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未来之眼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lyw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第86届奥斯卡最佳剧本奖电影《她》(Her)中,科幻爱情故事发生在未来的洛杉矶,但主要場景却取自上海浦东陆家嘴。为此,编剧兼导演斯派克·琼斯(Spike Jonze)给出的解释是,陆家嘴的城市建筑感觉和洛杉矶很像,特别是摩天大楼摩肩接踵、天桥环绕的感觉给予这个地方充足的时代感。简而言之,陆家嘴恰恰是他要的“未来感”。
  《变形金刚2:堕落金刚的复仇》(Transformers: Revenge of the Fallen)和007系列电影《大破天幕危机》(Skyfall)中,陆家嘴也出现在影片的画面中。
  未来感和大都市范儿完美结合,让浦东陆家嘴成为好莱坞导演最喜欢的取景地之一。
  历经开发开放30年的浦东,除了陆家嘴还有世博片区、临港新片区等具有高级感的现代化建筑群,一砖一瓦尽显一座“未来之城”的各种可能性。

陆家嘴建筑群:浦东开发开放的“亲历者”


  根据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主办的2019“上海新十大地标建筑”评选,上榜的上海十大建筑中有5个在浦东,其中3个——上海中心大厦、金茂大厦和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就位于陆家嘴。
  陆家嘴不仅是上海最具魅力的地方,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可以说,陆家嘴的每一幢高楼,都是浦东开发开放的“亲历者”。
  说到陆家嘴建筑,很多人第一反应是“三件套”——1999年竣工的金茂大厦(形似“注射器”)、2008年竣工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形似“开瓶器”)和2016年建成的上海中心大厦(形似“打蛋器”)。
  其实,1995年正式投入使用的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才是浦东开发开放以来最早“出道”的陆家嘴网红。
  在东方明珠总设计师江欢成看来,东方明珠是“上海腾飞标志,世界建筑丰碑”。但其诞生过程可谓“一波三折”。
  1983年,上海市广播事业局首次提出建造一座高度在400米以上的新广播电视塔的想法。时任上海市广电局局长的龚学平抓住浦东行将开发开放的机遇,倾向选址于陆家嘴。而且,这里与外滩隔江相望,新塔建成后,既可与外滩建筑群相映生辉,又可以减少电波辐射的阴影区。
  1988年,上海市广电局邀请华东院、民用院、广电部设计院三家的方案竞赛。三家设计院共选送了12个方案参与评选。东方明珠便在华东院选送的5个方案中。经过来自全国51位专家的评选,大家一致认为“东方明珠”造型新颖,只是建造难度太大。一方面,球体不利于工艺设置;另一方面,斜撑结构在上海此前的建筑中从未做过,施工单位没把握。对此,龚学平说了一句关键的话:“上海得有敢想敢做的劲头。上海要建的这座塔,是一座超常规的、100年后都不会后悔的塔。”
  作为评选专家的吴良镛院士以“大珠小珠落玉盘”来评价东方明珠,语出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东方明珠与中国古典文化传递出来的意境不谋而合。最终,在1989年3月,上海市委常委会举行的一次扩大会议上,确立了东方明珠方案。
  东方明珠是由中国人完全自己设计与施工的经典作品。1995年5月1日,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正式启用后,成为上海市新的标志性建筑和集观光、餐饮、购物、娱乐于一体的旅游景点,仅1995年8个月时间就接待了15位外国元首和首脑。
  468米的东方明珠,直到4年后的1999年才在陆家嘴等到了与之媲美的建筑——金茂大厦。
  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进一步坚定了全国深化改革的信心和决心。外经贸部李岚清部长就有了一个设想,要在上海建一座摩天大楼,成为中国经济、金融、贸易面向世界的窗口。
  1992年底,项目立项,金茂大厦筹建办公室正式成立。“金茂”与“经贸”两个字谐音,而中国金茂(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是中国上海对外贸易中心,直属于外经贸部。因为建设一座大楼而专门成立一家公司的情况,在国内尚属首次。

