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贫困地区,特别是在深度贫困地区,全面小康路上不能忘记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家庭。2017年十九大上明确提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需要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本文主要是以马山县百龙滩精准扶贫为例,分析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现状。
关键词:精准扶贫;政策;少数民族地区
一、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政策实施现状的研究背景
(一)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政策概述
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消除贫困是我国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由政府所主持的具有系统性的扶贫工作便接二连三地展开。少数民族地区由于一些特殊的地理环境以及长久以来的发展定势,一直都是我国扶贫攻坚的重要区域之一。
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最早可以追溯到建国之初国家对于新疆和西藏的大规模援建,并在改革开放后进入不断快速发展阶段。2013年11月,习近平首次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2017年十九大上明确提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需要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为此,国家扶贫办、国务院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展开了五个一精准扶贫模式,执行了贫困人口建档立卡政策,东西、工农牧区对口支援等政策。
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是当前我国各级政府极为重视的工作,这不仅仅关系到各族人民共同发展、繁荣、富裕,更是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各民族团结及国家的稳定。简单说,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主要是根据各贫困少数民族区域客观环境及贫困户的实际生活状况,设立一套科学的帮扶系统,实现对真正贫困对象的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和精准管理等工作,实现有效治贫。在扶贫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切实探索贫困人群的致贫原因,探索市场需求及持续改善贫困人群贫困状态的有效方法,实现从输血到造血扶贫模式的转变,提高扶贫攻坚的效率。
(二)广西马龙县百龙滩的背景
广西壮族自治区属于国家精准扶贫的重要少数民族地区,广西在中央的指示下,制定了地方的精准扶贫政策。广西在脱贫上制定一系列相关政策并发布文件,在水利基础设施案、农村危房改造、特色种植业培育、工业扶贫开发、农村电商发展实施、脱贫攻坚教育帮扶、劳动力培训就业创业和卫生帮扶等脱贫等方面都设立了具体的实施方案。
百龙滩镇位于马山县城北部,镇共辖6个行政村,10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0867人,是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的一个典型贫困地区。该镇在2015年10月召开第一次镇精准扶贫攻坚动员暨业务培训会议,对精准识别工作队员进行了全面综合培训并进行广泛的宣传和动员,使精准扶贫项目家喻户晓。该镇相继制定了《百龙滩镇精准识别贫困户工作方案》和《精准识别贫困户工作细则》和《常见问题解答》,不断深入和落实精准扶贫项目,并通过一些列党政企联手帮扶,因地制宜地为贫困户脱贫致富创造就业条件增添平台途径,解决当地企业民工荒招工难问题。至今该镇的经济状况顯著提高,精准扶贫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二、广西马山县百龙滩精准扶贫政策实施现状
(一)百龙滩村贫困概貌
1.马山县贫困概貌
