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精神与气度

来源 :延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426972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在我所任教的学校,每个学年给新闻系学生上《传播学概论》课程的一开始,都要提醒他们注意,“传播学”这个词语的英文表述,是Communication,而不是以trans-开头的其他词语,因为前者中的com-有“一起、共同……”的意思,表示“联系、合作式地完成某件事情”,而trans-只表示“从一边到另一边”,“共同性”的这层意思并不突出。与《传播学》这门课程一样,“传播学”这个词语也是舶来品。既是舶来品,就不能不首先明其出处。
  与此同时,我会问学生,“交通大学”应当怎么翻译?从交通大学的网址、校徽甚至大学校园里随手可以买到的笔记本和信签纸上看,现在都称作JIAOTONG UNIVERSITY。但是,如果进一步问:中文里的“交通”到底是什么意思?用英文应当如何恰切地表述——尤其是在向外国友人说明的时候?要知道,在交通大学,不仅中外合作的教学和各类项目众多,就是留学生人数也在不断增多。因此,上述问题真不是什么“假想”。在诸如此类的情形下,只方便地称作JIAOTONG UNIVERSITY,恐怕就显得不够了。
  环顾国内大学的命名,有的取自地名,如北京大学;有的取自学校的学科侧重或特色,比如石油大学、邮电大学、财经大学、民族大学……等等;即使抽象一些的,也以科技大学、理工大学之类来命名。那么,什么是“交通大学”呢?能叫TRAFFIC UNIVERSITY,或者TRANSPORTATION UNIVERSITY吗?不要说交通大学的老师和学生不答应,就是我课堂上的学生,虽然一时想不出该如何表述,却也认为,无论如何,不能按照从字面上的理解,将“交通”译成TRAFFIC或者TRANSPORTATION。这时,脑子灵活的同学会想到,老师是在讲到Communication的时候问及“交通”(大学)的英译,想必这个“交通”就应该译作Communication?在我看来,答案是肯定的。
  将“交通”译作Communication有什么理由呢?换句话说,在汉语语境中,我们应当如何理解交通大学中的“交通”二字呢?这里的“交通”,与我们当代汉语语境中的通常所说的“交通”(traffic)虽然有关,却绝对谈不上是对应关系。
  众所周知,交通大学的渊源可以追溯至1896年的南洋公学。从南洋公学到交通大学,经历了多次的转并,其中就包括吸收“北京铁路管理学校”、“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成为自己的一部分。如此,才有了1921年夏天成立的交通大学(具体的说法之一,是1921年,北洋政府交通部组建交通大学,总部设在北京,下设北京、唐山、上海三个学校,现在的西安交通大学,来自之前在上海设立分校,也即上海交通大学)。这仿佛不正是说,因为交通大学与“交通部”有关联,才有了“交通”之名么?看起来似乎是这样。但是随之,问题也来了:交通大学与交通部所管辖的交通运输、以及今天越来越发达的物流等,又有多大关系呢?即便我们知道,作为原交通大学之一部分的西南交通大学,其最好的专业之一便是与铁路运输有关的系列专业,也改变不了上述基本判断——交通大学不能被称为TRAFFIC UNIVERSITY。因为在我们心目中,“交通大学”绝不应当仅仅是以工程类、工业类为主要学科——尤其是教育目的的高校,哪怕她在事实上是中国高等工程的研究基地,同时也是高等工程师的养成所。在我们心里,她首先应当体现一种大学精神。这种大学精神就是交流、沟通、含纳、开放、生机勃勃、爝火不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的精神。落实在实际层面上,它表现为以先进的科技拯救微弱的国力,其背后的精神动力,则是拯救民族危亡,重塑民族品格,推动传统中国的现代化,孕育中国的现代文明。这里的“现代化”,当然首先是以科技作为重要基础和体现,却不是全部,更不是终极的目的和归宿。它的终极归宿应当是促进国家和人民的现代与文明,推动社会与人民生活,乃至个体的内心与精神一起,拥有现代性的面貌,能够以现代、文明的精神面貌,进入现代世界。
