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看法认为胖点健康。但是这种看法产生于它所属的历史时代,旧中国大多数人处于饥寒之中,营养缺乏症处处可见。在这种历史条件下胖子自然要比瘦子健康。但是在新中国,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儿童肥胖症的发生率逐年明显上升。据2004年10月《中国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我国儿童肥胖率已达8.1%,比10年前翻了一番。儿童肥胖症已成为危害儿童健康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儿童肥胖症的预防应该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一、儿童肥胖症及判断标准
儿童因过量的脂肪储存使体重超过正常20%以上的营养过剩性疾病称为儿童肥胖症。要想知道儿童是否肥胖应该定期为儿童测量体重,不能只凭主观印象判断儿童是胖还是瘦。不要认为儿童越胖越好,越胖越健康。儿童肥胖症大多采用标准体重来判断,儿童出生时体重按平均3000克计算。不同时期儿童标准体重可按以下公式计算:
6个月以内体重=﹝出生体重+月龄×700﹞克
7个月至1岁体重=﹝6000+月龄×250﹞克
2~12岁体重=(年龄×2+8)千克
一般而言,在标准体重的±10%属正常范围。超过标准体重20%~30%者为轻度肥胖症;超过30%~50%者为中度肥胖症;超过50%以上者为重度肥胖症。
另外,儿童肥胖症也可采用体重指数来判断,体重指数=体重(公斤)/身高(平方米),体重指数大于24即为“肥胖症”。
二、引起儿童肥胖症的原因
儿童肥胖症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发病,儿童肥胖症常见以下原因:
1、多食
多食,摄入的营养超过机体代谢需要,多余的能量便会转化为脂肪贮存体内,导致肥胖。
儿童大多喜欢吃薯条、汉堡、炸鸡腿及冰淇淋等高能量、高脂肪的快餐食品,有些父母又不控制儿童的饮食,只要儿童想吃就买,如长期进食大量的高脂肪、高蛋白、高热能的食物,这样很容易引起儿童肥胖。
2、少动
缺乏适当的活动和体育锻炼也是发生肥胖症的重要因素。一些儿童每天放学后必须完成大量的课外作业,或有的儿童久坐在电脑前玩游戏、上网聊天,或长时间收看电视节目等。由于缺乏运动,体内多余的能量无法消耗而致肥胖。
3、遗传因素
很多肥胖儿有家族肥胖史。父母双方肥胖,其子女大约有70%~80%发生肥胖;父或母其中一人肥胖,子女发生肥胖的几率大约为40%~50%。
4、心理因素
受到精神创伤(如亲人病故或学习成绩低下)或心理异常的儿童可有异常的食欲,导致肥胖症。一些孩子会通过暴饮暴食来消除他们自己焦虑的情绪以求安慰。
三、肥胖对儿童健康的影响
早在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已明确将肥胖列为一种疾病,与艾滋病、吸毒、酗酒列为全球四大医学社会问题。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肥胖可导致多种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对人类健康有明显的危害,同时儿童时期的肥胖容易发展为成人肥胖。一直以来,人们都以为高血压、高血脂症、冠心病、糖尿病等病症,属于成人的专利。但事实上,有不少肥胖儿童已成为这些疾病的患者。儿童肥胖症对儿童健康同样有严重的危害。
儿童肥胖对其生长发育存在多方面的影响,概括起来,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危害。
在身体方面,儿童因为体重过重,双下肢负荷大,易造成膝关节畸形(膝外翻或膝内翻)。儿童期肥胖还容易导致扁平足,即使走路不多也会感到腰痛、腿疼。由于肥胖儿童胸腹部大量脂肪堆积,造成肺活量降低,不仅影响呼吸,也妨碍心脏的舒张。因此预防儿童肥胖应该从小抓起。
