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产业与乡村振兴

来源 :农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qw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基础和关键。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对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地域广阔,农业资源丰富,若各地因地制宜,着力在选准特色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做响农业品牌、加强技术创新、激发产业活力等方面下功夫,必定会以特色农业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助力乡村振兴。
  关键词:特色产业;产业振兴;乡村振兴;产业链;机制创新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产业兴,才能带动乡村兴。只有夯实了产业根基,让乡村具有“造血”功能,才能激发农民自身的内在动力和蓬勃活力。《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指出,支持脱贫地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注重产业后续长期培育,尊重市场规律和产业发展规律,提高产业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乡村发展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要走出一条人无我有、科学发展、符合自身实际的道路。当前,我国乡村产业普遍存在规模小、布局散、链条短等突出问题,品种、品质、品牌都有待提高。业内分析认为,没有立足当地特色资源选准产业,没有顺应产业发展规律发展产业,是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事实上,地理位置、气候、土壤等都是发展特色产业的宝贵“财富”,要充分合理地利用当地自然资源,让绿水青山为当地群众带来“金山银山”。同时,特色产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领先地位和较好利润,从而得以生存、发展和壮大,就必须形成规模效益。这就要求对特色产业进行深度挖掘和加工,打造一条特色产业链,使特色产业具有规模性、不可复制性,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并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
  立足优势选准特色产业
  特色农业是将区域内独特的农业资源转化为名优产品和特色商品的现代农业。发展特色农业要立足区域自然资源优势,科学选择,绝不能一哄而上。应突出生态特色,充分发挥我国生态类型丰富的优势,培育发展特色产业。
  华容河流经的湖南省华容县三封寺镇,北枕长江,南望洞庭,地势宽广,土壤肥沃,产出多种优质农产品,其中尤以芥菜知名。据三封寺镇党委书记张哲君介绍,过去,当地芥菜种植主要以散户为主,不成规模,加上缺乏技术指导,经济效益并不明显,村民种植积极性不高。從2017年开始,为充分发挥“一县一特”“一乡一品”资源优势,华容县出台了芥菜产业发展五年规划,鼓励农民流转土地,积极培育芥菜种植大户和专业合作社,并专门成立了蔬菜产业服务中心,推动芥菜种植朝着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目前,全镇芥菜种植面积已扩大到1.5万亩,其中包括投资2800万元、高标准建设打造的3000亩芥菜种植示范基地,以及300多亩芥菜集中育苗基地,并培育发展了10家专业合作社。全镇有居民3.2万人,每3个劳动力中就有1个在从事芥菜种植和加工产业。2020年,全镇芥菜年总产值达9.2亿元,产品远销20余个国家和地区,带动当地村民增收20%以上。
  为促进芥菜产业集群发展,推动企业转型升级,4年前,当地政府投资10.5亿元,在三封寺镇开始兴建华容芥菜加工产业园。园区总占地面积1000亩,规划设计有生产功能区、科技研发区、污染治理区、物联功能区等多个综合区。目前,园区一期已基本建成,能够容纳20多家规模企业入驻。插旗菜业、宏绿食品、湘满天、开口爽等7家湖南省以及岳阳市的龙头企业,与镇上的合作社、种植大户均签订了芥菜保底收购协议。
  2020年,华容县芥菜产业年产值达80亿元,加工规模85万吨,加工工业总产值近50亿元。目前,当地正积极引导更多农产品加工企业逐步搬迁入驻园区,发展“农业+产业园区”“农业+科技园区”多种新型产业业态,着力打造产值超百亿规模的芥菜产业园。
  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交汇地带的甘肃省定西市,因复杂的地形地貌和多样性的气候类型,成为马铃薯不同品种种植的绝佳区域。这里种植马铃薯已有200多年历史,被誉为中国乃至全世界马铃薯最佳适种区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曾经的“救命薯”已经变成“致富薯”。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了全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十大典型”,定西市打造马铃薯产业链,实现马铃薯产业高质高效发展的典型经验入选其中。
  安定区作为定西市马铃薯产业的重要基地之一,也是全国马铃薯种植面积最大、微型薯繁育能力最强、依靠马铃薯增收最多、占生产总值比例最高的县区之一。近年来,全区大力发展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和全膜马铃薯种植产业,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薯”光产业。
  马铃薯要增产,良种是关键。为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近年来,安定区把良种看作马铃薯产业转型升级的“生命线”,大力推动脱毒种薯实现“全覆盖”,为马铃薯产业稳产增产、畅销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安定区还针对南北不同地域和不同乡镇的土壤、水肥等条件差异,合理确定种植品种和区域布局,高淀粉加工薯主要推广种植庄薯3号、陇薯3号,全粉加工薯主要推广种植陇薯10号、冀张薯8号、大西洋,鲜食菜用薯主要推广种植新大坪、陇薯7号、青薯9号,在水川区重点布局脱毒种薯繁育,推动脱毒种薯、加工原料薯和商品鲜销薯三大基地建设,保障企业需求和市场供应。
