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媒体上看到国学大师张中行老先生仙逝的消息,不禁心中怅然。原以为老先生会创造学问和生命的双重奇迹,谁料仅两年之差,未能为北大校史再添一位期颐寿星,令人遗憾。
我与张老并不相识,也未有通信之雅,仅是他的一个读者而已,之所以要写一点文字以寄托哀思,一是出于对他学识人品的敬仰;二是受教益良多,借此表示真诚的谢意。
回想我与张老著作的结缘,是从《负暄琐话》开始的。那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正讲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且苦于参考资料不多。陆续看到《琐话》和《续话》,读后惊喜万分,因为老先生在书中记北大旧人旧事,尤其是“五四”前后的名人学者很多,其中有不少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勇将。书中不仅写出他们的学识、成就、人品、性情,就连形象也作了简洁生动的勾勒,弥补了参考资料的不足。记得当时如获至宝,又与新文学史料上少有的一些记载,互相印证,使“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这部分内容,在头脑中逐渐变得清晰、生动,在教学中避免了“以己昏昏,使人昭昭”的尴尬,着实心存感激。
待到《负暄三话》出版,我已改讲当代文学课程。虽仍爱不释手一气读完,但迫于教学压力,只得心不甘情不愿地暂放一边,留待以后再仔细拜读。时光荏苒,谁料这一放竟直到退休。再次拜读,更觉受益良多,由衷敬佩。
老先生写人物,不失太史公之风,不论是老师前辈还是同学朋友,都秉笔直书,客观求实,既不藏人善,也不为尊者讳。如对他的老师周作人,既肯定了他的学术成就,待人的和风细雨,也毫不含糊地指出他“大事糊涂,小事不糊涂”。这大事自然是指他在日军侵占北平时,不听众人如胡适、钱玄同、马幼渔等的劝阻,出任文学院长和教育总署督办,做了汉奸。痛惜他失掉了中国人的骨气和操守,并进一步从他表示过的“大家劝说的理由还不能使他心服”的强辩,以及与弟子沈启无不知为何而闹翻,一反常态用明信片发“破门声明”,不再承认沈是他的弟子的大动干戈中,揭示出在一团和气的表象下鲜为人知的人格修养上的欠缺。
老先生写旧事,写往昔的生活和事态人情,又别具一格,使人仿佛身临其境,像含着橄榄看老电影。初始在淡淡的苦味中生出一种怀念和怅惘之情,细细品咂后又有一些淡淡的甜味生出,让人在欣慰新生活取代了旧生活,新时代日新月异的变化时,仍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怅然若失之情。这是怀旧?是留恋?是告别?是重温旧梦,让值得回忆的过去留下点踪影,不致完全湮灭?我说不清也辨不明。
写人生感悟,老先生更是敞开心扉,以真面目示人。无论是《剥啄声》、《桑榆自语》、《归》,还是其它文章,都是情也真,意也切,那种真实细腻的老境情怀,让人读后顿生强烈共鸣,大有相识恨晚的知遇之感。
前几年,我对佛教产生了兴趣,确切地说,是对佛教为什么能在中国社会各阶层都产生广泛而深邃的影响,多有不解。至于佛教本身又有怎样的魅力,也是一无所知,于是有了探索的愿望。为此,不仅游览了佛教四大名山,实地考察了佛教的现状,还阅读了不少有关佛教的书籍。其中给我帮助最大的是老先生的《禅外说禅》,因为介绍佛教的书,大多出于信士之手,犹如站在禅堂内说禅,令佛门外的人看后更加懵懂,摸不着头脑。而《禅外说禅》却是另一番景象,老先生原原本本介绍佛教各宗各派的种种情况,既未拿那些莫名其妙的机锋之语当笑料或靶子,也未如佛门内的人那样故作开悟,讲得神乎其神。对无此信仰的人来说,无疑是上了一堂深入浅出的启蒙课,让人从中学到很多东西,比如应如何认识佛教,佛教的前景如何,佛教在人生哲学方面的价值、欠缺和影响,禅宗各派的区别和修持方法等等,都有非常清晰和全面的认识,对我的思考帮助很大,为我解开了很多疑问,令我铭诸肺腑,感激不尽。
张老虽已离去,但正如普希金所说:“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广泛而深远。”张老的诸多大作,已实现了他人生不朽的愿望。更可喜的是他念念不忘的那些“可传之人,可感之事,可念之情”,也同他一起,永远铭刻在读者心中!让真善美永存世间,这是功德无量的大事。最后谨以一联献给老先生:儒道释哲融一炉博雅精深百年少,老农大师共一身翰墨清气千秋多。