根据 2016年精准识别的数据,广西马山县贫困户口达23691户,共943664人,整个县的脱贫攻坚工作无疑成为一块难啃的硬骨头。近年来,医院不仅在人力、物力上予以扶持,而且在精神文化层面也加大扶持工作,让当地群众在生活上脱贫,用文化充实精准扶贫工作的内涵。2016年一年,马山县扶贫工作已经把范围扩大至75个贫困村。马山县预脱贫时间为2018年。马山县委的相关材料显示,2016年市下达的百龙滩贫困户有807户3545人。
2.百龙滩贫困原因分析
贫困人口规模,按照广西马山县贫困户的判定标准,广西马山县最初统计的贫困人口数量为22.8万,贫困发生率42.04%。2011年统计的贫困户口就有18560户之多。
贫困人口的结构,从民族构成来看,马山县百龙滩贫困人口主要以壮族为主,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壮族人口分布最多的自治省,其中马山县壮族贫困人口壮族占了将近百分之百。
贫困人口的致贫因素。通过调研的观察总结,发现广西马山县贫困人口的致贫因素主要有一下几点:疾病、残疾、教育、缺乏文化及相应的生产技能、缺乏发展基金和生产资料等六类主要因素。其中疾病、残疾、教学等是贫困的主要因素。
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也是贫困的原因之一。广西马山县百龙滩镇位于马山县城北部,南距县城13公里,北至都安县城15公里,地处偏远的山村山路崎岖,交通不便利。扶贫产业和能源,主要分布在偏远地带,交通不便利,缺乏相应的人才对其资源进行开发。
(二)精准扶贫进展
1.机制创新:建立扶贫数据库
2015年10月中旬,广西启动精准识别贫困户行动。广西五万多的工作团队,有超过25万工作队员在基层利用一个月多的时间对贫困户口进行走访识别,并建立贫困档案。目前,全区累计建立的贫困户口有150万户、有达到600万人的信息。全部数据已经整理并录入到广西精准识别数据库,自动生成了区、市、县三级《精准识别一分一档统计表》。
2.多模式、多政策并举推动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的前提条件就是精准的确认贫困户口,精准的建立贫困档案,并根本上结合贫困地区实地情况因地制宜的采取多种模式,发挥辐带动作用,促进周边地区的发展。并制定相应的多样化的扶贫政策,推动扶工作的顺利开展,帮助贫困人口早日脱贫。马山县在多年的扶贫工作中,根据其自身的实际情况探索了多样化的扶贫模式,并起到了很好的发展和带动作用,实现了农业的规模化经营。针对种植业制定了相应的扶贫政策,奖补政策。因地制宜,多政策并举,提高了精准扶贫的“造血力量”鼓励了贫困人口对脱贫的渴望和信心,减轻了政府扶贫单方在财政上的投入。政策详细规定了具体情况的辅助措施与指标。 3保证扶贫工作全程留痕
百龙潭精准扶贫最大的特点就是精准扶贫工作的连续性、连贯性、以及扶贫对象的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等一系列工作的谨慎性。扶贫工作是一个庞大的工程,要保证扶贫工作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基层扶贫工作者对整个扶贫过程做了详细记录。以保证扶贫建档的精准性、精准脱贫的标准性,要求基层工作者要对整个扶贫过程做详细的记录、反馈和考核。广西马山县百龙滩在扶贫的过程中都为贫困户建立了专门的精准扶贫手册。以广西马山县百龙滩为例,精准扶贫帮扶手册一式两份,其中一份由帮扶联系人保管,另一份则是由贫困帮扶对象保管。手册中详细记录了帮扶对象的家庭基本情况、年度帮扶以及年度收入计划表、帮扶联系成效表等信息。根据贫困者的实际情况,对扶贫工作的实施、及政策的完善提供现实性和可行性的依据。帮扶手册中另一项重要内容是,帮扶联系人的具体工作记录。仅从广西马山县百龙滩的帮扶手册设计的内容上分析,对扶贫工作各个阶段的展开提供了真实可靠的依据,以指导后期扶贫工作的展开、调整与完善。另外,扶贫手册为扶贫工作者的考核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标准。手册可以直观的看到扶贫的成效,用以判断帮扶政策发挥的作用大小,以及帮扶政策存在的不足,结合实际情况对帮扶政策进行相关的调整。
(三)精准扶贫政策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1、贫困户方面
(1)思想方面、及劳动骨干的流失
自国家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吹响以来,脱贫工作任务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当地贫困户依然存在“等靠要”思想。例如,某些贫困户只有在政府派工作人员下乡发放物资时候永远冲在最前面,这时他才是最积极主动时候,懒惰是他们的常态、“等靠要”思想的根深蒂固。
贫困地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没有支柱产业,文化、思想、发展意识落后,没有真正挖掘到自主产业。就马山县而言,在政府多种方式的帮扶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还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例如,村里近五分之四的年轻村民外出打工,剩下的五分之一年轻村民正在准备外出打工,家中缺乏劳动骨干,扶贫政策实施受阻。
