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古典诗歌中的商贾意象,是古典文学中长期积累凝练成的一个特殊意象群,历代皆有不同的呈现,商贾意象的演变经历了被批判、被讥讽逐步获得理解、同情和赞美的漫长过程。直到明清时期,基于经验的个性化、具象性商贾意象才呈现出新特征,丰富并更新了历代关于商贾诗歌的审美观念。
关键词:明清 商贾 意象
一、明前诗歌中的商贾意象
为了更好地把握明清诗歌中的商贾意象,我们将其纳入历代诗歌的广阔视野中做一历时性的梳理与考察,大体上对明前诗词中的商贾意象做了一些梳理,主要比较明前和明清诗歌中商贾意象的演变及其反映出的审美观念的变化。
中国古代社会中,商业始终被视为末流,重农抑商也是历代统治阶层的基本政策,然而商业活动从未停止过。先秦诗歌中就出现了反映先秦市场初级形式的贸易交换场景,如《诗经·卫风·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又如《东门之枌》《瞻卯(其四)》《伐木(其三)》等诗歌都含有某些商业活动的因素,当然,这样的商业场景仅仅只是作为背景出现的。
到了汉代,已有少量民间乐府表现了商人行商历程中的艰辛苦楚,如《孤儿行》:“父母已去,兄嫂令我行贾。南到九江,东到齐与鲁。腊月来归,不敢自言苦……”a南北朝时期,随着北方五胡乱华,晋室东渡,文物大盛于江左,与江北形成天壤之别。渡江之人多依城市而居,尤其是建业一带,流动人口最多,形成都邑文明,具有浓厚的城市与商业色彩,由此兴于城市的吴声歌曲,其诗歌意象也多具有商业气息。因而,形成了《估客乐》《三洲歌》等最有代表性的商旅歌辞。“《古今乐录》曰:《估客乐》者,齐武帝之所制也,帝布衣时,尝游樊、邓,登祚以后,追忆往事而作歌……《唐书乐志》曰:梁改其名为《商旅行》。”b“《唐书·乐志》曰:《三洲》,商人歌也。《古今乐录》曰:《三洲歌》者,商客数游巴陵三江口往还,因共作此歌。”c《晋书·乐志》亦曰:“吴歌杂曲,并出江南。东晋已来,稍有增广。其始皆徒歌,既而被之管弦。盖自永嘉渡江之后,下及梁、陈,咸都建业,吴声歌曲起羚此也。”清商新声以吴声西曲为代表,都强调了永嘉南渡及城市都邑的发展对吴歌西曲形成的影响。而不少吴歌是反映商人和城市生活的,正如陈书录先生所说:“东晋南朝的吴歌属于城市商业文明,渡口、商船、酒家、估客成了吴地歌谣特有的意象。”d这样的商业环境所熏染出来的诗歌,自然带有城市色彩,生成与构建的意象也多具有商业味道。如释宝月两首《估客乐》,从商人妇的角度,间接描写了商人的生活,并与爱情母题结合,形成商人与爱情的新主题。乐府歌词中增添了表现商业和商人的题材,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人总体上对商人关注较少,如庾信的《对酒歌》《贾客词》、鲍照的《观圃人艺植诗》、何承天的《巫山高篇》等少数文人诗歌创作涉及商人和商人生活,但对商人的表现并不是其重点。
“中国诗歌表现商业和商人的历史,到了唐代文学的时候,才算是正式揭开了帷幕。”e唐代商业获得进一步发展,“蜀麻吴盐自古通,万斛之舟行若风”f。唐代涉商诗“涉及八十六位诗人共一百七十六首诗歌,另其中包括无名氏作者六首”g。著名诗人李白、刘禹锡、白居易、元稹、张籍等及一般诗人都涉足商人及其生活进行诗歌创作,可以看出,商业和商人生活已经成为诗歌的重要题材之一。然而,唐代诗词中的商贾,多为负面形象,如“估客无住著,有利身则行”(元稹《估客乐》);“贾客无定游,所游唯利并”(刘禹锡《贾客词》);“绿鬟富去金钗多,皓腕肥来银钏窄”(白居易《盐商妇》)等,大量诗歌揭露商人的唯利是图和腐朽侈靡的生活。
其次是表现“商人重利轻离别”的主题,如李白的《长干行》诗和《江夏行》诗以商人妇的口吻描写了商人的“重利轻义”和“悔作商人妇”的怨悔之情。明代胡震亨在《李诗通》中说:“太白《江夏行》及《长干行》,并为商人妇咏,而其源似出《西曲》。盖古者吴俗好贾,荆、郢、樊、邓间尤盛,男女怨旷,哀吟清商,诸《西曲》所由作也。”h唐诗中表达这样主题的诗歌不在少数,如刘采春《啰唝曲》其三、白居易《琵琶行》等,塑造的也是负面的商人形象。虽然中唐的韩愈在儒家伦理道德的层面主张“重商利民”,白居易也要求从朝廷经济政策层面“沙汰奸商”,维护商贾利益,少数诗歌也反映了商人危险的商旅生活,如唐代诗人刘驾的《贾客词》和《反贾客乐》都反映了商人的艰辛,这些思想對改变传统商贾的看法有着重要作用,但在诗词作品中,商人仍然多以负面形象出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整个社会的农商观念。
宋代是我国古代社会商品化经济发展的一个高潮期,商品经济的蓬勃繁荣、城乡市场的兴盛发达、市民阶层的初步形成,为“讲唱”“说话”等俗文学发展提供了基础,也为传统雅文学领域里涌现出大量有关商贾的诗歌提供了生动鲜活的原型和丰富的素材。著名文人王安石、范仲淹、欧阳修、梅尧臣、王禹偁、黄庭坚、苏轼、苏辙、陆游、刘克庄、范成大等都创作过或多或少的商贾诗歌。
在北宋诗文革新的“农商皆利”与“重农抑商”两种思潮的交错、斗争与融合的背景下,“以欧阳修为盟主,他团结范仲淹、梅尧臣、苏舜钦等人,提携王安石、曾巩和苏洵及二子苏轼、苏辙等人,经世致用,针砭时弊,积极发挥文学的为国为民的社会作用”i。北宋文人多通过文学创作阐发其商业思想,评论朝廷商业政策的得失,主要着眼于宏大的国家制度层面,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对“商旅不行”的担忧,《四民诗·商》为商贾立言,同时亦有在“重农抑商”思潮中孕育出的诗歌,如被苏辙称为“诗祸”的王安石的《兼并》等。南宋商品经济得到明显的发展,商业更加活跃。南宋文人更多关注的是底层民众琐碎的世俗生活中的各种“市场”以及普通商人的精神面貌和家庭婚姻生活。如范成大的诗歌展示了各种各样的乡村草市、米市、灯市、丝市、蚕市、茶市等,而陆游的诗歌则集中表现了“农商并利”的重商思想和豪放乐观的商贾精神。如陆游的《估客乐》描述了商贾行旅中的气势凌霄,潇洒豪放的精神气度、出手阔绰的享乐态度,这是真正意义上的“估客乐”,并对这种商贾之乐充满了艳羡的意味,这无疑是一种农商观念的新动向,与此互为表里,陆游的《长干行》也一反唐代“悔作商人妇”的择偶观念,而是“宁嫁与商人”“不愿入侯家”,反映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贾观念的逐步改变,当然,也有承接唐代、北宋诗人“重农抑商”思想的一脉未断。 二、明清诗歌中商贾意象的新特征
