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达卢西亚处于大西洋和地中海的交汇点。也许是受到了上帝的偏爱,这里每年拥有超过300天的日照,仿佛比其他地方更为明亮。当地流传着一种说法—安达卢西亚是被上帝亲吻过的地方。
它还有一种魔力,居住在这里的人似乎生来都很快乐。难怪西班牙著名画家、雕塑家毕加索,在旅居法国多年后,最后还是回到了这里;英国大诗人拜伦也曾调侃道:“世上没见过安达卢西亚的人真是可怜。”
胡斯卡的“蘑菇房”
当我提起“胡斯卡”这个地名,多数人会摇头表示陌生;但若给它贴上安达卢西亚“蓝精灵的家乡”这一标签,众多蓝精灵粉丝会欢呼雀跃地唱起《蓝精灵之歌》。
胡斯卡位于交通不便的龙达山区。进入小镇一路走去,才发现胡斯卡真的很小,小到仅有175座民房,最高为3层楼,全镇只有250多位居民。镇上的古老街道弯弯曲曲,狭窄小巷崎岖不平;古镇被群山环抱,依山而建,错落有致。这里的房屋门窗仅有一种颜色—宝石蓝,浓稠的蓝色与蓝天相映成辉。
据当地村民介绍,原先胡斯卡的主色调也仅一种—因夏季炎热,外立墙刷上白色,以反射阳光降温。2011年,索尼公司为3D动画片《蓝精灵》推广宣传,亟需宣导基地,这座山林小镇便成了索尼的首选。
原因很简单,蓝精灵生活在蘑菇房,而胡斯卡就以盛产蘑菇闻名。每到秋季,小镇周边的山中长满各类蘑菇,有150多个品种。该镇房屋不多,但较为集中,与故事中“蓝精灵村”有异曲同工之妙。
西班牙人喝酒之隙,爱把一小片面包或肉片覆盖在酒杯上。
粉刷之前,索尼就与镇上居民达成协议,宣导季过后,就免费将房子重新刷成白色,恢复村庄原有的模样。但是,由于当地居民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商机,以及“童话村”居民的荣誉,所以将蓝色永存成了村民共同的决定。
不来胡斯卡,会认为这里所有的一切,不过是耗用了4000多升的蓝色涂料,耗费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大功告成。这绝对仅仅停留在表象。
事实上,当地人为胡斯卡的升级拓展,使出了浑身解数。胡斯卡在获得新身份后,第一时间重新设计了用于推广的Logo:色彩即用蓝精灵蓝,将蓝精灵的轮廓和蘑菇完美结合,非常精准地传递出小镇的旅游主题与特色资源。为旅游配套,进村路牌、街道指示牌,乃至垃圾桶、报刊亭等,都一一换成蓝精灵的形象,且没有重复。
推出“蓝精灵村”,旅游地图必不可少,按图索骥就能找到小镇上以蓝精灵为主题的小旅馆。人头簇簇的“蓝精灵集市”出售蓝精灵的玩偶、装饰品等,以及当地特产。盛大的“蓝精灵花车游行”、新奇的“蓝精灵嘉年华”,给游客带来一场场视觉盛宴。
“蓝精灵村”还有绘画比赛。比赛规则很简单,参赛者不分国籍,但绘画的地点必须是在“蓝精灵村”及其周边地区。组织者一声令下,“画家们”即刻奔向自己选定的写生地点,按规定2小时内交卷。奖品是获赠旅游产品、展示本人作品等。
告别胡斯卡前,我有一个意外收获—以“不速之客”身份参加了一场婚礼。此婚礼浓聚蓝精灵色彩:婚礼主题曲是风靡世界的《蓝精灵之歌》,伴郎伴娘分别扮成俏皮的蓝精灵与可爱的蓝精灵小妹,而新郎的爸爸俨然成了上着蓝衣、下套红裤、留有雪白大胡子的蓝精灵老爹。
机灵的蓝精灵,已在胡斯卡深入人心。穷镇变富村,贵在抓住机遇,励志图新,这是我走访“蓝精灵的家乡”后获得的最大启迪。
音乐四处飞扬