2、政府方面
(1)帮扶单位工作任务资金分配不到位
马山县百龙潭的帮扶单位之一的XX中学,由该单位派出书记及其他工作人员分时间点到帮扶村落进行扶贫脱贫工作任务。该单位负责人提到他们每次下乡去扶贫点完成贫困户建档建卡以及发放物资等工作任务时、所花费的车费、油费、衣食住行都需要自掏腰包,政府没有补助,单位也没有补助,让他们苦不堪言。这样不仅降低他们完成扶贫攻坚任务积极性,也对此工作任务多有怨言。
(2)精准扶贫靶子仍没瞄准
精准扶贫,关键是要找准“靶心”。扶贫帮困首先要找准最需要帮扶的人,抓住困难群体最需要帮助的事,做到雪中送炭、有的放矢。直接瞄准扶贫工作“靶心”,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实施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长期效应与短期效应相结合,才能斩断“穷根”,最终迎来“春天”,达到共同富裕。通过调研了解到当地贫困户建档立卡的群众很大部分都是“关系户”,而当地真正的贫困户却因为名额问题没有建档立卡,得不到国家扶贫帮助。
(3)精准扶贫工作队伍扶贫思想不积极
要彻底摆脱贫困,首要的就是思想和精神脫贫。只有解决好思想和精神层面的问题才能激发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以求真务实的具体行动做表率。下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工作人员完成工作任务不积极,花费一上午时间才完成几户建档立卡工作之后,不会再主动去询问贫困户生活等方面的想法,更不会进行思想上教育,完事后几个工作人员组成一堆,提两箱啤酒,带上一副牌,随便找个草地就开始所谓的“扶贫生活”。
3、基础设施方面
(1)生活基础设施公路及用水未通
“要致富先修路”,这句话说出了现代农村致贫的根本原因。路是致富的根本,没有一条既平坦又风雨无阻地路,谁愿意来农村投资。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全国“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明确指出,既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更要整体推进。其中,推进百万公里农村公路的建设将成为重中之重。其次,异地搬迁户所居住的房屋生活所必须的水也未通,依靠山里的山泉水为生。
(2)异地搬迁房屋设计不合理
这几年,“精准扶贫”深入推进,脱贫人口越来越多。“异地搬迁”作为“精准扶贫”中的一大举措,不仅承担了脱贫攻坚的部分任务,对于改善贫困人口生活和保护生态环境都有积极的意义。因为搬迁就是要把一部分生活在不适宜居住地区的贫困人口搬迁到其他地区集中安置。但是“异地搬迁”难以实施。究其原因:政府为这些贫困户所修建的安置小区,整体上看上去是大大改进贫困户的居住条件,但未考虑到当地贫困民众长久以来生活习俗。
三、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政策实施对策建议
(一)树立“致富”意识,因地制宜开展脱贫项目
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政策通过为少数民族贫困人群因地制宜地提供一些脱贫致富的工作与项目的方式,期望通过政策的扶持与贫困户的努力来解决一地贫困人群的贫困状态,提高其生活水平,促进地区的发展。实施该政策的当务之急是扭转少数民族地区人群这一不良思想,通过加强宣传和教育以及一些扶贫门槛对扶贫户加以约束,推动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脱贫,而不是坐享其成。
同时,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工作组应该切实考察扶贫地区的客观环境和市场条件,根据一地实际情况制定扶贫方案,加强产业地区产业建设与升级,增加就业与脱贫机会,动员贫困户劳动骨干回乡建设,真正发挥政策的效用。
(二)加强精准识别,完善政策实施机制
精准扶贫的第一环节便是实现精准识别,准确定位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后给予帮扶。因此,想要精准扶贫政策在一地发挥有效作用首先必须要精准地识别贫困户。各地在落实精准扶贫项目的时应尽可能地完善政策实施机制,设立公平公正的贫困考核标准,加强工作组的内部与外部监督,避免徇私舞弊与虚报贫困状况等情况的存在,避免政策不能帮扶到真正需要扶持脱贫的人群。此外,在精准扶贫之后的实施环节也必须建立系统科学的机制。如确定扶贫对象后要落实精准管理,详细录入贫困户的基本信息,为每户建档立卡,实现一人一卡,一户一档,以便根据每户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并进行动态跟踪管理。加强各地精准扶贫队伍建设,充分调动扶贫工作队伍的积极性,明确负责人的任务,提升扶贫能力,科学合理地使用扶贫资金,使有限地资金能够发挥最大的扶贫作用。 (三)加强地区整体脱贫规划,促进精准扶贫政策落实的连贯性
