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在我所任教的学校,每个学年给新闻系学生上《传播学概论》课程的一开始,都要提醒他们注意,“传播学”这个词语的英文表述,是Communication,而不是以trans-开头的其他词语,因为前者中的com-有“一起、共同……”的意思,表示“联系、合作式地完成某件事情”,而trans-只表示“从一边到另一边”,“共同性”的这层意思并不突出。与《传播学》这门课程一样,“传播学”这个词语也是舶来品。既是舶来品,就不能不首先明其出处。
与此同时,我会问学生,“交通大学”应当怎么翻译?从交通大学的网址、校徽甚至大学校园里随手可以买到的笔记本和信签纸上看,现在都称作JIAOTONG UNIVERSITY。但是,如果进一步问:中文里的“交通”到底是什么意思?用英文应当如何恰切地表述——尤其是在向外国友人说明的时候?要知道,在交通大学,不仅中外合作的教学和各类项目众多,就是留学生人数也在不断增多。因此,上述问题真不是什么“假想”。在诸如此类的情形下,只方便地称作JIAOTONG UNIVERSITY,恐怕就显得不够了。
环顾国内大学的命名,有的取自地名,如北京大学;有的取自学校的学科侧重或特色,比如石油大学、邮电大学、财经大学、民族大学……等等;即使抽象一些的,也以科技大学、理工大学之类来命名。那么,什么是“交通大学”呢?能叫TRAFFIC UNIVERSITY,或者TRANSPORTATION UNIVERSITY吗?不要说交通大学的老师和学生不答应,就是我课堂上的学生,虽然一时想不出该如何表述,却也认为,无论如何,不能按照从字面上的理解,将“交通”译成TRAFFIC或者TRANSPORTATION。这时,脑子灵活的同学会想到,老师是在讲到Communication的时候问及“交通”(大学)的英译,想必这个“交通”就应该译作Communication?在我看来,答案是肯定的。
将“交通”译作Communication有什么理由呢?换句话说,在汉语语境中,我们应当如何理解交通大学中的“交通”二字呢?这里的“交通”,与我们当代汉语语境中的通常所说的“交通”(traffic)虽然有关,却绝对谈不上是对应关系。
众所周知,交通大学的渊源可以追溯至1896年的南洋公学。从南洋公学到交通大学,经历了多次的转并,其中就包括吸收“北京铁路管理学校”、“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成为自己的一部分。如此,才有了1921年夏天成立的交通大学(具体的说法之一,是1921年,北洋政府交通部组建交通大学,总部设在北京,下设北京、唐山、上海三个学校,现在的西安交通大学,来自之前在上海设立分校,也即上海交通大学)。这仿佛不正是说,因为交通大学与“交通部”有关联,才有了“交通”之名么?看起来似乎是这样。但是随之,问题也来了:交通大学与交通部所管辖的交通运输、以及今天越来越发达的物流等,又有多大关系呢?即便我们知道,作为原交通大学之一部分的西南交通大学,其最好的专业之一便是与铁路运输有关的系列专业,也改变不了上述基本判断——交通大学不能被称为TRAFFIC UNIVERSITY。因为在我们心目中,“交通大学”绝不应当仅仅是以工程类、工业类为主要学科——尤其是教育目的的高校,哪怕她在事实上是中国高等工程的研究基地,同时也是高等工程师的养成所。在我们心里,她首先应当体现一种大学精神。这种大学精神就是交流、沟通、含纳、开放、生机勃勃、爝火不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的精神。落实在实际层面上,它表现为以先进的科技拯救微弱的国力,其背后的精神动力,则是拯救民族危亡,重塑民族品格,推动传统中国的现代化,孕育中国的现代文明。这里的“现代化”,当然首先是以科技作为重要基础和体现,却不是全部,更不是终极的目的和归宿。它的终极归宿应当是促进国家和人民的现代与文明,推动社会与人民生活,乃至个体的内心与精神一起,拥有现代性的面貌,能够以现代、文明的精神面貌,进入现代世界。
