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并购海外高端品牌并重新建立自身营销网络的做法是企业品牌高端化的多重出路探索之一,但并非惟一出路。
中国汽自主品牌军团在进军中高端市场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产品价值和品牌价值不对称。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这种寻寻觅觅的心境想必与李书福之前的状态非常契合。
2009年6月,腾中重工爆出将收购悍马;2009年10月,北汽间接入股萨博;12月初,上汽与通用的联姻刚刚尘埃落定。
而吉利与沃尔沃的收购博弈,也在12月23日圣诞节前传出了好消息。
2003年,国产汽车井喷时期,以吉利为代表的中国自主汽车品牌被誉为中国汽车行业的希望,被国人寄予厚望。5年的时间过去之后,昔日的垂髫小儿也已初长成。然而,中国自主汽车品牌仍然站在世界高端市场的门外。当年中国自主汽车品牌的缔造者们如今都忧心忡忡。
从产业发展角度来说,长期在低端车型徘徊也不利于自主品牌的实质性进步。纵览国际汽车品牌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虽然许多国外汽车企业也是从造“国民车”开始,但是真正拉升其品牌势能的却是它的中高端车型。
从2009年4月份的上海车展,到11月份的广州车展,中国汽车人的努力还是显而易见的。2009年初,奇瑞汽车率先推出了中高端品牌“瑞麒”,稍后吉利汽车也推出了中高端车“帝豪”,而江淮、比亚迪等自主品牌在中高端汽车市场也有新动作。但是,从市场的反映看,长期的刻板印象让国产汽车的高端化之路显得步履维艰。
“我们认为,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军团在进军中高端市场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产品价值和品牌价值不对称。”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的一句话道出了其中的玄机。站在门外看别人玩,这恐怕不是李书福们所乐见的。而与国际高端品牌联姻似乎成为中国车企选择的一条捷径,如今各路英雄纷纷出手,使得并购与联姻成为中国汽车市场的主旋律。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车企海外并购至今为止几乎没有成功的先例。
能否弯道超车?
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汽车销售量在2009年的一季度就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汽车工业正处于一个转折点,全球金融危机给了中国拔得头筹的机会。但是,能否实现弯道超车目前还是一个未知数。
在外表的无限风光背后,中国车企长期徘徊在低端市场,自主品牌不得不面对“增产不增收”的尴尬。当年,大多数自主品牌在进军汽车市场时,为了站稳脚跟,普遍将市场切入点放在了当时合资品牌没有涉足的低端市场,性价比成了自主品牌最大的卖点。这种路径选择在迅速打开市场的同时,也给消费者留下了低质低价的印象,为日后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中国汽车制造商对全球影响力的争夺目前仍处于初期阶段。小型车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已经异常激烈,国内多数自主品牌已经纷纷把眼光投向了能够带来高利润的高端车领域。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工艺与技术上的必要改进就成为了首要任务。任何自主研发的产品都要经过几年的时间,购买海外汽车企业的技术和产品,可以大大缩短这个过程,是发展自主品牌的一条快行道。
“对吉利而言,这是充满战略意义的一步,既表明了我们将致力于沃尔沃品牌在全球100多个市场的发展,同时也将进一步巩固我们在中国汽车行业的地位。”李书福毫不讳言吉利收购沃尔沃的真实目的。
企业做大做强无非两条路:一条是外延式的扩张;一条是内涵式地加强自身管理、提升技术水平。毫无疑问,吉利选择的是扩张。而收购沃尔沃为吉利提供了生产技术和分销渠道,同时也能改变发达国家对吉利产品质量的既定认识,对以低端产品起家的吉利来说,这是梦寐以求的。
1+1大于2吗?
虽然并购是简单易见的商业行为,但是,中国车企想要通过简单的联姻或者是并购迈向高端市场似乎不是简单的1+1的问题。
“收购高端品牌及其技术,这是自主品牌提升竞争力的必经之路。”上海某汽车咨询公司分析师张豫分析认为,国产汽车品牌缺乏高知名度,通过海外收购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类似吉利收购沃尔沃,只要成功,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吉利。
即便如此,质疑仍然存在。全国乘用车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虽然中国车企动作不断,从简单的海外出口订单贸易到海外目标市场的挖掘和海外营销机构的建立,直至目前不断推进的海外自营网络和海外建厂等更加海外本土化的体系。但是,中国汽车企业还是没有摆脱低端低质的印象。想要从根本上改变这样的刻板印象,并不是并购和联姻就能解决的。并购海外高端品牌并重新建立自身营销网络的做法是企业品牌高端化的多重出路探索之一,但并非惟一出路。且其成本高、风险大,对中国很多企业并不适用。
的确,从双龙困局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一些海外并购的风险。“蛇吞象”更多的属于奇迹。
“实际上完成一项收购,特别是国际知名品牌,主要还是要看自己是否具备传承世界品牌的能力。”国家信息中心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如此提醒。
资深汽车营销专家张志勇也认为,中国车企当前应该将建立较完整系列的产品线,设计出满足高端群体需要的产品作为重点。苦练内功,逐步建立高端的品牌才是当务之急。简单的购入高端品牌和车型不一定获得广泛的认可。