精准扶贫政策最终旨在实现某整体地区摆脱贫困,而非仅仅让单独个体脱贫致富。因此,在对贫困户进行因地制宜精准扶贫的同时更要加强对地区整体脱贫规划,比如对贫困地区道路及薄弱基础设施的的统一整改,加强对贫困人群的教育,为地区的整体脱贫奠定好客观基础。扶贫政策是具有宏觀性的,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要不断将各项相关细则、规章等进行细化和明确。并可以对精准扶贫实行责任人制度,使每个地区的精准扶贫工作得到推进和监督,并让每一个贫困民族地区或村落都能够及时向负责人反馈扶贫现状,切实落实好精准扶贫这项国家大任。精准扶贫工作应该具有系统性,分阶段推进扶贫工作的开展,根据不同阶段的具体情况部署下一阶段的具体工作内容,重视整体工作的条理性与连贯性,通过工作内容和方式的逐步深化改善贫困地区的状态,从而实现精准扶贫政策落实的连贯性。
(四)精准扶贫政策实施过程中应多渠道促进公民参与
加强政策实施中的与公民的联系和互动,有利于精准扶贫政策更有针对性。通过调研发现,广西扶贫网网站建设中大多数信息和数据都不公布,公民缺乏了解扶贫政策实施的情况与参与渠道,使其对于精准扶贫政策的了解度及实施度不足。因此,各地区在进行精准扶贫的同时可以改进扶贫网站建设,方便公民参与,进行数据公开,使得贫困户对精准扶贫的基本信息有所了解。此外,还应不断加强农民在精准扶贫各个环节中的自主参与。做好政策宣传、服务指导工作,积极发扬基层民主,提升政府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公信力,促进公众参与和沟通,实现政府管理与村民自治的有机结合,从而更加有效组织和引导村民参与到贫困识别和贫困帮扶中去。
参考文献
[1] 张笑芸,唐燕.创新扶贫方式,实现精准扶贫[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09).
[2] 张静.精准扶贫与地方扶贫立法创新思路[J].人民论坛,2015(26)
[3] 何丕洁.对职业教育精准扶贫问题的思考 [J].教 育与职业,2015,(10).
[4] 谭正航.精准扶贫视角下的我国农业保险扶贫困境与法律保障机制完善[J].兰州学刊,2016(09).
[5] 邓维杰.精准扶贫的难点、对策与路径选择 [J].农村经济,2014(06).
作者简介:周才媚(1991 -),女,壮族,广西南宁,硕士,研究方向:行政管理。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精准扶贫;政策;少数民族地区
一、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政策实施现状的研究背景
(一)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政策概述
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消除贫困是我国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由政府所主持的具有系统性的扶贫工作便接二连三地展开。少数民族地区由于一些特殊的地理环境以及长久以来的发展定势,一直都是我国扶贫攻坚的重要区域之一。
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开发最早可以追溯到建国之初国家对于新疆和西藏的大规模援建,并在改革开放后进入不断快速发展阶段。2013年11月,习近平首次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2017年十九大上明确提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需要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为此,国家扶贫办、国务院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展开了五个一精准扶贫模式,执行了贫困人口建档立卡政策,东西、工农牧区对口支援等政策。
