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国命运下的人生转行
1928年,张存浩出生于天津一个书香世家,但他的祖籍却在滨州市无棣县车王镇段家村,其家族是当地的名门望族。
据村里与张存浩血缘最近的张爱国家的《张氏族谱》记载,张存浩的爷爷张鸣歧曾任清末两广总督,父亲张铸早年留学美国,曾任天津化工局高级工程师。此时的中国正处于风雨飘摇之时,国家与个人命运的交织,让张存浩的人生充满了“转折”。
1937年,抗战爆发,张存浩离开家乡,他回忆说,“母亲读书不多,但很有民族大义,她不愿让自己的长子在沦陷区接受日本帝国主义的教育,便与姑父姑母商量能不能把我带到重庆后方去生活”。
姑父傅鹰是享誉中外的物理化学家,姑母张锦是当时中国有机化学领域鲜有的女博士,抗战那几年,张存浩跟着他们辗转于重庆大学、福建大学,爱国与科研成了他的启蒙教育,伴随着他赴美留学,又伴随着他第一次违背姑母的意愿,在听说抗美援朝爆发后,放弃博士学位,踏上了旧金山开往祖国的轮船。
彼时,张存浩刚刚获得美国密西根大学化学工程硕士学位,而此时的中国面临着贫油的困境——我国只在玉门有很小的油田,加上西方帝国主义对新生的社会主义中国进行全面封锁,燃料油的形势十分严峻。因此,他来到东北科研所大连分所的第一件事,就是承担起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的重任。
从1951年到1958年,2000多个日日夜夜,经过不停地试验,他们最终做到从每立方米煤气中得到产品200克,而当时美国只达到50克。“当时美国人遇到严重困难,催化剂破碎严重。我们找到了一种基本不破碎的催化剂。”张存浩说。1956年,这项研究获得我国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1959年,大庆油田的发现改变了中国发展的命运与轨迹,也同时改变了张存浩的研究方向。中国不再缺油,但紧张的国际形势迫使中国必须独立自主迅速发展国际尖端国防技术, 张存浩又义无反顾地投入到火箭推进剂的研究,这一次,他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上世纪70年代,他带领的国家战略需要的重要前沿研究课题高能激光,获国防科委的重大成果奖二等奖;80年代,他负责的化学物理学领域的前沿热点——激光化学与分子反应动力学的研究,2000年被评为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之一。
“我是一颗螺丝钉,哪里需要哪里钉”,正是张存浩科研生活的写照。对此,他坦然说,“我一回国就是抗美援朝,我的很多同辈都有相同经历,应该说对我们有时代的要求,拿国防研究来说,不是你愿不愿意做,而是你必须做。”
学术反腐:这是一种治学的态度
张存浩成绩的取得来自努力,更来自他严谨的治学精神。时下,很多专家教授为了利益而对自己的硕士和博士的研究成果“巧取豪夺”,甚至很多院士也出现了学术造假的现象。对于这些歪风邪气,张存浩不仅关注,还积极加入了中科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主动为“科学道德”等话题建言献策。除此之外还经常“撰文发声”,向这些恶劣作风开炮。
在文章《让反学术不端成为文化力量》中,张存浩对科研中“以量取胜”,对科研失败讳疾忌医,科研立项随意不严谨浪费严重等问题进行了批判。他指出,“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惩治,会加剧科学共同体内部的道德危机与信任危机,同时也势必会对科技工作的社会信誉造成损害。”这种对学术不端的痛恨令人动容。
张存浩不仅这么说,更是严谨治学的践行者。在身边人的眼中,张存浩是一个常常给年轻后辈机会的长者。比如,张存浩对学生的指导“很下功夫”。曾受到过张存浩指导的副研究员石文波说,“读博时,我的每篇英文文章都由张老师亲自反复修改,甚至细化到英文单词表达”。他还说,自己曾因摸不着实验门路而失去信心,受到张存浩的点拨才跨入门槛。
一旦出了成果,张存浩却从不“抢功”。大连化物所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无论张存浩是担任课题组长、室主任,还是担任所长,他提出的许多科学理论和思想在取得成果和获得各种重大奖励时,总把最大的功劳归于实际操作的学生、部下和合作者。
大连化物所研究员解金春记得,在一次论文署名时,张存浩把当时是在读博士的解金春列为第一完成人,而把自己排在最后。解金春惊呆了,“在当时,如果换了别人处理这类事,很可能导师把自己排在第一位”。后来这篇论文还获得了吴健雄物理奖。
