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迟到几十年的呼喊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rivi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时候,我最烦父亲抽烟。他烟瘾极大,可以说烟就是他的命,宁可饿肚子,也得有烟抽,有时放学回家,忘了给他带烟,挨骂不说,还得返回去买。他经常抽的是8分钱一包的经济牌香烟,也抽自己种的叶子烟,身上的烟草味特别重,呛死人。
  高三那年,我越发地讨厌父亲。一回去,就让我干重活,说:“你那成绩是考不上大学的,早晚要回来,还不如早点适应……”人家是想法让儿子脱农皮,做城里人,他倒好,一心一意想把我培养成一名种地的能手。有一次,逢场天,父亲到学校给我送东西,老远就喊我的名字,众人都转过头去看他。我的脸倏地红了,烫得要死!他高卷着裤腿,上面粘有泥浆,背着个大背篼,头发乱糟糟的,见人就笑,就点头,露出被烟熏得黑黄黑黄的牙齿。这时,正在做课间操,全校师生差不多都在场。更要命的是,其时我正暗恋班上一位女同学,她就在我的前面……
  高考落榜后,我回家当了农民。谈了几个女朋友,都吹了。父亲极力要我娶我们村村支书的女儿,说双方老人都很满意,姑娘也喜欢,就等你点头了。我死活不愿意,父亲来火了:“别狗坐轿子,不识抬举!人家能看上你,是你的福气。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多,听我的,错不了!”那段时间,我对这个家寒心,对父母失望,心情坏到了极点。但我最终拗不过父亲的苦脸和母亲的泪眼,我屈服了,结婚了。
  婚后半年不到,父亲主动提出分家,说:“早点独立好,父母又不能靠一辈子!”分给我两间屋子,几个柜子,几口缸,钱一分也没有;地,全在山上,不风调雨顺的话,庄稼是好不了的。我认定这是父亲在故意逼我,我在心里更恨他了。
  为了生计,也为了躲开父亲,我与妻子毅然外出打工,一去就是二十多年。中途回去过过几个春节,但都累得不行,不到万不得已,是再也不想回去了。为什么呢?因为对联!是的,因为春联。我的父亲毛笔字写得好,既非欧体,也非颜体,而是他自己的独创体。本乡有个老教师,姓张,他的书法堪称一绝,听说得过什么大奖。可是,当他写的对联和我父亲写的对联挂在一条街上卖时,村民们往往喜欢买我父亲写的,用他们的话说,就是:“安逸,好看”。每年春节前几天,别家忙着备年货,我家则忙着卖对联,一直要忙到大年三十傍晚。我在外面打工,本来已经够辛苦的了,可是,父亲那么大年纪了,还要去卖对联,你说,我能坐得住吗?
  一转眼,父亲已六十多岁了。我很少带妻小回去,倒是他经常打电话过来。从电话里可以听出,他明显地老了,声音不再雄壮,多有咳嗽声。他说他想见见孙子,想抱抱孙子。又说他的身体还很硬朗,还能挑粪到地里去。再三叮嘱我好好在外打工,不要为他们担心,一切都好着呢……听着这些话,我一度分明觉得内心深处最柔弱的地方被碰到了。但,我回话的语气始终是不冷不热的。
  父亲尽管老了,性情有所改变,但有两点始终没变,那就是香烟和对联。我和母亲曾想法让他戒烟,谁知愈戒瘾愈大,地上的烟头也会捡起来吸的。去医院体检,查出肺全黑了。他说:“黑了就黑了吧,反正已经老了!”又说:“我就好这一口,难道也不行?”我说,那对联就不要再卖了吧?我寄钱给你!他说:“你有多大,我就卖了多少年!我卖习惯了,他们也买习惯了。我是个农民,小学只上了四年,他们竟管我叫张老师呢!别人都是直接去批发来卖,图省事。但乡亲们说机器做的死板,不如我手写的漂亮!再说,我一年不写,心里就不舒服。”既如此,也只好由他了。