记得曾和一个同在大学里供职的朋友说起这些。他的一个疑问是,现在的中国传媒大学,其英文名字就叫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如此,交通大学如何能也叫作Communication University?我的回答是,且不说中国传媒大学的名字来得晚(2004年才更名为现在这个名字,而交通大学是从1921年得名的),就是从其具体的意涵上来讲,将传媒大学的“传媒”二字译作Communication,也是有失偏颇的,因为它失却了新闻事业(Journalism)与大众媒介(mass madia)有关的这层内容。在我看来,中国传媒大学的英文名字中,至少应当出现Journalism与mass madia中的一个,才算名副其实。退一步说,以现在的Communication来对译“传媒”二字,也是值得商榷的。更不用说,这里的Communication取的是作为一个狭义的专业术语的意义。实际上,这个英文词语在其日常的用法和意义上,要广泛得多。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交通大学也用过Communication 来为“交通”二字作解,为什么后来不用了?兴许与传媒大学也用了同样的英文表述有关?不得而知。
2
虽然按照以上所说,交通大学更应该被称为Communication University,但是我心里,并非没有疑问和矛盾。比如,以Communication来对译“交通”,虽然在更为内在的意义上说得通,甚至也更为恰当,但是从交通大学的现实来看,她以工程、工业、通信、电子……总之是以工科为特色的,这一点也毫无疑问。也就是说,它在实际上显得与Communication的精神,有些不相吻合。从学科建制来看,她更像是一个Industry University——工业大学,或者Engineering University——工程大学。而无论工业大学、还是工程大学,在我看来,和许多其他大学如农业大学、石油大学、矿业大学、财经大学……一样,都是与真正的大学精神不尽一致的,甚至直接就是相违背的。 这么说并非危言耸听,故作惊人之语。何谓大学?什么才是大学的本义和精神?十几年前,在我上大学的时候,这个问题就时常困扰着我。当时,我在新闻系就读。这个专业意味着,将来毕业,所对应的工作岗位,很可能(或说应当)就是媒体工作,或者与媒体相关的一些工作。这个专业的专业课,也大都是围绕专业能力的提升、而不是人的道义力量的提升来开设的,它难以解决我内心的问题,比如我是谁,我应当怎样活着才更有意义,才算不辜负此生等等。在我看来,后面的问题才是我所期望大学能够教我,或为我解答的。遗憾的是,在我所就读的大学的某个专业里,我无从解决我希望大学能够帮我解决的更为终极的一些问题——在其他专业里同样如此,也未可知。
我所在的大学周围,有很多其他学校,比如师范学院、财经学院,还有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之类的院校。每当我从那些学校门前经过,我就忍不住在心里问自己:我所就读的大学,到底与这些职业技术学院有什么区别?它的本质区别到底在哪里?
了解西方大学的发展历史,我们知道,现代意义上最早的一些大学,基本上都是从中世纪的修道院发展而来的。在大学的起步阶段,或说萌芽阶段,大学实际上更像是一个神学研究中心。在那个时候,神学意味这一切。大学里所讲授的逻辑、语法、修辞、数学、几何、天文、音乐等所谓的“七艺”,本质上都是为神学服务的。这固然由于当时社会是神学的天下,但是从内在理路上,那些神学家们也确实认为,神学是最高的学问,其中包含着人生问题的终极解答,自然也包括对人生的终极困境的积极回应。大学之“大”,正是“大”在对这些终极与根本性问题的回答上。
当然,自现代以来,不一样了。现代对人的发现,展示了人类生活的新的维度。现代科技的发展,更是在将人从劳动的艰辛中解放出来的同时,向人们应许了一个可能的美好世界。知识就是力量。科技知识更是力量。它能直接地服务于人的生活,将人从自然的束缚、乃至压迫中不断解放出来。于是,科技被重视,不断发展壮大,也成为现代大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这也似乎说明,大学能否称得上是大学,不在于她是否以科技类专业为主。即便以科技类的专业为主,只要她时时记得自己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也就是说,即便走在研究科技、技术创新的路上,也能始终记得自己的出发点(为了人类美好的生活)、自己努力的方向和终极目标(实现那个应许给人类的美好世界),就仍然能够配得上大学之名。
