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会计信息质量上常常会出现会计信息质量实际不达标的情况,在内部控制进展缓慢下,责任追究中的缺失无法保障执行的状况下也无法保障会计信息的质量。会计信息质量另一方面也取决于财务人员的处理水平和专业素养,在财务人员专业素质缺乏下,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重要性和谨慎性难以把握,也给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造成了不同程度上的损害。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会计信息质量 问题与对策
一、引言
会计信息是评价行政事业单位经营状况和成长状况的重要依据,而会计信息质量的不达标给外部和内部对于行政单位经营信息和内容的评价造成了判断上的失真和偏差,其评价对于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需要行政事业单位从单位内部做好会计信息的质量保障,从内外方面加强自我监督和外部监督,改善会计信息的产生环境,提高其实用性要求。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出现的问题
(一)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不达标
在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中,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信息在使用和通行上的便利,但在行政事业单位实际的会计核算和其他处理中,往往达不到这个要求。例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重要性,行政单位在处理会计相关内容时,多以流水形式记载,在对于单位的重要性和非重要性问题上并未加以区分,会计信息不能满足重要性要求,眉毛胡子一把抓,难以区分重点,给财务辅助判断造成了较大的困难,在信息筛选中也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在及时性上,行政事业单位部分存在着拖沓的作风,原始单据不能及时编制凭证入账,在实际的业务处理中容易导致原始单据的丢失或者业务上的漏记和错记,既不能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及时性,也容易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造成财务核算上的漏洞,或者余额不平等问题,造成会计在核查时需要倒推或者补记,导致重复工作重复劳动,也造成了会计在时间和精力上的浪费,加重工作负担。在谨慎性上,行政事业单位由于其国有性质,根基稳固,经济支撑和财力来源较为雄厚,因而往往忽视了风险因素的存在和对于资产及负债问题上的谨慎性,缺少对风险意识的管理和控制,在会计信息质量中的谨慎性要求有所缺失。而在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质量要求上,行政事业单位则并非以权责收入的记账法为主,而是以收付实现制为主,尽管在新的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办法中允许特殊情况使用权责实现制的记账方法,但总体依然以收付实现制为记账基础,在实质重于形式问题上,大多行政事业单位还尚未学会如何调和和掌握该原则。
(二)内部控制不完善导致会计信息质量无法保障
我国的内部控制在行政事业单位的推进和实际执行进展缓慢,一方面是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非营利性质,导致单位对外部风险指标和风险因素不敏感,较少追求经济效益上的成果和核算上的优势规划。另一方面则是受行政事业单位的过去普遍习性影响,对内管理较为松散自由,在对内部的风险控制和对人员的尽责要求,或是受到行政事业单位资历较老部分员工的思想抵触,或是由于在实行中得不到支持,在内部控制上无法得到贯彻实行。在责任追究制度和责任落实制度的缺乏下,会计基础支撑信息的传达缺乏质量保障,也会导致加工处理后的会计信息质量无法保障。尤其是在财务部门中出现内控问题导致徇私舞弊现象潜伏或者实际发生,或者是做账和审核上缺乏责任意识导致差错率较高,都会导致会计信息质量在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都潜藏着失误和出错因子。部分单位领导人在内部控制不完善无法起到监督作用的情况下,要求财务人员尽可能地避开监督点,设立“小金库”等,会计处理上伪造和编造凭证套取行政事业单位现金挪为己用,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保障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三)会计人员专业素质不达标