  五年前,我买房子,付现金还差8万元,决定改为分期付款。父亲知道后,说:“要付就付清,这钱我出!”我坚决不同意,父亲固执地把钱送来了,厚厚的一大摞,用纸严严实实地包着,不多不少,正好8万元。不用说,这就是他二老这二十多年来的全部积蓄了!后来,母亲悄悄告诉我,你爹已患高血压多年,一直不准告诉你,怕影响你工作,这钱本来是攒来看病的……高血压?多年?那一刻,我瞬间泪流满面。
  去年春节回家前,明明同他说好了,不卖对联,大家在一起轻轻松松过个快乐年、团圆年。不必再那么匆忙,连包水饺的时间都没有,连自家的对联也来不及贴……可等我们到了老家,才知父亲又去卖对联了!那么大把年纪,万一犯病了咋办?我急忙往镇上赶,不巧路上堵车,耽误了不少工夫。待我赶到那个唯一的站台时,天已经不早了。街上只剩下稀稀拉拉的几个人,寒风萧萧,天地也被冻得一片黯淡。当我焦急地四处张望时,猛然发现旁边有人在吸烟,是个驼背的瘦高个老头,戴顶黑帽子,流着清鼻涕,一手提着旧帆布包,背上还背了个拿雨布自制的用两条粗麻绳作背带的长方形大包,那包太重了,压得他微弯了腰……这就是我的农民父亲,仅两年不见,我几乎不认识他了!这就是我的农民父亲,到老都在奔波,就为了给他的不孝子减轻负担!我热泪盈眶,竭尽全力,大叫一声:“爹!”
  我从来没这么大声喊过他,这一声,迟了几十年。
其他文献
情人节的晚上,我给妻的礼物,不是在水吧中品红酒聆听温馨浪漫的小夜曲,也不是在鲜花店精心选购一束艳美的玫瑰,更不是戏法般的变一盒鸡心巧克力塞在她手中,而是陪着她在公园里散散步,回家看看电视。  妻爱清洁,在家里最大的爱好便是劳动,劝都劝不住,正如古人所说的“妻贤夫懒”,我乐得享清福。有了妻,家里总是井井有条、一尘不染。尤其是每次将所有的脏衣服都抛进洗衣机的时候,只要我在家,妻子就不怀好意地在我全身上
期刊
提起你贾剑,战友们满口称赞。  记得第一次见你,我们穿着新兵服,在武装部的院子里,你在角落里很老到地抽着烟,烟圈吐在空中,稠密的八字胡也在跟着抖动,一派陕北男人的气势,有卧龙之气,是难解之谜。你冷冷的面孔下给了我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无法判断你的性格和品格。一路上你很沉默,和谁都不说话,我知道你当时是我们延安战友当中唯一的高中生,年龄是我们所有人的兄长。  其实那些年,我是恨你的,因为无论我干什么都
期刊
自从我登上飞机的那一瞬间,西湖便占据了我的整个脑海:宽阔的湖面,穿梭的游船,嬉戏的水鸭……因为儿子在杭州结婚成家了,我要来看一看,这样才放心。  到达杭州后,我在儿子儿媳的陪伴下,用“滴滴打车”打到了一辆私家车,游历了“南宋御街”等名胜古迹。午饭的时间到了,儿媳引领我们进到了一家餐馆,点了几道我愿吃的菜,我一看,其中一条鲈鱼45元,我嫌贵不让要,可儿媳执意不肯,鱼上了桌,很小的一条,儿子把鱼头吃了
期刊
初春  烟蒙蒙,雨蒙蒙,桃李斗艳笑春风,紫燕三两声;山也俏,水也俏,竹桥金堤千嶂抱,翠柳舞纤腰。长空丝雨芳草绿,柴门半掩余香绕,石径弯弯,碧波淼淼,山花羞盼人来照。  如此美景,置身眼前,让初来普光气田采访的记者朋友不禁脱口而出:“风景这边独好!”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有一分耕耘,秋天就有一分收获。春天来了,还犹豫什么呢?让我们乘着骀荡的东风,长挂云帆,赶紧起航,迎接新的一年吧。
