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党史学习教育提高师生党员党性修养的路径研究

来源 :大学·思政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astcandmu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党员一方面是我党永葆青春的来源之一,另一方面也能为我党灌注新鲜血液。针对高校学生、教师党员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提升其党性修养,不只是建设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现实内在需要,更是达成培养任务目标的迫切要求,可为高校师生党员的成长发展提供保障。与此同时,重视与关注高校师生党员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提高党性修养,已成为高校党建工作理论研究的一个重点课题。对此,文章立足党史学习教育,简要分析促进师生党员党性提升的相关路径。
  关键词:党性修养;师生党员;党史学习;分析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28-0063-03
  高校是人才培养与立德树人的场所,高校学生是国家发展的希望,而教师是塑造学生的重要“工程师”[1]。党员学生与党员教师都是各自群体当中的突出优秀代表,其在学习、思想及工作等方面起到先锋带头作用。通过学习党史提升师生党员自身的党性修养,是高校开展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很多师生党员在成长发展中存在一定问题,例如政治立场不明确、政治素养偏低等,通过党史学习重点提升师生党员自身的党性修养,一方面与党的建设的现实要求相符,另一方面也与“从严治党”的实际需要相符。
  一、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作用
  (一)提高对党的认识水平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正确指导下,万千中华儿女自己当家做主,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不仅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人民群众的选择。高校学生是国家发展的接班人,针对其开展党史教育是当前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党史教育能够使学生理解到,在战争革命的年代,有多少年轻人为实现共产主义而贡献青春,奉献生命;同样在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也有很多充满理想信念的年轻人,奔赴劳动生产一线,既不害怕吃苦也不担心劳累,做好社会主义建设的“螺丝钉”。党史教育能够引导高校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三观”,将共产主义信念贯彻始终。高校应依托党史教育,将改革创新的种子种植在学生心里,培养爱国主义情怀,弘扬时代精神。
  (三)坚定共产主义信念
  对共产党员而言,始终坚持共产主义信念是一项基本要求,党员要把马克思主义视为崇高无上的信仰,不管何时何地将此信念视为立身之本,也其视为自己的终生追求,唯有将此理想信念堅定下去,才能确保素养与品德的崇高,才能拥有清楚的目标。不同的理想信念,会导致人们产生不一样的追求与理想。所以,共产党员必须始终坚持共产主义信念,始终坚持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只有正确树立且坚定此信念,才会实现开辟创新,砥砺前行,在后续发展中实现乘风破浪[2]。
  二、简析高校学生党员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提升党性的相关路径
  (一)党支部应加大制度文化建设力度
  制度文化主要指的是组织的公约、规章等相关制度形态的集合体,其集中表现为组织文化的精神、物质层针对组织行为、成员提出的具体要求。对此,学生党支部应进一步完善制度文化,这有助于形成严格的学习纪律,创设和谐的教育氛围。第一,构建和党史教育相关的学习制度。学生党支部需将制度进一步细化,以此为党史知识学习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党支部应该定期组织开展学习沙龙,组织相应的专题讲座,积极组织学生投入爱国主义教育的有关活动中,引导学生党员读细党史,掌握每一历史事件产生的时代背景、具体经过、对革命进程带来的多方面影响等,从而防止党史教育仅停留在形式,保障其可以“学进”和“记牢”。第二,优化学生党员之间的监督机制与自我约束管理机制。党支部若要确保学习制度能够落实,应通过监督机制加以有效约束。党支部应该健全“帮扶”学习制度,通过老党员带新党员、党员老师带党员学生的方式,督促学生党员学习党史。第三,高校应科学制定考评方法,将党员学生学习情况融入学生素质考评范围,而且依据学生党员的实际学习情况,对先进个人进行表彰,从而调动学生党员融入党史学习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创设和谐的教育环境。
  (二)党支部应加大物质文化建设力度