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在财务部门的日常运转中,由于收付实现制的记账特性,更多的是注重流水的走向,而非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和资金在整体上的了解和把控,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整体会计信息和单位财务状况缺乏宏观上的研究和了解,也会造成会计信息质量在宏观上的缺失和对重要性把握的缺乏。会计信息质量与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直接相关,会计人员在会计信息处理上的特性是决定会计信息质量的关键因素。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任用上,人员变动少,流动性差,许多会计人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处理相似的事务,在客观上缺乏进步和学习的动力,在主观上缺乏学习和前进,加强会计专业素养的意愿,造成其业务水平进展缓慢,无法把握单位对会计信息质量在不断变化和新环境下的要求,财务管理水平停滞不前,管理方法落后,也会造成会计信息质量的管理方法更新无法应用到行政事业单位中来。
三、提高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的对策
(一)加强和健全单位内部控制监管
行政事业单位各项准则和要求的落实是会计信息真实的重要保证之一。行政事业单位应当从加强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落实建设出发,将内控制度的具体要求落实到各个环节和流程上的经手人中,以签字制度确认责任归属和追责归属,强化单位内部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在推进上,除了内部控制的专业人员和财务人员以外,应当要求单位负责人和各部门负责人切实保障落实,用任务要求和实际行动助推内部控制的落实建设,减轻在问题追责上的人力精力浪费和会计信息上的失真。以制度推进信息上的质量保证,有利于减少在舞弊问题上迫于上级压力的盲从情况,减少联手合伙欺骗导致的单位资金资产损失状况。在财务部门内部,也应当设立和落实内部控制中的职位分离要求与关键岗位定期轮岗跟换的硬性要求,对于资金管理岗位应当与记账岗位分离,避免会计信息在舞弊下出现差错,对于担任时间较长的出纳岗位进行更换,防止日记账上的信息伪造或变造。
(二)加强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在针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专业素质的问题上,应当在客观上加强对于单位会计人员的考核,考虑晋升体系对于财务人员的影响与定期更换轮岗制度对于财务人员的影响。在编制上,可以将财务会计人员与单位本身脱钩,收归到上级财务部门,可以帮助财务人员保持较好的独立性,避免单位负责人主观和客观上的权威影响,将经营权和财政权利相对分离。在选派上,也可以实行委派制和调动制,对于在单位工作时间过长的财务人员,考虑将其调至地理位置上同样便利的部门或者相关行业部门,增强其流动性和业务学习进步能力,减少单位对财务人员独立性判断的影响。在调任前,上级财政部门应当进行岗前培训和考核,弥补在专业技能和实务处理上的不足。对于风险意识过低的情况,在培训中还应进行财务管理上的模拟经营实践和状况模拟演示,帮助财务人员体会到会计信息的质量保证对于单位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提起其学习积极性和警醒性,在主观上进行知识补充和重视自我专业素养的提高。在行政事业单位账务处理较为简单和单一的情况下,对于单位会计人员在客观上出现缺乏磨炼的情况下,可以帮助单位会计人员由单一的记账做账更多的转向财务管理和财务辅助决策上,加强资产管理与单位发展、改革方向变化研究,结合行政事业单位未来发展方向和要求,有的放矢的学习财务知识,与单位共同发展进步,提升财务部门的功能性和经营辅助功能。
(三)重视会计上的监管体系
自我的独立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外界的监督,对于财务部门,要保证其在信息质量上的各种要求,应当在平时就建立完善完好的外部和内部监管体系。在内部监管体系上,应当以内部控制的制度监管为主,在外部监管上,上级部门应当拥有专门的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对下级财务部门进行例常审计和不定期的审计抽查,在单据和外部交流上,申请银行账单的配合和核对工作。在工商和税务方面,也需要重视行政单位审计,对于异常情况及时调查和追踪反馈,尽可能将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以中共石家庄市委的巡视整改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外部监督为例,在外部监督过程中更加具有客观性和公正性,在查处后将审计部门的问题和线索进行移交后再追踪调查并要求持续反馈,联动与单位业务和业务涉及人员调查的部门,确保财务中出现的信息质量问题和徇私舞弊的情况及时有效的处理和责任上的追究落实。在外部监督中,对于外部审计力度不够的进行排查起底工作,加大了外部审计的执行力度和监督力度,增加了行政事业单位自我信息监察的压力和动力,以外部的会计监督促进内部会计监督的完善和健全,也保证了单位能在外界监督和内部控制下层层排查中步步真实、步步核查下的会计信息质量安全保证和有效性保障。
四、结语
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需要多方的努力和不断的改进与改善。在内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应当反思和思考,加强自我专业修养和学习。在外部,应当建立起外界的监督体系,以内外部共同监督打造更好的会计信息质量保障。从内外两个方面入手,建立起良好的会计信息产出环境。
参考文献:
[1] 闵兰.浅谈如何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J]. 财经界(学术版). 2011(01).
