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用人需求量加大,很多家长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家庭环境和经济条件,越来越多的乡镇人民到城市打工,从而导致了严重的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因此,如何科学、有效的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帮助初中生留守儿童能够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需要广大人民教师从实际出发,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帮助。
关键词:初中生;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成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0-020
引言
笔者通过对初中生留守儿童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发现即使我国政府颁布了相关的解决措施,但是只能解决表面问题,无法在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年不在身边,不能及时的参与孩子的一些进步和变化,所以常常会觉得孤独。加之老人的管教不到位,缺少和学校的有效沟通和交流,所以初中生留守儿童在学习和生活当中非常容易出现问题,对于未来的成长发展起到消极影响。
一、简要分析初中生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一)家庭方面的原因
通常情况下,农村留守儿童都是由家里的老人照顾,孩子常年缺少父母的照顾和陪伴,从而导致其产生了严重的心理落差,安全感的缺失使这类学生变得愈发敏感。另一方面,由于家里的老人也上了年纪,在照顾留守儿童时无法像父母照顾的那样面面俱到,老人陈旧的思想观念与学生存在极大的“代沟”,不能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心灵情感的缺失导致留守儿童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
(二)学校方面的原因
学生的成长需要来自父母和老师的鼓励和关爱,但是留守儿童得不到父母的呵护,在学校也缺乏来自老师的关心和照顾。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个阶段的学生身体和心理都会出现较大的变化,学校和教师的忽视会导致学生产生自卑的心理,从而变得敏感、易怒,对于心理健康起到消极作用。
二、如何有效的解决初中生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一)從留守儿童的心理出发,对初中生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
前文提到,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个阶段的学生尚未形成完整的价值观,由于身体和心理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所以这个时期的学生总觉得自己已经“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独立的意识。但是这个阶段的学生还没有经历太多的事情,存在能力不足、缺少经验的问题,所以当他们真正遇到事情的时候不能客观、正确的解决问题,一旦遇到超出自己能力范畴之内的事情,就会很容易迷失自己。因此,这个阶段的学生非常需要家长的管束,如果家长不在身边给予帮助,就会产生失落感、需要教师牢牢把握学生的这一心理状态,在实际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深入的与学生进行交流,走到学生的内心深处,全面了解学生,分析学生的实际需求,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解决心理问题。
(二)教师方面要积极开展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减轻心理压力
在实际的生活当中,初中生应该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最多,但是留守儿童常年缺失来自于父母的关爱,在生活中不能感受到父母的亲情,这种极度渴望关心的心理下,极其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笔者通过走访和分析,发现很多的留守儿童都在内心深处认为自己与其他有父母爱陪伴的孩子不一样,总认为自己事事不如别人,从而导致他们遇到事情需要解决的时候,无法与他人积极的沟通。长此以往,学生的心理问题会愈发严重。因此,当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青春期的留守儿童也会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对在外务工的父母产生怨恨的态度。此时,需要教师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的心理状态上面,将实际情况进行有机的结合,帮助学生敞开心扉,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困惑和问题及时的与教师进行沟通。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有趣的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有效地心理疏导。比如为学生布置作业,将生活中能使自己开心的事情列出清单,当学生完成自己最开心的事情之后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朗读出来。学生在课堂上分享快乐的同时,就是消除自卑心理、建立强烈自信心的过程,而且这样的教学活动能让学生更加感受到生活的快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加乐于和别人交流心事,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三、结束语
通过上述总结和分析,我们知道初中生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愈发严重,需要广大教育学者有效解决留守学生的心理问题和生活上的问题。现如今,留守学生是现代社会发展存在的重大隐患,轻则使学生产生扭曲心理,重则危害社会,所以,需要家长和教师共同努力,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当中,给予留守学生一定程度的关心和爱护,教师在平时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切不可带着“有色眼镜”对待留守学生。学生是我们祖国未来的希望,所以,全社会也要对留守儿童问题持续的关注,努力为留守儿童创造出更好的生活环境,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郎成斌.浅谈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应对措施[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10):61.
[2]朱吕珂,郑辉. 父母陪伴类型对留守儿童自尊、心理韧性与心理问题关系的影响——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初中生为例[A]. 中国心理学会.第二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中国心理学会:中国心理学会,2018:2.