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是当前我国各级政府极为重视的工作,这不仅仅关系到各族人民共同发展、繁荣、富裕,更是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各民族团结及国家的稳定。简单说,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主要是根据各贫困少数民族区域客观环境及贫困户的实际生活状况,设立一套科学的帮扶系统,实现对真正贫困对象的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和精准管理等工作,实现有效治贫。在扶贫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切实探索贫困人群的致贫原因,探索市场需求及持续改善贫困人群贫困状态的有效方法,实现从输血到造血扶贫模式的转变,提高扶贫攻坚的效率。
(二)广西马龙县百龙滩的背景
广西壮族自治区属于国家精准扶贫的重要少数民族地区,广西在中央的指示下,制定了地方的精准扶贫政策。广西在脱贫上制定一系列相关政策并发布文件,在水利基础设施案、农村危房改造、特色种植业培育、工业扶贫开发、农村电商发展实施、脱贫攻坚教育帮扶、劳动力培训就业创业和卫生帮扶等脱贫等方面都设立了具体的实施方案。
百龙滩镇位于马山县城北部,镇共辖6个行政村,10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0867人,是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的一个典型贫困地区。该镇在2015年10月召开第一次镇精准扶贫攻坚动员暨业务培训会议,对精准识别工作队员进行了全面综合培训并进行广泛的宣传和动员,使精准扶贫项目家喻户晓。该镇相继制定了《百龙滩镇精准识别贫困户工作方案》和《精准识别贫困户工作细则》和《常见问题解答》,不断深入和落实精准扶贫项目,并通过一些列党政企联手帮扶,因地制宜地为贫困户脱贫致富创造就业条件增添平台途径,解决当地企业民工荒招工难问题。至今该镇的经济状况顯著提高,精准扶贫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二、广西马山县百龙滩精准扶贫政策实施现状
(一)百龙滩村贫困概貌
1.马山县贫困概貌
根据 2016年精准识别的数据,广西马山县贫困户口达23691户,共943664人,整个县的脱贫攻坚工作无疑成为一块难啃的硬骨头。近年来,医院不仅在人力、物力上予以扶持,而且在精神文化层面也加大扶持工作,让当地群众在生活上脱贫,用文化充实精准扶贫工作的内涵。2016年一年,马山县扶贫工作已经把范围扩大至75个贫困村。马山县预脱贫时间为2018年。马山县委的相关材料显示,2016年市下达的百龙滩贫困户有807户3545人。
2.百龙滩贫困原因分析
贫困人口规模,按照广西马山县贫困户的判定标准,广西马山县最初统计的贫困人口数量为22.8万,贫困发生率42.04%。2011年统计的贫困户口就有18560户之多。
贫困人口的结构,从民族构成来看,马山县百龙滩贫困人口主要以壮族为主,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壮族人口分布最多的自治省,其中马山县壮族贫困人口壮族占了将近百分之百。
贫困人口的致贫因素。通过调研的观察总结,发现广西马山县贫困人口的致贫因素主要有一下几点:疾病、残疾、教育、缺乏文化及相应的生产技能、缺乏发展基金和生产资料等六类主要因素。其中疾病、残疾、教学等是贫困的主要因素。
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也是贫困的原因之一。广西马山县百龙滩镇位于马山县城北部,南距县城13公里,北至都安县城15公里,地处偏远的山村山路崎岖,交通不便利。扶贫产业和能源,主要分布在偏远地带,交通不便利,缺乏相应的人才对其资源进行开发。
(二)精准扶贫进展
1.机制创新:建立扶贫数据库
2015年10月中旬,广西启动精准识别贫困户行动。广西五万多的工作团队,有超过25万工作队员在基层利用一个月多的时间对贫困户口进行走访识别,并建立贫困档案。目前,全区累计建立的贫困户口有150万户、有达到600万人的信息。全部数据已经整理并录入到广西精准识别数据库,自动生成了区、市、县三级《精准识别一分一档统计表》。
2.多模式、多政策并举推动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的前提条件就是精准的确认贫困户口,精准的建立贫困档案,并根本上结合贫困地区实地情况因地制宜的采取多种模式,发挥辐带动作用,促进周边地区的发展。并制定相应的多样化的扶贫政策,推动扶工作的顺利开展,帮助贫困人口早日脱贫。马山县在多年的扶贫工作中,根据其自身的实际情况探索了多样化的扶贫模式,并起到了很好的发展和带动作用,实现了农业的规模化经营。针对种植业制定了相应的扶贫政策,奖补政策。因地制宜,多政策并举,提高了精准扶贫的“造血力量”鼓励了贫困人口对脱贫的渴望和信心,减轻了政府扶贫单方在财政上的投入。政策详细规定了具体情况的辅助措施与指标。 3保证扶贫工作全程留痕