  物质文化属于外显性的组织文化部分,不仅可以见于形闻于声,而且可以反映在组织有关的物质层面上[3]。学生党支部在进行物质文化建设时,应重点关注成立党支部、设置相关机构等工作,以上工作能否顺利开展是学生党史教育落实的一大前提条件。党支部物质文化建设应注意三方面内容:第一,如果正式党员超过3人的班级或者是专业,需要成立党支部,在人数较多的情况下还应该成立相应的党小组,方便组织其进行丰富的学习活动与党建工作;第二,推选拥有扎实政治理论知识基础,熟悉学生党建工作的班主任或者辅导员任职学生党支部书记,这样有助于帮助及引导学生学习各种理论知识;第三,构建教育基地,强化和校内、校外党团组织之间的结对共建以及学习沟通交流,从而强化师生的实践综合能力。
  (三)党支部应加大精神文化建设力度
  精神文化指的是组织的信念、价值观以及理想等相关精神形态,其属于组织文化的灵魂及核心所在[4]。基层党支部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塑造独具特点、学生党员能够自觉认同的党史教育、知识理论学习等相关“精神文化”,构建拥有浓厚学习氛围的党支部。党支部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可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第一,组织“党建带团建”,有效培养各类学生组织各位学生党员的综合能力,从而引导其积极投身于班级管理、党务工作和班级团建等的策划组织工作,这样也能为突出党员先进性提供多样化平台,以此提升其党员意识、党性修养。第二,党小组要做好分工协作,积极宣传有关党史知识的教育学习。党小组通用微信群、QQ群以及微博等平台,重点分析党史案例,有利于学生党员深入体会,例如各类爱国主义故事中涵盖的爱国情怀与时代精神,感受在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员的模范作用。第三,学生党支部应该编制学习手册并引导党员学习中国共产党在每个历史时期体现的奋斗精神,从而激励党员学生奋发向上,树立起远大理想,进而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党史教育需关注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的有机结合,在提升学生党员党性修养,培养其积极向上、努力学习等精神的基础上,组织其参加感恩、回报社会等丰富的实践活动,比如参加义务支教、校园植树等,实现学生爱国爱党精神的进一步升华,提高党史学习教育实效性。   三、高校教师党员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提升党性的路径
  (一)设置专项课题
  各级党委需要担负起主体责任,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构建研究党史的课题,应该资助党员教师进一步深化针对共产党的艰难历程、辉煌成就、历史经验中涵盖发展规律的分析研究,研究党史怎样更好地融入高校课程教学,更好地推广使用研究成果。
  (二)组织专题培训
  高校始终坚持分级分类原则,依据不同类别、地区的高校各科教师特征,分类设计专题班次、培训项目,从而满足党员教师进行党史学习的现实需求[5]:充分运用丰富网络化学习平台,强化学习培训工作的感染力与吸引力;充分利用红色教育资源,将其作为党史教育开展的“第二课堂”,组织党员教师走进革命博物馆、党史馆等地学习,接受红色精神的無声熏陶。同时,党史教育的相关实施者和组织者需保证熟悉与掌握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情况,最好到现场进行考察,以此将红色文化资源的类型、核心内容等充分掌握,构建红色资源库;再依据最后的考察结果,深入挖掘与科学整合教育内容,将党史教育要求作为基础,针对党史教育形式进行科学计划、针对教学内容有效填充,在教中突显红色文化资源的感染力。
  (三)进行集体备课
  高校应将党史充分和思政教育相结合,这也是党史学习教育的一项关键部署,更是开展思政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思政课堂内容需紧跟时代,教师应认真备课并做到“常讲常新”才可以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6]。高校进行集体备课,构建教师共享资源、集中研讨平台,针对教学目标、方法及计划等展架沟通研讨,可保证教学内容拥有正确、明确的政治方向,并正确处理课程中的难重问题,从而提高教学工作的实效性及针对性,让党史教育更好地走进课堂。
  四、结语
  师生党员应清楚认识到,历史永远是向前发展的,通过对党史进行学习与研究,能够帮助党员更好地了解昨天、开创未来,在历史进程中吸收新的力量。党员应通过学习党史磨炼自身党性,将党史学习视为强化自身思想建设的关键任务、推动思想政治素质提升的关键渠道,以此为基础提高自身党性修养。每位共产党员需做到不忘初心,砥砺前进,学习党史,让党史成为推动社会不断前进的源源动力。
  参考文献:
  [1] 钟伯雄. 浅论党史学习在提升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中的作用[J]. 赤子(上中旬),2016(19):6.
  [2] 张聪. 党史教育:思想政治课的重要使命[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1,22(02):1-5.
  [3] 赵晓刚. 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奋进新征程的智慧力量[J]. 当代广西,2021(06):36-37.