[1] 田祥宇,王鹏,唐大鹏.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特征研究[J]. 会计研究. 2013(09).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会计信息质量 问题与对策
一、引言
会计信息是评价行政事业单位经营状况和成长状况的重要依据,而会计信息质量的不达标给外部和内部对于行政单位经营信息和内容的评价造成了判断上的失真和偏差,其评价对于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需要行政事业单位从单位内部做好会计信息的质量保障,从内外方面加强自我监督和外部监督,改善会计信息的产生环境,提高其实用性要求。
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出现的问题
(一)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不达标
在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中,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信息在使用和通行上的便利,但在行政事业单位实际的会计核算和其他处理中,往往达不到这个要求。例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重要性,行政单位在处理会计相关内容时,多以流水形式记载,在对于单位的重要性和非重要性问题上并未加以区分,会计信息不能满足重要性要求,眉毛胡子一把抓,难以区分重点,给财务辅助判断造成了较大的困难,在信息筛选中也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在及时性上,行政事业单位部分存在着拖沓的作风,原始单据不能及时编制凭证入账,在实际的业务处理中容易导致原始单据的丢失或者业务上的漏记和错记,既不能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及时性,也容易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造成财务核算上的漏洞,或者余额不平等问题,造成会计在核查时需要倒推或者补记,导致重复工作重复劳动,也造成了会计在时间和精力上的浪费,加重工作负担。在谨慎性上,行政事业单位由于其国有性质,根基稳固,经济支撑和财力来源较为雄厚,因而往往忽视了风险因素的存在和对于资产及负债问题上的谨慎性,缺少对风险意识的管理和控制,在会计信息质量中的谨慎性要求有所缺失。而在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质量要求上,行政事业单位则并非以权责收入的记账法为主,而是以收付实现制为主,尽管在新的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办法中允许特殊情况使用权责实现制的记账方法,但总体依然以收付实现制为记账基础,在实质重于形式问题上,大多行政事业单位还尚未学会如何调和和掌握该原则。
(二)内部控制不完善导致会计信息质量无法保障
我国的内部控制在行政事业单位的推进和实际执行进展缓慢,一方面是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非营利性质,导致单位对外部风险指标和风险因素不敏感,较少追求经济效益上的成果和核算上的优势规划。另一方面则是受行政事业单位的过去普遍习性影响,对内管理较为松散自由,在对内部的风险控制和对人员的尽责要求,或是受到行政事业单位资历较老部分员工的思想抵触,或是由于在实行中得不到支持,在内部控制上无法得到贯彻实行。在责任追究制度和责任落实制度的缺乏下,会计基础支撑信息的传达缺乏质量保障,也会导致加工处理后的会计信息质量无法保障。尤其是在财务部门中出现内控问题导致徇私舞弊现象潜伏或者实际发生,或者是做账和审核上缺乏责任意识导致差错率较高,都会导致会计信息质量在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都潜藏着失误和出错因子。部分单位领导人在内部控制不完善无法起到监督作用的情况下,要求财务人员尽可能地避开监督点,设立“小金库”等,会计处理上伪造和编造凭证套取行政事业单位现金挪为己用,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质量保障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三)会计人员专业素质不达标
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在财务部门的日常运转中,由于收付实现制的记账特性,更多的是注重流水的走向,而非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和资金在整体上的了解和把控,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整体会计信息和单位财务状况缺乏宏观上的研究和了解,也会造成会计信息质量在宏观上的缺失和对重要性把握的缺乏。会计信息质量与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直接相关,会计人员在会计信息处理上的特性是决定会计信息质量的关键因素。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任用上,人员变动少,流动性差,许多会计人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处理相似的事务,在客观上缺乏进步和学习的动力,在主观上缺乏学习和前进,加强会计专业素养的意愿,造成其业务水平进展缓慢,无法把握单位对会计信息质量在不断变化和新环境下的要求,财务管理水平停滞不前,管理方法落后,也会造成会计信息质量的管理方法更新无法应用到行政事业单位中来。
