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冯小宁和杨立新是多年的老相识,
但在电影《甲午大海战》中才完成了第一次合作。
而这次合作的收获则是,一部自造军舰拍摄的海战题材电影,
和对一个暴脾气导演的全新认识。
拍海战是个冒险
二十多年前拍过《北洋水师》的冯小宁决定开拍《甲午大海战》,就有朋友帮忙用全钢材质打造了一艘一百多米的定远舰,尽管承认在特效方面还是无法和好莱坞大片相媲美,但他的信心来源于这个故事,这个能让人牢记很久的故事。
冯小宁:我们认识很多年了,但是有几次合作都失之交臂。人艺的演员我合作了不少,排着队挨个合作,这次终于轮到你了。
杨立新:哈哈,咱俩原来虽然没有合作,但是算很熟了吧,开会的时候老碰上。你的作品我也看了好多,像《紫日》《举起手来》。这次你给我打电话说演《甲午大海战》,拿到剧本看了觉得挺感动的。之前对清末甲午海战这段历史的了解,是从中学教科书上知道的,很粗线条,看过20世纪50年代的电影《甲午风云》,李默然、庞学勤他们演的,但是现在这个剧本又经过了很多考证,情节比原来更细致了。
冯小宁:我二十多年前拍《北洋水师》,一脚踏进之后才发现这个故事极深,它特别适合拍成电影,因为它是一个大悲剧,精彩的大悲剧。但是拍《北洋水师》的时候,制作水准还很一般。我觉得对于这样的大故事,用一个简单枯燥的方法去讲述完成,有艺术家的内疚感。像你演的《茶馆》这样的作品,已经提炼到极纯的程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而我们当年的《北洋水师》电视剧,就不敢拿出几个段子来,经得起各个角度的推敲。
杨立新:毕竟时间也过了这么多年,而且这次还是咱们自己造的军舰。
冯小宁:六年前,一个朋友得知我想拍甲午海战,就率先用全钢材质打造了一艘一百多米的定远舰,在电影拍摄前,一直在威海用于旅游。我们这次一共打造了八艘战舰。多人都猜测我是用模型拍的。其实,特效模型已经是国际影坛淘汰了十几年的技术。虽然我们不能像美国电影一样大量采用数字化特效,但我们的确没有用特效模型。
杨立新:但有很多人看到《甲午大海战》有海战场面、有特效,就会同样提起好莱坞电影中的一些场面和特效,这其实是一件很无奈的事。
冯小宁:中国在特殊场景、特效方面的实践非常匮乏,始终没有产业化,不可能去跟美国强大的特技产业化生产去比拟。怎么去拍这种特殊场景,中国99%的导演和电影全用躲,躲开了,不玩,所以海战在中国电影成了一个永远的空白。我特别喜欢去做别人不做或者做不来的事情,要超越美国电影的特技,任何一个明白人都知道不可能,我们不在特技上跟人家比较,我们比的是这个电影看下来观众是不是感动,是不是能够牢牢记住。
杨立新:我觉得文化产业化是个问题,咱们这方面没有达到像美国那样工业化的程度,它形成产业链,是电影工业,咱们还没有形成。最简单的,国外拍身上着火,低温火焰,咱们还往演员身上泼汽油呢,里面裹着湿棉布想办法,可千万得顶着风,顺着风哗一下人就出危险了。没人管,不知道电影研究所在干什么。现在还有这样的状况。
邓世昌:高富帅 好老公
邓世昌和丁汝昌,甲午海战中最主要的两个人物,历史议论众说纷纭。《甲午大海战》中,杨立新饰演丁汝昌,走入人物内心后,他更加坚定了无论争议如何,丁汝昌都不是甲午海战失利的罪人,而邓世昌则在这部电影中除了继续以英雄人物出现,还上演了一段缠绵悱恻的爱情。