  记得曾和一个同在大学里供职的朋友说起这些。他的一个疑问是,现在的中国传媒大学,其英文名字就叫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如此,交通大学如何能也叫作Communication University?我的回答是,且不说中国传媒大学的名字来得晚(2004年才更名为现在这个名字,而交通大学是从1921年得名的),就是从其具体的意涵上来讲,将传媒大学的“传媒”二字译作Communication,也是有失偏颇的,因为它失却了新闻事业(Journalism)与大众媒介(mass madia)有关的这层内容。在我看来,中国传媒大学的英文名字中,至少应当出现Journalism与mass madia中的一个,才算名副其实。退一步说,以现在的Communication来对译“传媒”二字,也是值得商榷的。更不用说,这里的Communication取的是作为一个狭义的专业术语的意义。实际上,这个英文词语在其日常的用法和意义上,要广泛得多。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交通大学也用过Communication 来为“交通”二字作解,为什么后来不用了?兴许与传媒大学也用了同样的英文表述有关?不得而知。
  2
  虽然按照以上所说,交通大学更应该被称为Communication University,但是我心里,并非没有疑问和矛盾。比如,以Communication来对译“交通”,虽然在更为内在的意义上说得通,甚至也更为恰当,但是从交通大学的现实来看,她以工程、工业、通信、电子……总之是以工科为特色的,这一点也毫无疑问。也就是说,它在实际上显得与Communication的精神,有些不相吻合。从学科建制来看,她更像是一个Industry University——工业大学,或者Engineering University——工程大学。而无论工业大学、还是工程大学,在我看来,和许多其他大学如农业大学、石油大学、矿业大学、财经大学……一样,都是与真正的大学精神不尽一致的,甚至直接就是相违背的。   这么说并非危言耸听,故作惊人之语。何谓大学?什么才是大学的本义和精神?十几年前,在我上大学的时候,这个问题就时常困扰着我。当时,我在新闻系就读。这个专业意味着,将来毕业,所对应的工作岗位,很可能(或说应当)就是媒体工作,或者与媒体相关的一些工作。这个专业的专业课,也大都是围绕专业能力的提升、而不是人的道义力量的提升来开设的,它难以解决我内心的问题,比如我是谁,我应当怎样活着才更有意义,才算不辜负此生等等。在我看来,后面的问题才是我所期望大学能够教我,或为我解答的。遗憾的是,在我所就读的大学的某个专业里,我无从解决我希望大学能够帮我解决的更为终极的一些问题——在其他专业里同样如此,也未可知。
  我所在的大学周围,有很多其他学校,比如师范学院、财经学院,还有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之类的院校。每当我从那些学校门前经过,我就忍不住在心里问自己:我所就读的大学,到底与这些职业技术学院有什么区别?它的本质区别到底在哪里?
  了解西方大学的发展历史,我们知道,现代意义上最早的一些大学,基本上都是从中世纪的修道院发展而来的。在大学的起步阶段,或说萌芽阶段,大学实际上更像是一个神学研究中心。在那个时候,神学意味这一切。大学里所讲授的逻辑、语法、修辞、数学、几何、天文、音乐等所谓的“七艺”,本质上都是为神学服务的。这固然由于当时社会是神学的天下,但是从内在理路上,那些神学家们也确实认为,神学是最高的学问,其中包含着人生问题的终极解答,自然也包括对人生的终极困境的积极回应。大学之“大”,正是“大”在对这些终极与根本性问题的回答上。
  当然,自现代以来,不一样了。现代对人的发现,展示了人类生活的新的维度。现代科技的发展,更是在将人从劳动的艰辛中解放出来的同时,向人们应许了一个可能的美好世界。知识就是力量。科技知识更是力量。它能直接地服务于人的生活,将人从自然的束缚、乃至压迫中不断解放出来。于是,科技被重视,不断发展壮大,也成为现代大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这也似乎说明,大学能否称得上是大学,不在于她是否以科技类专业为主。即便以科技类的专业为主,只要她时时记得自己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也就是说,即便走在研究科技、技术创新的路上,也能始终记得自己的出发点(为了人类美好的生活)、自己努力的方向和终极目标(实现那个应许给人类的美好世界),就仍然能够配得上大学之名。