我与张老并不相识,也未有通信之雅,仅是他的一个读者而已,之所以要写一点文字以寄托哀思,一是出于对他学识人品的敬仰;二是受教益良多,借此表示真诚的谢意。
回想我与张老著作的结缘,是从《负暄琐话》开始的。那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正讲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且苦于参考资料不多。陆续看到《琐话》和《续话》,读后惊喜万分,因为老先生在书中记北大旧人旧事,尤其是“五四”前后的名人学者很多,其中有不少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勇将。书中不仅写出他们的学识、成就、人品、性情,就连形象也作了简洁生动的勾勒,弥补了参考资料的不足。记得当时如获至宝,又与新文学史料上少有的一些记载,互相印证,使“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这部分内容,在头脑中逐渐变得清晰、生动,在教学中避免了“以己昏昏,使人昭昭”的尴尬,着实心存感激。
待到《负暄三话》出版,我已改讲当代文学课程。虽仍爱不释手一气读完,但迫于教学压力,只得心不甘情不愿地暂放一边,留待以后再仔细拜读。时光荏苒,谁料这一放竟直到退休。再次拜读,更觉受益良多,由衷敬佩。
老先生写人物,不失太史公之风,不论是老师前辈还是同学朋友,都秉笔直书,客观求实,既不藏人善,也不为尊者讳。如对他的老师周作人,既肯定了他的学术成就,待人的和风细雨,也毫不含糊地指出他“大事糊涂,小事不糊涂”。这大事自然是指他在日军侵占北平时,不听众人如胡适、钱玄同、马幼渔等的劝阻,出任文学院长和教育总署督办,做了汉奸。痛惜他失掉了中国人的骨气和操守,并进一步从他表示过的“大家劝说的理由还不能使他心服”的强辩,以及与弟子沈启无不知为何而闹翻,一反常态用明信片发“破门声明”,不再承认沈是他的弟子的大动干戈中,揭示出在一团和气的表象下鲜为人知的人格修养上的欠缺。
老先生写旧事,写往昔的生活和事态人情,又别具一格,使人仿佛身临其境,像含着橄榄看老电影。初始在淡淡的苦味中生出一种怀念和怅惘之情,细细品咂后又有一些淡淡的甜味生出,让人在欣慰新生活取代了旧生活,新时代日新月异的变化时,仍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怅然若失之情。这是怀旧?是留恋?是告别?是重温旧梦,让值得回忆的过去留下点踪影,不致完全湮灭?我说不清也辨不明。
写人生感悟,老先生更是敞开心扉,以真面目示人。无论是《剥啄声》、《桑榆自语》、《归》,还是其它文章,都是情也真,意也切,那种真实细腻的老境情怀,让人读后顿生强烈共鸣,大有相识恨晚的知遇之感。
前几年,我对佛教产生了兴趣,确切地说,是对佛教为什么能在中国社会各阶层都产生广泛而深邃的影响,多有不解。至于佛教本身又有怎样的魅力,也是一无所知,于是有了探索的愿望。为此,不仅游览了佛教四大名山,实地考察了佛教的现状,还阅读了不少有关佛教的书籍。其中给我帮助最大的是老先生的《禅外说禅》,因为介绍佛教的书,大多出于信士之手,犹如站在禅堂内说禅,令佛门外的人看后更加懵懂,摸不着头脑。而《禅外说禅》却是另一番景象,老先生原原本本介绍佛教各宗各派的种种情况,既未拿那些莫名其妙的机锋之语当笑料或靶子,也未如佛门内的人那样故作开悟,讲得神乎其神。对无此信仰的人来说,无疑是上了一堂深入浅出的启蒙课,让人从中学到很多东西,比如应如何认识佛教,佛教的前景如何,佛教在人生哲学方面的价值、欠缺和影响,禅宗各派的区别和修持方法等等,都有非常清晰和全面的认识,对我的思考帮助很大,为我解开了很多疑问,令我铭诸肺腑,感激不尽。
张老虽已离去,但正如普希金所说:“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广泛而深远。”张老的诸多大作,已实现了他人生不朽的愿望。更可喜的是他念念不忘的那些“可传之人,可感之事,可念之情”,也同他一起,永远铭刻在读者心中!让真善美永存世间,这是功德无量的大事。最后谨以一联献给老先生:儒道释哲融一炉博雅精深百年少,老农大师共一身翰墨清气千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