杨立新:《北洋水师》的电视剧我在网上找着看了一部分。这次我演丁汝昌,也在尝试做新的诠释,这个人物在历史上还是有争议的。
冯小宁:现在对丁汝昌有很多解释,很多推敲,也有一定的依据。比如说丁汝昌跟李鸿章是老乡关系,都是安徽人,所以一下就当上了北洋水师提督,而海军是一个高技术兵种,不是靠勇猛就能够解决问题。把甲午海战的失败归结到指挥不利上,不是没有道理,但如果分析当时的战舰比例,搁到现在会有多少种打法,这是事后诸葛亮。
杨立新:对,事后说话,各个都是诸葛亮。
冯小宁:但丁汝昌这个角色,无论二十年前还是今天,我都坚决地认为他是一个民族英雄。史学界各有各的说法,但世界上没有不被争论的人,尤其是名人。
杨立新:更甭提失败战役的人物,指挥了一场败仗的统帅,就更有争论了。有人说丁汝昌不像邓世昌那样是战死的,而是自尽。其实他是有可能活的,但自己坚决不活了,有人揪住说他自尽的时候喝得是鸦片,说明他抽鸦片。那个时代,鸦片相当于现在的香烟,很普遍,但是你没有证据说丁汝昌抽鸦片。
冯小宁:这次我们的作品不是去评判别人,是再现,尽可能再现历史真实。一个导演敢用二十多年、几乎是自己人生最重要的时间,来追求一个目标,我敢说在中国还无二。你演的丁汝昌亮相以后,我相信几十年内大家认定这个角色就是你,陆毅他就是邓世昌,都是样板了。
杨立新:你这绝对是夸奖,我不敢说,陆毅演得邓世昌这次还是有一点不同的,特别是有了感情戏,这会让这个人物更有血有肉了。
冯小宁:在历史记载中,邓世昌是北洋舰队中唯一一个不赌、不嫖、不抽、不吸,长期的按照军规住在军舰上的舰长。其他的很多人都在岸上买了房子,搞房地产。那时候你以为没有房地产这事?倒二手房,都有。出租房,那时候就有。
邓世昌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在感情上非常忠诚的。在历史记载中,只有他是不纳妾的,没有情人,按现在说,就是没有二奶。在那个年代,娶二奶是合法的,娶三奶、四奶,北洋舰队中有的军官娶了四奶,但是邓世昌没有,对自己的夫人非常忠诚。
杨立新:按现在的说法,就是高富帅。
冯小宁:绝对的高富帅,二品官员,部级干部,相当于海军的副司令。同时,从小学习西洋科学,到欧洲列国参观访问,然后家里面就是经商的,富二代,但是他仍然能忠于感情,当今有多少人能做到这一点?所以我说,早在那时候就有这样的楷模,我们不把邓世昌看作楷模太错误了。我们现在所有的年轻女孩子看完了《甲午大海战》,就知道什么是好老公了。
杨立新:而且陆毅的形象也挺符合高富帅这个设定的。 冯小宁:中国帅的人多了,但是陆毅帅得很正。因为邓世昌是如此之正,我们也希望演员最好靠本色而不是演出来的。我曾经看过他演过一个香港的片子,他在片中演黑道的老大,怎么都不像,太正了。
暴脾气遇上和事老
在片场,冯小宁是个暴脾气,碰上犯低级错误的肯定会发作,好在杨立新也在片场,可以出面调停给发怒的导演撤火,即便在采访的时候谈到一些话题,“暴脾气”依旧能激动起来,而“和事老”明显就平和很多。
杨立新:这次合作拍《甲午大海战》,我对你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你知道剧组的人怎么评价你吗?拼命三郎,太玩命了。
冯小宁:没错,我在片场是有些暴躁。
杨立新:追求完美,不允许别人犯错误,别人犯错误你就很着急。工作人员那些比较低级的错误,比如说东西带错了,比如服装穿上后一身褶子,就会让你急,让你暴躁。你的句式是:“已经告诉你了,要做到最到位,你怎么可以这么不动脑筋!”