  468米的东方明珠,直到4年后的1999年才在陆家嘴等到了与之媲美的建筑——金茂大厦。

  当时的筹建办担任副主任的葛进回忆说,大家担心上海市软土地基。上海“滩”上能建摩天楼吗?幸好,专家们指出技术上是可行的,无非就是桩打得深一点。
陆家嘴风景已成为上海“标准照”之一。图片提供/《这里是上海:建筑可阅读》

  和东方明珠不同的是,金茂大厦的方案是全球招标的。当时的中国,并没有建设超级摩天大楼的经验,无论是设计能力和人才,都极度缺乏,尤其是建设这种超级摩天大楼的建筑材料,很多都必须到国外采购。
  1993年,包括美国SOM公司、日本日建设计等6家知名设计公司参与了金茂大厦的招标,15位专家中有2/3投票给了SOM公司,也就是后来看到的宝塔形建筑——平面构图是双轴对称的正方形,立面构图是13个内分塔节,由下而上、四角内收。法国、德国、新加坡、瑞士、中国香港等40多家国际供应商被应邀参与到大厦的建设中。最终建成的金茂大厦高420.5米,上小下大,逐节加宽,被誉为“人工建造的最高最美的宝塔”。
  金茂大厦落成后,无论是国外领导人还是商贾巨富,只要到上海,必去浦东陆家嘴的金茂大厦。上海的公司都以能在金茂大厦办公为荣,老百姓以登上88楼观光为乐。直到9年后,金茂大厦才被492米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抢了风头。   在金茂大厦立项后的1993年,上海市政府批复原则同意《上海陆家嘴中心区规划设计方案》,规划方案中明确有三幢超高层建筑并预留了地块。
  1990年代,中日高层在政治上频繁互动,两国在经贸上也交流密切。1995年12月,森大夏株式会联合由日本33家银行、保险、商社等企业联合成立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投資株式会社”,拿下了陆家嘴金融贸易区Z4-1号地块,计划建设一栋“中国第一高楼”。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是由日方设计的摩天大厦,始建于1997年初,但由于亚洲金融危机停工,2003年2月复工,2005年10月,几经修改设计方案后全面开工,2008年8月29日竣工。就在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竣工的那一年,又赶上了全球金融危机,可谓命途多舛。
  2005年8月,上海市领导首次提到要在陆家嘴启动研究第三幢超高层建筑的建设工作。
  根据上海中心大厦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顾建平的回忆,自2005年8月至2006年4月,上海市规划局组织多家国内规划和建筑设计院开展了Z3-2地块专题研究。最终,调整后的建筑结构高度580米。
  为什么是580米?以上海的建造水平,可以把楼造得更高。但从周围超高层建筑群的关系、从陆家嘴地区城市空间的关系、从上海城市天际线的关系统筹考虑,要形成和谐的关系就需要控制高度。既然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比金茂大厦高70米左右,那么上海中心大厦比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再高70米左右,这样三栋建筑在一起就有一种螺旋上升的美感。最终,2016年对外开放的上海中心大厦结构高度580米,建筑高度632米(含建筑檐口和避雷装置)。
  设计上海中心大厦的Gensler 事务所,中方设计人夏军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他把上海弄堂的灵感转化为上海中心多层空中庭院,又根据万有引力和代表江、河、风等自然的元素来设计了旋转上升的幕墙表皮,使上海中心大厦成为上海乃至中国的建筑新地标。
浦东临港新城。摄影/ 陈梦泽