明前大部分商贾诗歌或借助商人商妇吟咏爱情主题,或是作为隐性的“背景”出现,又或仅是一首诗的意象群中的一个泛指的意象符号,如商人、贾客、估客、水市、村市、墟市、灯市、鱼市、花市、买、卖、钱、商、市、货等商业词汇,这些意象的共同点是,具有某种普遍性、类型性和抽象性,而并非是基于经验的意象,直接反映商人实质性生活的诗歌数量并不是很多,真正以商贾质实题材为吟咏对象并书写个性化、具象性商賈意象的是明清诗歌。
自南宋以后到晚明,尤其明代中期以来,商品经济的活跃、商贾之风的弥漫、新的思想意识的出现,对社会精英阶层的观念形态产生了巨大冲击,文士们以敏锐的眼光观察着社会生活的巨变,敏感的诗心受到商贾精神的影响,都市商业文化中士人文化与市民文化交融的色彩越来越浓,他们的诗歌创作中增添了新的要素,真正以商贾为审美对象,立足于时代思潮的前沿,创作出大量商贾诗歌,丰富并更新了历代关于商贾诗歌的审美观念。
首先,以《估客乐》为代表的各种诗题,充分展现了明清时代欣欣向荣的商业繁荣景象及无拘无束的商贾生活之乐。明清诗人作为古代传统士阶层的成员,他们沐浴于商品经济大潮中,自觉或无意识地感受着商人的生活趣味,体味着商人别样的生活理念,并以欣喜的心情将他们的日常生活付诸笔端。明代中后期,江浙、湖广等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繁荣,商业往来运输频繁,商贾生活图景时时处处映入文士们的眼帘,如徐渭《赋得贾客船随返照来》:“千金不惜买鸣筝,万斛鱼盐水上行。几度烟波愁日暮,半程风物趁天晴。西郊鹳鹤摩云入,东道舲舠晚饭迎。笑指红霞如有意,干衣骑马广陵城。”! 0“千金”“万斛”展示商人的满载而归、豪侈气势,淼淼烟波、广阔云霄、红霞映照之景,衬托出商人乐观潇洒的自由自得的精神。吴国伦《八月十八日浙江楼观潮》:“浙江楼望浙江潮,八月长风海若骄。万马蹴涛惊地轴,千鲸喷沫撼星杓。天连巨浸疑相荡,雪卷重山忽自消。却怪贾帆空际落,翩如六翮下扶摇。”! 1长风卷浪,直冲云霄,涨潮消落之际,商船凭空扶摇而下,诗中以浙江浪潮起笔,着眼点却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弄潮儿——商人,自然景观与生活景观相映成趣,以波澜壮阔的海潮反衬出席卷天地的商品经济热潮。在很多诗人的笔下,商贾生活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样态,处处都是商贾生活景观,充满世俗生活气息,诗人更以愉悦的心情品味着商人的生活情趣。
自南北朝以来,历代诗人皆创作了不少题为《估客乐》《三洲歌》的吟咏商贾之乐的诗歌,然而多着眼于商贾精神方面,作为商贾及其商业行为的核心价值集中体现的“利”,及其具体外化表现“物质”和“金钱”,则并没有成为诗人吟咏的重点,直到明清时代,尤其是明代中期以来,随着商业经济的全面发展,包括以商贾在内的市民阶层为主体的商贾观念普遍渗透到士人的心理,他们不仅对商贾追求自我、无拘无束的自由精神充满了赞赏,也对其奢侈繁华的物质生活和金钱利益充满了艳羡,并不耻讴歌、赞美“百万”“千万”的“黄金”,这种异质于传统农本文化“义”的文化现象,呈现出明清诗人前所未有的新的审美意识,可以看出,商贾之乐,不仅仅是自由精神之乐,更是物质富有之乐,已经真正成为明清社会一股潮流。
不少文人不仅描写商贾精神之乐,更直接吟咏贾客的物质富有之乐,如唐寅《阊门即事》:“世间乐土是吴中,中有阊门又擅雄。翠袖三千楼上下,黄金百万水西东。五更市买何曾绝,四远方言总不同。若使画师描作画,画师应道画难工。”! 2即事诗,多就眼前实事而写就,阊门是当时苏州的商业中心,唐寅生活在这样的商品经济大潮中,感受着五更早市、四方商贾、翠袖三千、黄金百万的繁华和富有,不仅形象地反映出苏州的商业活动,更充满了浓郁的世俗生活气息。曾经在苏州吴县任职的袁宏道以“实录”评价此诗,更可看出诗歌所描述的真实情境。又如李攀龙《三洲歌》:“何处估客豪,扬州估客豪,象牙持作樯,鍮石持作篙。”“闻欢扬州去,大艑居上头。一载五百万,两载千万余。”! 3胡应麟《新估客乐二首》:“不从估客游,不知估客乐。百万扬州鹾,持筹胜骑鹤。”“不乘估客舟,不知估客乐。十万荆州娘,红妆照罗幕。”! 4梅鼎祚《估客乐》:“人言估客乐,估客信自乐。大艑千幅帆,三江恣游博。”“一舸载三千,欢自扬州还。且无相揽抱,与侬蒲鍜环。”! 5王伯稠《估客乐》:“估客南海来,一舩千万余。金多侬不爱,但问阿欢书。”! 6吴国伦《阊门九歌》:“大贾轩轩水郭盈,五方淫巧巿门争。金多自挟侯王重,县吏那能问姓名。”! 7此类诗歌多以“十万”“百万”“千万”形容商货之丰、金钱之多,商人之富之乐可见一斑。袁宏道在《毛太初》中说:“人生三十岁,何可使囊无余钱,屯无余米,居无高堂广厦,到口无肥酒大肉也,可羞也。”! 8在这里,吃喝住行的奢侈享受是人生基本之乐,并以贫穷为耻。明清时代的文士,已经不再像以往文人那样只在诗文中构筑传统道德和精神高地,还不耻以“物质”和“金钱”为吟咏对象,他们描绘繁华的商业景象,毫不掩饰对美色和金钱的艳羡,甚至高歌任情放纵,在俗世生活中寻求人生的乐趣,这样的人生价值观与商贾诗歌创作的心理是一致的。明清诗人不耻言“利”的观念,以“物质”为美的审美意识,使得他们观察生活的视角和处理题材的方式都与之前有所不同,呈现出高度生活化、世俗化的特点。诗歌意象的选取与一定时期社会审美生活方式和审美趣味密切相关,明清文人以诗歌这种传统雅文学样式赞美“物质”化的商贾生活方式及其生活理念,正反映了其时审美风尚的转变。
