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关键驱动基因的研究进展

来源 :医学综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tlyco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HGSOC)的驱动改变主要包括p53突变、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突变、BRCA2突变和细胞周期蛋白E1(CCNE1)扩增。其中p53突变的比率最高,是HGSOC发生的必要条件。而BRCA1/2突变与CCNE1扩增不同时出现,形成了HGSOC的不同亚群。p53突变+BRCA1/2突变型HGSOC有同源重组修复(HRR)功能缺陷,对铂类药物及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剂敏感,预后相对较好;而p53突变+CCNE1扩增型HGSOC的HRR通路过度激活,对化疗药物及靶向药物均不敏感,预后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将1.5T超导核磁共振(MRI)应用于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中的作用与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期间70例,于我院接收并对其进行检测的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对全部患者都借助64排螺旋CT(64-MSCT)、1.5T超导MRI进行检测,比较应用的效果。结果:1.5T超导MRI的总阳性率显著高于64-MSCT,且其半月板软骨损伤的总检出率、骨髓水肿的总检出率、韧带损伤的总检出率、关节腔积液的总检出率、关节面软骨破损与水肿的总检出率显著高于64-MSCT,P<0.05。结论: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内突型肌壁间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选取2019年3月—2020年9月本院收治的86例内突型肌壁间子宫肌瘤患者,经过抽签分组之后分为开腹组和电切组,每组均为43人,其中开腹组接受开腹剥除手术治疗,电切组接受超声引导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指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电切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35%,显著高于开腹组的79.07%(P<0.05)。电切组的切口感染、血清肿、瘤腔出血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98%,显著低于开腹组的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在帆状胎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于北京市顺义区妇幼保健院行产前超声检查并经分娩后临床诊断的50例帆状胎盘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超声诊断帆状胎盘的符合率、危险因素及妊娠结局。结果:超声诊断帆状胎盘符合率为66%,50例帆状胎盘中,有宫腔操作史9例,剖宫产史5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8例,双胎妊娠3例。其中62%的孕妇经剖宫产终止妊娠,36%的孕妇经阴道分娩。围产儿结局均良好。结论:超声是产前诊断帆状胎盘的有效及首选检查方法,产前超声准确诊断帆状胎盘及血
叉头框蛋白O1(FOXO1)是一种转录因子,高度保守且具有较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可参与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细胞周期阻滞、代谢调节和免疫等生理病理过程。FOXO1与卵泡发育、子宫内膜蜕膜化、胚胎植入、早期胚胎发育等早期妊娠的发生发展过程密切相关。此外,FOXO1还参与了卵泡及胚胎的异常发育,但其发生机制尚不清楚。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FOXO1有望成为未来评估早期妊娠质量以及早期妊娠丢失等相关疾病筛查及监测的重要指标。
铁是人体中最丰富的微量元素之一,参与细胞的许多生理活动和生命代谢过程。特定大脑区域的铁沉积可能是导致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原因,且过量的铁与细胞中的过氧化氢通过芬顿反应产生高活性自由基,引起细胞过氧化损伤和继发引起细胞毒性,加重组织损伤。因此脑铁代谢紊乱可能是导致神经系统疾病的原因之一。神经胶质细胞具有形成血脑屏障、调节神经元代谢、分泌和合成多种细胞因子等作用,并能调控铁离子在大脑中的吸收、储存和释放,在脑内铁稳态调节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保护脑内其他细胞免受铁介导的氧化应激损伤。深入研究脑铁代谢可为相关疾病的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多种运动症状(包括运动迟缓、僵硬、静止性震颤、姿势不稳)和非运动症状(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睡眠异常、抑郁和痴呆等),其典型病理特征为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缺失和路易小体的形成。但PD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涉及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其中线粒体功能障碍在PD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因此,了解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的因素,可能有助于寻找潜在的治疗靶点,以预防或改变PD发展过程。
近年来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且年轻化的趋势,目前已成为中西医研究的热点。西医学认为DOR由遗传性、免疫性、医源性等多种因素引起;中医认为DOR分为虚证和实证,且以虚证为主,尤以肾虚为根本原因,临床常脾肾两虚、心肾不交并见,实证主要由气滞血瘀导致,且临床常虚实夹杂。西医以激素补充治疗、诱导排卵、辅助生殖治疗等措施为主,中医则以中药、针灸、耳穴压豆等治疗为主。而中西医结合治疗DOR可更好地保护女性的生殖健康。
细菌性肝脓肿(PLA)指细菌经多种途径感染肝脏,导致肝内发生炎症、液化、坏死、脓液积聚,从而形成化脓性病灶。近年来因肝脓肿的发病机制、病因、临床表现的改变,其对临床医师的诊治水平提出了新挑战。随着分子诊断技术及免疫学分析在临床中的应用,PLA早期的发现率及临床诊断率不断提高。同时因介入治疗的发展及抗生素的大量使用,PLA的临床诊治也出现了新变化。虽然大部分PLA可通过介入治疗达到痊愈,但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成熟,其治愈率上升,费用下降。因此,腹腔镜技术对PLA的诊治有着广阔的前景,未来需深入研究。
近年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持续增加,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应用提高了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率,但其引起的心脏毒性也不容忽视。超声心动图在评价抗肿瘤药物所致心脏毒性中具有重要作用,灵敏、特异的评价参数有助于早期识别心脏毒性,以通过适时干预减轻心脏损害。二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和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是最经典、最常用的心脏功能评价技术,但敏感性较低、可重复性较差;超声心动图声学造影成像和三维超声心动图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是定量评价心肌运动与变形的新技术,应变和应变率是目前评价亚临床心脏损
目前乳腺癌肝转移(BCLM)的常规治疗方案仍以化疗为主,联合手术、靶向、内分泌等综合治疗,预后较差,治疗效果仍不理想,是转移性乳腺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目前BCLM转移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有关BCLM在手术、放化疗、靶向和内分泌等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其风险及获益仍需要进一步大样本临床试验的验证。随着对BCLM生物学行为的深入研究,靶向治疗和内分泌治疗等为BCLM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有望成为未来BCLM治疗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