冯小宁:这种错误是不应该的,在任何一个剧组都应该被斥责。在中国演艺圈,我敢说我们这一茬人还是很有责任感的,认真敬业。年轻孩子们普遍比较松懈,勤快的人少,因为常年是受宠长大的,就容易在工作中由于懒惰、松懈、不认真造成失误,这种失误会导致我们整个作品的质量下降。
中国所有的导演都跟我是一样的心理,只不过我胆子大,敢把这话嚷嚷出来,被人家说成我在现场比较凶或严厉,其实所有的导演内心深处都佩服我这一点,心想要是像冯小宁那样就好了。他们碰到问题也生气,但是不敢说出来,憋久了就憋出病来。你看我现在身体这么好,原因就是我都嚷嚷出来了。
杨立新:当然应该表达出来。我喜欢明朗、能够表达得很清楚的导演。看过一个电影,有一位演员演的状态癫狂,演得非常好。有一次,一起聊天的时候我就问他,导演在拍摄之前就跟你说清楚这个状态了吗?他说没有。我又问,你自己开始就想清楚这个状态了吗?他说也没有。我再问,拍了多少遍?他说拍了48遍。这个就很麻烦。演员来一遍,导演说不是,那就再来一遍,还不是,再来一遍,还不是。这种试着来的是导演心里没谱,让人很抓狂。
冯小宁:但我这样的,有时候还需要你和孙海英这样的和事老。
杨立新:哈哈,你一发怒,我们就得赶紧说“息怒息怒、难免的难免的、再来再来”这样的话,因为导演发脾气的时候,对方已经开始诚惶诚恐了,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人来给导演撤撤火,倒一杯水呀,直接把部门长叫过来协调之类的。所以你看,我们老同志就是这么对待工作的。
冯小宁:其实有时候发火,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对于电影本身的尊重。电影这门艺术像大海,千万不要用一个水杯子盛满说,这就是海。比如说冯小刚的作品,谁说都要像他这样才好,电影艺术本来就是探索性的艺术,个性化的艺术。有特别商业化的,有特别理念化的,不同风格摆在一起,综合成大海。经常看到某一个片子火了,于是就它是东西,其他人的都不是东西,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民族,人家都没有这样去对待艺术,只有我们才一窝蜂似的。
杨立新:模式先行和主题先行一样不可取。
冯小宁:这是中国传统的毛病,先把一个模子架在这,所有人都要照着一个人去学,或者拿这一个人的尺度去衡量别人,谁票房多少,谁的片子在国外获奖了,我凭什么要跟你比这个。没获奖的可能票房上获得很大收益,获奖的也许票房不行,这都正常。一个杯子就盛一杯水,不要一个杯子想盛大海。
杨立新:我碰到过那样的导演,问他这剧本想拍成什么呢,他说我想拍成喜剧。不具备喜剧的条件,找几个喜剧演员一演就成喜剧了吗?
冯小宁:总有人问我为什么坚持拍战争题材的电影,能不能知道电影这个东西不是按题材说事的,这么多年了,所有娱乐媒体都没弄明白电影是什么东西,老是“题材,题材”,大家进电影院是看题材吗?
杨立新:看故事,是不是一个好故事。怎么衡量好故事?好的悲剧应该在看剧本时候感动我,好的喜剧就应该把我逗乐了。
冯小宁:《茶馆》是一个好故事,《拯救大兵瑞恩》也是个好故事,观众才不管你什么题材。我说有一个英雄题材,你说不看,《拯救大兵瑞恩》你看不看?你说儿童题材我不看,那《功夫熊猫》是不是儿童题材?题材,现在这个用词严重错误,这还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理念。我接受西方媒体采访,人家从来没有问你们拍的什么题材。
杨立新:中国电影观众看国产电影,能看到一个好故事,把故事说圆了,特别难。我每年手里接好多本子,有好本子,也有很多不成熟的。所有的好故事都能够被准确呈现出来吗?整个拍摄过程中很多条件和复杂的因素,不见得好本子就一定拍得好,奇怪的是,现在有好多不好的本子,拍出来也可能挺好。
杨立新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曾经主演话剧《茶馆》《天下第一楼》《蔡文姬》等,主演影视作品有《甲方乙方》《我爱我家》《守候幸福》《漕运码头》等。曾获文化部第二十届梅花奖,北京市第一届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享受国家特殊津贴。
接下来,做什么?
“搞好剧院的演出,在人艺最后几年的工作中,不要在舞台上有失误,有时间能跟几个好导演一起合作拍点好作品。到岁数的话,行政规定就必须得退休了,但演员的生命力是很强的,我退了还可以接着干。”
冯小宁
著名导演,特别以历史战争题材见长。代表作有《战争子午线》《北洋水师》《红河谷》《举起手来》《紫日》等。他所有的作品都是编剧、导演、摄影、特技、剪接、制片人兼于一身,也因此成为中国电影的一个奇特现象。
拍电影,为什么?