身体和心理是两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肥胖除对儿童有生理上影响外,对其行为和心理也造成较大影响。有时心理上的影响比生理性影响更大。一些肥胖儿由于肢体动作不灵活,在体育活动上往往成绩不佳,容易产生自卑感,于是参加集体活动也较少,上体育课也不太积极,有的甚至拒绝上体育课,拒绝参加一切社交活动。肥胖儿童由于行动笨拙,常被同学嘲笑,容易造成孤僻的性格和自卑的心理,所以一些肥胖儿童尽量减少外出活动的机会而长时间呆在家中,久而久之形成不愿与人交往的 “自闭症” 。形成“自闭症” 的结果又导致进一步的肥胖,造成恶性循环。
以上可以看出,儿童时期肥胖无论在生理方面还是心理方面对儿童健康均有诸多不利。因此,对于儿童肥胖症决不能掉以轻心。
四、儿童肥胖的预防
(一)避免过度饮食
造成肥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饮食不当,过多摄入高糖、高脂食品是造成肥胖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因此,在婴儿期应按实际需要供给喂养,生后3个月内不喂固体食物,生后4个月如已经发生肥胖应避免摄入过多热量,6~8个月肥胖儿应减少食奶量,而以水果、蔬菜代替,避免用精制的米面制品,而应用全米、全面粉食品。
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时期,为了保证儿童正常发育的需要,营养是必要的。但营养素并不是多多益善,过多摄入可导致营养过剩,从而发生肥胖。中国营养学会于1997年修订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体现了科学营养的观念:多样、平衡、适量。该指南不仅适用于成人,也适用于儿童。因此,应根据儿童每日营养素的需要量,科学安排儿童膳食。让儿童经常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等动物蛋白质,多吃蔬菜、水果和奶类、豆类或其制品。儿童每日膳食中食物种类应多样化,各类食物要合理搭配。如,粗细粮搭配、米面搭配、荤素搭配、谷类与豆类搭配、干稀搭配、蔬菜五色搭配。同时要注意平衡膳食,动物性食物不要摄入过多,过多摄入对健康不利。每次进餐不宜过多,不进食过多的饮料、甜食及油炸食品等。对有肥胖倾向的儿童,更要控制食量,饥饿时可让儿童多吃蔬菜和水果。这样既能满足儿童所需的各种营养素,又能保证儿童健康成长。
(二)适当运动
儿童时期应注意加强体育锻炼与户外活动,这是预防肥胖发生的重要措施。锻炼要从婴幼儿时期开始,每天坚持锻炼。幼儿除每天的游戏活动外,还可以进行跳绳、拍球、体操和慢跑等运动,一般每天户外活动应有3~4小时,夏秋季可达4~5小时,冬季可适当缩短,但不可取消。
小学儿童由于课业负担过重以及看电视、上网等坐的时间越来越长,户外活动和锻炼的机会越来越少,消耗热量也随之越来越少。因此,小学儿童应积极参加各种体育锻炼,如跑步、跳绳、踢毽子、登楼梯、体操、游泳等。教师和家长还应鼓励小学儿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在家中可做些简单的家务劳动,如铺床、洗碗、擦桌子、拖地、倒垃圾等。儿童多参加活动和劳动能够有效地消耗体内多余的能量,避免肥胖症的发生。
此外,应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肥胖儿童大多不喜爱运动,常常久躺或久坐。因此,每天除保证儿童正常的睡眠时间外,要教育儿童不要长时间躺在床上,也不要久坐不动。坐的时间每次不应超过1小时。在学校,课间应该起来活动,在家中连续学习1小时后也要起来活动。这样长期坚持,就一定能够减少过多脂肪在体内堆积。减少肥胖症的发生。
(三)重视家庭教育
儿童的生活与父母密不可分,其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受家庭模式的影响较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家长越来越重视儿童的饮食营养,但他们普遍存在孩子“越能吃越好”的错误观念。因此,对家长应加强宣传教育,使他们掌握有关儿童营养的知识。旺盛的食欲和体重急剧增长是发胖的信号,家长要密切观察和定期测量儿童的体重。平时要讲究科学喂养、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纠正偏食糖类、高脂肪、高热能食物及含糖多的饮料等不良习惯。