其次,诗人不仅为商贾之乐而乐,还以商贾之苦为苦。一方面,文人士大夫一般都具有积极的入世精神、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得他们积极参与政治、融入社会,关注国计民生。明清诗人也不例外,他们关注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朝廷政策制度,揭露商业经济发展的种种弊端,表达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另一方面,进入明中叶以后,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及商人阶层的扩容和壮大,世人对商人以及商业的观念开始改变,逐渐出现了士商相混的局面,文人对于商人生出了解之同情,不仅吟咏商贾之乐,亦能体会商贾之苦,因此他们以和商人相关的一切素材为源泉,纷纷以诗歌形式或谴责朝廷政策弊端,或同情商人生活之苦,或为商人辩护。 传统的商贾生活艰辛之苦、商人背井离乡的羁旅之苦,明清诗歌自然也会有所反映。“舟女莫言估客乐,钟声将梦到天涯。”! 9“估客载大舸,日夜水中居。”@ 0商业经济环境的恶劣:“最是江南佳丽地,可怜机杼日萧条。”@ 1大量诗歌都表现了商人生活之苦。明代中叶以后,商品经济在广度和深度方面都获得了快速发展,随着商业经济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地位的提高和占比增大,商税就成为朝廷财政收入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来源。明代商税衙门林立,税种庞杂,尤其到明后期,从皇室到地方政府,私自增设征税机构,无名税课繁多,致使税网如织。商税成为影响商业发展和商人生活的重要制度,而明代特有的税使制度,受害最深的自然是商业,税使一出,商人便惶惶不可终日,游踪遍天下的袁中道曾在散文中描述“舟税如织”之苦:“当此禁网严密之时,自荆至吴,舟税如织。所之,巾箱皆遭盘诘,胥徒谩骂,令人骇愕。茫茫三千里长江,一片愁水耳。”@ 2因此,诗人们都不约而同地以诗歌的形式艺术地再现了严苛税制下的商人之苦,如袁宏道:“贾客相逢倍惘然,楩楠杞梓下西川。青天处处横珰虎,鬻女陪男偿稅钱。”(《竹枝词》十二)@ 3“西酋中珰横几截,男不成西女废梭。琵琶卖去了官税,健儿半负播州戈。”@ 4又陈邦瞻《估客乐》:“但知估客乐,何知估客愁。昔时天地大,今日网罗稠。一关与一隘,列戟森戈矛。缇骑驰左右,绍珰坐上头。攫金如攫肉,虑贾如虑囚。本以钱刀故,一身轻九州。妻子生别离,性命等浮沤。始悟时世异,悔不归田畴。估客愁尚可,民穷怨杀我。货重谷转轻,骨肉甘寒饿。昔闻太史氏,采风闻圣朝。愿将估客乐,歌作穷民谣。”@ 5诗中的“珰虎”“绍珰”是指明代特有的税使,明代中叶以后,宦官之祸日烈,万历年间,明神宗派出大批宦官分赴各省驻守,督征各地的矿税商税,“中官遍天下,非领税即领矿,驱胁官吏,务朘削焉”@ 6,自此,税使四出,压榨商民如豺狼虎豹,“攫金如攫肉”,使得“十室金钱九室空”,商贾苦不堪言。
由上述诗歌可以看出,与明前相比,明清商贾诗歌题材具有更强的纪实性,诗中展示的是一幕幕客观、真实、细微的生活图景,其中所涉事件多有史迹可寻,诗歌中的意象指向更为鲜明,诗人平民化的心态和观察生活的视觉使诗歌具有更强的写实性和具象性,更接近社会最真实的面貌。文人们对于商税制度的普遍关注,呈现出浓烈的批判意识,在写实因素增加的同时,诗人的抒情功能也更加强化,诗中流露出的感情真实而强烈,他们揭露商业经济发展中的不公和弊端,希望废弃苛捐杂税,期待商品经济的活跃。
第三,明清商贾诗歌还有一个较为突出的特征,就是反映边境和海外贸易的题材增多。新题材的拓展主要包括东南地区海外贸易及胡贾形象的屡屡出现。如在明代后期海禁缓解、扩大海外贸易的背景下,汤显祖的文学作品中多次出现“贾胡”的新形象。如他的《香岙逢贾胡》《看贾胡别》等,汤显祖以惊奇、喜悦之情观看着胡贾的各种生活新场景,通过澳门这个对外贸易的窗口,不仅展示了明代万历年间澳门一带对外贸易的壮阔景象,还开阔了他的视野,诗中的内容倾向,具有丰富商贾题材与内涵的价值。
再如清代乾隆三十五年(1770),赵翼奉旨调守广州府,目睹沿海与对外商贸,有《南珍》《番舶》等,皆目击成诗,有感而发。《南珍》诗中云:“凡百瑰玮负奇质,咸不胫走来羊城。天宝既征孕育厚,人巧亦见工力精。不惟其产惟其聚,奇彩耀市目欲瞠……合浦六地产有几?贩自番舶来重瀛……伊余一双书生眼,乍睹不觉适适惊。”@ 7《番舶》诗中则写道:“峨峨百丈船,横潮若山嶂。一载千婆兰(番语三百斤为一婆兰)其巨不可量……不惜九死行,为冀三倍偿。重利而轻生,举世因同恙。伊余过虎门,适遇锭五两。梯登试一观,心目得超旷。”@ 8海外的珍稀番货,对于诗人来说具有一定的神奇性,故瞠目称奇,诗人远游亲睹边境贸易的盛况,更激发了对远方异地的想象与向往。
明清商贾诗歌创作,在题材方面表现出兴趣视野的改变,商贾意象的选取显示出作者生活经验的丰富和对市民社会的关注。商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都成为作家的观照对象,而且在时代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在商贾描写中注入了浓烈的主观情感,在题材选取和情感表现上已经大大超越历代商贾诗歌而呈现出了新的特征。