今天,科学技术类专业的高等学校之所以让人遗憾,有时让人感到它难以配得上“大学”之名,正在于它在这个终极维度上的缺失。就此而言,如果说它要仍然能够被称得上是“大学”,那它就要时时记得——套用一句流行的话——“不要因为我们走得太远而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交通大学第十一任校长、我国著名教育家、工学先驱和国学大师唐文治(1865—1954)先生关于人才培养,曾提出过“四个一等”:“须知吾人欲成学问,当为第一等学问;欲成事业,当为第一等事业;欲成人才,当为第一等人才。而欲成第一等学问、事业、人才,必先砥砺第一等品行。”
在我看来,这话是很能够体现一个大学的气度的。它之所以重要,不仅在于它是一代教育家关于教育理念的阐述,还在于其所体现出来的一所以科技、工程类专业为主的大学主政者的办学理念与教育格局。这里追求的四个“第一等”,所呈示的并非单纯的争强好胜——在那个国力积弱的时代,争强好胜,不被他国欺辱,虽然也是题中之意,却远不是说者的重心所在。其重点,或许在于话语间所体现出来的一个教育家目光高远、不甘人后的气度与襟怀。从晚清到民国,一百多年的贫弱与落后,备受列强欺侮。如今回头去看,却常令人惊讶,当时的人丝毫没有失去做人的精神与气魄。他们语气中的期许、笃定与自信,常令晚生如我者感到惭愧。那绝不是夸口“放卫星”,也与自我鼓励之类的后设心理学无关,它就是一个人、乃至一代人的精神气度与人性情怀。当它落实在大学的教育层面,就不仅成为一所大学的气度和力量,也会春风化雨般地鼓励、激荡一代青年人的精神。反观身处21世纪的我们,虽然早已摆脱了贫弱、挨打的处境,我们的精神却似乎还没有跟上来。
或许当今的“新新人类”会发出疑问:为交大首创铁路、电机、航海三科的唐校长,追求“第一等”也就罢了,为何将追求第一等学问、事业、人才的目标之实现落在“先砥砺第一等品行”上?发展铁路、机电、航海……这些学科,与品行何干?
读这几句话,难免会让人想起《礼记·大学》中所说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到修身齐家,再到治国平天下,思路不止相似,简直就是同一的。
那么,我们如何来理解唐先生的话?进而理解他的教育理念?它只是一个受中国传统文化和教育甚深的学人,由于文化熏染而导致的“偏见”?恐怕不能这么简单粗暴地以己度人。
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意见一样,唐先生认为,品行才是其他事情的根基。这里的品行,当然包括一个人的智性、眼光与趣味,更包括一个人的德性品质。从做人开始,反推所做之事,让做人成为所做之事的基础,这是传统中国学人的智慧。如今看来,仍然是值得信赖的。落实在教育事业上,它意味着一种反思力和评判力,即,无论学什么学科、做什么研究,最终都落实在品行,落实在人心的评判上,永远不失掉人心对科技发展、技术进步的观照。
如果说,大学里的人文、社会学科始终所做重要工作之一的就是这种观照,那么对于科技、工业类学科的发展来说,这一点更是尤其重要。因为它是来自科学技术内部的观照与省思。
我个人非常喜欢当代美国著名的科学哲学家费耶阿本德(P·Feyerabend,1924-1994)。这位在学院中显得极为鲁莽的科学哲学家,以其观点的极端、犀利,维护非理性主义,反对科学主义而闻名。他的一些文章——如《没有经验的科学》《对专家的安慰》——和专著——如《没有基础的知识》(Knowledge without Foundations)和《反对方法》(Against Method)——常会读得人热血沸腾。究其原因,不仅在于他对无反思的科学技术本身的批评让人直呼过瘾,更在于他的批评中所体现出的那种无所顾忌、只为自己所坚持的真理负责的天真与单纯着实会打动人。我们是否认同他的观点倒在其次,重要的是,他的批判声音体现了大学对终极问题的关心、对人类根本性问题的思考,以及在此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对现成之物的批判精神。也许,只有不谙世事的“学院动物”才会有如此做派。如此声音与姿态,是愈来愈稀薄,也愈来愈珍贵了。他们同样是大学的精神与风度的体现。——也许只有作为“庇护所”的大学,才能继续产生这样的“学院动物”?
