项目被分解为四个课题:一是基于现代医疗服务模式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基础架构研究,由南京医科大学承担;二是区域医疗卫生信息与服务标准化研究,由南京市卫生信息中心承担;三是区域医疗卫生海量信息处理、安全与隐私保护等关键技术研究,由东南大学承担;四是区域医疗卫生综合信息系统的集成和应用示范,江苏捷士达高校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承担。
目前已完成了对全市卫生信息化建设现状的分析,基本确定了试点区县及医疗机构,完成了区域平台建设相关技术论证,并建立了南京市区域卫生信息化共享交换平台技术模型。2011年将在试点单位启动区域医疗卫生综合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并在区域医疗协同方面做进一步的研究。
需要思考的问题
1.各级卫生信息中心如何科学设置,职能如何确定?在推动区域卫生信息化的能力建设方面如何加强?
2.区域卫生信息化与医疗卫生机构属地化管理如何有效结合?如何有效利用行政的措施来保障全市卫生信息化一体化建设?
3.区域电子病历、电子认证如何解决?我们的观点是,市级不需要建RA(Registration Authority,数字证书注册)中心,可以建一个省RA中心或者省市共建。
4.区域卫生数据中心建设与服务外包如何协调解决?政府部门为了省钱可能采用服务外包的方式,但如何保障医疗卫生信息数据的安全?南京市将建立一个独立的卫生信息数据专区。
5.区域医疗协同能走多远?按照南京市政府建设“南京都市圈”的构想,市民卡已经在向扬州扩展。2011年将推行南京医疗一卡通,区域医疗协同最终能扩展到什么程度?
6.“金卡工程”在医疗一卡通中应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目前在医疗卡卡样、卡介质、数据接口、收费等方面都没有标准,叫法也不一样:“市民卡”、“医疗卡”、“就诊卡”、“健康卡”,有的城市甚至条块分割、数卡并行。建议国家金卡工程协调领导小组能多作调研,早出标准,加快推进医疗一卡通。
(作者系南京市卫生信息中心副主任)
落实五项工作
根据卫生部提出的“高效统一、系统整合、互联互通、信息共享” 16字方针,近年来,南京市加快了全市卫生信息化建设步伐。
一是建立了完善的组织保障体系。南京市成立了卫生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成立了南京市卫生信息中心,各区县、直属单位也明确了分管领导、分管科室,并制定了南京卫生信息化建设规划。南京市卫生信息中心是正处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隶属于南京市卫生局。下设4个科室(办公室、规划科、运行科和12320管理科),编制13人。其工作职能主要是:负责全市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指导,负责全市卫生(医疗)信息系统建设及维护,负责与国家、省及有关部门的信息联通和交换,为全市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提供通信保障,负责江苏省暨南京市12320卫生咨询服务中心的建设与发展,为全体市民提供医疗卫生信息服务。
二是在平台建设与专业系统应用方面,南京市与各区县卫生局、各级医疗卫生单位间实现了网络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和交换平台已经部分启用,HIS、LIS、RIS、PACS等系统在医院广泛应用。公共卫生方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辅助决策及疫情分析系统、计免管理系统、社区卫生信息管理系统、农村合作医疗信息系统、医院信息监管系统、卫生监督信息系统、干部保健管理系统等都已投入使用。此外,南京市卫生电子政务也已全面启动。
三是建成了南京卫生12320网,改版了南京市卫生局网站,开发了全省12320应急指挥数据汇集系统,开通了全市统一的预约挂号服务平台。目前,南京卫生12320网主要有三个功能:网上预约挂号服务、检验检查结果查询以及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查询,18家三级医院接入了网站信息服务平台;同时,开通了12320专家热线和网上在线咨询服务。
四是启动了全市卫生信息化建设人才培养计划,并与南京工业大学合作,计划用三年时间,对各医疗卫生机构从事信息化工作的人员进行菜单式的专业培训。
五是组织开展了一些学术交流活动,如:区域平台建设相关技术论证、云计算技术讨论、区域PACS建设技术交流、存储与安全学术研讨等,并举办了国家级、省级卫生信息化继续教育项目。
下一阶段三大重点
2010年南京市卫生信息化的工作重点主要有三个:一是推进卫生信息标准化建设,推行医疗一卡通;二是建立数据中心和共享交换平台;三是落实国家“十一五”重大课题的研究,建立全市居民电子健康档案。
1.推进卫生信息标准化建设
以全市为区域研究单位,推进南京市区域卫生信息化标准的研究与应用;统一接口、统一业务流程、统一数据定义与编码、统一数据交换与共享标准;建立项目审批制度和检查评估制度,推行各类硬件、软件准入制;以区县为单位,统一HIS、LIS等信息系统及信息管理平台;以南京市民卡为载体,推行医疗一卡通,2011年底覆盖全市医疗卫生机构。
2.建立数据中心和共享交换平台