总之,儿童肥胖症是可以预防的,只要人们多了解有关肥胖症的知识;坚持给儿童提供合理平衡膳食,改掉儿童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鼓励儿童多参加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未来儿童一定能长得壮而不胖。
一、儿童肥胖症及判断标准
儿童因过量的脂肪储存使体重超过正常20%以上的营养过剩性疾病称为儿童肥胖症。要想知道儿童是否肥胖应该定期为儿童测量体重,不能只凭主观印象判断儿童是胖还是瘦。不要认为儿童越胖越好,越胖越健康。儿童肥胖症大多采用标准体重来判断,儿童出生时体重按平均3000克计算。不同时期儿童标准体重可按以下公式计算:
6个月以内体重=﹝出生体重+月龄×700﹞克
7个月至1岁体重=﹝6000+月龄×250﹞克
2~12岁体重=(年龄×2+8)千克
一般而言,在标准体重的±10%属正常范围。超过标准体重20%~30%者为轻度肥胖症;超过30%~50%者为中度肥胖症;超过50%以上者为重度肥胖症。
另外,儿童肥胖症也可采用体重指数来判断,体重指数=体重(公斤)/身高(平方米),体重指数大于24即为“肥胖症”。
二、引起儿童肥胖症的原因
儿童肥胖症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发病,儿童肥胖症常见以下原因:
1、多食
多食,摄入的营养超过机体代谢需要,多余的能量便会转化为脂肪贮存体内,导致肥胖。
儿童大多喜欢吃薯条、汉堡、炸鸡腿及冰淇淋等高能量、高脂肪的快餐食品,有些父母又不控制儿童的饮食,只要儿童想吃就买,如长期进食大量的高脂肪、高蛋白、高热能的食物,这样很容易引起儿童肥胖。
2、少动
缺乏适当的活动和体育锻炼也是发生肥胖症的重要因素。一些儿童每天放学后必须完成大量的课外作业,或有的儿童久坐在电脑前玩游戏、上网聊天,或长时间收看电视节目等。由于缺乏运动,体内多余的能量无法消耗而致肥胖。
3、遗传因素
很多肥胖儿有家族肥胖史。父母双方肥胖,其子女大约有70%~80%发生肥胖;父或母其中一人肥胖,子女发生肥胖的几率大约为40%~50%。
4、心理因素
受到精神创伤(如亲人病故或学习成绩低下)或心理异常的儿童可有异常的食欲,导致肥胖症。一些孩子会通过暴饮暴食来消除他们自己焦虑的情绪以求安慰。
三、肥胖对儿童健康的影响
早在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已明确将肥胖列为一种疾病,与艾滋病、吸毒、酗酒列为全球四大医学社会问题。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肥胖可导致多种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对人类健康有明显的危害,同时儿童时期的肥胖容易发展为成人肥胖。一直以来,人们都以为高血压、高血脂症、冠心病、糖尿病等病症,属于成人的专利。但事实上,有不少肥胖儿童已成为这些疾病的患者。儿童肥胖症对儿童健康同样有严重的危害。
儿童肥胖对其生长发育存在多方面的影响,概括起来,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危害。
在身体方面,儿童因为体重过重,双下肢负荷大,易造成膝关节畸形(膝外翻或膝内翻)。儿童期肥胖还容易导致扁平足,即使走路不多也会感到腰痛、腿疼。由于肥胖儿童胸腹部大量脂肪堆积,造成肺活量降低,不仅影响呼吸,也妨碍心脏的舒张。因此预防儿童肥胖应该从小抓起。
身体和心理是两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肥胖除对儿童有生理上影响外,对其行为和心理也造成较大影响。有时心理上的影响比生理性影响更大。一些肥胖儿由于肢体动作不灵活,在体育活动上往往成绩不佳,容易产生自卑感,于是参加集体活动也较少,上体育课也不太积极,有的甚至拒绝上体育课,拒绝参加一切社交活动。肥胖儿童由于行动笨拙,常被同学嘲笑,容易造成孤僻的性格和自卑的心理,所以一些肥胖儿童尽量减少外出活动的机会而长时间呆在家中,久而久之形成不愿与人交往的 “自闭症” 。形成“自闭症” 的结果又导致进一步的肥胖,造成恶性循环。
以上可以看出,儿童时期肥胖无论在生理方面还是心理方面对儿童健康均有诸多不利。因此,对于儿童肥胖症决不能掉以轻心。
