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为合理利用农业气候资源,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利用1952—2010年营口市熊岳镇气温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分析熊岳镇冬季气候变暖进程,结果表明:熊岳镇近59年冬季平均气温为-6.5 ℃,冬季气温年际间波动较大,最高-3.5 ℃(2006年),最低-10.3 ℃(1956年);1986年之前,冬季偏冷年较多,之后偏暖年较多;59年来冬季气温呈显著升高趋势,气候变化倾向率为0.346 ℃/10年;50年代冬季气温最低,之后各年代气温呈逐步升高态势,仅80年代和21世纪初有小幅回落;20世纪50年代、80年代冬季变暖趋势极其显著,21世纪初变暖趋势不显著。
关键词 冬季;气候;变暖;气温;气候倾向率;辽宁营口;熊岳镇
中图分类号 P4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23-0249-01
营口市熊岳镇位于辽东半岛中部,受海洋和陆地2种气候条件的共同影响,气候条件优越[1-2],为农作物生长发育提供了良好的气候资源。近年来,设施农业发展迅猛,保护地蔬菜、果树规模日益扩大。在气候变暖[3-4]的大背景下,熊岳镇气候变化情况及冬季变暖对农业生产产生的影响值得关注。笔者对1952—2010年熊岳镇逐月平均气温进行研究,探求熊岳镇冬季气候变暖进程,为有效利用冬季热量资源,促进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逐月平均气温资料来源于营口市气象局,时间跨度为1952—2010年。四季划分: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至翌年2月为冬季。年代划分:1952—1959年为20世纪50年代,1960—1969年为60年代,1970—1979年为70年代,1980—1989年为80年代,1990—1999年为90年代,2000—2009年为21世纪00年代。常年值是指1981—2010年30年气候要素的平均值。
1.2 研究方法
线性倾向估计[5]:以时间为自变量,气温为因变量,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方程:
xi=a bti(i=1,2,…,n)
根据b值确定气温的趋势倾向。b>0时表示在计算时段内气温呈上升趋势;b<0表示呈下降趋势。b×10称为气候变化倾向率,表征气温上升或下降的速率,单位为℃/10年。
2 结果与分析
2.1 冬季气温的年际变化
1952—2010年间,熊岳镇冬季气温波动较大,2006年冬季气温最高,为-3.5 ℃,1956年冬季气温最低,为-10.3 ℃,两者相差6.8 ℃。冬季平均气温为-6.5 ℃,常年值为-6.0 ℃。1986年之前,冬季气温低于常年值的年份较多,1986年之后,冬季气温高于常年值的年份增多,且相邻年份间变幅较大。
由图1可知,熊岳镇冬季气温呈上升趋势,气候变化倾向率为0.346 ℃/10年,相关系数为0.387,通过0.01水平显著性检验,说明冬季气温以0.346℃/10年的速率在显著升高,冬季在变暖。
2.2 冬季气温的年代际变化
由图1可知,各年代冬季气温基本呈逐步升高态势,仅在20世纪80年代和21世纪00年代比前一年代稍有回落。总体上,只有20世纪90年代冬季气温高于常年值,其他各年代冬季气温均低于或等于常年值。
由表1可知,20世纪50年代冬季气温最低(-7.3 ℃),60年代稍升高(-7.2 ℃),70年代大幅度升高(-6.5 ℃),80年代略有回落(-6.8 ℃),90年代大幅度升高(-5.5 ℃),21世纪00年代又有回落(-6.0 ℃)。从变化趋势看,仅20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冬季气温呈下降趋势,其他各年代均呈上升趋势,且50年代和80年代的上升趋势均通过0.001水平显著性检验,冬季变暖趋势极显著;21世纪00年代虽然冬季气温呈上升趋势,但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趋势不显著。
3 结论与讨论
(1)1952—2010年熊岳镇冬季气温呈升高趋势,平均以0.346 ℃/10年的速率升高,通过0.01水平显著性检验,说明
冬季变暖趋势显著。59年来冬季气温升高了20.1 ℃,年际间冬季气温变幅较大,最大变幅达6.8 ℃;1986年之前冬季气温多低于常年值,1986年之后冬季气温高于常年值的年份增多,但21世纪初10年冬季气温冷暖变化比较频繁。
(2)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00年代,冬季气温基本呈逐步升高态势,仅在20世纪80年代和21世纪00年代出现小幅下降。各年代中仅60年代和90年代冬季气温表现出下降趋势,其他各年代均呈升高趋势,尤以50年代和80年代升温趋势极为显著,通过0.001水平显著性检验。但21世纪初的10年虽然冬季气温呈上升趋势,但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变暖趋势不显著。
(3)冬季气温升高导致冬季变暖,这为设施农业提供了更好的热量资源,利于能源的节约和环境保护。但21世纪初的10年冬季气温升高并不显著,年际间升降温频繁,应引起高度重视,避免或减少极端天气造成的损失。
4 参考文献
[1] 安娟,吴福杰,杨丹宁,等.1953—2010年熊岳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农学通报,2013,29(32):355-360.
[2] 安娟,董飞,吴福杰,等.熊岳地区气候变化特征分析[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5(2):29-32.