百龙潭精准扶贫最大的特点就是精准扶贫工作的连续性、连贯性、以及扶贫对象的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等一系列工作的谨慎性。扶贫工作是一个庞大的工程,要保证扶贫工作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基层扶贫工作者对整个扶贫过程做了详细记录。以保证扶贫建档的精准性、精准脱贫的标准性,要求基层工作者要对整个扶贫过程做详细的记录、反馈和考核。广西马山县百龙滩在扶贫的过程中都为贫困户建立了专门的精准扶贫手册。以广西马山县百龙滩为例,精准扶贫帮扶手册一式两份,其中一份由帮扶联系人保管,另一份则是由贫困帮扶对象保管。手册中详细记录了帮扶对象的家庭基本情况、年度帮扶以及年度收入计划表、帮扶联系成效表等信息。根据贫困者的实际情况,对扶贫工作的实施、及政策的完善提供现实性和可行性的依据。帮扶手册中另一项重要内容是,帮扶联系人的具体工作记录。仅从广西马山县百龙滩的帮扶手册设计的内容上分析,对扶贫工作各个阶段的展开提供了真实可靠的依据,以指导后期扶贫工作的展开、调整与完善。另外,扶贫手册为扶贫工作者的考核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标准。手册可以直观的看到扶贫的成效,用以判断帮扶政策发挥的作用大小,以及帮扶政策存在的不足,结合实际情况对帮扶政策进行相关的调整。
(三)精准扶贫政策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1、贫困户方面
(1)思想方面、及劳动骨干的流失
自国家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吹响以来,脱贫工作任务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当地贫困户依然存在“等靠要”思想。例如,某些贫困户只有在政府派工作人员下乡发放物资时候永远冲在最前面,这时他才是最积极主动时候,懒惰是他们的常态、“等靠要”思想的根深蒂固。
贫困地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没有支柱产业,文化、思想、发展意识落后,没有真正挖掘到自主产业。就马山县而言,在政府多种方式的帮扶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还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例如,村里近五分之四的年轻村民外出打工,剩下的五分之一年轻村民正在准备外出打工,家中缺乏劳动骨干,扶贫政策实施受阻。
2、政府方面
(1)帮扶单位工作任务资金分配不到位
马山县百龙潭的帮扶单位之一的XX中学,由该单位派出书记及其他工作人员分时间点到帮扶村落进行扶贫脱贫工作任务。该单位负责人提到他们每次下乡去扶贫点完成贫困户建档建卡以及发放物资等工作任务时、所花费的车费、油费、衣食住行都需要自掏腰包,政府没有补助,单位也没有补助,让他们苦不堪言。这样不仅降低他们完成扶贫攻坚任务积极性,也对此工作任务多有怨言。
(2)精准扶贫靶子仍没瞄准
精准扶贫,关键是要找准“靶心”。扶贫帮困首先要找准最需要帮扶的人,抓住困难群体最需要帮助的事,做到雪中送炭、有的放矢。直接瞄准扶贫工作“靶心”,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实施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长期效应与短期效应相结合,才能斩断“穷根”,最终迎来“春天”,达到共同富裕。通过调研了解到当地贫困户建档立卡的群众很大部分都是“关系户”,而当地真正的贫困户却因为名额问题没有建档立卡,得不到国家扶贫帮助。
(3)精准扶贫工作队伍扶贫思想不积极
要彻底摆脱贫困,首要的就是思想和精神脫贫。只有解决好思想和精神层面的问题才能激发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以求真务实的具体行动做表率。下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工作人员完成工作任务不积极,花费一上午时间才完成几户建档立卡工作之后,不会再主动去询问贫困户生活等方面的想法,更不会进行思想上教育,完事后几个工作人员组成一堆,提两箱啤酒,带上一副牌,随便找个草地就开始所谓的“扶贫生活”。
3、基础设施方面
(1)生活基础设施公路及用水未通
“要致富先修路”,这句话说出了现代农村致贫的根本原因。路是致富的根本,没有一条既平坦又风雨无阻地路,谁愿意来农村投资。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全国“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明确指出,既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更要整体推进。其中,推进百万公里农村公路的建设将成为重中之重。其次,异地搬迁户所居住的房屋生活所必须的水也未通,依靠山里的山泉水为生。
(2)异地搬迁房屋设计不合理