总之,商贾意象不仅出现在诗歌创作中,在小说戏曲等俗文学中,有更多的货币化的生活意象或场景,比如青楼戏院、勾栏瓦肆、商铺、商贾、酒宴等,比之诗歌中的商贾意象更为丰富多彩,传统雅文学与新兴盛的俗文学相得益彰,一起展示了商贾纷繁复杂的生活状态和商业文化观念形态,在商业经济文化视域中,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了重要的转变。
abc〔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三八,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286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348页,第427页,第431页。
d 陈书录:《努力建构中国优秀歌谣的传承体系》,《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
e 邵毅平:《中国文学中的商人世界》,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107页。
f 〔唐〕杜甫著,〔清〕仇兆鳌注:《杜诗详注》(《夔州歌十绝句》其七),中华书局2015年第1版,第1078页。
g 姜革文:《商人·商业·唐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页。
h 〔唐〕 李白:《李太白全集》,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447页。
i 陈书录:《北宋诗文革新中“农商皆利”与“重农抑商”的两种思潮》,《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j〔明〕徐渭:《徐渭集》,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01页。
k 〔明〕吴国伦:《甔甀洞稿》卷二十,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122册,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711页。
l 〔明〕唐寅:《唐伯虎全集》,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51页。
m 〔明〕李攀龙:《沧溟集》卷二,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集部1278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94页。
n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集》卷八,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集部1278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94页。
o 〔明〕梅鼎祚:《鹿裘石室集》卷二十一,明天启三年玄白堂刻本。
p 〔明〕王伯稠:《王世周先生诗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142册,齐鲁书社1997年版。
q 〔明〕吴国伦:《甔甀洞稿》卷三十三《阊门九歌》,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123册,齐鲁书1997年版,第113页。
! 8 @ 3 x〔明〕袁宏道著,钱伯诚笺校:《袁宏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209頁,第893—895页,第1069页。
s 〔明〕皇甫汸:《皇甫司勋集》卷三十三《题沈周八景图》,四库全书本,集部1278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721页。
t 〔明〕谢肇淛:《小草斋集》卷二《估客乐二首》,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175册,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89页。
@ 1 〔明〕吴国伦:《甔甀洞稿》卷二十《次嘉兴即事》,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122册,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711页。
@ 2 〔明〕袁中道著,钱伯城点校:《珂雪斋集》卷16《后泛凫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667页。
@ 5 〔明〕陈邦瞻:《陈氏荷华山房诗稿》,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8册,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
@ 6 〔清〕张廷玉等撰:《明史·食货志五》,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978页。
@ 7 @ 8〔清〕赵翼:《欧北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333—334页,第344—345页。
