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比亚危机期间,全球损失了不到1%的原油产量,可原油价格却涨了20%之多。虽然过去半年来,油价已经攀升了70%,但仅在利比亚危机的两周内,油价就上涨了34%。
一些分析家责怪市场投机商,说他们对利比亚事件反应过激,但另一些战略分析家却认为油价的上涨是因为对中东地区的长期态势不看好,尤其是沙特阿拉伯,它的背后则是对能源不断渴求的印度和中国。
原油供应为什么仅仅是稍微变化就驱使了油价激升?原油市场又为何如此不经触动?
不要责备投机商
即便没有地理上的政治动荡,满足全球日益增长的原油需求,也是一项艰巨的挑战。
去年11月份,利比亚每日生产原油180万桶,占世界生产总量的2%。自从利比亚危机以来,这个2%是否能被沙特或其他石油生产国弥补,还有待观察。但即使可以弥补,这些新的原油也比利比亚生产的原油含硫量高,更不易于提炼。
正如我们所见,一些国家的政治动荡并没有随着突尼斯和埃及动荡的平息而平息,因此,也不能寄望于利比亚的动荡会平息。
如果这些动荡波及到关键的石油生产国,如伊朗或沙特的话,全球石油供应和石油输入国的压力就显而易见了。
而且,在北非和中东发生暴动之前,随着中国和其他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强劲的经济复苏带来的能源需求,油价一直都在令人注目的攀升。
假使我们平稳的度过了目前的危机,利比亚的原油供应缺失也未给石油供应链带来麻烦,但在将来的某一天,我们可能又会碰到新的危机,更严重的麻烦。而且,即使没有重大的地理政治事件,想保持全球对原油产量不断增长的需求,依然是一项艰巨的挑战,困难重重。
是时候停止责备投机商了,应该认识到我们过于依赖已经面临匮乏的能源现状,承认现实吧。
救生艇
如果分析家们把目前的政治动荡造成的短期油价变化当成一个长期的趋势,那么现下的恐慌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虽然目前的原油供应十分充足,但“恐慌本身”在决定短期油价方面的影响更大。认为将来可能发生的事会促使油价上涨似乎不太合理,但想象一下,在广阔的大海上,有一艘救生艇,艇上的人们并不知道他们将在海上漂流多久,何时才能靠岸,他们该储备多少食物呢?粮食的价格会基于未来的气候变化而及早的做出调整,金属价格则会依据对经济增长的预测而率先做出响应,石油也不例外。
在短期内,原油的供需平衡很难有较大的变化,于是供应上的些许不足便会造成价格的激增,直到消费需求有所下降,或是提供更多的原油生产量,以满足新的供需平衡。
因为沙特在全世界原油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如果出现任何变故,肯定会导致油价大涨。而正因为这样的情况以前从未出现过,因此没必要责备对未知可能性和不确定性反应过激的贸易商。
但是,如果分析家们再次把利比亚的动荡造成的短期油价变化当成一个长期的趋势,如同七十年代的石油危机,商品、股票和房地产的价格周期那样,那么现下的恐慌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在风险不确定的情况下进行投资的确十分困难,犹如飓风下出海航行。
与供应无关
全球的石油产量,一直以来都受到各国政治事件的高度影响。
中东局势的混乱驱升油价,这已是不断上演的历史。比如,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其对油价的影响是暂时的。美国军事力量的介入给原油市场带来稳定,石油供应不会减少,科威特和伊拉克的石油产量可轻易的由欧佩克其他成员国迅速的弥补。
当下的局势更难预测,利比亚的平民动乱造成150万桶石油产量的损失,其对油价的影响尚不得而知。市场无法确保中东和利比亚局势的混乱不会波及到更大的石油生产国,如伊朗,甚至是沙特阿拉伯。这将对油价造成传播性的不良影响,与2003年所说的精神保险费——“恐慌溢价”无不相似。当时,基地组织宣布要攻击原油生产基础设施。
以当前的石油供应基础来看,超过85美元一桶即为不合理,因此它无法解释目前的油价激升。2011年1月,石油供应量每天要超出需求量二百万桶。即使在2月,供应量也每天超出需求量一百万桶。
事实上,现如今的日供应量已经超出去年同期四百万桶,非欧佩克组织成员的石油供应量也并未如预期那样减少。而且,全球经济增长在2010年四季度减缓,一些分析机构,如美国美林银行,认为油价将会进一步减缓增长。
那么,为什么油价现在到了105美元一桶?恐慌。全球的石油产量,一直以来都受到各国政治事件的高度影响。石油工人罢工抗议政府,如1978年的伊朗和2003年的委内瑞拉。政权的更迭,如1969年的利比亚,1979年的伊朗,1989年的苏联,1998年的委内瑞拉和2003年的伊拉克。而且,内部暴力事件导致的民众起义也会毁坏石油生产设施,从而导致产量下降,如当年的哥伦比亚和伊拉克。也许是恐慌驱升了现在的油价,但这种恐慌却并非没有理性。
市场反应现实
令我感到诧异的是,中东石油国家其自己的石油企业,居然高调支持动乱。
远在纽约和伦敦的石油商人,通过各种信息渠道想方设法的从石油贸易中获利,他们是油价激升的原因的主要负责人。但他们的行为是鲁莽的或是可耻的吗?
