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初中生随着生理上的青春期的来临,它们的心理上也逐渐渴望独立,想摆脱成人的过多管束,但他们又能没有能够完全脱离成人的资本。我们认为,很多德育工作的失败就是源自对学生心理特点与内心需求的不理解,孤立地进行说教所致。这样的教育“晓之以理”可谓成功,而“动之以情”就被忽视了,要“导之以行”基本上不会有了,而要体现“持之以恒”根本就不太可能了。
为了提升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笔者大胆地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引入心理辅导的元素。心理辅导的有效性往往可以促使学生健康成长而积极向善,而一个积极向善的人往往也容易受到社会的肯定而增加个人价值感,促进心理平衡。心理辅导与和思想品德尽管从属两个学科体系,但从一个人的大脑加工信息的角度看却是“鱼”和“水”的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有效地融合两者的课程资源,在思想品德课中引入心理辅导课的一些生本化理念,已经成为一种学科发展的必然.
1、同理心引路,实现内心表露
在心理辅导中,有一种结束叫“同理心”,指的是辅导者理解个案内心的基础上,表达对他内心的一种认同,建立辅导者和个案之间的桥梁,便于有目的对个案进行诱导和思想上探索。
在《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路线》这一教学中,有个男生大胆的讲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认为共产党先天后苦,所谓的路线方针图的是他们自己的服务。社会上,群众往往容易把个别领导干部的腐化堕落现象以小放大,遭受社会大气候的消极影响,一定程度上,我们现在的党群关系更容易变得越来越差,学生只是在这个社会感染下的缩影。我本想一口否定学生,后来细想一下,我便应和了学生的想法,这样的言论我也有耳闻,在群众心目中原本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形象逐渐的在下降,那么这背后的原因却值得我们大家思考?师生之间想法的认同,学生的好奇心被我激起,他听得更加聚精会神了。随后通过大家的相互讨论,资料的查询,学生们豁然开朗。事实上,建国以后,社会进步的绊脚石是林彪与“四人帮”的反革命,但这些并没有影响党的基本路线,共产党的整体形象依然领导人民共奔小康的。
2、认知活动化,满足表现需求
情境的模拟是心理辅导课的方式之一,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产生自我改变的动机,指导学生为人处世的方式。 这样的课堂与中学生好动,爱展现自己的心理特点相符合。
例如《理解与宽容》这一节课中,老师利用现场的模拟,将剧中的情境演绎给学生看,通过学生的行动,内心的变化,让学生体验什么是理解,什么叫宽容。这样既增添了课堂的氛围,又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重归于好的场景。教育因素全部有学生自己来进行感悟。
3、角色互换化,引领自我体验
教育其实是一个感化、熏陶的过程,要教会一个人什么,是件很困难的事情。只有学生将外在的东西转化自己己有的东西才是真正的教,达到教的效果。强制性的教,只能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恶化加剧,这是符合心理学的一般规律的。
在心理辅导课中,在活动中让学生亲自体验,真正感受自我成长契机。比如在《赞美与欣赏》一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组织了心理游戏。游戏结束之后,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颇受教育,他们真真切切的感受到自己在被别人指责后的内心的感受,渴望理解。只有自己经历过,有了切身的感受,他们也就学会理解他人而懂得欣赏了。
4、表达真诚化,拨动情感心弦
马斯洛在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提出,只有满足人的基本需要 ,才会有可能去追寻更高的需求,才会去实习自己我的价值。教学也是如此,教师只有满足学生情感上的尊重,肯定,流露出认可。学生才乐于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比如亲切的一声问候,简单的一句肯定,都要让学生感受的自己被人的认同,感受到自己的理解。
反之,教师如果高谈阔论,容易导致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疏远,他嘴上不说,心理也会不服,甚至导致不服你的教育。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真实经历,指出自己当时的困惑,自己是如何处理的,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5、课后抓落实,力求贯彻实效
思想品德不是靠作业来培养的。就算布置了一些实践性的家庭作业,那么又有何用呢?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学生往往会编制一些结果来敷衍老师。问题就在于我们把思想品德当成了一种形式主义的作秀!