  [4] 党评文. 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党史学习教育任务[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06):1.
  [5] 周良发,刘雨洁,唐冰冰. 党史学习教育有序有效推进的实现路径[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21,36(05):1-8.
  [6] 王雨蒙. 信息化背景下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策略研究[J].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2(04):136-137+139.
  (荐稿人:刘娟,广州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责任编辑:陈华康)
  作者简介:张育方(1972—),男,学士,广州体育学院党(校)委办公室/学校办公室主任,党委宣传部部长,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武术套路;卢焜才(1982—),男,硕士,广州体育学院党校办公室行政科科长,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其他文献
摘 要:高校教育工作的开展中,爱国主义教育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从一定程度来说,爱国主义教育和家国情怀的培养是提升高校学生对国家认同感的有效措施。本文以国家认同为研究视角,分析现阶段高校硕士爱国主义教育的相关问题,意在通过研究分析,以国家认同为基本视角,寻找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路径。研究分析可知,现阶段高校在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存在与国家认同理念联系紧密度不高、教育载体缺乏合理性、
摘 要: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而计算机已被大范围普及和应用,在各领域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民办校园内,党建工作逐步向信息化、科学化方向发展。为提高民办院校党建活动水平,必须对党建活动形式进行创新,用信息技术提高党组织活动效率和成果。互联网时代为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带来了考验和机遇,也为党建工作带来了新发展路径,通过分析智慧党建平台对高校党建的积极影响,探讨智慧党建平台对大学生党建过
摘 要: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与道德哲学虽然在本质上是两门独立的研究性学科,但是二者在某些方面却具有异曲同工之妙。20世纪80年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才逐步发展为一门单独的课程。这门学科是一个起步较晚的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必然需要从伦理学中借鉴主要规范、基本问题、重要方法等学科资源,以此更好地实现完成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专业的学科使命——立德树人。  关键词:伦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学;资源借鉴 
摘 要:当前,在职警务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在学制、教学方式、课程内容等方面未能充分适应警察职业特点,也无法满足培养目标需求。在线教学模式天然具有灵活、开放、可控、可拓展等特性,通过有针对性的设计、管理,可成为满足学生需求、改善教学成效的重要工具,有助于探索在职警务硕士研究生的全新培养方式。  关键词:警务硕士研究生;警察职业特点;在线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大数据时代到来,我国高校教学模式也与时俱进,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促进教学体系与大数据时代的深度融合。由于教育教学工作环境的特殊性,教师应树立主人翁意识,增强使命感与责任感,不断提升自身职业素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有效提升高校教育教学质量与效率,为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提供保障,为高校教师党员发展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高校教师;党员组织发展工作;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时代的飞速发展,许多传统教育理念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高校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等方式方法上也必须与时俱进,满足当代大学生的人才培养需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完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工作,提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是一个思想非常活跃的群体,又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關键时
摘 要:意识形态工作是高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業培养人才的思想保障,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是该工作的检验标准和实践旨归,其重要性在新时代背景下尤为突出。思政课作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载体,可与微课结合,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思路,为掌握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提供新路径。基于思政微课背景,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路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把握话语导向、畅通话语渠道、设置话语议题、创新话语表达、贴近话语对象。  
摘 要:双一流高校建设背景下,党建工作与拔尖人才培养工作存在一定的融通性,且在培育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阐述学生党建工作与拔尖人才培养工作的融通性基础上,着重探讨学生党建工作助力拔尖人才培养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建;拔尖人才;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D26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28-0111
摘 要:红色文化教育作为当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能够提升大学生对历史认识的深刻程度,在红色文化教育中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以及制度自信,坚定理想信念,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高职院校作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培养基地,在思政教育中融入地区红色文化教育能够提升大学生对地区文化的认同感和使命感,从而能够在步入社会后更加积极地服务于地区经济发展。本文在发掘和总结老渤海红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探讨老渤海红色
摘 要:新时代对于党员干部提出了新要求,作为一名负责大学保卫工作的党员干部,应结合时代要求,明确自身的新责任,要敢于担当、勇于担当、善于担当,提升工作主动性,不但要敢作为,更要有新作为。新时代开启了新征程,高校党员干部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党性修养,才有能力勇于新担当,在工作岗位上做出新作为。  关键词:高校;党员干部;党性修养;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