  在科技力量的支撑下,安定区的种薯播种面积年年增加,村民们的经济效益越来越好,安定脱毒种薯的名气也越来越大。2020年,安定区马铃薯种植面积达85.7万亩,总产达160万吨,生产微型薯5.5亿粒以上,建设原种基地3.8万亩以上、一级种基地30万亩以上。
  以聚集融合延伸产业链条
  发展特色农业不能只关注特色农产品生产,还应关注产业关联性和地域聚集性。要坚持全产业链发展导向,突出重点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引导特色产业从生产环节向前后链条延伸,形成产前、产中、产后无缝衔接,种养加销一体的产业链条。坚持集群化发展理念,引导农业企业向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集中,推动特色产业迈向价值链的中高端;与特色小镇建设相结合,打造乡村振兴新经济增长点。以优势特色产业为基础,顺应“互联网+”趋势,深入挖掘农业农村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加快发展休闲旅游、文化体验、养生养老、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近年来,海南省文昌市因地制宜开辟出符合各村特色的农业产业发展之路,村民收获着产业助农结出的硕果,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过去,文昌市文教镇文南村种植的主要农作物为水稻和地瓜,生产方式为散种,收益低,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导致大部分土地撂荒。2020年,文南村村级集体企业文昌文南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成立。公司利用文南村现有的田地资源,盘活撂荒地,发展高效农业。随着农村路网工程和灌渠工程的建设,文南村的农田灌溉设施日益改善,具备发展好农业产业的基础条件。发展至今,文南村集体经济产业项目占地面积约350亩,圣女果、冬瓜、西瓜、水稻等品种适当分配土地种植。如今,村民通过租地获得租金收入的同时,可在基地务工获得薪酬。每逢瓜果采摘时节,基地以每人每天130元的工资吸纳当地农民务工,村民收入有了保障。据介绍,下一步,文南村将创新旅游与传统业态的融合,加快推动“旅游+农业”发展模式,通过采摘瓜果、特色观光等一系列农业体验项目,打造以乡村观光游、乡村生活体验游为主的旅游产品,助力农民增收,助推乡村振兴。
  文昌被称为“椰子之乡”。2019年年底,龙楼镇红海村引进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海南椰雕工艺品和旅游商品项目,成立龙楼红海椰雕农民专业合作社,将海南椰雕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推出具有航天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初时,产品虽做出来了,但知名度一直上不去。为解决这一问题,他们将推广方向对准互联网,在网络平台上分享椰雕产品的生产、销售等内容的小视频,让更多人了解海南椰雕文化。同时把目光投向了当前火热的网络直播市场,为红海村椰雕工艺品“直播带货”。此外,龙楼红海椰雕农民专业合作社还与文昌椰子大观园、文昌航天城科普中心达成合作协议,销售渠道逐渐打开。
  随着乡村环境日益改善,产业逐步振兴,越来越多的文昌人从城市返回乡村,开起民宿和乡间咖啡厅。坐落于文南村委会溪西村的和光海岛侬家民宿是琼北特色民居,经过翻新装饰后焕然一新。游客在这里不仅可以跟着渔民一起去捕鱼、采螺、抓螃蟹,体验原生态的赶海文化,还能畅享当地田园风光,参与乡村采摘体验活动。特色的乡村旅游体验吸引了一批批游客到访,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农旅融合在文昌多点开花。潭牛镇大庙村就是文昌市远近闻名的旅游打卡点。走进大庙村,平坦整洁的林荫小道、绿荫环绕的琼北民居、绿色生态的共享果园、惬意舒适的特色民宿映入眼帘。
  近年来,大庙村引进企业对村内闲置宅基地及废弃房屋进行改造升级建设民宿,让村民吃上“旅游饭”。村民们纷纷将闲置的农房出租。如今,老宅经过改造成为了“香饽饽”,游客在大庙村的共享农庄中体验到采摘之乐,品尝到原生态特色的种养殖食品,感受到田园生活的美好。
  以高质量高标准做响农业品牌
  品牌是特色农产品实现市场价值的有效载体。发展特色农业应以质量求效益,以品牌求发展。要立足各地特色农产品生产实际,逐步形成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相配套,产前、产中、产后全覆盖的完备标准化生产体系。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示范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示范社标准化生产,重点打造一批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健全区域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完善农产品质量检测制度,确保农产品生产、加工、输送全程质量可控。切实加强产地环境保护和源头治理,搭建互联共享的追溯监管综合服务平台。强化特色农产品品牌培育,形成以区域公用品牌为核心、企业品牌为支撑、产品品牌为基础的农业品牌体系。支持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引导重点企业争取国际有机农产品认证,培育壮大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产品品牌。推动农产品品牌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农产品品牌创建保障机制,加强农产品品牌保护,不断提升品牌特色农产品的认知度、美誉度。
  黄花菜,学名萱草,又称金针菜。山西省大同市拥有600余年的黄花种植史,是中国黄花主产地之一。近年来,“大同黄花”的品牌越叫越响,还先后获得国家原产地保护标志、黄花种植和加工标准化示范区等8个国家级认证。目前该市黄花种植面积达26.1万亩,占全国黄花种植面积约四分之一。近年来,大同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关于把黄花产业保护好发展好做成大产业的实施意见》《大同市2021年黄花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等政策,助力黄花产业发展。