作 者: 李青枝,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明清文学及文献。
编 辑: 杜碧媛 E-mail: dubiyuan@163.com
关键词:明清 商贾 意象
一、明前诗歌中的商贾意象
为了更好地把握明清诗歌中的商贾意象,我们将其纳入历代诗歌的广阔视野中做一历时性的梳理与考察,大体上对明前诗词中的商贾意象做了一些梳理,主要比较明前和明清诗歌中商贾意象的演变及其反映出的审美观念的变化。
中国古代社会中,商业始终被视为末流,重农抑商也是历代统治阶层的基本政策,然而商业活动从未停止过。先秦诗歌中就出现了反映先秦市场初级形式的贸易交换场景,如《诗经·卫风·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又如《东门之枌》《瞻卯(其四)》《伐木(其三)》等诗歌都含有某些商业活动的因素,当然,这样的商业场景仅仅只是作为背景出现的。
到了汉代,已有少量民间乐府表现了商人行商历程中的艰辛苦楚,如《孤儿行》:“父母已去,兄嫂令我行贾。南到九江,东到齐与鲁。腊月来归,不敢自言苦……”a南北朝时期,随着北方五胡乱华,晋室东渡,文物大盛于江左,与江北形成天壤之别。渡江之人多依城市而居,尤其是建业一带,流动人口最多,形成都邑文明,具有浓厚的城市与商业色彩,由此兴于城市的吴声歌曲,其诗歌意象也多具有商业气息。因而,形成了《估客乐》《三洲歌》等最有代表性的商旅歌辞。“《古今乐录》曰:《估客乐》者,齐武帝之所制也,帝布衣时,尝游樊、邓,登祚以后,追忆往事而作歌……《唐书乐志》曰:梁改其名为《商旅行》。”b“《唐书·乐志》曰:《三洲》,商人歌也。《古今乐录》曰:《三洲歌》者,商客数游巴陵三江口往还,因共作此歌。”c《晋书·乐志》亦曰:“吴歌杂曲,并出江南。东晋已来,稍有增广。其始皆徒歌,既而被之管弦。盖自永嘉渡江之后,下及梁、陈,咸都建业,吴声歌曲起羚此也。”清商新声以吴声西曲为代表,都强调了永嘉南渡及城市都邑的发展对吴歌西曲形成的影响。而不少吴歌是反映商人和城市生活的,正如陈书录先生所说:“东晋南朝的吴歌属于城市商业文明,渡口、商船、酒家、估客成了吴地歌谣特有的意象。”d这样的商业环境所熏染出来的诗歌,自然带有城市色彩,生成与构建的意象也多具有商业味道。如释宝月两首《估客乐》,从商人妇的角度,间接描写了商人的生活,并与爱情母题结合,形成商人与爱情的新主题。乐府歌词中增添了表现商业和商人的题材,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人总体上对商人关注较少,如庾信的《对酒歌》《贾客词》、鲍照的《观圃人艺植诗》、何承天的《巫山高篇》等少数文人诗歌创作涉及商人和商人生活,但对商人的表现并不是其重点。
“中国诗歌表现商业和商人的历史,到了唐代文学的时候,才算是正式揭开了帷幕。”e唐代商业获得进一步发展,“蜀麻吴盐自古通,万斛之舟行若风”f。唐代涉商诗“涉及八十六位诗人共一百七十六首诗歌,另其中包括无名氏作者六首”g。著名诗人李白、刘禹锡、白居易、元稹、张籍等及一般诗人都涉足商人及其生活进行诗歌创作,可以看出,商业和商人生活已经成为诗歌的重要题材之一。然而,唐代诗词中的商贾,多为负面形象,如“估客无住著,有利身则行”(元稹《估客乐》);“贾客无定游,所游唯利并”(刘禹锡《贾客词》);“绿鬟富去金钗多,皓腕肥来银钏窄”(白居易《盐商妇》)等,大量诗歌揭露商人的唯利是图和腐朽侈靡的生活。
其次是表现“商人重利轻离别”的主题,如李白的《长干行》诗和《江夏行》诗以商人妇的口吻描写了商人的“重利轻义”和“悔作商人妇”的怨悔之情。明代胡震亨在《李诗通》中说:“太白《江夏行》及《长干行》,并为商人妇咏,而其源似出《西曲》。盖古者吴俗好贾,荆、郢、樊、邓间尤盛,男女怨旷,哀吟清商,诸《西曲》所由作也。”h唐诗中表达这样主题的诗歌不在少数,如刘采春《啰唝曲》其三、白居易《琵琶行》等,塑造的也是负面的商人形象。虽然中唐的韩愈在儒家伦理道德的层面主张“重商利民”,白居易也要求从朝廷经济政策层面“沙汰奸商”,维护商贾利益,少数诗歌也反映了商人危险的商旅生活,如唐代诗人刘驾的《贾客词》和《反贾客乐》都反映了商人的艰辛,这些思想對改变传统商贾的看法有着重要作用,但在诗词作品中,商人仍然多以负面形象出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整个社会的农商观念。
宋代是我国古代社会商品化经济发展的一个高潮期,商品经济的蓬勃繁荣、城乡市场的兴盛发达、市民阶层的初步形成,为“讲唱”“说话”等俗文学发展提供了基础,也为传统雅文学领域里涌现出大量有关商贾的诗歌提供了生动鲜活的原型和丰富的素材。著名文人王安石、范仲淹、欧阳修、梅尧臣、王禹偁、黄庭坚、苏轼、苏辙、陆游、刘克庄、范成大等都创作过或多或少的商贾诗歌。
在北宋诗文革新的“农商皆利”与“重农抑商”两种思潮的交错、斗争与融合的背景下,“以欧阳修为盟主,他团结范仲淹、梅尧臣、苏舜钦等人,提携王安石、曾巩和苏洵及二子苏轼、苏辙等人,经世致用,针砭时弊,积极发挥文学的为国为民的社会作用”i。北宋文人多通过文学创作阐发其商业思想,评论朝廷商业政策的得失,主要着眼于宏大的国家制度层面,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对“商旅不行”的担忧,《四民诗·商》为商贾立言,同时亦有在“重农抑商”思潮中孕育出的诗歌,如被苏辙称为“诗祸”的王安石的《兼并》等。南宋商品经济得到明显的发展,商业更加活跃。南宋文人更多关注的是底层民众琐碎的世俗生活中的各种“市场”以及普通商人的精神面貌和家庭婚姻生活。如范成大的诗歌展示了各种各样的乡村草市、米市、灯市、丝市、蚕市、茶市等,而陆游的诗歌则集中表现了“农商并利”的重商思想和豪放乐观的商贾精神。如陆游的《估客乐》描述了商贾行旅中的气势凌霄,潇洒豪放的精神气度、出手阔绰的享乐态度,这是真正意义上的“估客乐”,并对这种商贾之乐充满了艳羡的意味,这无疑是一种农商观念的新动向,与此互为表里,陆游的《长干行》也一反唐代“悔作商人妇”的择偶观念,而是“宁嫁与商人”“不愿入侯家”,反映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贾观念的逐步改变,当然,也有承接唐代、北宋诗人“重农抑商”思想的一脉未断。 二、明清诗歌中商贾意象的新特征