“我想用《甲午大海战》这样的电影交给年轻人们看,让他们知道以前根本不知道的事和人,然后才有可能过好自己的人生。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不知道这些事,你们就可能再碰到一次非常险恶的战争,如果看懂了这部作品,从中找到一种人生努力的方向,整个国家的青年都有所感悟的时候,就有可能制止将来一场非常惨烈的战争,这就是我的价值和目的。”
但在电影《甲午大海战》中才完成了第一次合作。
而这次合作的收获则是,一部自造军舰拍摄的海战题材电影,
和对一个暴脾气导演的全新认识。
拍海战是个冒险
二十多年前拍过《北洋水师》的冯小宁决定开拍《甲午大海战》,就有朋友帮忙用全钢材质打造了一艘一百多米的定远舰,尽管承认在特效方面还是无法和好莱坞大片相媲美,但他的信心来源于这个故事,这个能让人牢记很久的故事。
冯小宁:我们认识很多年了,但是有几次合作都失之交臂。人艺的演员我合作了不少,排着队挨个合作,这次终于轮到你了。
杨立新:哈哈,咱俩原来虽然没有合作,但是算很熟了吧,开会的时候老碰上。你的作品我也看了好多,像《紫日》《举起手来》。这次你给我打电话说演《甲午大海战》,拿到剧本看了觉得挺感动的。之前对清末甲午海战这段历史的了解,是从中学教科书上知道的,很粗线条,看过20世纪50年代的电影《甲午风云》,李默然、庞学勤他们演的,但是现在这个剧本又经过了很多考证,情节比原来更细致了。
冯小宁:我二十多年前拍《北洋水师》,一脚踏进之后才发现这个故事极深,它特别适合拍成电影,因为它是一个大悲剧,精彩的大悲剧。但是拍《北洋水师》的时候,制作水准还很一般。我觉得对于这样的大故事,用一个简单枯燥的方法去讲述完成,有艺术家的内疚感。像你演的《茶馆》这样的作品,已经提炼到极纯的程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而我们当年的《北洋水师》电视剧,就不敢拿出几个段子来,经得起各个角度的推敲。
杨立新:毕竟时间也过了这么多年,而且这次还是咱们自己造的军舰。
冯小宁:六年前,一个朋友得知我想拍甲午海战,就率先用全钢材质打造了一艘一百多米的定远舰,在电影拍摄前,一直在威海用于旅游。我们这次一共打造了八艘战舰。多人都猜测我是用模型拍的。其实,特效模型已经是国际影坛淘汰了十几年的技术。虽然我们不能像美国电影一样大量采用数字化特效,但我们的确没有用特效模型。
杨立新:但有很多人看到《甲午大海战》有海战场面、有特效,就会同样提起好莱坞电影中的一些场面和特效,这其实是一件很无奈的事。
冯小宁:中国在特殊场景、特效方面的实践非常匮乏,始终没有产业化,不可能去跟美国强大的特技产业化生产去比拟。怎么去拍这种特殊场景,中国99%的导演和电影全用躲,躲开了,不玩,所以海战在中国电影成了一个永远的空白。我特别喜欢去做别人不做或者做不来的事情,要超越美国电影的特技,任何一个明白人都知道不可能,我们不在特技上跟人家比较,我们比的是这个电影看下来观众是不是感动,是不是能够牢牢记住。
杨立新:我觉得文化产业化是个问题,咱们这方面没有达到像美国那样工业化的程度,它形成产业链,是电影工业,咱们还没有形成。最简单的,国外拍身上着火,低温火焰,咱们还往演员身上泼汽油呢,里面裹着湿棉布想办法,可千万得顶着风,顺着风哗一下人就出危险了。没人管,不知道电影研究所在干什么。现在还有这样的状况。
邓世昌:高富帅 好老公
邓世昌和丁汝昌,甲午海战中最主要的两个人物,历史议论众说纷纭。《甲午大海战》中,杨立新饰演丁汝昌,走入人物内心后,他更加坚定了无论争议如何,丁汝昌都不是甲午海战失利的罪人,而邓世昌则在这部电影中除了继续以英雄人物出现,还上演了一段缠绵悱恻的爱情。