  今天,科学技术类专业的高等学校之所以让人遗憾,有时让人感到它难以配得上“大学”之名,正在于它在这个终极维度上的缺失。就此而言,如果说它要仍然能够被称得上是“大学”,那它就要时时记得——套用一句流行的话——“不要因为我们走得太远而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交通大学第十一任校长、我国著名教育家、工学先驱和国学大师唐文治(1865—1954)先生关于人才培养,曾提出过“四个一等”:“须知吾人欲成学问,当为第一等学问;欲成事业,当为第一等事业;欲成人才,当为第一等人才。而欲成第一等学问、事业、人才,必先砥砺第一等品行。”
  在我看来,这话是很能够体现一个大学的气度的。它之所以重要,不仅在于它是一代教育家关于教育理念的阐述,还在于其所体现出来的一所以科技、工程类专业为主的大学主政者的办学理念与教育格局。这里追求的四个“第一等”,所呈示的并非单纯的争强好胜——在那个国力积弱的时代,争强好胜,不被他国欺辱,虽然也是题中之意,却远不是说者的重心所在。其重点,或许在于话语间所体现出来的一个教育家目光高远、不甘人后的气度与襟怀。从晚清到民国,一百多年的贫弱与落后,备受列强欺侮。如今回头去看,却常令人惊讶,当时的人丝毫没有失去做人的精神与气魄。他们语气中的期许、笃定与自信,常令晚生如我者感到惭愧。那绝不是夸口“放卫星”,也与自我鼓励之类的后设心理学无关,它就是一个人、乃至一代人的精神气度与人性情怀。当它落实在大学的教育层面,就不仅成为一所大学的气度和力量,也会春风化雨般地鼓励、激荡一代青年人的精神。反观身处21世纪的我们,虽然早已摆脱了贫弱、挨打的处境,我们的精神却似乎还没有跟上来。
  或许当今的“新新人类”会发出疑问:为交大首创铁路、电机、航海三科的唐校长,追求“第一等”也就罢了,为何将追求第一等学问、事业、人才的目标之实现落在“先砥砺第一等品行”上?发展铁路、机电、航海……这些学科,与品行何干?
  读这几句话,难免会让人想起《礼记·大学》中所说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到修身齐家,再到治国平天下,思路不止相似,简直就是同一的。
  那么,我们如何来理解唐先生的话?进而理解他的教育理念?它只是一个受中国传统文化和教育甚深的学人,由于文化熏染而导致的“偏见”?恐怕不能这么简单粗暴地以己度人。
  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意见一样,唐先生认为,品行才是其他事情的根基。这里的品行,当然包括一个人的智性、眼光与趣味,更包括一个人的德性品质。从做人开始,反推所做之事,让做人成为所做之事的基础,这是传统中国学人的智慧。如今看来,仍然是值得信赖的。落实在教育事业上,它意味着一种反思力和评判力,即,无论学什么学科、做什么研究,最终都落实在品行,落实在人心的评判上,永远不失掉人心对科技发展、技术进步的观照。
  如果说,大学里的人文、社会学科始终所做重要工作之一的就是这种观照,那么对于科技、工业类学科的发展来说,这一点更是尤其重要。因为它是来自科学技术内部的观照与省思。
  我个人非常喜欢当代美国著名的科学哲学家费耶阿本德(P·Feyerabend,1924-1994)。这位在学院中显得极为鲁莽的科学哲学家,以其观点的极端、犀利,维护非理性主义,反对科学主义而闻名。他的一些文章——如《没有经验的科学》《对专家的安慰》——和专著——如《没有基础的知识》(Knowledge without Foundations)和《反对方法》(Against Method)——常会读得人热血沸腾。究其原因,不仅在于他对无反思的科学技术本身的批评让人直呼过瘾,更在于他的批评中所体现出的那种无所顾忌、只为自己所坚持的真理负责的天真与单纯着实会打动人。我们是否认同他的观点倒在其次,重要的是,他的批判声音体现了大学对终极问题的关心、对人类根本性问题的思考,以及在此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对现成之物的批判精神。也许,只有不谙世事的“学院动物”才会有如此做派。如此声音与姿态,是愈来愈稀薄,也愈来愈珍贵了。他们同样是大学的精神与风度的体现。——也许只有作为“庇护所”的大学,才能继续产生这样的“学院动物”?