明前大部分商贾诗歌或借助商人商妇吟咏爱情主题,或是作为隐性的“背景”出现,又或仅是一首诗的意象群中的一个泛指的意象符号,如商人、贾客、估客、水市、村市、墟市、灯市、鱼市、花市、买、卖、钱、商、市、货等商业词汇,这些意象的共同点是,具有某种普遍性、类型性和抽象性,而并非是基于经验的意象,直接反映商人实质性生活的诗歌数量并不是很多,真正以商贾质实题材为吟咏对象并书写个性化、具象性商賈意象的是明清诗歌。
自南宋以后到晚明,尤其明代中期以来,商品经济的活跃、商贾之风的弥漫、新的思想意识的出现,对社会精英阶层的观念形态产生了巨大冲击,文士们以敏锐的眼光观察着社会生活的巨变,敏感的诗心受到商贾精神的影响,都市商业文化中士人文化与市民文化交融的色彩越来越浓,他们的诗歌创作中增添了新的要素,真正以商贾为审美对象,立足于时代思潮的前沿,创作出大量商贾诗歌,丰富并更新了历代关于商贾诗歌的审美观念。
首先,以《估客乐》为代表的各种诗题,充分展现了明清时代欣欣向荣的商业繁荣景象及无拘无束的商贾生活之乐。明清诗人作为古代传统士阶层的成员,他们沐浴于商品经济大潮中,自觉或无意识地感受着商人的生活趣味,体味着商人别样的生活理念,并以欣喜的心情将他们的日常生活付诸笔端。明代中后期,江浙、湖广等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繁荣,商业往来运输频繁,商贾生活图景时时处处映入文士们的眼帘,如徐渭《赋得贾客船随返照来》:“千金不惜买鸣筝,万斛鱼盐水上行。几度烟波愁日暮,半程风物趁天晴。西郊鹳鹤摩云入,东道舲舠晚饭迎。笑指红霞如有意,干衣骑马广陵城。”! 0“千金”“万斛”展示商人的满载而归、豪侈气势,淼淼烟波、广阔云霄、红霞映照之景,衬托出商人乐观潇洒的自由自得的精神。吴国伦《八月十八日浙江楼观潮》:“浙江楼望浙江潮,八月长风海若骄。万马蹴涛惊地轴,千鲸喷沫撼星杓。天连巨浸疑相荡,雪卷重山忽自消。却怪贾帆空际落,翩如六翮下扶摇。”! 1长风卷浪,直冲云霄,涨潮消落之际,商船凭空扶摇而下,诗中以浙江浪潮起笔,着眼点却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弄潮儿——商人,自然景观与生活景观相映成趣,以波澜壮阔的海潮反衬出席卷天地的商品经济热潮。在很多诗人的笔下,商贾生活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样态,处处都是商贾生活景观,充满世俗生活气息,诗人更以愉悦的心情品味着商人的生活情趣。
自南北朝以来,历代诗人皆创作了不少题为《估客乐》《三洲歌》的吟咏商贾之乐的诗歌,然而多着眼于商贾精神方面,作为商贾及其商业行为的核心价值集中体现的“利”,及其具体外化表现“物质”和“金钱”,则并没有成为诗人吟咏的重点,直到明清时代,尤其是明代中期以来,随着商业经济的全面发展,包括以商贾在内的市民阶层为主体的商贾观念普遍渗透到士人的心理,他们不仅对商贾追求自我、无拘无束的自由精神充满了赞赏,也对其奢侈繁华的物质生活和金钱利益充满了艳羡,并不耻讴歌、赞美“百万”“千万”的“黄金”,这种异质于传统农本文化“义”的文化现象,呈现出明清诗人前所未有的新的审美意识,可以看出,商贾之乐,不仅仅是自由精神之乐,更是物质富有之乐,已经真正成为明清社会一股潮流。
不少文人不仅描写商贾精神之乐,更直接吟咏贾客的物质富有之乐,如唐寅《阊门即事》:“世间乐土是吴中,中有阊门又擅雄。翠袖三千楼上下,黄金百万水西东。五更市买何曾绝,四远方言总不同。若使画师描作画,画师应道画难工。”! 2即事诗,多就眼前实事而写就,阊门是当时苏州的商业中心,唐寅生活在这样的商品经济大潮中,感受着五更早市、四方商贾、翠袖三千、黄金百万的繁华和富有,不仅形象地反映出苏州的商业活动,更充满了浓郁的世俗生活气息。曾经在苏州吴县任职的袁宏道以“实录”评价此诗,更可看出诗歌所描述的真实情境。又如李攀龙《三洲歌》:“何处估客豪,扬州估客豪,象牙持作樯,鍮石持作篙。”“闻欢扬州去,大艑居上头。一载五百万,两载千万余。”! 3胡应麟《新估客乐二首》:“不从估客游,不知估客乐。百万扬州鹾,持筹胜骑鹤。”“不乘估客舟,不知估客乐。十万荆州娘,红妆照罗幕。”! 4梅鼎祚《估客乐》:“人言估客乐,估客信自乐。大艑千幅帆,三江恣游博。”“一舸载三千,欢自扬州还。且无相揽抱,与侬蒲鍜环。”! 5王伯稠《估客乐》:“估客南海来,一舩千万余。金多侬不爱,但问阿欢书。”! 6吴国伦《阊门九歌》:“大贾轩轩水郭盈,五方淫巧巿门争。金多自挟侯王重,县吏那能问姓名。”! 7此类诗歌多以“十万”“百万”“千万”形容商货之丰、金钱之多,商人之富之乐可见一斑。袁宏道在《毛太初》中说:“人生三十岁,何可使囊无余钱,屯无余米,居无高堂广厦,到口无肥酒大肉也,可羞也。”! 8在这里,吃喝住行的奢侈享受是人生基本之乐,并以贫穷为耻。明清时代的文士,已经不再像以往文人那样只在诗文中构筑传统道德和精神高地,还不耻以“物质”和“金钱”为吟咏对象,他们描绘繁华的商业景象,毫不掩饰对美色和金钱的艳羡,甚至高歌任情放纵,在俗世生活中寻求人生的乐趣,这样的人生价值观与商贾诗歌创作的心理是一致的。明清诗人不耻言“利”的观念,以“物质”为美的审美意识,使得他们观察生活的视角和处理题材的方式都与之前有所不同,呈现出高度生活化、世俗化的特点。诗歌意象的选取与一定时期社会审美生活方式和审美趣味密切相关,明清文人以诗歌这种传统雅文学样式赞美“物质”化的商贾生活方式及其生活理念,正反映了其时审美风尚的转变。