通常情况下,答案是否定的。石油商往往是快速发展的事件中最清楚的中间人,他们先于别人之前就意识到了利比亚危机是一个明显的信号,它的问题会波及到阿尔及利亚或是沙特阿拉伯,因此,石油会更值钱。
他们因此做出买入的决定,这个决定即不鲁莽也不可耻,反而十分果断。热衷于市场机制的人甚至会说这样的决定成为影响油价的因素是必要的,它或降低或提升了人们对石油的需求,因此起到了定量配给的作用。石油商应该为他们的投机付出更多的费用,如此可降低油价变化无常的可能性,但商人这一职业却并不至于像某些人说的那样无耻。
日前,休斯顿召开了为期一周的石油业年度大会。尽管发生在中东的动乱是一个主要议题,但没有人能够确定日后会发生什么,大家唯一肯定的是中东地区的每一个国家都会受到影响。
令我感到诧异的是,中东石油国家其自己的石油企业,居然高调支持动乱。尽管未来动乱的局势将会给中东的石油国带来冲击,从而令这些石油企业损失一定的利益,可他们仍然希望一个新的政府,一个愿意倾听他们声音的政府。在这一点上,他们和利比亚街头那些游行抗议的人们一样。
我们愿意支付这样的油价
美国已无法控制石油价格,我们必须要做的是控制在石油上的花费。
当油价高涨时,美国人便会说市场出问题了,被投机商和阴谋所操纵,脱离了现实。当油价低迷时,就不再有抱怨了,我们会说市场运转正常。也就是说,我们从心里面认为,“真实”的油价就应该是廉价的。
但是,石油的“真实”成本是不存在的。它只是一个数字,一个介乎于生产方、消费者、中间人和投机商之间的数字。只是从生产方来看,有着所谓的探油和采油的成本(尽管政治和环境成本比这要大的多)。
前不久,能源信息署声称一桶石油的探采成本为30美元。但不同的地区,其成本也极为不同。中东的探油成本为7美元/桶,墨西哥湾却要高达41美元/桶之多,但它们却依照各自的级别在相同的市场上销售。换句话说,如果市场设定X级的石油可卖92美元,那么生产X级石油的所有人就只能卖到92美元左右,无论它的探采成本是11美元还是88美元。
很明显,油价是由市场,包括纽约商品交易所这样的市场来决定的。虽然全球每天的贸易总额约为8500万桶,但纽约商品交易所的那帮家伙却把时间精力花在那些不会进入到市场上的石油身上。一旦有什么波斯湾风暴、伊拉克石油管道爆炸之类的事件,未来市场上的油价便会飚升。
当百万桶利比亚质优价廉的原油一夜间消失,油价便激升了。整个市场变得神经过敏,因为就在不久前他们还一致声称利比亚绝对安全,现在的情况却是,人人都在想,下一个国家轮到谁?说句直截了当的话,不能再指望中东人民的不作为了(我们应该扪心自问,我们是不是一直受益于中东的局势而享受着他们的廉价石油)。
是的,投机商有很多,市场最近风险也变大了。石油价格信息服务处的汤姆.克洛萨在他的一篇文章中引用了商品期货贸易委员会的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声称太多的贸易商而不是供应商和加工商占据了长期的市场位置,而这些人是期望着油价上涨的。纽约商品交易所成立的时候,所有的交易都是由人来完成的,而现在的许多交易却是由计算机依据只有贸易商才能看懂的算法来完成的。是这些人和计算机以比过去快的多的速度传递信息和价格改变了市场,但市场到底出问题了没有?