  3
  前文谈到的唐文治先生,在他任交通大学校长的14年间,除了立志于办中国的“第一等大学”,从科技兴国的实际层面入手,首创铁路、电机、航海三科,奠定了交通大学和近代中国工科大学的发展基础,同时也高度重视国文教育,探索科学与国学并重的大学教育模式,培养了一大批文理兼通的大家。这样的情怀与现实成果,如今想来,都是令人极为心仪的。因为我们在这样的教育下所看到的,是有情有性的人,有个人面貌和人性风度的人,是对人世有着情怀和关心的人,而不是马尔库塞所批评的“单向度的人”。
  英国数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家怀特海(1861—1947)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曾指出,教育的目标是,“要塑造既有广泛的文化修养,又在某个特殊方面有专业知识的人才,他们的专业知识可以给他们进步、腾飞的基础,而他们所具有的广泛的文化,使他们有哲学般深邃,又如艺术般高雅。”这话对于大学的教育,尤其是大学的科技类专业的教育更为适用。因为大学的培养目标,除了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还包括文化上的广博、人格上完整,以及作为一个社会人的文明与优雅。
  与工业大学、工程大学等名字相比,交通大学的名字因为更少以具体专业类型来对自身定位和“限制”,而显得具有了更为开放、通达、宽豁和包容的身姿。这也使得她对于“大学”理念的开拓和发展,具有更大的潜力与可能。
  就此来说,六十年前,交通大学在西安的落脚扎根,不仅为落后的关中腹地带来了现代文明的气息,也为她带来了更为宽广、自由的理念。想象一下,一位说着江浙细语的教授学者,从这片黄土地上走过的形象……虽然初看之下会有些不协调的感觉,甚至带着几分滑稽,但是时间久了,它的带有异质性色彩的创生力量就会显现出来。它的现代和文明,它的开放与沟通,它的不苟与精诚,都为灰头土脸的长安大地带来了新的元素和信息……
其他文献
1  刘二爷把竹椅往太阳底下挪了挪。晒个太阳,挪了有两三回了。你个孬种,欺负我老怎的?移得也太快了。刘二爷在心里骂着。  一群鸡抖抖身上的毛,在他脚边东啄一口,西掏一口,和二爷一道追着太阳。  一阵风,院子里各种颜色的垃圾慢慢地聚拢成一个小旋涡,二爷的眼里落灰了,他眨巴眨巴眼,又骂了一句。他讨厌这里的天气,讨厌几十年了,他想安徽的老家,也是想了几十年了。  可是那个家,仿佛也不是他的家,父母早已作
期刊
看戏  在阳山古戏台我看见奶奶  从老屋一角的树梢钻出  透过青色瓦砾  她伸出手  说要搭建一个舞台  她把舞台抹得清清亮亮  音响有了  舞美灯光和器乐也有了  只是唱歌的人还没有来  我顺着舞台有光的方向  咕噜噜滚起了铁环  月亮被撞了一下腰  云层一团团压过  夜风被甩了又甩  报幕人说  表演现在开始  一株水稻  我从城里回到农村  父亲说,稻子熟了  父亲说这句话的时候  声音很轻
期刊
在我十四岁那年或是更早一点的时候,我发现我的耳朵开始有了一些变化。懵懂无知的我逢人交谈便说一句:“昨天晚上你在枕头里听见了什么?”可是被问到的人总是垂着眼帘漫不经心地答一句:“没有。”  我开始意识到我的不同。  我不知道我听到的是什么。刚开始的那段时间里,我只能用抽象的语言或是蹩脚的手势以荒诞不经的方法描绘我听到的画面:每当夜晚临近十二点,我会突然从无边无际的黑暗中被人生拉硬拽出来。重重地从云端