而这些在美国或欧洲人士的管理下走向失败的汽车品牌,中国汽车厂商能否让它们起死回生?只有等待时间去验证。
中国汽自主品牌军团在进军中高端市场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产品价值和品牌价值不对称。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这种寻寻觅觅的心境想必与李书福之前的状态非常契合。
2009年6月,腾中重工爆出将收购悍马;2009年10月,北汽间接入股萨博;12月初,上汽与通用的联姻刚刚尘埃落定。
而吉利与沃尔沃的收购博弈,也在12月23日圣诞节前传出了好消息。
2003年,国产汽车井喷时期,以吉利为代表的中国自主汽车品牌被誉为中国汽车行业的希望,被国人寄予厚望。5年的时间过去之后,昔日的垂髫小儿也已初长成。然而,中国自主汽车品牌仍然站在世界高端市场的门外。当年中国自主汽车品牌的缔造者们如今都忧心忡忡。
从产业发展角度来说,长期在低端车型徘徊也不利于自主品牌的实质性进步。纵览国际汽车品牌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虽然许多国外汽车企业也是从造“国民车”开始,但是真正拉升其品牌势能的却是它的中高端车型。
从2009年4月份的上海车展,到11月份的广州车展,中国汽车人的努力还是显而易见的。2009年初,奇瑞汽车率先推出了中高端品牌“瑞麒”,稍后吉利汽车也推出了中高端车“帝豪”,而江淮、比亚迪等自主品牌在中高端汽车市场也有新动作。但是,从市场的反映看,长期的刻板印象让国产汽车的高端化之路显得步履维艰。
“我们认为,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军团在进军中高端市场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产品价值和品牌价值不对称。”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的一句话道出了其中的玄机。站在门外看别人玩,这恐怕不是李书福们所乐见的。而与国际高端品牌联姻似乎成为中国车企选择的一条捷径,如今各路英雄纷纷出手,使得并购与联姻成为中国汽车市场的主旋律。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车企海外并购至今为止几乎没有成功的先例。
能否弯道超车?
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汽车销售量在2009年的一季度就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汽车工业正处于一个转折点,全球金融危机给了中国拔得头筹的机会。但是,能否实现弯道超车目前还是一个未知数。
在外表的无限风光背后,中国车企长期徘徊在低端市场,自主品牌不得不面对“增产不增收”的尴尬。当年,大多数自主品牌在进军汽车市场时,为了站稳脚跟,普遍将市场切入点放在了当时合资品牌没有涉足的低端市场,性价比成了自主品牌最大的卖点。这种路径选择在迅速打开市场的同时,也给消费者留下了低质低价的印象,为日后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中国汽车制造商对全球影响力的争夺目前仍处于初期阶段。小型车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已经异常激烈,国内多数自主品牌已经纷纷把眼光投向了能够带来高利润的高端车领域。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工艺与技术上的必要改进就成为了首要任务。任何自主研发的产品都要经过几年的时间,购买海外汽车企业的技术和产品,可以大大缩短这个过程,是发展自主品牌的一条快行道。
“对吉利而言,这是充满战略意义的一步,既表明了我们将致力于沃尔沃品牌在全球100多个市场的发展,同时也将进一步巩固我们在中国汽车行业的地位。”李书福毫不讳言吉利收购沃尔沃的真实目的。
企业做大做强无非两条路:一条是外延式的扩张;一条是内涵式地加强自身管理、提升技术水平。毫无疑问,吉利选择的是扩张。而收购沃尔沃为吉利提供了生产技术和分销渠道,同时也能改变发达国家对吉利产品质量的既定认识,对以低端产品起家的吉利来说,这是梦寐以求的。
1+1大于2吗?
虽然并购是简单易见的商业行为,但是,中国车企想要通过简单的联姻或者是并购迈向高端市场似乎不是简单的1+1的问题。
“收购高端品牌及其技术,这是自主品牌提升竞争力的必经之路。”上海某汽车咨询公司分析师张豫分析认为,国产汽车品牌缺乏高知名度,通过海外收购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类似吉利收购沃尔沃,只要成功,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吉利。
即便如此,质疑仍然存在。全国乘用车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虽然中国车企动作不断,从简单的海外出口订单贸易到海外目标市场的挖掘和海外营销机构的建立,直至目前不断推进的海外自营网络和海外建厂等更加海外本土化的体系。但是,中国汽车企业还是没有摆脱低端低质的印象。想要从根本上改变这样的刻板印象,并不是并购和联姻就能解决的。并购海外高端品牌并重新建立自身营销网络的做法是企业品牌高端化的多重出路探索之一,但并非惟一出路。且其成本高、风险大,对中国很多企业并不适用。
的确,从双龙困局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一些海外并购的风险。“蛇吞象”更多的属于奇迹。
“实际上完成一项收购,特别是国际知名品牌,主要还是要看自己是否具备传承世界品牌的能力。”国家信息中心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如此提醒。
资深汽车营销专家张志勇也认为,中国车企当前应该将建立较完整系列的产品线,设计出满足高端群体需要的产品作为重点。苦练内功,逐步建立高端的品牌才是当务之急。简单的购入高端品牌和车型不一定获得广泛的认可。
而这些在美国或欧洲人士的管理下走向失败的汽车品牌,中国汽车厂商能否让它们起死回生?只有等待时间去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