市场的某方面的确出问题了,那就是美国的消费者。我们的问题在于,我们现如今以每天10亿美元的金额购买汽油。作为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的问题在于我们没有汽油的替代品,无论它的价格有多高,我们都只能购买。我目前正做着一个叫做“能源陷阱”的项目,它的目的是跟踪调查中产阶级日常的交通成本。前不久,我曾采访过一对夫妇,他们有三个工作,其中一个工作挣到的钱正好覆盖另外两项工作的交通成本。男主人告诉我,他们别无选择。
这是对“美国梦”的侵蚀。当人们只有很少的余地来选择把钱花到哪里的时候,他们还如何考虑将来?以每加仑3.5美元来算,美国人在3月份的一个月要支付410亿美元购买汽油,这是一笔巨大的货币流量,它本可以用来修建桥梁、改善医疗设施、买水仙花、练空手道……
美国已无法控制石油价格,我们必须要做的是控制在石油上的花费。而打破对石油依赖的唯一方法就是实行两个规划,长期规划降低石油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短期规划要让人们尽量少用汽油去上班。我们应该能够选择不去购买高价汽油,也不去依靠卡扎菲这样的人提供的廉价汽油。
被新闻驱动的市场
油价,就像其他由风险驱动的事物,也许是不真实的,但它取决于人们对未来进行判断的期望值
商品价格是基于重置价格而不是生产成本决定的。石油和天然气是商品,市场对石油的期望值意味着,它是一种随着时间的过去会越来越昂贵的商品,而这个期望值也许是由那些关心阿拉伯湾政治局势的投资商和贸易商所促成的。
石油市场是一个新闻事件驱动的市场,而这些事件可能会被夸大的解释和报道,因而导致对未来的过度解读。同样,这些事件也可以被市场参与者淡化,从而缓和未来事件对现在的影响力。
将来的油价是会反映其自身的商品价值的。当然,它反映的价值也许并不真实,也许会被过高的估计。但它就像其他由风险驱动的事物,取决于人们对未来政治和经济的期望值。
一些分析家责怪市场投机商,说他们对利比亚事件反应过激,但另一些战略分析家却认为油价的上涨是因为对中东地区的长期态势不看好,尤其是沙特阿拉伯,它的背后则是对能源不断渴求的印度和中国。
原油供应为什么仅仅是稍微变化就驱使了油价激升?原油市场又为何如此不经触动?
不要责备投机商
即便没有地理上的政治动荡,满足全球日益增长的原油需求,也是一项艰巨的挑战。
去年11月份,利比亚每日生产原油180万桶,占世界生产总量的2%。自从利比亚危机以来,这个2%是否能被沙特或其他石油生产国弥补,还有待观察。但即使可以弥补,这些新的原油也比利比亚生产的原油含硫量高,更不易于提炼。
正如我们所见,一些国家的政治动荡并没有随着突尼斯和埃及动荡的平息而平息,因此,也不能寄望于利比亚的动荡会平息。
如果这些动荡波及到关键的石油生产国,如伊朗或沙特的话,全球石油供应和石油输入国的压力就显而易见了。
而且,在北非和中东发生暴动之前,随着中国和其他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强劲的经济复苏带来的能源需求,油价一直都在令人注目的攀升。
假使我们平稳的度过了目前的危机,利比亚的原油供应缺失也未给石油供应链带来麻烦,但在将来的某一天,我们可能又会碰到新的危机,更严重的麻烦。而且,即使没有重大的地理政治事件,想保持全球对原油产量不断增长的需求,依然是一项艰巨的挑战,困难重重。
是时候停止责备投机商了,应该认识到我们过于依赖已经面临匮乏的能源现状,承认现实吧。