四、儿童肥胖的预防
(一)避免过度饮食
造成肥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饮食不当,过多摄入高糖、高脂食品是造成肥胖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因此,在婴儿期应按实际需要供给喂养,生后3个月内不喂固体食物,生后4个月如已经发生肥胖应避免摄入过多热量,6~8个月肥胖儿应减少食奶量,而以水果、蔬菜代替,避免用精制的米面制品,而应用全米、全面粉食品。
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时期,为了保证儿童正常发育的需要,营养是必要的。但营养素并不是多多益善,过多摄入可导致营养过剩,从而发生肥胖。中国营养学会于1997年修订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体现了科学营养的观念:多样、平衡、适量。该指南不仅适用于成人,也适用于儿童。因此,应根据儿童每日营养素的需要量,科学安排儿童膳食。让儿童经常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等动物蛋白质,多吃蔬菜、水果和奶类、豆类或其制品。儿童每日膳食中食物种类应多样化,各类食物要合理搭配。如,粗细粮搭配、米面搭配、荤素搭配、谷类与豆类搭配、干稀搭配、蔬菜五色搭配。同时要注意平衡膳食,动物性食物不要摄入过多,过多摄入对健康不利。每次进餐不宜过多,不进食过多的饮料、甜食及油炸食品等。对有肥胖倾向的儿童,更要控制食量,饥饿时可让儿童多吃蔬菜和水果。这样既能满足儿童所需的各种营养素,又能保证儿童健康成长。
(二)适当运动
儿童时期应注意加强体育锻炼与户外活动,这是预防肥胖发生的重要措施。锻炼要从婴幼儿时期开始,每天坚持锻炼。幼儿除每天的游戏活动外,还可以进行跳绳、拍球、体操和慢跑等运动,一般每天户外活动应有3~4小时,夏秋季可达4~5小时,冬季可适当缩短,但不可取消。
小学儿童由于课业负担过重以及看电视、上网等坐的时间越来越长,户外活动和锻炼的机会越来越少,消耗热量也随之越来越少。因此,小学儿童应积极参加各种体育锻炼,如跑步、跳绳、踢毽子、登楼梯、体操、游泳等。教师和家长还应鼓励小学儿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在家中可做些简单的家务劳动,如铺床、洗碗、擦桌子、拖地、倒垃圾等。儿童多参加活动和劳动能够有效地消耗体内多余的能量,避免肥胖症的发生。
此外,应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肥胖儿童大多不喜爱运动,常常久躺或久坐。因此,每天除保证儿童正常的睡眠时间外,要教育儿童不要长时间躺在床上,也不要久坐不动。坐的时间每次不应超过1小时。在学校,课间应该起来活动,在家中连续学习1小时后也要起来活动。这样长期坚持,就一定能够减少过多脂肪在体内堆积。减少肥胖症的发生。
(三)重视家庭教育
儿童的生活与父母密不可分,其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受家庭模式的影响较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家长越来越重视儿童的饮食营养,但他们普遍存在孩子“越能吃越好”的错误观念。因此,对家长应加强宣传教育,使他们掌握有关儿童营养的知识。旺盛的食欲和体重急剧增长是发胖的信号,家长要密切观察和定期测量儿童的体重。平时要讲究科学喂养、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纠正偏食糖类、高脂肪、高热能食物及含糖多的饮料等不良习惯。
总之,儿童肥胖症是可以预防的,只要人们多了解有关肥胖症的知识;坚持给儿童提供合理平衡膳食,改掉儿童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鼓励儿童多参加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未来儿童一定能长得壮而不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