矫正学生的行为已经迫不及待,“代币制“是我们经常使用的矫正方法。学生通过一定的积分,用这些积分换取一些奖励。一来提高了学生的矫正动力,二来也是家长和老师的良策。老师和家长相互合作,并联系家长及时关注,对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起到了良好作用。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心理辅导课有着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丰富多彩的体验形式,教师注重无条件地接纳和认同学生的心理感受,能和学生分享成长中的经验,课堂参与性高,信息渠道畅通。把心理辅导课的元素纳入到思想品德课堂之中,为我们的思想品德课打开了一扇清新的窗户。
为了提升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笔者大胆地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引入心理辅导的元素。心理辅导的有效性往往可以促使学生健康成长而积极向善,而一个积极向善的人往往也容易受到社会的肯定而增加个人价值感,促进心理平衡。心理辅导与和思想品德尽管从属两个学科体系,但从一个人的大脑加工信息的角度看却是“鱼”和“水”的关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有效地融合两者的课程资源,在思想品德课中引入心理辅导课的一些生本化理念,已经成为一种学科发展的必然.
1、同理心引路,实现内心表露
在心理辅导中,有一种结束叫“同理心”,指的是辅导者理解个案内心的基础上,表达对他内心的一种认同,建立辅导者和个案之间的桥梁,便于有目的对个案进行诱导和思想上探索。
在《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路线》这一教学中,有个男生大胆的讲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认为共产党先天后苦,所谓的路线方针图的是他们自己的服务。社会上,群众往往容易把个别领导干部的腐化堕落现象以小放大,遭受社会大气候的消极影响,一定程度上,我们现在的党群关系更容易变得越来越差,学生只是在这个社会感染下的缩影。我本想一口否定学生,后来细想一下,我便应和了学生的想法,这样的言论我也有耳闻,在群众心目中原本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形象逐渐的在下降,那么这背后的原因却值得我们大家思考?师生之间想法的认同,学生的好奇心被我激起,他听得更加聚精会神了。随后通过大家的相互讨论,资料的查询,学生们豁然开朗。事实上,建国以后,社会进步的绊脚石是林彪与“四人帮”的反革命,但这些并没有影响党的基本路线,共产党的整体形象依然领导人民共奔小康的。
2、认知活动化,满足表现需求
情境的模拟是心理辅导课的方式之一,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产生自我改变的动机,指导学生为人处世的方式。 这样的课堂与中学生好动,爱展现自己的心理特点相符合。
例如《理解与宽容》这一节课中,老师利用现场的模拟,将剧中的情境演绎给学生看,通过学生的行动,内心的变化,让学生体验什么是理解,什么叫宽容。这样既增添了课堂的氛围,又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重归于好的场景。教育因素全部有学生自己来进行感悟。
3、角色互换化,引领自我体验
教育其实是一个感化、熏陶的过程,要教会一个人什么,是件很困难的事情。只有学生将外在的东西转化自己己有的东西才是真正的教,达到教的效果。强制性的教,只能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恶化加剧,这是符合心理学的一般规律的。
在心理辅导课中,在活动中让学生亲自体验,真正感受自我成长契机。比如在《赞美与欣赏》一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组织了心理游戏。游戏结束之后,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颇受教育,他们真真切切的感受到自己在被别人指责后的内心的感受,渴望理解。只有自己经历过,有了切身的感受,他们也就学会理解他人而懂得欣赏了。
4、表达真诚化,拨动情感心弦
马斯洛在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提出,只有满足人的基本需要 ,才会有可能去追寻更高的需求,才会去实习自己我的价值。教学也是如此,教师只有满足学生情感上的尊重,肯定,流露出认可。学生才乐于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比如亲切的一声问候,简单的一句肯定,都要让学生感受的自己被人的认同,感受到自己的理解。
反之,教师如果高谈阔论,容易导致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疏远,他嘴上不说,心理也会不服,甚至导致不服你的教育。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真实经历,指出自己当时的困惑,自己是如何处理的,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5、课后抓落实,力求贯彻实效
思想品德不是靠作业来培养的。就算布置了一些实践性的家庭作业,那么又有何用呢?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学生往往会编制一些结果来敷衍老师。问题就在于我们把思想品德当成了一种形式主义的作秀!
矫正学生的行为已经迫不及待,“代币制“是我们经常使用的矫正方法。学生通过一定的积分,用这些积分换取一些奖励。一来提高了学生的矫正动力,二来也是家长和老师的良策。老师和家长相互合作,并联系家长及时关注,对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正起到了良好作用。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心理辅导课有着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丰富多彩的体验形式,教师注重无条件地接纳和认同学生的心理感受,能和学生分享成长中的经验,课堂参与性高,信息渠道畅通。把心理辅导课的元素纳入到思想品德课堂之中,为我们的思想品德课打开了一扇清新的窗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