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自由主义代表人物哈耶克有一句名言:“一种坏的制度可以使好人做坏事,而一种好的制度也可以使坏人做好事。”制度的约束功能是具有刚性的。人性的善变性决定了道德的约束功能是有限的,道德虽然是隐形的,但规章制度是外在的,在规范人的行为时,制度往往更有说服力。现代国家在发展政治制度时,无一不注重民主、法制制度建设,用制度保障国家的持久和平,繁荣昌盛。文明良好社会秩序的形成,离不开个人严格的自我要求,离不开工作岗位的教育培养,但最终还是要靠制度去规范约束。
近些年来,党中央陆续出台了一批制度法规严惩贪污腐败,建设廉洁政治。借鉴香港廉政公署反腐的成功经验,要逐步完善我国反腐倡廉制度机制体系,让腐败分子无机可乘。
一、良好制度对国家长期发展的积极作用
一个国家的发展繁荣是由很多因子共同决定的,不可忽视制度在其中起的重要作用,制度的好坏甚至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兴衰。
2008年3月24日,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中国邻国不丹,正进行着一场和平的历史性的改革,通过举行国民议会选举,产生历史上首个民选政府,不丹的政治体制将由延续百年的世袭君主制改为议会君主制。在这场重大的国体变革中,国王主动推行限制自身权利的民主化改革,还政于民。“我可以努力做一个爱民的好国王,但我无法保证不丹代代都有好国王,为了不丹人的长远幸福,我们必须推行民主。一个有效的制度比王位更重要。”①
为了推行民主政治,国王起草并签署了首部宪法,依据这部宪法,不丹建立了两院制议会,宪法规定国王到六十五岁或议会通过不信任案时,应主动下台。国王反复向自己的臣民解释民主制度对国家的种种好处:今天国民有一位好国王,但明天出现一位坏国王怎么办?只有民主制度才能实现持久的幸福。
有人评价不丹国王是华盛顿式的人物。华盛顿有当国王的机会但坚决拒绝,不丹国王主动放弃手中的特权,他们的实质是一样的。不丹国王是伟大开明的君主,但民主制度比任何明君统治更能达到长治久安。历史上强盛一时的罗马最终最终走向衰败,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罗马的政体由共和制走向专制,民主制度的丧失,领导者的残酷统治。不丹国王宣传的极有道理,一个有效的制度比王位更重要。
二、制度对道德的约束作用
人们常说美国公民遵纪守法,可他们很多人来到中国后,要做到第一件事就是问身边的朋友,哪里有卖盗版软件和光碟,然后大肆购买,和人们心中高素质的美国人的形象完全不同。在这样一个监管不严、不用担心受到强烈道德谴责的宽松外部环境下,在本国一向诚实守信的美国人也乐衷购买盗版物品。这是人性的弱点,道德有太大的可伸缩性空间,我们不能在道德对人性的约束上寄予太大希望。环境可以让一位风度翩翩的绅士举止投资变得为人所不齿,让受过良好教育有教养的高素质人行为变得毫无修养可言,平日里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关键时刻未必依旧保持本色。环境可以改变,但制度可以不变,人性很难改造,但制度可以选择,制度像结实稳固的铁丝网,牢牢困住有很大弹性的道德观念。
但我们一直强调道德的自律作用,而忽视了制度的制约与束缚功能。一些人通过自我修养成为社会上高风亮节之士,但这只是少数,不是每个人都有较高的道德水平,人性的贪婪、自私等不光彩的一面在与道德的对抗中往往占据主导地位。
前些年黑砖窑事件的曝光,震惊了全中国。在利益的推动下,人们的利己行为如此可怕,让人不寒而栗。当人性中最黑暗的部分被揭穿时,道德就如同皇帝的新衣一样可笑。制度的善,可以光大个人的善;制度的恶,可以放大个人的恶,这充分说明道德离不开制度,离不开法律。
三、制度建设对反腐败工作的保障作用
(一)香港廉政公署反腐敗的成功经验
1974年2月15日,香港立法局通过《香港特派廉政专员公署条例》,廉政公署遂正式成立,标志着香港反贪独立机构的诞生。
廉政公署成立后,对香港社会造成深远的影响,保证了行政机关公正高效运行,社会之风走向廉洁。根据国际机构调查显示,香港近年来的廉政程度一直排在亚洲地区前三名,也是全世界最廉洁的城市之一。“香港胜在有廉政公署。”这句话在香港深入人心,香港的法治文明,经济腾飞,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廉政公署。