除了“蓝精灵的家乡”胡斯卡,塞维利亚也是西班牙的音乐与艺术天堂。它是许多世界著名歌剧的主要背景地,如比才的《卡门》、罗西尼的《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威尔第的《命运之力》、贝多芬的《费德里奥》、莫扎特的《唐·乔望尼》和《费加罗的婚礼》等,也是名扬全球的弗拉明戈舞的发源地。每年3000多场艺术与文化活动,构成了塞维利亚四季跳动的脉搏。
塞维利亚的音乐元素随处可见。那天我见车前一座米黄色塔吊上,悬挂着一块偌大的淡蓝色看板,手绘的红色乐谱占满了整块塑胶板。
人坐在车上,目睹此景不由“想入非非”:此位吊车司机真是善用空间,能使塔吊与音乐结缘,称得上是一位超级粉丝。可他为何要不厌其烦地将看板放置于塔吊上呢?是从感人的名曲中不断汲取精神力量,使枯燥的工作变得轻松有趣,还是在工友群中寻觅知音,以便工余时可共同沉浸于音乐海洋? 我无法找到准确答案,但依此却得出一条推论:也许塞维利亚人每天都离不开美妙的音乐。
承接从塞维利亚到龙达段高速公路的设计师,也许是“铁杆莫迷”。他们将巧思充分运用到公路两侧的隔音板上,在一边的隔音板绘上钢琴的白键,对应一边则画了黑键。
我坐在大巴一尘不染的窗边,此时正逢车内播放着莫扎特的《唐璜》,高速公路上的白键、黑键轮流交替呈现,乐曲旋律与飞快闪现的琴键相互对应。恍惚间,我以为是莫扎特的十指在巨大的琴键上跳动、飞跃、流淌,淋漓尽致地进行着现场演奏。
传奇塔帕斯
长久以来,丰富多样的中国小吃一直誉满全球,可去了西班牙才知道,一种名叫塔帕斯(西班牙语“ Tapas”)的伊比利亚小吃,现正红透欧美。
权威的西班牙皇家学院将“Tapas”定义为“可与饮品搭配的小分量食物”,俗称小吃或开胃菜。仅从字面看,“Tapas”是从西班牙语的动词“Tapar”衍生而来,“Tapar”即覆盖的意思。西班牙人最爱在小酒馆里喝雪利酒,喝酒之隙,愛把一小片面包或肉片覆盖在酒杯上。据说这是“Tapas”的原型,也是其名字的由来。
塔帕斯与中国名点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的随意性很强,从来没有一本西班牙小吃专著定论,塔帕斯必须由哪些食材组成、该如何烹饪。聪明的厨师根据当日厨房提供的新鲜食材和配料,随心所欲地制作,以至于即使是完全相同的材料,都可以让每家酒吧的出品非常不同,颇有我国“私房菜”的概念。
一间酒吧人气旺不旺,通常以它出品的塔帕斯味道好不好为主要指标。在下班至正式晚餐的两三个小时之间,西班牙人喜欢串玩3~4间酒吧,每间酒吧来一杯酒加一道塔帕斯。
在所有塔帕斯中,最诱人的是西班牙伊比利亚火腿。与中国金华火腿不同,这种火腿要切片生吃,现吃现切。火腿薄片卷起小块面包或是水果,直接入口,再狂饮一大口啤酒或雪利酒,这是当地最典型的食用方法。
在三面环海的西班牙,怎么能不吃海鲜?随手拈来的加利西亚风味章鱼,源自邻近加利西亚地区的大西洋。娇嫩的小章鱼经橄榄油浸渍之后,清香四溢,更有一点咸鲜。
西红柿面包则是风靡全球的典型加泰罗尼亚菜,由优质特级初榨橄榄油、新鲜熟透的西红柿、海盐和手工制作的面包烹制而成。在所有正宗塔帕斯中,西班牙油条在餐桌上最受欢迎。油条大得几乎跟中国油条一个样;小的则“瘦身”一大截,更酥脆可口。西班牙人吃油条,会撒上白糖或蘸热巧克力吃。
对于西班牙人来说,塔帕斯不仅仅是一道配酒的小菜、饭后的小零食,更象征着西班牙人的热情、对多元化生活的孜孜追求。方便、随意、交友、快乐,这些关键词代表着塔帕斯的灵魂,它时时在告诉人们:生活本就应该如此。
见过安达卢西亚以后,我便不再是拜伦所说的“可怜之人”。听着莫扎特,品着塔帕斯,看着“蓝精灵的家乡”,在这里我可是个快乐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