其次,诗人不仅为商贾之乐而乐,还以商贾之苦为苦。一方面,文人士大夫一般都具有积极的入世精神、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得他们积极参与政治、融入社会,关注国计民生。明清诗人也不例外,他们关注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朝廷政策制度,揭露商业经济发展的种种弊端,表达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另一方面,进入明中叶以后,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及商人阶层的扩容和壮大,世人对商人以及商业的观念开始改变,逐渐出现了士商相混的局面,文人对于商人生出了解之同情,不仅吟咏商贾之乐,亦能体会商贾之苦,因此他们以和商人相关的一切素材为源泉,纷纷以诗歌形式或谴责朝廷政策弊端,或同情商人生活之苦,或为商人辩护。 传统的商贾生活艰辛之苦、商人背井离乡的羁旅之苦,明清诗歌自然也会有所反映。“舟女莫言估客乐,钟声将梦到天涯。”! 9“估客载大舸,日夜水中居。”@ 0商业经济环境的恶劣:“最是江南佳丽地,可怜机杼日萧条。”@ 1大量诗歌都表现了商人生活之苦。明代中叶以后,商品经济在广度和深度方面都获得了快速发展,随着商业经济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地位的提高和占比增大,商税就成为朝廷财政收入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来源。明代商税衙门林立,税种庞杂,尤其到明后期,从皇室到地方政府,私自增设征税机构,无名税课繁多,致使税网如织。商税成为影响商业发展和商人生活的重要制度,而明代特有的税使制度,受害最深的自然是商业,税使一出,商人便惶惶不可终日,游踪遍天下的袁中道曾在散文中描述“舟税如织”之苦:“当此禁网严密之时,自荆至吴,舟税如织。所之,巾箱皆遭盘诘,胥徒谩骂,令人骇愕。茫茫三千里长江,一片愁水耳。”@ 2因此,诗人们都不约而同地以诗歌的形式艺术地再现了严苛税制下的商人之苦,如袁宏道:“贾客相逢倍惘然,楩楠杞梓下西川。青天处处横珰虎,鬻女陪男偿稅钱。”(《竹枝词》十二)@ 3“西酋中珰横几截,男不成西女废梭。琵琶卖去了官税,健儿半负播州戈。”@ 4又陈邦瞻《估客乐》:“但知估客乐,何知估客愁。昔时天地大,今日网罗稠。一关与一隘,列戟森戈矛。缇骑驰左右,绍珰坐上头。攫金如攫肉,虑贾如虑囚。本以钱刀故,一身轻九州。妻子生别离,性命等浮沤。始悟时世异,悔不归田畴。估客愁尚可,民穷怨杀我。货重谷转轻,骨肉甘寒饿。昔闻太史氏,采风闻圣朝。愿将估客乐,歌作穷民谣。”@ 5诗中的“珰虎”“绍珰”是指明代特有的税使,明代中叶以后,宦官之祸日烈,万历年间,明神宗派出大批宦官分赴各省驻守,督征各地的矿税商税,“中官遍天下,非领税即领矿,驱胁官吏,务朘削焉”@ 6,自此,税使四出,压榨商民如豺狼虎豹,“攫金如攫肉”,使得“十室金钱九室空”,商贾苦不堪言。
由上述诗歌可以看出,与明前相比,明清商贾诗歌题材具有更强的纪实性,诗中展示的是一幕幕客观、真实、细微的生活图景,其中所涉事件多有史迹可寻,诗歌中的意象指向更为鲜明,诗人平民化的心态和观察生活的视觉使诗歌具有更强的写实性和具象性,更接近社会最真实的面貌。文人们对于商税制度的普遍关注,呈现出浓烈的批判意识,在写实因素增加的同时,诗人的抒情功能也更加强化,诗中流露出的感情真实而强烈,他们揭露商业经济发展中的不公和弊端,希望废弃苛捐杂税,期待商品经济的活跃。
第三,明清商贾诗歌还有一个较为突出的特征,就是反映边境和海外贸易的题材增多。新题材的拓展主要包括东南地区海外贸易及胡贾形象的屡屡出现。如在明代后期海禁缓解、扩大海外贸易的背景下,汤显祖的文学作品中多次出现“贾胡”的新形象。如他的《香岙逢贾胡》《看贾胡别》等,汤显祖以惊奇、喜悦之情观看着胡贾的各种生活新场景,通过澳门这个对外贸易的窗口,不仅展示了明代万历年间澳门一带对外贸易的壮阔景象,还开阔了他的视野,诗中的内容倾向,具有丰富商贾题材与内涵的价值。
再如清代乾隆三十五年(1770),赵翼奉旨调守广州府,目睹沿海与对外商贸,有《南珍》《番舶》等,皆目击成诗,有感而发。《南珍》诗中云:“凡百瑰玮负奇质,咸不胫走来羊城。天宝既征孕育厚,人巧亦见工力精。不惟其产惟其聚,奇彩耀市目欲瞠……合浦六地产有几?贩自番舶来重瀛……伊余一双书生眼,乍睹不觉适适惊。”@ 7《番舶》诗中则写道:“峨峨百丈船,横潮若山嶂。一载千婆兰(番语三百斤为一婆兰)其巨不可量……不惜九死行,为冀三倍偿。重利而轻生,举世因同恙。伊余过虎门,适遇锭五两。梯登试一观,心目得超旷。”@ 8海外的珍稀番货,对于诗人来说具有一定的神奇性,故瞠目称奇,诗人远游亲睹边境贸易的盛况,更激发了对远方异地的想象与向往。
明清商贾诗歌创作,在题材方面表现出兴趣视野的改变,商贾意象的选取显示出作者生活经验的丰富和对市民社会的关注。商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都成为作家的观照对象,而且在时代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在商贾描写中注入了浓烈的主观情感,在题材选取和情感表现上已经大大超越历代商贾诗歌而呈现出了新的特征。
总之,商贾意象不仅出现在诗歌创作中,在小说戏曲等俗文学中,有更多的货币化的生活意象或场景,比如青楼戏院、勾栏瓦肆、商铺、商贾、酒宴等,比之诗歌中的商贾意象更为丰富多彩,传统雅文学与新兴盛的俗文学相得益彰,一起展示了商贾纷繁复杂的生活状态和商业文化观念形态,在商业经济文化视域中,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了重要的转变。