河池市天峨县向阳镇向阳中学
关键词:初中生;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成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0-020
引言
笔者通过对初中生留守儿童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发现即使我国政府颁布了相关的解决措施,但是只能解决表面问题,无法在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年不在身边,不能及时的参与孩子的一些进步和变化,所以常常会觉得孤独。加之老人的管教不到位,缺少和学校的有效沟通和交流,所以初中生留守儿童在学习和生活当中非常容易出现问题,对于未来的成长发展起到消极影响。
一、简要分析初中生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一)家庭方面的原因
通常情况下,农村留守儿童都是由家里的老人照顾,孩子常年缺少父母的照顾和陪伴,从而导致其产生了严重的心理落差,安全感的缺失使这类学生变得愈发敏感。另一方面,由于家里的老人也上了年纪,在照顾留守儿童时无法像父母照顾的那样面面俱到,老人陈旧的思想观念与学生存在极大的“代沟”,不能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心灵情感的缺失导致留守儿童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
(二)学校方面的原因
学生的成长需要来自父母和老师的鼓励和关爱,但是留守儿童得不到父母的呵护,在学校也缺乏来自老师的关心和照顾。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个阶段的学生身体和心理都会出现较大的变化,学校和教师的忽视会导致学生产生自卑的心理,从而变得敏感、易怒,对于心理健康起到消极作用。
二、如何有效的解决初中生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一)從留守儿童的心理出发,对初中生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
前文提到,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个阶段的学生尚未形成完整的价值观,由于身体和心理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所以这个时期的学生总觉得自己已经“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独立的意识。但是这个阶段的学生还没有经历太多的事情,存在能力不足、缺少经验的问题,所以当他们真正遇到事情的时候不能客观、正确的解决问题,一旦遇到超出自己能力范畴之内的事情,就会很容易迷失自己。因此,这个阶段的学生非常需要家长的管束,如果家长不在身边给予帮助,就会产生失落感、需要教师牢牢把握学生的这一心理状态,在实际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深入的与学生进行交流,走到学生的内心深处,全面了解学生,分析学生的实际需求,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解决心理问题。
(二)教师方面要积极开展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减轻心理压力
在实际的生活当中,初中生应该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最多,但是留守儿童常年缺失来自于父母的关爱,在生活中不能感受到父母的亲情,这种极度渴望关心的心理下,极其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笔者通过走访和分析,发现很多的留守儿童都在内心深处认为自己与其他有父母爱陪伴的孩子不一样,总认为自己事事不如别人,从而导致他们遇到事情需要解决的时候,无法与他人积极的沟通。长此以往,学生的心理问题会愈发严重。因此,当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青春期的留守儿童也会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对在外务工的父母产生怨恨的态度。此时,需要教师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的心理状态上面,将实际情况进行有机的结合,帮助学生敞开心扉,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困惑和问题及时的与教师进行沟通。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有趣的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有效地心理疏导。比如为学生布置作业,将生活中能使自己开心的事情列出清单,当学生完成自己最开心的事情之后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朗读出来。学生在课堂上分享快乐的同时,就是消除自卑心理、建立强烈自信心的过程,而且这样的教学活动能让学生更加感受到生活的快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加乐于和别人交流心事,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三、结束语
通过上述总结和分析,我们知道初中生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愈发严重,需要广大教育学者有效解决留守学生的心理问题和生活上的问题。现如今,留守学生是现代社会发展存在的重大隐患,轻则使学生产生扭曲心理,重则危害社会,所以,需要家长和教师共同努力,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当中,给予留守学生一定程度的关心和爱护,教师在平时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切不可带着“有色眼镜”对待留守学生。学生是我们祖国未来的希望,所以,全社会也要对留守儿童问题持续的关注,努力为留守儿童创造出更好的生活环境,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郎成斌.浅谈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应对措施[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10):61.
[2]朱吕珂,郑辉. 父母陪伴类型对留守儿童自尊、心理韧性与心理问题关系的影响——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初中生为例[A]. 中国心理学会.第二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中国心理学会:中国心理学会,2018:2.
河池市天峨县向阳镇向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