1.独立办案,具有高度的权利权威
廉政公署独立于政府和警队,其最高行政长官廉政官员直接向特首负责,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样保证了公署不受政府的牵制与干涉。公署的调查权限很广泛且任何人均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如果特首涉嫌贪污受贿,也是需要接受公署的调查的。
2.作好预防工作,防腐胜于反腐
除了具有独立办案的大权外,公署实行多管齐下的综合性策略:执法、教育、预防三管齐下,标本兼治,全面治理贪污腐败。尤其把预防工作作为反腐败的关键环节,改善有可能导致贪污的工作方法及程序,防腐胜于反腐。公署为公营、私营机构提供防贪顾问服务。通过定期审查政府部门及公营机构的规章制度,减少腐败行为发生的机会,并在制度或运作上增加透明度与问责性,消除腐败滋生的土壤,把腐败扼杀在萌芽状态,做到防患于未然。如今廉署防止贪污的预防工作已经做到了系统性、连续性。
3.完善的外部监督和内部监察机制
公署设立了多种对其外部监督方式,廉政公署事宜投诉委员会是一个专门性投诉审查与监督机构,处理香港市民投诉公署滥用权力的事项,它独立于公署之外。
公署自成立以来内部设有一个专门负责调查监督廉署工作人员的单位,名叫L组。L组成员身份保密,就连公署工作人员也不知道。公署人员如果被指称涉及贪污或相关的刑事罪行,L组会进行调查,以确保自身廉洁自好,香港在这一点的做法值得肯定和推广。反贪机构内部要设置独立的专门的监督组织和内控机制,这些监督组织在反贪机构有可能利用职权作出特殊行为时,进行监督制约。
(二)香港反腐经验对内地的参考价值
香港廉政公署反贪污的成功经验,对内地反腐倡廉工作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借鉴不等于照搬其组织框架,大陆与香港实行着不同的政治制度,内地又有着特殊的国情,体制、经济、人文不同,完全的拿来主义不切实际。要有选择的进行移植,为我所用,运用其体系当中的精髓:反贪机构权威性强,有足够大的权力;办事流程精简而严密,手续方便易懂,为大多数市民掌握;预防措施周密完善;具有行之有效的制约平衡机制。尤其是最后一点,只有在外部环境和组织内部建立了与其权力对应的制约机制,才不至于导致内部腐化,才能保证反腐机构自身可以良好运行,无懈可击。
(三)建设廉洁政治,完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建设,反复强调广大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做到廉洁奉公,洁身自好。时刻用法律党纪严格要求自己,经得起时代的考验,经得起权力金钱的诱惑,加强自身品德修养,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中央反腐败的决心一次比一次深,惩治力度一次比一次强。从整体上来看,中国过去近三十年的反腐败的成效是值得肯定的。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进一步深化,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多变,领导干部在工作中触及到的资源越来越多,越来越诱惑,人性的欲望很有可能被某些别有用心之人利用,作为公关的突破口,拉拢腐蚀干部,有其所好,拉起下水。
有不少人在台下看到某些领导干部涉及的腐败案件被曝光查处后,大骂其道德败坏,作风不正,一旦自己身居要职大权在握,便沉溺于安逸的生活,吃喝作乐,迷失了人生的方向。以至前车之鉴忘得一干二净,自己当初身为“局外人”时立下的原则、道德底线被抛到九霄云外。人非草木,领导干部非圣人,是凡人都有七情六欲,面临钱权色的诱惑陷阱,道德防线、信念防线很容易一触即溃。
当前我国反腐形势依然严峻,腐败情节日益严重,涉及金额之大,牵扯官员之多,一次有一次刷新着记录,不断冲击着群众们的容忍底线。不少人祈盼能够有类似包拯、海瑞一样的清官再现。包拯、海瑞都是一身正气、清廉自守的好官代表,人们渴望好人当政的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眼下我国反腐制度的缺陷,反贪机制的漏洞。包拯、海瑞再清明,也是依靠人治进行管理。如果一位身处要职的官员面对使人炫目的种种诱惑,即使他没有坚强的意志力,即使他有强烈的受贿欲望,只要每个环节都密不透风不给他贪污机会,制度的有效保证让他想贪、敢贪,最终也不能贪。无论是一名台下的普通党员,还是台上的手揽重权的领导干部,要想做到廉洁清正,两袖清风,只能靠不会弯曲、不会变形、无法伸缩的制度这把枷锁。