救生艇
如果分析家们把目前的政治动荡造成的短期油价变化当成一个长期的趋势,那么现下的恐慌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虽然目前的原油供应十分充足,但“恐慌本身”在决定短期油价方面的影响更大。认为将来可能发生的事会促使油价上涨似乎不太合理,但想象一下,在广阔的大海上,有一艘救生艇,艇上的人们并不知道他们将在海上漂流多久,何时才能靠岸,他们该储备多少食物呢?粮食的价格会基于未来的气候变化而及早的做出调整,金属价格则会依据对经济增长的预测而率先做出响应,石油也不例外。
在短期内,原油的供需平衡很难有较大的变化,于是供应上的些许不足便会造成价格的激增,直到消费需求有所下降,或是提供更多的原油生产量,以满足新的供需平衡。
因为沙特在全世界原油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如果出现任何变故,肯定会导致油价大涨。而正因为这样的情况以前从未出现过,因此没必要责备对未知可能性和不确定性反应过激的贸易商。
但是,如果分析家们再次把利比亚的动荡造成的短期油价变化当成一个长期的趋势,如同七十年代的石油危机,商品、股票和房地产的价格周期那样,那么现下的恐慌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在风险不确定的情况下进行投资的确十分困难,犹如飓风下出海航行。
与供应无关
全球的石油产量,一直以来都受到各国政治事件的高度影响。
中东局势的混乱驱升油价,这已是不断上演的历史。比如,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其对油价的影响是暂时的。美国军事力量的介入给原油市场带来稳定,石油供应不会减少,科威特和伊拉克的石油产量可轻易的由欧佩克其他成员国迅速的弥补。
当下的局势更难预测,利比亚的平民动乱造成150万桶石油产量的损失,其对油价的影响尚不得而知。市场无法确保中东和利比亚局势的混乱不会波及到更大的石油生产国,如伊朗,甚至是沙特阿拉伯。这将对油价造成传播性的不良影响,与2003年所说的精神保险费——“恐慌溢价”无不相似。当时,基地组织宣布要攻击原油生产基础设施。
以当前的石油供应基础来看,超过85美元一桶即为不合理,因此它无法解释目前的油价激升。2011年1月,石油供应量每天要超出需求量二百万桶。即使在2月,供应量也每天超出需求量一百万桶。
事实上,现如今的日供应量已经超出去年同期四百万桶,非欧佩克组织成员的石油供应量也并未如预期那样减少。而且,全球经济增长在2010年四季度减缓,一些分析机构,如美国美林银行,认为油价将会进一步减缓增长。
那么,为什么油价现在到了105美元一桶?恐慌。全球的石油产量,一直以来都受到各国政治事件的高度影响。石油工人罢工抗议政府,如1978年的伊朗和2003年的委内瑞拉。政权的更迭,如1969年的利比亚,1979年的伊朗,1989年的苏联,1998年的委内瑞拉和2003年的伊拉克。而且,内部暴力事件导致的民众起义也会毁坏石油生产设施,从而导致产量下降,如当年的哥伦比亚和伊拉克。也许是恐慌驱升了现在的油价,但这种恐慌却并非没有理性。
市场反应现实
令我感到诧异的是,中东石油国家其自己的石油企业,居然高调支持动乱。
远在纽约和伦敦的石油商人,通过各种信息渠道想方设法的从石油贸易中获利,他们是油价激升的原因的主要负责人。但他们的行为是鲁莽的或是可耻的吗?