200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化物所研究员沙国河等人在撰文祝贺张存浩从事科研工作满60年时,讲了这样一则婉拒署名的故事。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清华大学教授李丽等人,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到90年代都在大连化物所工作,那时作为室主任的张存浩为他们争取到了傅立叶变换光谱仪和染料激光器等关键仪器,后来又和他们都做激光光谱学方面的研究,算是同行。但当这两位科学家都要将论文署上张存浩的名字时,他谢绝了。
“这就是一种治学的态度。”张存浩从不觉得这是什么“问题”。
有情有义“张着急”
如果只看张存浩的治学态度和成果,那么,很容易觉得张存浩是一个不苟言笑的人,实际上并非如此。熟悉张存浩的人,都知道他有个“张着急”的外号。但这个外号却不是贬义词,而是身边人对他的褒奖。
张存浩更多的时间住在北京,每次见到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所的老同事和朋友,最关心的还是他们手上科研项目的进展。进实验室、忙项目,在科研一线的张存浩一直在和时间赛跑。
“他的责任心很强,总是希望把任务早点完成,”中国科学院院士何国忠说,张存浩总是希望科研成果早点让国家用上。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涛说,“他的性格很着急,国家要是定下来的事,他就会想办法一定做完。”这种态度的养成更多的源自在60多年的科研生涯里,张存浩对“搞科研等不得,也等不起”的坚信。
1991年,张存浩开始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他认为,一个国家没有雄厚的基础研究是不会有后劲的。1992年,流行起停薪留职下海的高潮阶段,基础研究队伍面临人才流失的窘况。心忧不已的张存浩,“着急”地两次写信给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申请专项资金支持青年科学家。1994年,基金委设立“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并且,为了让在激光领域世界知名的青年学者张杰安心回国,张存浩还曾风风火火地在基金委迅速召开会议商量如何支持张杰。他能够灵活使用的只有二三十万元的主任基金,张存浩提出,能不能把几位主任、副主任的主任基金合起来支持这一个人。最终在基金委的支持下,张杰于1998年回到中科院物理所工作,并很快在国内取得世界领先的研究成果。
当然,在工作上“着急”的张存浩,在生活中是个绝对的好丈夫,不仅脾气好,也十分体谅妻子。也许很多人还记得在电视访谈节目中,还有张存浩在妻子迟云霞的指挥下和儿子一起高歌《大海啊故乡》的情节。
在两人59年的婚姻生活中,张存浩夫人说,“从来不像别的夫妻还拌嘴”。在被问到获得了国家最高科技奖这项荣誉,最想对身边的夫人迟云霞说些什么时,张存浩侧身注视着夫人,双手握住夫人的手,语气真诚:“我万分感谢我的夫人,没有她的支持,我万万做不到这一点。”
张存浩极重情义。在自己取得成绩后,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父老乡亲。上世纪80年代,张存浩家乡无棣县要为他的三叔、著名建筑师张镈建纪念馆,作为政协前文史委主任,于长銮就以家乡人身份给张镈写信,半月后就收到张镈的回信,“我们请张存浩院士题字,开馆时,张院士回来住了两天。”
说起这次回乡,张存浩留给于长銮的印象是仪表堂堂,为人谦恭。“这么大的科学家,为人特别谦虚,一点架子没有,见了家乡人就鞠躬问好。”村支书刘金国记得,1998年前后,为了解决村民的吃水问题,县乡村共同出资打了一口深机井,但购买金属管的费用没有着落,最后还是张存浩出面,解决了难题。
新浪山东发起“乘爱回家”爱心车活动
本刊讯 1月27日上午,新浪山东爱心车发车仪式在济南市外来务工人员综合服务中心举行,80名新浪山东爱心车乘客将“乘爱回家”。2014年,新浪山东将按照新浪爱心车活动统一部署,继续打造“新浪山东爱心车”活动,倡导有车族、爱心企业免费搭载“回家难”的乘客,乘爱回家!该活动旨在帮助有返乡乘车困难的个人和群体。据悉,今年新浪山东“爱心车”活动在去年基础上全面扩大范围,新浪全国26个地方站将全部联动参与,爱心车免费送回家的地区将扩大至全国。 (马军)