  据了解,大同市持续延伸黄花产业链条,目前,在原来单一晒干菜的基础上新增烘干、冻干、冰鲜种类,已开发菜品、饮品、食品、功能产品、化妝品等五大系列100余种黄花产品,全产业链产值已达18.4亿元。截至目前,大同市共培育出黄花生产加工经营主体175家,其中企业34家、合作社141家,为打造集种植、加工、科研、营销、产业融合于一体的黄花产业集群,大同市坚持项目为王,持续加强预冷库、晾晒场、烘干设备等基础设施建设。2020年6月,大同坊城新村黄花产业园项目正式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1.19亿元,占地605.73亩,总建筑面积达2.4万平方米。现已有5家黄花系列产品生产企业入驻,并投产运营,电子交易中心也已筹备完工。除此之外,宜发同诚中央厨房项目、大同冰华黄花精深加工产品中试基地等一批重点项目也都在稳步推进中。下一步,大同将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推动黄花全产业链发展,推动文农旅深度融合。到2025年,大同市黄花全产业链年总产值将达到100亿元,使“大同黄花”成为引领当地乡村振兴的“致富花”。
  围绕关键环节加强技术创新
  科技是提高产业市场竞争力和永续发展的关键,没有技术支撑,特色农业很难做强做大做久。要围绕本地优势特色产业,联合特色产业龙头企业科技人员和基层技术人员,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产业创新团队,对关键技术进行攻关,开发一批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围绕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建设技术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科技创新平台,组织实施一批农业科技创新项目,形成一批可推广的适用技术,提升特色农业的科技支撑能力。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培育一批农业科技园区,聚集创新资源,搭建产业技术集成和成果展示转化平台,建设一批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引进转化一批农业高新技术成果,促进区域优势特色产业优化升级。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为进一步提升马铃薯种薯基地水平,2020年,安定区与国家马铃薯产业体系、甘肃省农科院及甘肃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在甘肃省种子站、省农技站及省植保站等单位精心指导下,在鲁家沟镇建立马铃薯综合技术试验示范基地1000亩,开展马铃薯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该示范基地分为系统控制区、试验区、技术展示区三个区域,目前开展了水溶肥肥效试验、马铃薯需肥规律试验、马铃薯肥料配方试验、保水剂替代地膜试验等试验示范8项。
  今年,安定区抢抓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机遇,把基地建设与高标准梯田建设、旱作农业、技术推广、复耕休耕、撂荒地整治相结合,重点打造香泉镇和鲁家沟镇高标准种薯扩繁基地1万亩,集成融合与示范推广优质高产品种、黑膜覆盖、配方施肥、种薯处理、全程机械化作业、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和程序化防病等先进技术,示范带动建立高标准原种扩繁基地3万亩以上,进一步推动全区种薯扩繁基地建设走向高标准、高科技、高效益的发展路子。
  山东省邹城市大束镇是远近闻名的蘑菇产业小镇,产业基础雄厚,辐射带动了不少周边村的发展。前两年,蘑菇超级工厂建成,大部分生产环节实现了智能化、机械化,工人只需操控电脑就能完成“种植”。据工厂负责人介绍,目前,工厂可实现日装瓶55万瓶,年产值达4亿元,每天有280吨金针菇从工业生产线上“种”出来,截至目前已就地培养转化900多名新型职业农民。如今,许多类似农业企业已经形成集群发展,实现种、养、产、销一体化,产业链高度整合,周围村庄也在乡镇引导下,积极发展相关产业。
  大束镇镇党委政府为使用好该镇钓鱼台村的乡村振兴专项资金,经过多方考察,请来企业和科研人员把脉,最终决定在这里投资建设香菇大棚种植项目。村里通过与驻地一家食用菌龙头企业合作,探索出“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企业+农户”的运营模式。2019年11月,村里合作社把第一期建设的20个大棚交给7家农户承包经营,由企业派驻技术员提供技术指导,并回购所有香菇产品。仅第一季,村民朱红伟承包的两个大棚纯收入就达到近4万元。
  据了解,目前邹城市培育了20多种优质菌菇,年产鲜菇35万吨。截至2020年年底,邹城市食用菌年累计种植面积达2230万平方米,产值33亿多元。食用菌企业带动周边村民就近稳定就业,农民通过原材料采购、食用菌产销、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入场工作等方式走上了增收致富之路。
  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激发产业活力
  体制机制创新是特色农业永葆活力的重要保证。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等政策措施,进一步激发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资特色农业的激情,提振信心。积极推进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健全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加快培育壮大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种养大户、农业产业化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联耕联种、农田托管等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形成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现代特色农业经营体系。引导和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建立以股份合作、资产收益、劳务合作、联合发展等为主要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探索“新型经营主体+农民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农业产业化合作模式,让农民成為特色农业发展的参与者、受益者。加快培育各类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发挥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专业服务公司等多种经营性服务组织的作用,引导生产服务向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延伸,形成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特色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近年来,福建省政和县传承弘扬“时代楷模”廖俊波精神,在特色产业发展上做足功夫,为高质量发展赋能。