3
前文谈到的唐文治先生,在他任交通大学校长的14年间,除了立志于办中国的“第一等大学”,从科技兴国的实际层面入手,首创铁路、电机、航海三科,奠定了交通大学和近代中国工科大学的发展基础,同时也高度重视国文教育,探索科学与国学并重的大学教育模式,培养了一大批文理兼通的大家。这样的情怀与现实成果,如今想来,都是令人极为心仪的。因为我们在这样的教育下所看到的,是有情有性的人,有个人面貌和人性风度的人,是对人世有着情怀和关心的人,而不是马尔库塞所批评的“单向度的人”。
英国数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家怀特海(1861—1947)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曾指出,教育的目标是,“要塑造既有广泛的文化修养,又在某个特殊方面有专业知识的人才,他们的专业知识可以给他们进步、腾飞的基础,而他们所具有的广泛的文化,使他们有哲学般深邃,又如艺术般高雅。”这话对于大学的教育,尤其是大学的科技类专业的教育更为适用。因为大学的培养目标,除了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还包括文化上的广博、人格上完整,以及作为一个社会人的文明与优雅。
与工业大学、工程大学等名字相比,交通大学的名字因为更少以具体专业类型来对自身定位和“限制”,而显得具有了更为开放、通达、宽豁和包容的身姿。这也使得她对于“大学”理念的开拓和发展,具有更大的潜力与可能。
就此来说,六十年前,交通大学在西安的落脚扎根,不仅为落后的关中腹地带来了现代文明的气息,也为她带来了更为宽广、自由的理念。想象一下,一位说着江浙细语的教授学者,从这片黄土地上走过的形象……虽然初看之下会有些不协调的感觉,甚至带着几分滑稽,但是时间久了,它的带有异质性色彩的创生力量就会显现出来。它的现代和文明,它的开放与沟通,它的不苟与精诚,都为灰头土脸的长安大地带来了新的元素和信息……
在我所任教的学校,每个学年给新闻系学生上《传播学概论》课程的一开始,都要提醒他们注意,“传播学”这个词语的英文表述,是Communication,而不是以trans-开头的其他词语,因为前者中的com-有“一起、共同……”的意思,表示“联系、合作式地完成某件事情”,而trans-只表示“从一边到另一边”,“共同性”的这层意思并不突出。与《传播学》这门课程一样,“传播学”这个词语也是舶来品。既是舶来品,就不能不首先明其出处。
与此同时,我会问学生,“交通大学”应当怎么翻译?从交通大学的网址、校徽甚至大学校园里随手可以买到的笔记本和信签纸上看,现在都称作JIAOTONG UNIVERSITY。但是,如果进一步问:中文里的“交通”到底是什么意思?用英文应当如何恰切地表述——尤其是在向外国友人说明的时候?要知道,在交通大学,不仅中外合作的教学和各类项目众多,就是留学生人数也在不断增多。因此,上述问题真不是什么“假想”。在诸如此类的情形下,只方便地称作JIAOTONG UNIVERSITY,恐怕就显得不够了。
环顾国内大学的命名,有的取自地名,如北京大学;有的取自学校的学科侧重或特色,比如石油大学、邮电大学、财经大学、民族大学……等等;即使抽象一些的,也以科技大学、理工大学之类来命名。那么,什么是“交通大学”呢?能叫TRAFFIC UNIVERSITY,或者TRANSPORTATION UNIVERSITY吗?不要说交通大学的老师和学生不答应,就是我课堂上的学生,虽然一时想不出该如何表述,却也认为,无论如何,不能按照从字面上的理解,将“交通”译成TRAFFIC或者TRANSPORTATION。这时,脑子灵活的同学会想到,老师是在讲到Communication的时候问及“交通”(大学)的英译,想必这个“交通”就应该译作Communication?在我看来,答案是肯定的。
将“交通”译作Communication有什么理由呢?换句话说,在汉语语境中,我们应当如何理解交通大学中的“交通”二字呢?这里的“交通”,与我们当代汉语语境中的通常所说的“交通”(traffic)虽然有关,却绝对谈不上是对应关系。