杨立新:《北洋水师》的电视剧我在网上找着看了一部分。这次我演丁汝昌,也在尝试做新的诠释,这个人物在历史上还是有争议的。
冯小宁:现在对丁汝昌有很多解释,很多推敲,也有一定的依据。比如说丁汝昌跟李鸿章是老乡关系,都是安徽人,所以一下就当上了北洋水师提督,而海军是一个高技术兵种,不是靠勇猛就能够解决问题。把甲午海战的失败归结到指挥不利上,不是没有道理,但如果分析当时的战舰比例,搁到现在会有多少种打法,这是事后诸葛亮。
杨立新:对,事后说话,各个都是诸葛亮。
冯小宁:但丁汝昌这个角色,无论二十年前还是今天,我都坚决地认为他是一个民族英雄。史学界各有各的说法,但世界上没有不被争论的人,尤其是名人。
杨立新:更甭提失败战役的人物,指挥了一场败仗的统帅,就更有争论了。有人说丁汝昌不像邓世昌那样是战死的,而是自尽。其实他是有可能活的,但自己坚决不活了,有人揪住说他自尽的时候喝得是鸦片,说明他抽鸦片。那个时代,鸦片相当于现在的香烟,很普遍,但是你没有证据说丁汝昌抽鸦片。
冯小宁:这次我们的作品不是去评判别人,是再现,尽可能再现历史真实。一个导演敢用二十多年、几乎是自己人生最重要的时间,来追求一个目标,我敢说在中国还无二。你演的丁汝昌亮相以后,我相信几十年内大家认定这个角色就是你,陆毅他就是邓世昌,都是样板了。
杨立新:你这绝对是夸奖,我不敢说,陆毅演得邓世昌这次还是有一点不同的,特别是有了感情戏,这会让这个人物更有血有肉了。
冯小宁:在历史记载中,邓世昌是北洋舰队中唯一一个不赌、不嫖、不抽、不吸,长期的按照军规住在军舰上的舰长。其他的很多人都在岸上买了房子,搞房地产。那时候你以为没有房地产这事?倒二手房,都有。出租房,那时候就有。
邓世昌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在感情上非常忠诚的。在历史记载中,只有他是不纳妾的,没有情人,按现在说,就是没有二奶。在那个年代,娶二奶是合法的,娶三奶、四奶,北洋舰队中有的军官娶了四奶,但是邓世昌没有,对自己的夫人非常忠诚。
杨立新:按现在的说法,就是高富帅。
冯小宁:绝对的高富帅,二品官员,部级干部,相当于海军的副司令。同时,从小学习西洋科学,到欧洲列国参观访问,然后家里面就是经商的,富二代,但是他仍然能忠于感情,当今有多少人能做到这一点?所以我说,早在那时候就有这样的楷模,我们不把邓世昌看作楷模太错误了。我们现在所有的年轻女孩子看完了《甲午大海战》,就知道什么是好老公了。
杨立新:而且陆毅的形象也挺符合高富帅这个设定的。 冯小宁:中国帅的人多了,但是陆毅帅得很正。因为邓世昌是如此之正,我们也希望演员最好靠本色而不是演出来的。我曾经看过他演过一个香港的片子,他在片中演黑道的老大,怎么都不像,太正了。
暴脾气遇上和事老
在片场,冯小宁是个暴脾气,碰上犯低级错误的肯定会发作,好在杨立新也在片场,可以出面调停给发怒的导演撤火,即便在采访的时候谈到一些话题,“暴脾气”依旧能激动起来,而“和事老”明显就平和很多。
杨立新:这次合作拍《甲午大海战》,我对你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你知道剧组的人怎么评价你吗?拼命三郎,太玩命了。
冯小宁:没错,我在片场是有些暴躁。
杨立新:追求完美,不允许别人犯错误,别人犯错误你就很着急。工作人员那些比较低级的错误,比如说东西带错了,比如服装穿上后一身褶子,就会让你急,让你暴躁。你的句式是:“已经告诉你了,要做到最到位,你怎么可以这么不动脑筋!”