  早些年,政和县缺少把全县经济撑起来的“筋骨”。2011年,时任政和县委书记的廖俊波几经调研,提出发展“四大经济”,其中,“工业经济”成为破题之举。2012年,政和县首个省级工业园区同心经济开发区拔地而起,成为政和提升传统产业、催生新兴产业、促进产业集聚的试验田和主战场。与此同时,借力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功能,政和不断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如今,政和经济开发区共有81家企业投产,5000余名工人在园区就业,初步形成以机电制造业为主,食品加工、竹制品深加工为辅的“1+2”产业布局。2020年,开发区克服疫情影响,税收逆势增长,达到7300万元,同比增长45.13%,“造血功能”逐步显现。
  政和县因茶得名,是中国白茶主产区,全县拥有茶园面积11万亩,茶农占农户总数的75%。但长期存在资源分散、组织化程度不高等问题。为激发茶产业发展活力,政和创新“白茶+生态银行”机制,成立政和白茶产业发展公司,集中收储碎片化、分散化的茶山和耕地等生态资源,实施资本化、项目化经营。
  4月24日,位于政和县的中国白茶城正式启动运营。中国白茶城是政和县2019年引进的央企项目,由中国供销农产品批发市场控股有限公司携手政和县人民政府联合出资兴建,中国农批控股具体负责实施建设和运营。项目总占地120亩,总投资8亿元,总建筑面积约18万平方米,当年11月26日开工建设, 2020年12月份建成,2021年春茶上市之际,139户商户入驻中国白茶城。该项目打造以白茶交易为核心,多品种茶叶交易相融合,建设成集茶叶展示交易、检测认证、年份茶仓储、物流服务、信息发布、期货拍卖、金融服务、白茶价格指数发布及茶文化旅游等九个功能为一体的“一站式”全国白茶集散中心。
  政和县副县长裴俊巍介绍说,集中收储资源,更有利于我们进行规模化整合提升,从而完善从“茶园”到“茶杯”全过程可追溯体系,实行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检验检测、统一宣传推介、统一营销运作,融入“武夷品牌”建设,形成生态资产。后期通过转让、转租、合作经营等方式,进行招商引资,扩大盈利规模,此次中国白茶城的落地即打通了“白茶+生态银行”的终端市场。
其他文献
小班是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至关重要的一个阶段.从幼儿进入小班起,教师应该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流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
本文通过对2020年佛山市某镇的一次雷击事故现场进行调查、分析,根据现场勘查的情况,同时对天气情况、气象资料等进行综合分析,发现这次雷击事故多发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当地雷
本设备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线圈在检测密封性时需手动检测,检测效率较低,不利于工业化生产,并且由于没有配套的检测设备,测量误差较大,而提供的一种汽车差速器线圈气密自动检测
本文首先阐述了大数据时代下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接着对大数据环境下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策略进行了探讨.
随着现代化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也对高校管理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后勤管理在高校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为适应新时期发展要求,高校必须要制定出完善可行的后勤管理制度,以逐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高职思政教育有了新的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也得到了创新,学生能够借助新媒体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学习并掌握思政知识,这样高职学生的思维认知、品德修养、文
焦炉烟气含有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到大气后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等造成重大危害,炼焦炉烟气污染物治理是治理大气污染一项紧迫的任务.采用“小苏打干法脱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校对素质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他们除了提高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外,还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有必要在初中数学教育中引入合作学习模式.结合教学实践
从宁夏南部西海固山区搬入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30年间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回族妇女,恰恰是城市化发展中许多农村女性的缩影,生活空间和生计方式的转变令她们的生活有了明显的改
在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与城市化建设速度日益增快的现况下,建筑工程在我国城市化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BIM技术在建筑工程全过程中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所谓BIM技术,主要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