这几年,“精准扶贫”深入推进,脱贫人口越来越多。“异地搬迁”作为“精准扶贫”中的一大举措,不仅承担了脱贫攻坚的部分任务,对于改善贫困人口生活和保护生态环境都有积极的意义。因为搬迁就是要把一部分生活在不适宜居住地区的贫困人口搬迁到其他地区集中安置。但是“异地搬迁”难以实施。究其原因:政府为这些贫困户所修建的安置小区,整体上看上去是大大改进贫困户的居住条件,但未考虑到当地贫困民众长久以来生活习俗。
三、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政策实施对策建议
(一)树立“致富”意识,因地制宜开展脱贫项目
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政策通过为少数民族贫困人群因地制宜地提供一些脱贫致富的工作与项目的方式,期望通过政策的扶持与贫困户的努力来解决一地贫困人群的贫困状态,提高其生活水平,促进地区的发展。实施该政策的当务之急是扭转少数民族地区人群这一不良思想,通过加强宣传和教育以及一些扶贫门槛对扶贫户加以约束,推动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脱贫,而不是坐享其成。
同时,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工作组应该切实考察扶贫地区的客观环境和市场条件,根据一地实际情况制定扶贫方案,加强产业地区产业建设与升级,增加就业与脱贫机会,动员贫困户劳动骨干回乡建设,真正发挥政策的效用。
(二)加强精准识别,完善政策实施机制
精准扶贫的第一环节便是实现精准识别,准确定位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后给予帮扶。因此,想要精准扶贫政策在一地发挥有效作用首先必须要精准地识别贫困户。各地在落实精准扶贫项目的时应尽可能地完善政策实施机制,设立公平公正的贫困考核标准,加强工作组的内部与外部监督,避免徇私舞弊与虚报贫困状况等情况的存在,避免政策不能帮扶到真正需要扶持脱贫的人群。此外,在精准扶贫之后的实施环节也必须建立系统科学的机制。如确定扶贫对象后要落实精准管理,详细录入贫困户的基本信息,为每户建档立卡,实现一人一卡,一户一档,以便根据每户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并进行动态跟踪管理。加强各地精准扶贫队伍建设,充分调动扶贫工作队伍的积极性,明确负责人的任务,提升扶贫能力,科学合理地使用扶贫资金,使有限地资金能够发挥最大的扶贫作用。 (三)加强地区整体脱贫规划,促进精准扶贫政策落实的连贯性
精准扶贫政策最终旨在实现某整体地区摆脱贫困,而非仅仅让单独个体脱贫致富。因此,在对贫困户进行因地制宜精准扶贫的同时更要加强对地区整体脱贫规划,比如对贫困地区道路及薄弱基础设施的的统一整改,加强对贫困人群的教育,为地区的整体脱贫奠定好客观基础。扶贫政策是具有宏觀性的,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要不断将各项相关细则、规章等进行细化和明确。并可以对精准扶贫实行责任人制度,使每个地区的精准扶贫工作得到推进和监督,并让每一个贫困民族地区或村落都能够及时向负责人反馈扶贫现状,切实落实好精准扶贫这项国家大任。精准扶贫工作应该具有系统性,分阶段推进扶贫工作的开展,根据不同阶段的具体情况部署下一阶段的具体工作内容,重视整体工作的条理性与连贯性,通过工作内容和方式的逐步深化改善贫困地区的状态,从而实现精准扶贫政策落实的连贯性。
(四)精准扶贫政策实施过程中应多渠道促进公民参与
加强政策实施中的与公民的联系和互动,有利于精准扶贫政策更有针对性。通过调研发现,广西扶贫网网站建设中大多数信息和数据都不公布,公民缺乏了解扶贫政策实施的情况与参与渠道,使其对于精准扶贫政策的了解度及实施度不足。因此,各地区在进行精准扶贫的同时可以改进扶贫网站建设,方便公民参与,进行数据公开,使得贫困户对精准扶贫的基本信息有所了解。此外,还应不断加强农民在精准扶贫各个环节中的自主参与。做好政策宣传、服务指导工作,积极发扬基层民主,提升政府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公信力,促进公众参与和沟通,实现政府管理与村民自治的有机结合,从而更加有效组织和引导村民参与到贫困识别和贫困帮扶中去。
参考文献
[1] 张笑芸,唐燕.创新扶贫方式,实现精准扶贫[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4(09).
[2] 张静.精准扶贫与地方扶贫立法创新思路[J].人民论坛,2015(26)
[3] 何丕洁.对职业教育精准扶贫问题的思考 [J].教 育与职业,2015,(10).
[4] 谭正航.精准扶贫视角下的我国农业保险扶贫困境与法律保障机制完善[J].兰州学刊,2016(09).
[5] 邓维杰.精准扶贫的难点、对策与路径选择 [J].农村经济,2014(06).
作者简介:周才媚(1991 -),女,壮族,广西南宁,硕士,研究方向:行政管理。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