  2007年习近平在上海工作期间,十分重视上海中心大厦建设,多次到陆家嘴地区实地调研,亲自研究陆家嘴地区规划,亲自审定上海中心大厦设计方案,推动相关工作,要求把上海中心大厦建设成为绿色、智慧、人文的国际一流精品工程。
  2018年首届进博会开幕后,习近平又来到上海中心大厦视察陆家嘴金融城党建服务中心,并到119层观光厅俯瞰上海城市风貌。习近平在这座中国第一高楼上表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上海就是一个生动例证。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和长三角地区合作交流的龙头,要不断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要发扬“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城市精神,立足上海实际,借鉴世界大城市发展经验,着力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如今的陆家嘴金融城,作为上海最大的中央商务区,拥有商办楼宇285幢,其中超甲级和甲级写字楼超过50幢,亿元税收楼更是超过100幢。这里的建筑不仅有高度,更有经济的热度。

凝固的音乐,奏响时代最强音


  如果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那么浦东交响乐的奏鸣曲已在陆家嘴隆重献演,而各种协奏曲则在世博片区、临港新片区等地低吟复和,形成中国改革开放、浦东开发开放的华彩乐章。
  2010年上海世博会结束后,留下了一轴四馆(世博轴、中国国家馆、主题馆、世博中心和世博会文化中心)作为永久建筑。其中,中国红的“东方之冠”——中国馆成为浦东新地标。
  中国馆作为国家形象的象征,招标时的定位是:“中国特色,时代精神”,既中国又现代。在世博会中国馆总设计师何镜堂看来,世博会是面对全世界的盛会,是人类走向未来发展的平台,所以它要体现一种技术的进步,一种方向性;其次,他设计的中国馆要体现中国特色,让大家看过之后产生一种民族自豪感,更是国家欣欣向荣、走向富强的象征。因此,这位岭南建筑学派代表人物设计的世博中国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体现了城市发展的中国智慧。
  世博会结束后,这里更名为中华艺术宫,成为一座集公益性、学术性于一身的近现代艺术博物馆,延续了2010年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
  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浦东临港也诞生了首个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航海博物馆——中国航海博物馆,外形酷似“白帆”。这座由交通运输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建筑,十年来一直是临港人气最高的地方,见证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
  而自2018年以来每年在上海召开的世界顶尖科学家大会,每次都选择在滴水湖的皇冠假日酒店举行,让这座上海唯一的岛屿酒店蜚声海内外。这一宛如开在滴水湖上的桃花建筑,由迪拜帆船酒店的ATKINS设计公司操刀,2011年开业时默默无闻,直到临港地区人气渐增,这朵“桃花”才迎来了自己的春天。尤其是临港新片区挂牌以来,临港的一众美丽建筑被重新唤醒。
  将于2021年开放的上海天文馆是全球最大天文馆,建筑造型类似天体运动;将于2020年开放的“冰雪之星”是全球最大室内滑雪场,双塔建构初具规模。今后有导演要拍摄未来感十足的画面,临港新片区成为另一种选择。
其他文献
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動标识。活动标识以数字“70”和代表国家形象的国徽五星及天安门作为设计核心元素,紧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典活动主题。  “70”设计成翻开历史新的一页的视觉效果,突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崭新形象,寓意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奋力谱写新篇章。“7”的造型又像节日的彩带,其飘动的效果与醒