众所周知,交通大学的渊源可以追溯至1896年的南洋公学。从南洋公学到交通大学,经历了多次的转并,其中就包括吸收“北京铁路管理学校”、“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成为自己的一部分。如此,才有了1921年夏天成立的交通大学(具体的说法之一,是1921年,北洋政府交通部组建交通大学,总部设在北京,下设北京、唐山、上海三个学校,现在的西安交通大学,来自之前在上海设立分校,也即上海交通大学)。这仿佛不正是说,因为交通大学与“交通部”有关联,才有了“交通”之名么?看起来似乎是这样。但是随之,问题也来了:交通大学与交通部所管辖的交通运输、以及今天越来越发达的物流等,又有多大关系呢?即便我们知道,作为原交通大学之一部分的西南交通大学,其最好的专业之一便是与铁路运输有关的系列专业,也改变不了上述基本判断——交通大学不能被称为TRAFFIC UNIVERSITY。因为在我们心目中,“交通大学”绝不应当仅仅是以工程类、工业类为主要学科——尤其是教育目的的高校,哪怕她在事实上是中国高等工程的研究基地,同时也是高等工程师的养成所。在我们心里,她首先应当体现一种大学精神。这种大学精神就是交流、沟通、含纳、开放、生机勃勃、爝火不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的精神。落实在实际层面上,它表现为以先进的科技拯救微弱的国力,其背后的精神动力,则是拯救民族危亡,重塑民族品格,推动传统中国的现代化,孕育中国的现代文明。这里的“现代化”,当然首先是以科技作为重要基础和体现,却不是全部,更不是终极的目的和归宿。它的终极归宿应当是促进国家和人民的现代与文明,推动社会与人民生活,乃至个体的内心与精神一起,拥有现代性的面貌,能够以现代、文明的精神面貌,进入现代世界。
记得曾和一个同在大学里供职的朋友说起这些。他的一个疑问是,现在的中国传媒大学,其英文名字就叫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如此,交通大学如何能也叫作Communication University?我的回答是,且不说中国传媒大学的名字来得晚(2004年才更名为现在这个名字,而交通大学是从1921年得名的),就是从其具体的意涵上来讲,将传媒大学的“传媒”二字译作Communication,也是有失偏颇的,因为它失却了新闻事业(Journalism)与大众媒介(mass madia)有关的这层内容。在我看来,中国传媒大学的英文名字中,至少应当出现Journalism与mass madia中的一个,才算名副其实。退一步说,以现在的Communication来对译“传媒”二字,也是值得商榷的。更不用说,这里的Communication取的是作为一个狭义的专业术语的意义。实际上,这个英文词语在其日常的用法和意义上,要广泛得多。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交通大学也用过Communication 来为“交通”二字作解,为什么后来不用了?兴许与传媒大学也用了同样的英文表述有关?不得而知。
2
虽然按照以上所说,交通大学更应该被称为Communication University,但是我心里,并非没有疑问和矛盾。比如,以Communication来对译“交通”,虽然在更为内在的意义上说得通,甚至也更为恰当,但是从交通大学的现实来看,她以工程、工业、通信、电子……总之是以工科为特色的,这一点也毫无疑问。也就是说,它在实际上显得与Communication的精神,有些不相吻合。从学科建制来看,她更像是一个Industry University——工业大学,或者Engineering University——工程大学。而无论工业大学、还是工程大学,在我看来,和许多其他大学如农业大学、石油大学、矿业大学、财经大学……一样,都是与真正的大学精神不尽一致的,甚至直接就是相违背的。 这么说并非危言耸听,故作惊人之语。何谓大学?什么才是大学的本义和精神?十几年前,在我上大学的时候,这个问题就时常困扰着我。当时,我在新闻系就读。这个专业意味着,将来毕业,所对应的工作岗位,很可能(或说应当)就是媒体工作,或者与媒体相关的一些工作。这个专业的专业课,也大都是围绕专业能力的提升、而不是人的道义力量的提升来开设的,它难以解决我内心的问题,比如我是谁,我应当怎样活着才更有意义,才算不辜负此生等等。在我看来,后面的问题才是我所期望大学能够教我,或为我解答的。遗憾的是,在我所就读的大学的某个专业里,我无从解决我希望大学能够帮我解决的更为终极的一些问题——在其他专业里同样如此,也未可知。
我所在的大学周围,有很多其他学校,比如师范学院、财经学院,还有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之类的院校。每当我从那些学校门前经过,我就忍不住在心里问自己:我所就读的大学,到底与这些职业技术学院有什么区别?它的本质区别到底在哪里?