三、提高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的对策
(一)加强和健全单位内部控制监管
行政事业单位各项准则和要求的落实是会计信息真实的重要保证之一。行政事业单位应当从加强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落实建设出发,将内控制度的具体要求落实到各个环节和流程上的经手人中,以签字制度确认责任归属和追责归属,强化单位内部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在推进上,除了内部控制的专业人员和财务人员以外,应当要求单位负责人和各部门负责人切实保障落实,用任务要求和实际行动助推内部控制的落实建设,减轻在问题追责上的人力精力浪费和会计信息上的失真。以制度推进信息上的质量保证,有利于减少在舞弊问题上迫于上级压力的盲从情况,减少联手合伙欺骗导致的单位资金资产损失状况。在财务部门内部,也应当设立和落实内部控制中的职位分离要求与关键岗位定期轮岗跟换的硬性要求,对于资金管理岗位应当与记账岗位分离,避免会计信息在舞弊下出现差错,对于担任时间较长的出纳岗位进行更换,防止日记账上的信息伪造或变造。
(二)加强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在针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专业素质的问题上,应当在客观上加强对于单位会计人员的考核,考虑晋升体系对于财务人员的影响与定期更换轮岗制度对于财务人员的影响。在编制上,可以将财务会计人员与单位本身脱钩,收归到上级财务部门,可以帮助财务人员保持较好的独立性,避免单位负责人主观和客观上的权威影响,将经营权和财政权利相对分离。在选派上,也可以实行委派制和调动制,对于在单位工作时间过长的财务人员,考虑将其调至地理位置上同样便利的部门或者相关行业部门,增强其流动性和业务学习进步能力,减少单位对财务人员独立性判断的影响。在调任前,上级财政部门应当进行岗前培训和考核,弥补在专业技能和实务处理上的不足。对于风险意识过低的情况,在培训中还应进行财务管理上的模拟经营实践和状况模拟演示,帮助财务人员体会到会计信息的质量保证对于单位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提起其学习积极性和警醒性,在主观上进行知识补充和重视自我专业素养的提高。在行政事业单位账务处理较为简单和单一的情况下,对于单位会计人员在客观上出现缺乏磨炼的情况下,可以帮助单位会计人员由单一的记账做账更多的转向财务管理和财务辅助决策上,加强资产管理与单位发展、改革方向变化研究,结合行政事业单位未来发展方向和要求,有的放矢的学习财务知识,与单位共同发展进步,提升财务部门的功能性和经营辅助功能。
(三)重视会计上的监管体系
自我的独立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外界的监督,对于财务部门,要保证其在信息质量上的各种要求,应当在平时就建立完善完好的外部和内部监管体系。在内部监管体系上,应当以内部控制的制度监管为主,在外部监管上,上级部门应当拥有专门的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对下级财务部门进行例常审计和不定期的审计抽查,在单据和外部交流上,申请银行账单的配合和核对工作。在工商和税务方面,也需要重视行政单位审计,对于异常情况及时调查和追踪反馈,尽可能将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以中共石家庄市委的巡视整改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外部监督为例,在外部监督过程中更加具有客观性和公正性,在查处后将审计部门的问题和线索进行移交后再追踪调查并要求持续反馈,联动与单位业务和业务涉及人员调查的部门,确保财务中出现的信息质量问题和徇私舞弊的情况及时有效的处理和责任上的追究落实。在外部监督中,对于外部审计力度不够的进行排查起底工作,加大了外部审计的执行力度和监督力度,增加了行政事业单位自我信息监察的压力和动力,以外部的会计监督促进内部会计监督的完善和健全,也保证了单位能在外界监督和内部控制下层层排查中步步真实、步步核查下的会计信息质量安全保证和有效性保障。
四、结语
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需要多方的努力和不断的改进与改善。在内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应当反思和思考,加强自我专业修养和学习。在外部,应当建立起外界的监督体系,以内外部共同监督打造更好的会计信息质量保障。从内外两个方面入手,建立起良好的会计信息产出环境。
参考文献:
[1] 闵兰.浅谈如何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J]. 财经界(学术版). 2011(01).
[1] 田祥宇,王鹏,唐大鹏.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特征研究[J]. 会计研究. 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