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胆红素是用于诊断黄疸病症的惟一检查项目,又是反映肝脏分泌和排泄功能的检查项目。对指导临床工作者对各种伴有黄疸的疾病进行治疗以及预后评估,尤其对肝胆性疾病的诊治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胆红素包括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结合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IBIL)。正常人每日生成250~360mg(340~510μmol/L,平均425μmol/L),其中80%~85%来自循环中衰老的红细胞。红细胞平均寿命120天,约1%衰老红细胞所释放的血红蛋白被肝脾骨髓内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破坏和分解,在组织蛋白酶作用下,成为血红素与珠蛋白。血红素经微粒体血红素加氧酶作用转变为胆绿素,胆绿素再由胆绿素还原酶催化成游离胆红素,因未经肝细胞摄取,未与葡萄糖醛酶结合,经血循环中与白蛋白结合,形成胆红素-白蛋白复合物运载至肝脏,便形成间接胆红素,约占胆红素总量的75%,其余部分与血循环中葡萄糖、木糖、双糖和甘氨酸结合而形成直接胆红素。
胆红素的变化主要是鉴别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胆汁郁积性黄疸,以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当患有病毒性肝炎、药物或酒精引起的中毒性肝炎、溶血性黄疸、恶性贫血、阵发性血红蛋白尿症及新生儿黄疸、内出血等,以及肝脏的分泌和排泄功能发生障碍时,便会出现胆红素升高的现象,其直接胆红素或间接胆红素升高与临床病症有着直接的关系。溶血性黄疸:通常是总胆红素<85μmol/L,直接胆红素/总胆素<20%;肝细胞性黄疸:通常是总胆红素<200μmol/L,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35%;阻塞性黄疸:通常是总胆红素>340μmol/L,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60%。另外,胆红素升高还要结合血清肝脏酶学检测,它包括丙氨酸基转移酶(俗称谷丙转氨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俗称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r-谷氨酰转肽酶(r-GT或GGT)等。在各种酶学检测中,丙氨酸基转移酶、门冬氨酸基转移酶能敏感地反映肝细胞损伤与否及损伤程度。以丙氨酸基转移酶最为敏感。在临床症状黄疸出现之前,丙氨酸基转移酶急剧增高,门冬氨酸基转移酶次之。重症肝炎时,由于大量肝细胞坏死,血中丙氨酸基转移酶逐渐下降,而此时胆红素却进行性增高(每日升高约17.1μmol/L),便说明出现了“胆酶分离”现象,这常常是肝细胞大面积坏死的表现,其死亡率较高(约60%),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胆红素的异常,涉及多种疾病,与肝脏酶学检测一样,是非常复杂的。以肝病为例,由于肝脏代偿能力很强,加上目前尚无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包括范围广的检测方法。因此,只有在肝脏损害达到一定的程度时,才会出现肝功能检测异常。同时肝功能试验结果也会受实验技术、条件、试剂质量以及操作人员等多种因素影响,因此肝功能试验结果应当由临床医师结合临床症状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是否存在疾病以及治疗和监测。
胆红素包括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结合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IBIL)。正常人每日生成250~360mg(340~510μmol/L,平均425μmol/L),其中80%~85%来自循环中衰老的红细胞。红细胞平均寿命120天,约1%衰老红细胞所释放的血红蛋白被肝脾骨髓内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破坏和分解,在组织蛋白酶作用下,成为血红素与珠蛋白。血红素经微粒体血红素加氧酶作用转变为胆绿素,胆绿素再由胆绿素还原酶催化成游离胆红素,因未经肝细胞摄取,未与葡萄糖醛酶结合,经血循环中与白蛋白结合,形成胆红素-白蛋白复合物运载至肝脏,便形成间接胆红素,约占胆红素总量的75%,其余部分与血循环中葡萄糖、木糖、双糖和甘氨酸结合而形成直接胆红素。
胆红素的变化主要是鉴别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胆汁郁积性黄疸,以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当患有病毒性肝炎、药物或酒精引起的中毒性肝炎、溶血性黄疸、恶性贫血、阵发性血红蛋白尿症及新生儿黄疸、内出血等,以及肝脏的分泌和排泄功能发生障碍时,便会出现胆红素升高的现象,其直接胆红素或间接胆红素升高与临床病症有着直接的关系。溶血性黄疸:通常是总胆红素<85μmol/L,直接胆红素/总胆素<20%;肝细胞性黄疸:通常是总胆红素<200μmol/L,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35%;阻塞性黄疸:通常是总胆红素>340μmol/L,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60%。另外,胆红素升高还要结合血清肝脏酶学检测,它包括丙氨酸基转移酶(俗称谷丙转氨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俗称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r-谷氨酰转肽酶(r-GT或GGT)等。在各种酶学检测中,丙氨酸基转移酶、门冬氨酸基转移酶能敏感地反映肝细胞损伤与否及损伤程度。以丙氨酸基转移酶最为敏感。在临床症状黄疸出现之前,丙氨酸基转移酶急剧增高,门冬氨酸基转移酶次之。重症肝炎时,由于大量肝细胞坏死,血中丙氨酸基转移酶逐渐下降,而此时胆红素却进行性增高(每日升高约17.1μmol/L),便说明出现了“胆酶分离”现象,这常常是肝细胞大面积坏死的表现,其死亡率较高(约60%),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胆红素的异常,涉及多种疾病,与肝脏酶学检测一样,是非常复杂的。以肝病为例,由于肝脏代偿能力很强,加上目前尚无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包括范围广的检测方法。因此,只有在肝脏损害达到一定的程度时,才会出现肝功能检测异常。同时肝功能试验结果也会受实验技术、条件、试剂质量以及操作人员等多种因素影响,因此肝功能试验结果应当由临床医师结合临床症状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是否存在疾病以及治疗和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