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虹桥商务区:又一块黄金投资宝地

来源 :国际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8716979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继世博会巨大成功后,上海7&2011年开始,加大了进一步发展力度,光是大虹桥计划日显雏形,迪士尼的动工建设,为“十二五”开局之年写下了浓重的一笔。毋庸置疑,这些项目必将会重新改写上海乃至整个长三角的发展历程。
  
  大虹桥商务区——上海服务长三角
  
  国际金融危机让上海认识到,必须加快转变过度依赖外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而历史上,上海总是能代表先进理念,开发展之先河。2011年的上海,决定以更积极的态度,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走开放型经济发展之路;努力培育内需市场,增强服务国内经济发展的能力,加快转变过度依赖外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
  “过去通过劳动力、土地、环境成本低吸引外资,迅速带动经济增长,这是前一时期的经济增长方式。”上海社科院部门经济所所长杨建文分析,转型就是要提高内需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同时降低对外需的依存度。
  上海对自己提出了更高要求。根据《2009—2012年上海服务业发展规划》,到2012年,上海将形成国际金融机构和专业服务机构的主要集聚地;形成亚太地区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的主要汇集地;形成亚太地区重要的金融产品创新基地,形成全球重要资源和要素的价格发现功能;初步建成国际重要物流枢纽和亚太物流中心之一,初步建成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外包集聚地,促进服务外包的跨越式发展。根据上述规划,到2012年,上海的服务业增加值将超过10000亿元;服务业年均增长率力达12%,服务业从业人数占全社会从业人数的比重达到60%;服务业合同利用外资占全市合同外资的70%;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占上海国际贸易进出口额的比率达到20%左右。
  
  大虹桥商务区——上海发展质的飞跃
  
  中国在热切盼望上海实现这一重大转型。在这样的背景下,大虹桥计划于2009年腾空出世。2010年10月31日,虹桥商务区管理委员会作为上海市政府的派出机构正式揭牌,副市长沈骏亲自担任该委员会主任。
  上世纪末崛起的浦东,经过20多年建设,为上海外贸出口贡献了一半左右份额。现在,浦东主要承担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重任,而大虹桥则主要承担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重任。根据最初的规划,位于上海之西的大虹桥将用两年左右基本建成,预计到2015年核心区年生产总值将超过100亿元,到2020年将超过150亿元。更重要的是,大虹桥将彻底打通原来“以邻为壑”的地区发展模式,而转为服务整个长三角地区、通过正在建设中的集航空、高速城际铁路、磁浮、轨交、公交等多种交通方式在内的世界级综合交通枢纽——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的高端商务中心。作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一东(浦东)一西(浦西)的两个落点地区,浦东和虹桥地区各自的功能定位日益清晰,功能互补性也日益增强。
  和浦东新区不一样的是,大虹桥是一个功能区域而非行政区划,规划范围用地面积约26.26平方公里。虹桥枢纽周边约60平方公里的区域规划为虹桥商务功能拓展区,涉及闵行、长宁、青浦、嘉定四个行政区,总面积约86平方公里。先期开发的26.3平方公里范围内,总体布局是“一环、两轴、三核、五区”,规划总建设规模约1100万平方米,其中对外交通规划设施约300万平方米,商务办公区等公共设施约490万平方米。
  
  大虹桥建设——面临三重考验
  
  上海社科院部门经济所所长杨建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原先上海“四个中心”的空间布局集中在浦东,其中包括贸易中心的重任也放在浦东,但相比金融、航运中心,贸易中心的建设效果并不突出。除了选择继续在浦东提升贸易的地位,决策层发现了虹桥商务区现有的交通基础条件,因此贸易建设的重点最终落到上海西面的虹桥,这将有助于上海东面和西面的发展、长三角互动进一步深化。
  要实现这一构想,上海目前还需跨越多重考验。首先,虹桥商务区26.3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域是个空间有限的建成区,要改造成一个具有特殊功能的区域,对于政府而言,其难度和拆迁成本很大。其次,在整体86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涉及4个行政区,争议颇大,要决策层需要权衡再三。杨建文还认为,贸易中心与其他中心尤其是金融中心的关联度较大。上海的金融业主要集中在外滩一陆家嘴一带,虹桥商务区内的金融基础目前还不是很强,这一矛盾该怎么解决,也是功能区域设计中需要思考的问题。此外,中国香港、深圳等城市都在建设类似的贸易中心,这都会对上海造成不小的竞争。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