1928年,张存浩出生于天津一个书香世家,但他的祖籍却在滨州市无棣县车王镇段家村,其家族是当地的名门望族。
据村里与张存浩血缘最近的张爱国家的《张氏族谱》记载,张存浩的爷爷张鸣歧曾任清末两广总督,父亲张铸早年留学美国,曾任天津化工局高级工程师。此时的中国正处于风雨飘摇之时,国家与个人命运的交织,让张存浩的人生充满了“转折”。
1937年,抗战爆发,张存浩离开家乡,他回忆说,“母亲读书不多,但很有民族大义,她不愿让自己的长子在沦陷区接受日本帝国主义的教育,便与姑父姑母商量能不能把我带到重庆后方去生活”。
姑父傅鹰是享誉中外的物理化学家,姑母张锦是当时中国有机化学领域鲜有的女博士,抗战那几年,张存浩跟着他们辗转于重庆大学、福建大学,爱国与科研成了他的启蒙教育,伴随着他赴美留学,又伴随着他第一次违背姑母的意愿,在听说抗美援朝爆发后,放弃博士学位,踏上了旧金山开往祖国的轮船。
彼时,张存浩刚刚获得美国密西根大学化学工程硕士学位,而此时的中国面临着贫油的困境——我国只在玉门有很小的油田,加上西方帝国主义对新生的社会主义中国进行全面封锁,燃料油的形势十分严峻。因此,他来到东北科研所大连分所的第一件事,就是承担起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的重任。
从1951年到1958年,2000多个日日夜夜,经过不停地试验,他们最终做到从每立方米煤气中得到产品200克,而当时美国只达到50克。“当时美国人遇到严重困难,催化剂破碎严重。我们找到了一种基本不破碎的催化剂。”张存浩说。1956年,这项研究获得我国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1959年,大庆油田的发现改变了中国发展的命运与轨迹,也同时改变了张存浩的研究方向。中国不再缺油,但紧张的国际形势迫使中国必须独立自主迅速发展国际尖端国防技术, 张存浩又义无反顾地投入到火箭推进剂的研究,这一次,他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上世纪70年代,他带领的国家战略需要的重要前沿研究课题高能激光,获国防科委的重大成果奖二等奖;80年代,他负责的化学物理学领域的前沿热点——激光化学与分子反应动力学的研究,2000年被评为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之一。
“我是一颗螺丝钉,哪里需要哪里钉”,正是张存浩科研生活的写照。对此,他坦然说,“我一回国就是抗美援朝,我的很多同辈都有相同经历,应该说对我们有时代的要求,拿国防研究来说,不是你愿不愿意做,而是你必须做。”
学术反腐:这是一种治学的态度
张存浩成绩的取得来自努力,更来自他严谨的治学精神。时下,很多专家教授为了利益而对自己的硕士和博士的研究成果“巧取豪夺”,甚至很多院士也出现了学术造假的现象。对于这些歪风邪气,张存浩不仅关注,还积极加入了中科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主动为“科学道德”等话题建言献策。除此之外还经常“撰文发声”,向这些恶劣作风开炮。
在文章《让反学术不端成为文化力量》中,张存浩对科研中“以量取胜”,对科研失败讳疾忌医,科研立项随意不严谨浪费严重等问题进行了批判。他指出,“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惩治,会加剧科学共同体内部的道德危机与信任危机,同时也势必会对科技工作的社会信誉造成损害。”这种对学术不端的痛恨令人动容。
张存浩不仅这么说,更是严谨治学的践行者。在身边人的眼中,张存浩是一个常常给年轻后辈机会的长者。比如,张存浩对学生的指导“很下功夫”。曾受到过张存浩指导的副研究员石文波说,“读博时,我的每篇英文文章都由张老师亲自反复修改,甚至细化到英文单词表达”。他还说,自己曾因摸不着实验门路而失去信心,受到张存浩的点拨才跨入门槛。
一旦出了成果,张存浩却从不“抢功”。大连化物所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无论张存浩是担任课题组长、室主任,还是担任所长,他提出的许多科学理论和思想在取得成果和获得各种重大奖励时,总把最大的功劳归于实际操作的学生、部下和合作者。
大连化物所研究员解金春记得,在一次论文署名时,张存浩把当时是在读博士的解金春列为第一完成人,而把自己排在最后。解金春惊呆了,“在当时,如果换了别人处理这类事,很可能导师把自己排在第一位”。后来这篇论文还获得了吴健雄物理奖。