[3] 安娟,徐婷,陈玉光,等.辽阳市近50年气温变化特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630-13632.
[4] 沙万英,邵雪梅,黄枚.20世界80年代以来中国的气候变暖[J].中国科学(D辑),2002,32(4):317-326.
[5] 魏凤英.现代气候统计诊断与预测技术[M].2版.北京:气象出版社,2009:37-41.
关键词 冬季;气候;变暖;气温;气候倾向率;辽宁营口;熊岳镇
中图分类号 P4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23-0249-01
营口市熊岳镇位于辽东半岛中部,受海洋和陆地2种气候条件的共同影响,气候条件优越[1-2],为农作物生长发育提供了良好的气候资源。近年来,设施农业发展迅猛,保护地蔬菜、果树规模日益扩大。在气候变暖[3-4]的大背景下,熊岳镇气候变化情况及冬季变暖对农业生产产生的影响值得关注。笔者对1952—2010年熊岳镇逐月平均气温进行研究,探求熊岳镇冬季气候变暖进程,为有效利用冬季热量资源,促进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逐月平均气温资料来源于营口市气象局,时间跨度为1952—2010年。四季划分: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至翌年2月为冬季。年代划分:1952—1959年为20世纪50年代,1960—1969年为60年代,1970—1979年为70年代,1980—1989年为80年代,1990—1999年为90年代,2000—2009年为21世纪00年代。常年值是指1981—2010年30年气候要素的平均值。
1.2 研究方法
线性倾向估计[5]:以时间为自变量,气温为因变量,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方程:
xi=a bti(i=1,2,…,n)
根据b值确定气温的趋势倾向。b>0时表示在计算时段内气温呈上升趋势;b<0表示呈下降趋势。b×10称为气候变化倾向率,表征气温上升或下降的速率,单位为℃/10年。
2 结果与分析
2.1 冬季气温的年际变化
1952—2010年间,熊岳镇冬季气温波动较大,2006年冬季气温最高,为-3.5 ℃,1956年冬季气温最低,为-10.3 ℃,两者相差6.8 ℃。冬季平均气温为-6.5 ℃,常年值为-6.0 ℃。1986年之前,冬季气温低于常年值的年份较多,1986年之后,冬季气温高于常年值的年份增多,且相邻年份间变幅较大。
由图1可知,熊岳镇冬季气温呈上升趋势,气候变化倾向率为0.346 ℃/10年,相关系数为0.387,通过0.01水平显著性检验,说明冬季气温以0.346℃/10年的速率在显著升高,冬季在变暖。
2.2 冬季气温的年代际变化
由图1可知,各年代冬季气温基本呈逐步升高态势,仅在20世纪80年代和21世纪00年代比前一年代稍有回落。总体上,只有20世纪90年代冬季气温高于常年值,其他各年代冬季气温均低于或等于常年值。
由表1可知,20世纪50年代冬季气温最低(-7.3 ℃),60年代稍升高(-7.2 ℃),70年代大幅度升高(-6.5 ℃),80年代略有回落(-6.8 ℃),90年代大幅度升高(-5.5 ℃),21世纪00年代又有回落(-6.0 ℃)。从变化趋势看,仅20世纪60年代和90年代冬季气温呈下降趋势,其他各年代均呈上升趋势,且50年代和80年代的上升趋势均通过0.001水平显著性检验,冬季变暖趋势极显著;21世纪00年代虽然冬季气温呈上升趋势,但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趋势不显著。
3 结论与讨论
(1)1952—2010年熊岳镇冬季气温呈升高趋势,平均以0.346 ℃/10年的速率升高,通过0.01水平显著性检验,说明
冬季变暖趋势显著。59年来冬季气温升高了20.1 ℃,年际间冬季气温变幅较大,最大变幅达6.8 ℃;1986年之前冬季气温多低于常年值,1986年之后冬季气温高于常年值的年份增多,但21世纪初10年冬季气温冷暖变化比较频繁。
(2)20世纪50年代至21世纪00年代,冬季气温基本呈逐步升高态势,仅在20世纪80年代和21世纪00年代出现小幅下降。各年代中仅60年代和90年代冬季气温表现出下降趋势,其他各年代均呈升高趋势,尤以50年代和80年代升温趋势极为显著,通过0.001水平显著性检验。但21世纪初的10年虽然冬季气温呈上升趋势,但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变暖趋势不显著。
(3)冬季气温升高导致冬季变暖,这为设施农业提供了更好的热量资源,利于能源的节约和环境保护。但21世纪初的10年冬季气温升高并不显著,年际间升降温频繁,应引起高度重视,避免或减少极端天气造成的损失。
4 参考文献
[1] 安娟,吴福杰,杨丹宁,等.1953—2010年熊岳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农学通报,2013,29(32):355-360.
[2] 安娟,董飞,吴福杰,等.熊岳地区气候变化特征分析[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5(2):29-32.
[3] 安娟,徐婷,陈玉光,等.辽阳市近50年气温变化特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630-13632.
[4] 沙万英,邵雪梅,黄枚.20世界80年代以来中国的气候变暖[J].中国科学(D辑),2002,32(4):317-326.
[5] 魏凤英.现代气候统计诊断与预测技术[M].2版.北京:气象出版社,2009:3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