期刊
吃起甜瓜、西瓜时,就想起了爷爷看守的那片瓜园。爷爷每年都为生产队里种瓜、守瓜园。那片瓜园,就在村东一片偌大的崖头上。远远望去,一片绿色的开阔地里,一座矮小的泥土茅草屋连着一顶伞形的凉棚,既扎眼,又好看。  每到春天谷雨时节,爷爷就开始在新平整好的土地里种瓜,他按照队长的要求,分片种下脆瓜、面瓜、西瓜。当种下之后,爷爷就把被褥一卷,与一起看瓜的同伴住进了瓜棚,他像守护孩子一样,每天在瓜地里劳动,日出
期刊
11月6日,宜城深秋的风料峭,暮云低垂,却阻挡不了我们的想法和脚步。在向导的带领下,我们一路曲里拐弯,起伏颠簸,向板桥店镇罗屋村的十里长山前行,去瞻仰、膜拜心仪已久的张自忠将军殉国及同难官兵纪念园。据载,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暨张自忠将军殉国七十五周年,宜城市斥资五千万元,于今年3月建成这个纪念园,5月举行了万人公祭活动。  沿着“之”字柏油山路,我们驱车一口气上到山顶。山顶有一块平地,青石铺
期刊
我没有女儿,但雯雯却是我非常喜欢的干女儿。  我跟老公刚恋爱的时候,老公就告诉我他有一位干女儿,叫雯雯。是他战友的女儿,我第一次见到雯雯时候,她才刚刚学会走路。老公说,雯雯生下来的时候特别爱哭,哭起来就没完没了,特难哄。每次去她家的时候,只要老公一抱她,雯雯就不哭了,所以雯雯的爸爸、妈妈认为雯雯跟老公有父女缘分,就把雯雯过继给老公做干女儿了。我想,世上也许真的有冥冥之中的缘分,雯雯和我们家就是。 
期刊
一  老袁,何许人也?在大竹县城,可谓家喻户晓。凡是跟他打过交道或有过接触的人,无不被他的言语和行为所感动,因为他具有淳朴善良、公道正派、爱做好事的优秀品质,人们信服他、敬重他,都说他是一个“好人”。  老袁,名叫袁居奎,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社区民警。2014年已是花甲之年的老袁,按政策本该回家歇歇了,可在办理退休手续期间,领导主动登门找他谈话,希望他留下来继续发挥余热。老袁二话没说,当场表态服从组织
期刊
王奶奶的大烟袋是她的命根子。无论干什么,走到哪里,烟袋必须随身带着,甚至睡觉时都要放在枕头边,闻着烟袋油特有的气味才能睡得安稳。  王奶奶的大烟袋是很讲究的,白玉的烟嘴,杆比一般的烟杆长,不太粗,是乌木做的,烟锅是上等铜做的。在农村,用长杆烟袋是身份的一个特殊标志,杆的长短有说头,杆越长资格越老,也越受人尊重。  天刚蒙蒙亮,王奶奶把烟袋在炕沿上轻轻磕打几下,住在北炕上的儿媳妇听到这声音就赶紧起来
期刊
1987年,我21岁,刚从金融学校毕业,因为家里比较困难,主动要求到一个边陲小城。  我认识了一个腼腆略带羞涩的男孩,来自景谷正兴,名叫林峰,一米七五的个子,紫檀色的皮肤,黑溜溜的眼睛。那时他向我走来的时候,正是凤凰花开的时节,我问他,哦,林峰,我初来乍到,怎么这么快就捕捉到我的信息?他顿一顿笑笑说,那天到你们单位办事,看到你写在黑板上的一首诗,我虽然不会写诗,但能读懂,诗,算是我俩的媒人吧!我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