期刊
穿过横贯的一脉山峦,车道线模糊的柏油路连着我和故乡,沿着路往下开去,我和那些院子离得越来越近了。  约莫十几年前,那时我大概四岁,正是开始记事的年纪。相比于文字道理,小孩总是肯把记忆花在五彩斑斓的空间上,幸得院子使我过的并不无趣。  头一个要说的院子,自然是自小长大住的地方。对当时四岁的我来说,已经足够成为各种游戏的合格后花园。院子里的楼一栋七层,不高,吃过晚饭想叫朋友出来玩,站在底下吼一嗓子就行
期刊
那些被遗忘的语言  驱车百里,到丁香发芽的地方  头痛消失了。刚下过雨  彩虹撑起翅膀,悬在空中  我听见,有人叫我名字  缓缓回头,却落下一片花瓣  回声从泥土传来  我猜想,一些被遗忘的语言  沾满湿空气。一些事故  早已落地成灰  大地对岸,太阳给夜景施工  山脊红红的  像喝醉的夸父,轰然倒地  睡梦中,肆溅的沙砾  崩进一座旧房子  我从梦中醒来  沿着小路,往山上爬  抓住比鱼皮更滑的
期刊
写给祖国的申请书  祖国啊!我要用我最纯净的爱  用我最气盛、最蓬勃的十八九岁  犹如一张白纸;用我最震耳欲聋的呐喊  最凶猛的拳头,给您写一份申请  祖国啊!请用您风暴硕大的双手  把我拽进巴丹吉林沙漠,不给一颗草木  一滴水,用您最热烈、三伏天的太阳  以沙地为炉、朔风为铲,翻我烤我  让我修炼一颗火眼金晴,辨认潜伏的敌人  请冻僵我吧!用您冬天最低的温度  浩荡的北风,铺天盖地的雪,撕裂我 
期刊
馬汉跃美术作品欣赏
期刊
初到泸定  几个随性的人连旅游攻略都没有来得及做,就一路向西直奔向往已久的神奇圣地拉萨而去。地图一看,朋友的攻略一借鉴直接导航第一站——成都。620公里6个多小时的车程丝毫没有觉得劳累,在成都酒店住一晚后,无心领略天府风情,于次日清晨又马不停蹄的驱车236公里赶往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东大门泸定县……  远远看见飞檐翘角的泸定桥亭气派宏大,粗壮铮亮的铁链横跨在波涛汹涌的大渡河面霸气的使天堑变通途!很
期刊
春天到底是像模像样地来了。几日前,那阵倒春寒连尾根毛也缩巴干净了。推开门,依旧觉出冷,可那冷也不像先前直扎到皮上渗到肉里再往骨缝里钻,只在肤面懒懒地磨着蹭着。天还没有大亮,老鸹山喳子们在枝上跳着闹着,若搁几日前,准没这般好心情。  老海打着哈欠深吸一口气,仿佛缺氧的鱼。也差不多吧,脑子里笨笨的重重的,残留着梦境中扯带出的一团影像,挤压着他面葫芦一样狭小的大脑空间。那影像含含糊糊瓮声瓮气,弄得他整夜
期刊
一  山风在清冽的泉水里洗净,慢悠悠晃进村子,东家进,西家出,很快把各家挂在廊檐下的腊肉特有的气味弥散开来。村庙里,几缕香烟在飘逸,几点黄豆粒儿大的烛焰在摇曳,空气中添入了沁人心脾的香烛味。  年味渐浓,我家那条长久未沾荤腥的黄狗,对肉的感知早已到了敏锐的地步,它预想着即将享受好伙食的日子,那双冷酷的眼睛带上了些媚态。这个时候,若有陌生人来串门,它那条蓬松松的尾巴会像旗帜一样竖起,晃动起来春风浩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