200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化物所研究员沙国河等人在撰文祝贺张存浩从事科研工作满60年时,讲了这样一则婉拒署名的故事。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清华大学教授李丽等人,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到90年代都在大连化物所工作,那时作为室主任的张存浩为他们争取到了傅立叶变换光谱仪和染料激光器等关键仪器,后来又和他们都做激光光谱学方面的研究,算是同行。但当这两位科学家都要将论文署上张存浩的名字时,他谢绝了。
“这就是一种治学的态度。”张存浩从不觉得这是什么“问题”。
有情有义“张着急”
如果只看张存浩的治学态度和成果,那么,很容易觉得张存浩是一个不苟言笑的人,实际上并非如此。熟悉张存浩的人,都知道他有个“张着急”的外号。但这个外号却不是贬义词,而是身边人对他的褒奖。
张存浩更多的时间住在北京,每次见到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所的老同事和朋友,最关心的还是他们手上科研项目的进展。进实验室、忙项目,在科研一线的张存浩一直在和时间赛跑。
“他的责任心很强,总是希望把任务早点完成,”中国科学院院士何国忠说,张存浩总是希望科研成果早点让国家用上。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涛说,“他的性格很着急,国家要是定下来的事,他就会想办法一定做完。”这种态度的养成更多的源自在60多年的科研生涯里,张存浩对“搞科研等不得,也等不起”的坚信。
1991年,张存浩开始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他认为,一个国家没有雄厚的基础研究是不会有后劲的。1992年,流行起停薪留职下海的高潮阶段,基础研究队伍面临人才流失的窘况。心忧不已的张存浩,“着急”地两次写信给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申请专项资金支持青年科学家。1994年,基金委设立“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并且,为了让在激光领域世界知名的青年学者张杰安心回国,张存浩还曾风风火火地在基金委迅速召开会议商量如何支持张杰。他能够灵活使用的只有二三十万元的主任基金,张存浩提出,能不能把几位主任、副主任的主任基金合起来支持这一个人。最终在基金委的支持下,张杰于1998年回到中科院物理所工作,并很快在国内取得世界领先的研究成果。
当然,在工作上“着急”的张存浩,在生活中是个绝对的好丈夫,不仅脾气好,也十分体谅妻子。也许很多人还记得在电视访谈节目中,还有张存浩在妻子迟云霞的指挥下和儿子一起高歌《大海啊故乡》的情节。
在两人59年的婚姻生活中,张存浩夫人说,“从来不像别的夫妻还拌嘴”。在被问到获得了国家最高科技奖这项荣誉,最想对身边的夫人迟云霞说些什么时,张存浩侧身注视着夫人,双手握住夫人的手,语气真诚:“我万分感谢我的夫人,没有她的支持,我万万做不到这一点。”
张存浩极重情义。在自己取得成绩后,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父老乡亲。上世纪80年代,张存浩家乡无棣县要为他的三叔、著名建筑师张镈建纪念馆,作为政协前文史委主任,于长銮就以家乡人身份给张镈写信,半月后就收到张镈的回信,“我们请张存浩院士题字,开馆时,张院士回来住了两天。”
说起这次回乡,张存浩留给于长銮的印象是仪表堂堂,为人谦恭。“这么大的科学家,为人特别谦虚,一点架子没有,见了家乡人就鞠躬问好。”村支书刘金国记得,1998年前后,为了解决村民的吃水问题,县乡村共同出资打了一口深机井,但购买金属管的费用没有着落,最后还是张存浩出面,解决了难题。
新浪山东发起“乘爱回家”爱心车活动
本刊讯 1月27日上午,新浪山东爱心车发车仪式在济南市外来务工人员综合服务中心举行,80名新浪山东爱心车乘客将“乘爱回家”。2014年,新浪山东将按照新浪爱心车活动统一部署,继续打造“新浪山东爱心车”活动,倡导有车族、爱心企业免费搭载“回家难”的乘客,乘爱回家!该活动旨在帮助有返乡乘车困难的个人和群体。据悉,今年新浪山东“爱心车”活动在去年基础上全面扩大范围,新浪全国26个地方站将全部联动参与,爱心车免费送回家的地区将扩大至全国。 (马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