建立全市卫生信息化数据中心,构建统一交换平台,全市医疗卫生机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医院信息系统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医疗保险(新农合)、办公自动化、通信、应急指挥、监控、身份识别、户籍管理等共享,并进行数据归档、海量数据处理、数据挖掘等,实现全市医疗区域协同,真正做到同城互认、双向转诊、远程医疗。
3.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
目前,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已经建立300多万份。但是从国家的标准来看,能够接入到南京区域共享交换平台的,能够面向老百姓开放的还非常少。怎么样把“死档”变成“活档”并实现“多档合一”,这是我们下一步重点要做的事情。计划在未来两年,完成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支撑项目“区域卫生信息化应用与示范”的开发应用,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并完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系统,实现个人全程健康服务。
落实“十一五”重大课题
2009年,我们以南京医科大学为首联合申报的课题获得了科技部的立项,项目名称为“区域医疗卫生综合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示范”,这是“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计划支撑项目,总投资约1.2亿元,建设目标是基于互操作性开放标准的大型城市医疗卫生信息共享与交换平台。
该课题主要有六项研究内容,分别是:区域医疗卫生综合信息系统总体架构的研究与设计、区域医疗卫生信息与服务标准化的研究、区域医疗卫生海量信息的集成与共享、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的构建、区域医疗卫生应用服务的构建、区域医疗卫生综合信息系统的集成与应用示范。
项目涉及三大关键技术。一是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平台的标准化建设。构建统一的区域卫生信息资源标准与规范,为区域内各种卫生信息系统间的信息交互、整合与共享提供规范保证,促进卫生信息资源的标准化应用。二是区域医疗卫生海量信息处理。卫生信息资源信息量大、标准不一、分布异构、访问效率低。要采用合理的存储模式,以提高管理与访问效率,支持大规模用户并发访问;探索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分类、检索与发布技术,实现信息资源的开放集成和内容共享,提供高效的信息处理服务。三是居民健康信息的安全与隐私保护。建立区域居民健康数据分类及使用模型,设计对健康信息的访问授权、关键隐私信息的加密处理、用户隐私信息的自管理等数据安全机制,实现居民健康信息的安全与隐私保护。
此项目被分解为四个课题:一是基于现代医疗服务模式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基础架构研究,由南京医科大学承担;二是区域医疗卫生信息与服务标准化研究,由南京市卫生信息中心承担;三是区域医疗卫生海量信息处理、安全与隐私保护等关键技术研究,由东南大学承担;四是区域医疗卫生综合信息系统的集成和应用示范,江苏捷士达高校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承担。
目前已完成了对全市卫生信息化建设现状的分析,基本确定了试点区县及医疗机构,完成了区域平台建设相关技术论证,并建立了南京市区域卫生信息化共享交换平台技术模型。2011年将在试点单位启动区域医疗卫生综合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并在区域医疗协同方面做进一步的研究。
需要思考的问题
1.各级卫生信息中心如何科学设置,职能如何确定?在推动区域卫生信息化的能力建设方面如何加强?
2.区域卫生信息化与医疗卫生机构属地化管理如何有效结合?如何有效利用行政的措施来保障全市卫生信息化一体化建设?
3.区域电子病历、电子认证如何解决?我们的观点是,市级不需要建RA(Registration Authority,数字证书注册)中心,可以建一个省RA中心或者省市共建。
4.区域卫生数据中心建设与服务外包如何协调解决?政府部门为了省钱可能采用服务外包的方式,但如何保障医疗卫生信息数据的安全?南京市将建立一个独立的卫生信息数据专区。
5.区域医疗协同能走多远?按照南京市政府建设“南京都市圈”的构想,市民卡已经在向扬州扩展。2011年将推行南京医疗一卡通,区域医疗协同最终能扩展到什么程度?
6.“金卡工程”在医疗一卡通中应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目前在医疗卡卡样、卡介质、数据接口、收费等方面都没有标准,叫法也不一样:“市民卡”、“医疗卡”、“就诊卡”、“健康卡”,有的城市甚至条块分割、数卡并行。建议国家金卡工程协调领导小组能多作调研,早出标准,加快推进医疗一卡通。
(作者系南京市卫生信息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