通常情况下,答案是否定的。石油商往往是快速发展的事件中最清楚的中间人,他们先于别人之前就意识到了利比亚危机是一个明显的信号,它的问题会波及到阿尔及利亚或是沙特阿拉伯,因此,石油会更值钱。
他们因此做出买入的决定,这个决定即不鲁莽也不可耻,反而十分果断。热衷于市场机制的人甚至会说这样的决定成为影响油价的因素是必要的,它或降低或提升了人们对石油的需求,因此起到了定量配给的作用。石油商应该为他们的投机付出更多的费用,如此可降低油价变化无常的可能性,但商人这一职业却并不至于像某些人说的那样无耻。
日前,休斯顿召开了为期一周的石油业年度大会。尽管发生在中东的动乱是一个主要议题,但没有人能够确定日后会发生什么,大家唯一肯定的是中东地区的每一个国家都会受到影响。
令我感到诧异的是,中东石油国家其自己的石油企业,居然高调支持动乱。尽管未来动乱的局势将会给中东的石油国带来冲击,从而令这些石油企业损失一定的利益,可他们仍然希望一个新的政府,一个愿意倾听他们声音的政府。在这一点上,他们和利比亚街头那些游行抗议的人们一样。
我们愿意支付这样的油价
美国已无法控制石油价格,我们必须要做的是控制在石油上的花费。
当油价高涨时,美国人便会说市场出问题了,被投机商和阴谋所操纵,脱离了现实。当油价低迷时,就不再有抱怨了,我们会说市场运转正常。也就是说,我们从心里面认为,“真实”的油价就应该是廉价的。
但是,石油的“真实”成本是不存在的。它只是一个数字,一个介乎于生产方、消费者、中间人和投机商之间的数字。只是从生产方来看,有着所谓的探油和采油的成本(尽管政治和环境成本比这要大的多)。
前不久,能源信息署声称一桶石油的探采成本为30美元。但不同的地区,其成本也极为不同。中东的探油成本为7美元/桶,墨西哥湾却要高达41美元/桶之多,但它们却依照各自的级别在相同的市场上销售。换句话说,如果市场设定X级的石油可卖92美元,那么生产X级石油的所有人就只能卖到92美元左右,无论它的探采成本是11美元还是88美元。
很明显,油价是由市场,包括纽约商品交易所这样的市场来决定的。虽然全球每天的贸易总额约为8500万桶,但纽约商品交易所的那帮家伙却把时间精力花在那些不会进入到市场上的石油身上。一旦有什么波斯湾风暴、伊拉克石油管道爆炸之类的事件,未来市场上的油价便会飚升。
当百万桶利比亚质优价廉的原油一夜间消失,油价便激升了。整个市场变得神经过敏,因为就在不久前他们还一致声称利比亚绝对安全,现在的情况却是,人人都在想,下一个国家轮到谁?说句直截了当的话,不能再指望中东人民的不作为了(我们应该扪心自问,我们是不是一直受益于中东的局势而享受着他们的廉价石油)。
是的,投机商有很多,市场最近风险也变大了。石油价格信息服务处的汤姆.克洛萨在他的一篇文章中引用了商品期货贸易委员会的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声称太多的贸易商而不是供应商和加工商占据了长期的市场位置,而这些人是期望着油价上涨的。纽约商品交易所成立的时候,所有的交易都是由人来完成的,而现在的许多交易却是由计算机依据只有贸易商才能看懂的算法来完成的。是这些人和计算机以比过去快的多的速度传递信息和价格改变了市场,但市场到底出问题了没有?
市场的某方面的确出问题了,那就是美国的消费者。我们的问题在于,我们现如今以每天10亿美元的金额购买汽油。作为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的问题在于我们没有汽油的替代品,无论它的价格有多高,我们都只能购买。我目前正做着一个叫做“能源陷阱”的项目,它的目的是跟踪调查中产阶级日常的交通成本。前不久,我曾采访过一对夫妇,他们有三个工作,其中一个工作挣到的钱正好覆盖另外两项工作的交通成本。男主人告诉我,他们别无选择。
这是对“美国梦”的侵蚀。当人们只有很少的余地来选择把钱花到哪里的时候,他们还如何考虑将来?以每加仑3.5美元来算,美国人在3月份的一个月要支付410亿美元购买汽油,这是一笔巨大的货币流量,它本可以用来修建桥梁、改善医疗设施、买水仙花、练空手道……
美国已无法控制石油价格,我们必须要做的是控制在石油上的花费。而打破对石油依赖的唯一方法就是实行两个规划,长期规划降低石油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短期规划要让人们尽量少用汽油去上班。我们应该能够选择不去购买高价汽油,也不去依靠卡扎菲这样的人提供的廉价汽油。
被新闻驱动的市场
油价,就像其他由风险驱动的事物,也许是不真实的,但它取决于人们对未来进行判断的期望值
商品价格是基于重置价格而不是生产成本决定的。石油和天然气是商品,市场对石油的期望值意味着,它是一种随着时间的过去会越来越昂贵的商品,而这个期望值也许是由那些关心阿拉伯湾政治局势的投资商和贸易商所促成的。
石油市场是一个新闻事件驱动的市场,而这些事件可能会被夸大的解释和报道,因而导致对未来的过度解读。同样,这些事件也可以被市场参与者淡化,从而缓和未来事件对现在的影响力。
将来的油价是会反映其自身的商品价值的。当然,它反映的价值也许并不真实,也许会被过高的估计。但它就像其他由风险驱动的事物,取决于人们对未来政治和经济的期望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