冯小宁:这种错误是不应该的,在任何一个剧组都应该被斥责。在中国演艺圈,我敢说我们这一茬人还是很有责任感的,认真敬业。年轻孩子们普遍比较松懈,勤快的人少,因为常年是受宠长大的,就容易在工作中由于懒惰、松懈、不认真造成失误,这种失误会导致我们整个作品的质量下降。
中国所有的导演都跟我是一样的心理,只不过我胆子大,敢把这话嚷嚷出来,被人家说成我在现场比较凶或严厉,其实所有的导演内心深处都佩服我这一点,心想要是像冯小宁那样就好了。他们碰到问题也生气,但是不敢说出来,憋久了就憋出病来。你看我现在身体这么好,原因就是我都嚷嚷出来了。
杨立新:当然应该表达出来。我喜欢明朗、能够表达得很清楚的导演。看过一个电影,有一位演员演的状态癫狂,演得非常好。有一次,一起聊天的时候我就问他,导演在拍摄之前就跟你说清楚这个状态了吗?他说没有。我又问,你自己开始就想清楚这个状态了吗?他说也没有。我再问,拍了多少遍?他说拍了48遍。这个就很麻烦。演员来一遍,导演说不是,那就再来一遍,还不是,再来一遍,还不是。这种试着来的是导演心里没谱,让人很抓狂。
冯小宁:但我这样的,有时候还需要你和孙海英这样的和事老。
杨立新:哈哈,你一发怒,我们就得赶紧说“息怒息怒、难免的难免的、再来再来”这样的话,因为导演发脾气的时候,对方已经开始诚惶诚恐了,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人来给导演撤撤火,倒一杯水呀,直接把部门长叫过来协调之类的。所以你看,我们老同志就是这么对待工作的。
冯小宁:其实有时候发火,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对于电影本身的尊重。电影这门艺术像大海,千万不要用一个水杯子盛满说,这就是海。比如说冯小刚的作品,谁说都要像他这样才好,电影艺术本来就是探索性的艺术,个性化的艺术。有特别商业化的,有特别理念化的,不同风格摆在一起,综合成大海。经常看到某一个片子火了,于是就它是东西,其他人的都不是东西,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民族,人家都没有这样去对待艺术,只有我们才一窝蜂似的。
杨立新:模式先行和主题先行一样不可取。
冯小宁:这是中国传统的毛病,先把一个模子架在这,所有人都要照着一个人去学,或者拿这一个人的尺度去衡量别人,谁票房多少,谁的片子在国外获奖了,我凭什么要跟你比这个。没获奖的可能票房上获得很大收益,获奖的也许票房不行,这都正常。一个杯子就盛一杯水,不要一个杯子想盛大海。
杨立新:我碰到过那样的导演,问他这剧本想拍成什么呢,他说我想拍成喜剧。不具备喜剧的条件,找几个喜剧演员一演就成喜剧了吗?
冯小宁:总有人问我为什么坚持拍战争题材的电影,能不能知道电影这个东西不是按题材说事的,这么多年了,所有娱乐媒体都没弄明白电影是什么东西,老是“题材,题材”,大家进电影院是看题材吗?
杨立新:看故事,是不是一个好故事。怎么衡量好故事?好的悲剧应该在看剧本时候感动我,好的喜剧就应该把我逗乐了。
冯小宁:《茶馆》是一个好故事,《拯救大兵瑞恩》也是个好故事,观众才不管你什么题材。我说有一个英雄题材,你说不看,《拯救大兵瑞恩》你看不看?你说儿童题材我不看,那《功夫熊猫》是不是儿童题材?题材,现在这个用词严重错误,这还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理念。我接受西方媒体采访,人家从来没有问你们拍的什么题材。
杨立新:中国电影观众看国产电影,能看到一个好故事,把故事说圆了,特别难。我每年手里接好多本子,有好本子,也有很多不成熟的。所有的好故事都能够被准确呈现出来吗?整个拍摄过程中很多条件和复杂的因素,不见得好本子就一定拍得好,奇怪的是,现在有好多不好的本子,拍出来也可能挺好。
杨立新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曾经主演话剧《茶馆》《天下第一楼》《蔡文姬》等,主演影视作品有《甲方乙方》《我爱我家》《守候幸福》《漕运码头》等。曾获文化部第二十届梅花奖,北京市第一届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享受国家特殊津贴。
接下来,做什么?
“搞好剧院的演出,在人艺最后几年的工作中,不要在舞台上有失误,有时间能跟几个好导演一起合作拍点好作品。到岁数的话,行政规定就必须得退休了,但演员的生命力是很强的,我退了还可以接着干。”
冯小宁
著名导演,特别以历史战争题材见长。代表作有《战争子午线》《北洋水师》《红河谷》《举起手来》《紫日》等。他所有的作品都是编剧、导演、摄影、特技、剪接、制片人兼于一身,也因此成为中国电影的一个奇特现象。
拍电影,为什么?
“我想用《甲午大海战》这样的电影交给年轻人们看,让他们知道以前根本不知道的事和人,然后才有可能过好自己的人生。为什么这么说呢,如果不知道这些事,你们就可能再碰到一次非常险恶的战争,如果看懂了这部作品,从中找到一种人生努力的方向,整个国家的青年都有所感悟的时候,就有可能制止将来一场非常惨烈的战争,这就是我的价值和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