近些年来,党中央陆续出台了一批制度法规严惩贪污腐败,建设廉洁政治。借鉴香港廉政公署反腐的成功经验,要逐步完善我国反腐倡廉制度机制体系,让腐败分子无机可乘。
一、良好制度对国家长期发展的积极作用
一个国家的发展繁荣是由很多因子共同决定的,不可忽视制度在其中起的重要作用,制度的好坏甚至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兴衰。
2008年3月24日,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中国邻国不丹,正进行着一场和平的历史性的改革,通过举行国民议会选举,产生历史上首个民选政府,不丹的政治体制将由延续百年的世袭君主制改为议会君主制。在这场重大的国体变革中,国王主动推行限制自身权利的民主化改革,还政于民。“我可以努力做一个爱民的好国王,但我无法保证不丹代代都有好国王,为了不丹人的长远幸福,我们必须推行民主。一个有效的制度比王位更重要。”①
为了推行民主政治,国王起草并签署了首部宪法,依据这部宪法,不丹建立了两院制议会,宪法规定国王到六十五岁或议会通过不信任案时,应主动下台。国王反复向自己的臣民解释民主制度对国家的种种好处:今天国民有一位好国王,但明天出现一位坏国王怎么办?只有民主制度才能实现持久的幸福。
有人评价不丹国王是华盛顿式的人物。华盛顿有当国王的机会但坚决拒绝,不丹国王主动放弃手中的特权,他们的实质是一样的。不丹国王是伟大开明的君主,但民主制度比任何明君统治更能达到长治久安。历史上强盛一时的罗马最终最终走向衰败,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罗马的政体由共和制走向专制,民主制度的丧失,领导者的残酷统治。不丹国王宣传的极有道理,一个有效的制度比王位更重要。
二、制度对道德的约束作用
人们常说美国公民遵纪守法,可他们很多人来到中国后,要做到第一件事就是问身边的朋友,哪里有卖盗版软件和光碟,然后大肆购买,和人们心中高素质的美国人的形象完全不同。在这样一个监管不严、不用担心受到强烈道德谴责的宽松外部环境下,在本国一向诚实守信的美国人也乐衷购买盗版物品。这是人性的弱点,道德有太大的可伸缩性空间,我们不能在道德对人性的约束上寄予太大希望。环境可以让一位风度翩翩的绅士举止投资变得为人所不齿,让受过良好教育有教养的高素质人行为变得毫无修养可言,平日里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关键时刻未必依旧保持本色。环境可以改变,但制度可以不变,人性很难改造,但制度可以选择,制度像结实稳固的铁丝网,牢牢困住有很大弹性的道德观念。
但我们一直强调道德的自律作用,而忽视了制度的制约与束缚功能。一些人通过自我修养成为社会上高风亮节之士,但这只是少数,不是每个人都有较高的道德水平,人性的贪婪、自私等不光彩的一面在与道德的对抗中往往占据主导地位。
前些年黑砖窑事件的曝光,震惊了全中国。在利益的推动下,人们的利己行为如此可怕,让人不寒而栗。当人性中最黑暗的部分被揭穿时,道德就如同皇帝的新衣一样可笑。制度的善,可以光大个人的善;制度的恶,可以放大个人的恶,这充分说明道德离不开制度,离不开法律。
三、制度建设对反腐败工作的保障作用
(一)香港廉政公署反腐敗的成功经验
1974年2月15日,香港立法局通过《香港特派廉政专员公署条例》,廉政公署遂正式成立,标志着香港反贪独立机构的诞生。
廉政公署成立后,对香港社会造成深远的影响,保证了行政机关公正高效运行,社会之风走向廉洁。根据国际机构调查显示,香港近年来的廉政程度一直排在亚洲地区前三名,也是全世界最廉洁的城市之一。“香港胜在有廉政公署。”这句话在香港深入人心,香港的法治文明,经济腾飞,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廉政公署。
1.独立办案,具有高度的权利权威
廉政公署独立于政府和警队,其最高行政长官廉政官员直接向特首负责,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样保证了公署不受政府的牵制与干涉。公署的调查权限很广泛且任何人均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如果特首涉嫌贪污受贿,也是需要接受公署的调查的。