“要继续对疫情有敬畏之心。”按照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的最新说法,目前中国处于疫情后期。虽然进入疫情后期,但张文宏医生依然告诫大家,不能放松警惕。  这一点,从今年特别的全国两会也可见一斑。今年两会,与往昔相比,出现了很多不同:召开时间推迟、政府工作报告精简、外交部长答记者问环节延长……这一切,透露出新冠肺炎疫情对整个社会带来的各种影响。  如今,疫情防控下半场已经到来。在这一阶段,
过去40年里,中国的改革开放使国家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也剧烈地表现在城市的天际线上。确实,中国城市建设的速度和规模是历史上前所未有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英国、荷兰、法国、德国、匈牙利和瑞士的建筑师们,将当时最新奇的西方技术和风格介绍到中国的港口城市;而今天,西方的设计师们带来的建筑和规划思想重新塑造了中国城市的公共和私人空间。和早期移植建筑的殖民环境不同,今天输入的外国建筑是在
南京路步行街东拓段夜景。摄影/ 周馨  “老早不太能拍的:人行道太窄,马路上又都是车子。现在,侬看,我想哪能拍就哪能拍。我发照片侬看,赞赞?” 时髦阿姨海鹃来到和平饭店门口打卡。9月12日,中华商业第一街上海南京路步行街东拓延伸段正式开街!东拓段步行街从河南路一直延伸到外滩,这是南京路步行街自1999年开街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升级改造。  上海爷叔郑启德背着一个小白炮单反照相机,从南京路步行街的西头
去年7月,上海《关于推进本市健康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一流医学中心城市的若干意见》(即“健康服务业50条”)发布。不到一年的时间,社会办医品牌建设迎来黄金发展时机。  4月21日,“上海大学医学影像教学科研基地”在上海全景医学影像诊断中心揭牌,这是一次校企之间的创新合作,目的就是通过基地,用最高效的方式培养医学影像高端人才。上海全景医学影像诊断中心是一家社会办第三方医学影像诊断服务机构,企业与高
一张美国地图上,一只手表显示时间为八点整,表盘上有醒目的宝路华商标,男性磁性稳重的声音旁白:“America Runs On Bulova Time!(美国以宝路华时间运行)”。时长10秒,9美元的成本,开启了广告的电视时代。  1941年7月1日晚间2点29分,世界上第一支电视广告在纽约市全国广播公司(NBC)旗下的“WNBC”电视台播出,广告出现在棒球赛前。从此以后,广告从墙上的海报、户外广告
上次我在专栏文章里写到了清末到上海来打拼的潮州人,有读者很感兴趣,希望我讲讲外成瓜街的来历,因为今天的青年人都搞不明白这条马路为何与酱瓜扯上了。  这是个不大不小的题目,我就长话短说了吧。假如你打开黄浦区的地图,就会发现老城厢的路名相当“古老”。不少路名代表了种种业态,这是上海城邑自给自足内循环的写照。  比如鸡毛弄,过去是收购整理家禽羽毛并制作鸡毛掸子的地方。面筋弄.自然是加工豆制品的了。芦席街
2019上海櫻花节女子10公里路跑。  华丽酷炫的灯光特效,重量级嘉宾的花式颁奖词,一台台夺人眼球的暖场表演……这并非任何职业赛事的颁奖典礼,而是属于“草根们”的赛事——2019“约战普陀”系列挑战赛的年终颁奖典礼。在这场2019年末举行的盛典上,主角们不是声名显赫的职业运动员,只是一个个热爱运动、热爱生活的“平凡人”。  据《2018年上海市全民健身发展报告》显示,2018年,上海市经常参加体育
1990年4月18日,86岁的邓小平向世界打出了一张王牌——浦东开发开放。小平同志说:“抓紧浦东开发开放,不要动摇,一直到建成。”后来,小平同志还说:“浦东面对的是太平洋、是欧美,是全世界。”  春天的阳光照亮了浦江之东的土地,也照亮了上海的锦绣未来。浦东从此沧桑巨变,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一张王牌,一张面向世界的王牌。  30年后的今天,浦东已经变成了一座功能积聚、要素齐全、设施先进的现代化新城,以
今年是汪曾祺诞辰100周年。  一个老乡告诉我,“生命须珍惜,远离汪曾祺”。我有些惊诧,又觉得有道理,更能知道话中的“反意”,毕竟他也是来自高邮,汪老的故乡。因为越贴近汪老的文字,就越恬静释然,越走进汪老的人格,就离真性情更近。他不急又不缓,贪吃又迷物的精神似乎与这个狂飙时代格格不入,却又时刻在敲打我们最敏感、温柔的神经。他把自己一生活成了最炙热朴实的生命。  从汪曾祺的世界中抽出,没有人能全身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