了解西方大学的发展历史,我们知道,现代意义上最早的一些大学,基本上都是从中世纪的修道院发展而来的。在大学的起步阶段,或说萌芽阶段,大学实际上更像是一个神学研究中心。在那个时候,神学意味这一切。大学里所讲授的逻辑、语法、修辞、数学、几何、天文、音乐等所谓的“七艺”,本质上都是为神学服务的。这固然由于当时社会是神学的天下,但是从内在理路上,那些神学家们也确实认为,神学是最高的学问,其中包含着人生问题的终极解答,自然也包括对人生的终极困境的积极回应。大学之“大”,正是“大”在对这些终极与根本性问题的回答上。
当然,自现代以来,不一样了。现代对人的发现,展示了人类生活的新的维度。现代科技的发展,更是在将人从劳动的艰辛中解放出来的同时,向人们应许了一个可能的美好世界。知识就是力量。科技知识更是力量。它能直接地服务于人的生活,将人从自然的束缚、乃至压迫中不断解放出来。于是,科技被重视,不断发展壮大,也成为现代大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这也似乎说明,大学能否称得上是大学,不在于她是否以科技类专业为主。即便以科技类的专业为主,只要她时时记得自己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也就是说,即便走在研究科技、技术创新的路上,也能始终记得自己的出发点(为了人类美好的生活)、自己努力的方向和终极目标(实现那个应许给人类的美好世界),就仍然能够配得上大学之名。
今天,科学技术类专业的高等学校之所以让人遗憾,有时让人感到它难以配得上“大学”之名,正在于它在这个终极维度上的缺失。就此而言,如果说它要仍然能够被称得上是“大学”,那它就要时时记得——套用一句流行的话——“不要因为我们走得太远而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交通大学第十一任校长、我国著名教育家、工学先驱和国学大师唐文治(1865—1954)先生关于人才培养,曾提出过“四个一等”:“须知吾人欲成学问,当为第一等学问;欲成事业,当为第一等事业;欲成人才,当为第一等人才。而欲成第一等学问、事业、人才,必先砥砺第一等品行。”
在我看来,这话是很能够体现一个大学的气度的。它之所以重要,不仅在于它是一代教育家关于教育理念的阐述,还在于其所体现出来的一所以科技、工程类专业为主的大学主政者的办学理念与教育格局。这里追求的四个“第一等”,所呈示的并非单纯的争强好胜——在那个国力积弱的时代,争强好胜,不被他国欺辱,虽然也是题中之意,却远不是说者的重心所在。其重点,或许在于话语间所体现出来的一个教育家目光高远、不甘人后的气度与襟怀。从晚清到民国,一百多年的贫弱与落后,备受列强欺侮。如今回头去看,却常令人惊讶,当时的人丝毫没有失去做人的精神与气魄。他们语气中的期许、笃定与自信,常令晚生如我者感到惭愧。那绝不是夸口“放卫星”,也与自我鼓励之类的后设心理学无关,它就是一个人、乃至一代人的精神气度与人性情怀。当它落实在大学的教育层面,就不仅成为一所大学的气度和力量,也会春风化雨般地鼓励、激荡一代青年人的精神。反观身处21世纪的我们,虽然早已摆脱了贫弱、挨打的处境,我们的精神却似乎还没有跟上来。
或许当今的“新新人类”会发出疑问:为交大首创铁路、电机、航海三科的唐校长,追求“第一等”也就罢了,为何将追求第一等学问、事业、人才的目标之实现落在“先砥砺第一等品行”上?发展铁路、机电、航海……这些学科,与品行何干?