2.作好预防工作,防腐胜于反腐
除了具有独立办案的大权外,公署实行多管齐下的综合性策略:执法、教育、预防三管齐下,标本兼治,全面治理贪污腐败。尤其把预防工作作为反腐败的关键环节,改善有可能导致贪污的工作方法及程序,防腐胜于反腐。公署为公营、私营机构提供防贪顾问服务。通过定期审查政府部门及公营机构的规章制度,减少腐败行为发生的机会,并在制度或运作上增加透明度与问责性,消除腐败滋生的土壤,把腐败扼杀在萌芽状态,做到防患于未然。如今廉署防止贪污的预防工作已经做到了系统性、连续性。
3.完善的外部监督和内部监察机制
公署设立了多种对其外部监督方式,廉政公署事宜投诉委员会是一个专门性投诉审查与监督机构,处理香港市民投诉公署滥用权力的事项,它独立于公署之外。
公署自成立以来内部设有一个专门负责调查监督廉署工作人员的单位,名叫L组。L组成员身份保密,就连公署工作人员也不知道。公署人员如果被指称涉及贪污或相关的刑事罪行,L组会进行调查,以确保自身廉洁自好,香港在这一点的做法值得肯定和推广。反贪机构内部要设置独立的专门的监督组织和内控机制,这些监督组织在反贪机构有可能利用职权作出特殊行为时,进行监督制约。
(二)香港反腐经验对内地的参考价值
香港廉政公署反贪污的成功经验,对内地反腐倡廉工作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借鉴不等于照搬其组织框架,大陆与香港实行着不同的政治制度,内地又有着特殊的国情,体制、经济、人文不同,完全的拿来主义不切实际。要有选择的进行移植,为我所用,运用其体系当中的精髓:反贪机构权威性强,有足够大的权力;办事流程精简而严密,手续方便易懂,为大多数市民掌握;预防措施周密完善;具有行之有效的制约平衡机制。尤其是最后一点,只有在外部环境和组织内部建立了与其权力对应的制约机制,才不至于导致内部腐化,才能保证反腐机构自身可以良好运行,无懈可击。
(三)建设廉洁政治,完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建设,反复强调广大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做到廉洁奉公,洁身自好。时刻用法律党纪严格要求自己,经得起时代的考验,经得起权力金钱的诱惑,加强自身品德修养,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中央反腐败的决心一次比一次深,惩治力度一次比一次强。从整体上来看,中国过去近三十年的反腐败的成效是值得肯定的。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进一步深化,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多变,领导干部在工作中触及到的资源越来越多,越来越诱惑,人性的欲望很有可能被某些别有用心之人利用,作为公关的突破口,拉拢腐蚀干部,有其所好,拉起下水。
有不少人在台下看到某些领导干部涉及的腐败案件被曝光查处后,大骂其道德败坏,作风不正,一旦自己身居要职大权在握,便沉溺于安逸的生活,吃喝作乐,迷失了人生的方向。以至前车之鉴忘得一干二净,自己当初身为“局外人”时立下的原则、道德底线被抛到九霄云外。人非草木,领导干部非圣人,是凡人都有七情六欲,面临钱权色的诱惑陷阱,道德防线、信念防线很容易一触即溃。
当前我国反腐形势依然严峻,腐败情节日益严重,涉及金额之大,牵扯官员之多,一次有一次刷新着记录,不断冲击着群众们的容忍底线。不少人祈盼能够有类似包拯、海瑞一样的清官再现。包拯、海瑞都是一身正气、清廉自守的好官代表,人们渴望好人当政的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眼下我国反腐制度的缺陷,反贪机制的漏洞。包拯、海瑞再清明,也是依靠人治进行管理。如果一位身处要职的官员面对使人炫目的种种诱惑,即使他没有坚强的意志力,即使他有强烈的受贿欲望,只要每个环节都密不透风不给他贪污机会,制度的有效保证让他想贪、敢贪,最终也不能贪。无论是一名台下的普通党员,还是台上的手揽重权的领导干部,要想做到廉洁清正,两袖清风,只能靠不会弯曲、不会变形、无法伸缩的制度这把枷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