abc〔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三八,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286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348页,第427页,第431页。
d 陈书录:《努力建构中国优秀歌谣的传承体系》,《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
e 邵毅平:《中国文学中的商人世界》,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第107页。
f 〔唐〕杜甫著,〔清〕仇兆鳌注:《杜诗详注》(《夔州歌十绝句》其七),中华书局2015年第1版,第1078页。
g 姜革文:《商人·商业·唐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页。
h 〔唐〕 李白:《李太白全集》,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447页。
i 陈书录:《北宋诗文革新中“农商皆利”与“重农抑商”的两种思潮》,《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j〔明〕徐渭:《徐渭集》,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01页。
k 〔明〕吴国伦:《甔甀洞稿》卷二十,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122册,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711页。
l 〔明〕唐寅:《唐伯虎全集》,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51页。
m 〔明〕李攀龙:《沧溟集》卷二,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集部1278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94页。
n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集》卷八,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集部1278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94页。
o 〔明〕梅鼎祚:《鹿裘石室集》卷二十一,明天启三年玄白堂刻本。
p 〔明〕王伯稠:《王世周先生诗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142册,齐鲁书社1997年版。
q 〔明〕吴国伦:《甔甀洞稿》卷三十三《阊门九歌》,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123册,齐鲁书1997年版,第113页。
! 8 @ 3 x〔明〕袁宏道著,钱伯诚笺校:《袁宏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209頁,第893—895页,第1069页。
s 〔明〕皇甫汸:《皇甫司勋集》卷三十三《题沈周八景图》,四库全书本,集部1278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721页。
t 〔明〕谢肇淛:《小草斋集》卷二《估客乐二首》,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175册,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89页。
@ 1 〔明〕吴国伦:《甔甀洞稿》卷二十《次嘉兴即事》,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部122册,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711页。
@ 2 〔明〕袁中道著,钱伯城点校:《珂雪斋集》卷16《后泛凫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667页。
@ 5 〔明〕陈邦瞻:《陈氏荷华山房诗稿》,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8册,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
@ 6 〔清〕张廷玉等撰:《明史·食货志五》,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978页。
@ 7 @ 8〔清〕赵翼:《欧北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333—334页,第344—345页。
作 者: 李青枝,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明清文学及文献。
编 辑: 杜碧媛 E-mail: dubiyu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