读这几句话,难免会让人想起《礼记·大学》中所说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到修身齐家,再到治国平天下,思路不止相似,简直就是同一的。
那么,我们如何来理解唐先生的话?进而理解他的教育理念?它只是一个受中国传统文化和教育甚深的学人,由于文化熏染而导致的“偏见”?恐怕不能这么简单粗暴地以己度人。
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意见一样,唐先生认为,品行才是其他事情的根基。这里的品行,当然包括一个人的智性、眼光与趣味,更包括一个人的德性品质。从做人开始,反推所做之事,让做人成为所做之事的基础,这是传统中国学人的智慧。如今看来,仍然是值得信赖的。落实在教育事业上,它意味着一种反思力和评判力,即,无论学什么学科、做什么研究,最终都落实在品行,落实在人心的评判上,永远不失掉人心对科技发展、技术进步的观照。
如果说,大学里的人文、社会学科始终所做重要工作之一的就是这种观照,那么对于科技、工业类学科的发展来说,这一点更是尤其重要。因为它是来自科学技术内部的观照与省思。
我个人非常喜欢当代美国著名的科学哲学家费耶阿本德(P·Feyerabend,1924-1994)。这位在学院中显得极为鲁莽的科学哲学家,以其观点的极端、犀利,维护非理性主义,反对科学主义而闻名。他的一些文章——如《没有经验的科学》《对专家的安慰》——和专著——如《没有基础的知识》(Knowledge without Foundations)和《反对方法》(Against Method)——常会读得人热血沸腾。究其原因,不仅在于他对无反思的科学技术本身的批评让人直呼过瘾,更在于他的批评中所体现出的那种无所顾忌、只为自己所坚持的真理负责的天真与单纯着实会打动人。我们是否认同他的观点倒在其次,重要的是,他的批判声音体现了大学对终极问题的关心、对人类根本性问题的思考,以及在此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对现成之物的批判精神。也许,只有不谙世事的“学院动物”才会有如此做派。如此声音与姿态,是愈来愈稀薄,也愈来愈珍贵了。他们同样是大学的精神与风度的体现。——也许只有作为“庇护所”的大学,才能继续产生这样的“学院动物”?
3
前文谈到的唐文治先生,在他任交通大学校长的14年间,除了立志于办中国的“第一等大学”,从科技兴国的实际层面入手,首创铁路、电机、航海三科,奠定了交通大学和近代中国工科大学的发展基础,同时也高度重视国文教育,探索科学与国学并重的大学教育模式,培养了一大批文理兼通的大家。这样的情怀与现实成果,如今想来,都是令人极为心仪的。因为我们在这样的教育下所看到的,是有情有性的人,有个人面貌和人性风度的人,是对人世有着情怀和关心的人,而不是马尔库塞所批评的“单向度的人”。
英国数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家怀特海(1861—1947)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曾指出,教育的目标是,“要塑造既有广泛的文化修养,又在某个特殊方面有专业知识的人才,他们的专业知识可以给他们进步、腾飞的基础,而他们所具有的广泛的文化,使他们有哲学般深邃,又如艺术般高雅。”这话对于大学的教育,尤其是大学的科技类专业的教育更为适用。因为大学的培养目标,除了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还包括文化上的广博、人格上完整,以及作为一个社会人的文明与优雅。
与工业大学、工程大学等名字相比,交通大学的名字因为更少以具体专业类型来对自身定位和“限制”,而显得具有了更为开放、通达、宽豁和包容的身姿。这也使得她对于“大学”理念的开拓和发展,具有更大的潜力与可能。
就此来说,六十年前,交通大学在西安的落脚扎根,不仅为落后的关中腹地带来了现代文明的气息,也为她带来了更为宽广、自由的理念。想象一下,一位说着江浙细语的教授学者,从这片黄土地上走过的形象……虽然初看之下会有些不协调的感觉,甚至带着几分滑稽,但是时间久了,它的带有异质性色彩的创生力量就会显现出来。它的现代和文明,它的开放与沟通,它的不苟与精诚,都为灰头土脸的长安大地带来了新的元素和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