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开三胎无法大幅提高生育率解决老龄化还得靠延迟退休

来源 :投资与理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man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育齡妇女人数下降是近几年新出生人口下降根本原因


  近几年中国新生人口明显下降,根本原因是育龄妇女人数在大幅减少,而育龄妇女人数减少则与人口结构有关。
  中国存在人口结构不平衡的问题,由于60年代鼓励人口多生,70年代又大幅收紧人口政策(70年代就开始提计划生育),因此导致每个年代新出生人口规模有很大不同。65后人数远多于75后,这间接导致85后人数也远多于95后。
  而当前的问题在于85后已经逐渐迈过生育高峰期,接任生育伟大事业的95后人数明显不如85后,这就造成育龄妇女人数大幅下行。这就是所谓的生育惯性,由于育龄妇女人数将持续下行,未来10年我国将不可避免地面临新出生人口大幅下降的问题。

二、教育水平提升导致的观念转变是生育率上不去的根本原因


  虽然很多媒体将新出生人口下降的原因归结于大家不想生、不愿生,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1995年我国育龄妇女生育率是4.9%,而2019年这个数据是4.3%,下降比例并没那么夸张。从生育率走势来看,近十年来我国育龄妇女生育率不降反升,特别是在2015年二胎政策放开之后生育率一度大幅反弹。
  25-29岁妇女是我国当前生育主体,这部分妇女生育率并未大幅下降,特别是放开二孩政策之后其二孩生育率和三孩生育率均有明显上升。
  在过去,20-24岁妇女生育率是各年龄段中最高的,其一孩生育率一度高达13%。但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很多原本要去种地/打工/嫁人的年轻女胜进入大学,成为大学生,继续享受接受教育的权力,进而大幅推迟了生育年龄,同时也导致很多女性更加注重生育质量而非生育数量。

三、结婚率对生育率的影响


  一个常见的观点是生育率之所以走低,原因在于现代人的婚姻越来越脆弱,很多人都不愿意结婚了,没人结婚自然也就没人生孩子。真的是这样吗?
  总体来看,近十年来我国结婚率确实是在下降,对生育率产生—定拖累,假如未来结婚率进一步下降的话,生育率可能会跟随一起下降。因为要么想办法稳住结婚率不下降,要么引导社会进一步接纳非婚生子的现象,以便让女性在不结婚的隋况下也能养孩子。

四、放开三胎政策对刺激人口增长用处很有限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新出生人口下降的中短期原因是育龄妇女人数下降,长期原因是高等教育普及导致生育观念转变,这两个基本都是不可逆的。
  这里,我们做一个粗糙的假设:三孩政策推出后,每个年龄段的育龄妇女三孩生育率上升x%,x%为二孩政策后该年龄段育龄妇女二孩率上升的百分比。也就是说,这里假定育龄妇女对二孩政策和对三孩政策的响应程度是一样的,属于较为乐观的假设。

  在考虑了人口结构的影响后,测算发现三孩政策可使三胎生育率从2019年的0.45%左右上升至0.7%左右,绝对值上升了0.25%左右。使总生育率则从2019年的4.3%左右上升至4.6%左右。
  基于这个测算,假定生育意愿维持在2019年水平,三孩政策可使2022年我国新出生人口提升100多万,之后逐渐回落,平均每年能新刺激生育80万人口。

  当然这个是比较乐观的预测,实际的作用可能没那么高。

五、我国人口政策面临取舍两难


  有些网红经济学家经常抨击我国生育政策,造成很多民众对生育政策产生质疑,认为如果早点放开二孩和三孩政策就能避免老龄化问题,真的是这样吗?
  首先要研究老龄化的成因是什么,人口老龄化的直接原因不是新出生人口太少,而是老年人太多。
  一个合理的人口政策不是一味地提高新出生人口数量,而是降低新出生人口波动率,削峰填谷,如果单纯靠刺激新生人口,那么等这些新生人口老了之后仍要面临老龄化的问题。
  我国不仅面临老龄化问题,也面临人口数量过多、环境负荷较重的问题。
  将人口刺激力度分为三种场景:
  第一种是立即采取人口刺激政策,将人口出生数量稳定在1400万人,在这种场景下,老龄化问题将在本世纪末得到解决,稳态情况下的人口数量为11亿人左右。
  第二种是在2030年左右采取人口刺激政策,将人口出生数量稳定在1200万人,在这种场景下,老龄化问题将在22世纪初得到解决,稳态隋况下人口数量为9.5亿人左右。
  第三种是2040年左右采取人口刺激政策,将人口出生数量稳定在1000万人,那么老龄化问题要到100多年后,也就是2030年左右才能得到解决,稳态情况TA口数量为8亿人左右。
  由于我国既要调节人口结构,也要控制人口规模,因此生育政策更多遵循“轻踩刹车”的模式。因此自2000年以来我国年新出生人口呈阶梯性下滑的趋势,分别在1800万、1600萬、1400万的阶段均出台过人口政策(双独二孩、全面二孩、三孩),未来预计也会在新出生人口掉到1200万和1000万的时候出台新的人口政策,预计中国会存2027年左右全面放开生育政策,在2032年左右转向鼓励生育政策。

六、80后和90后面临养老金缺口,只能延迟退休


  哪怕从现在开始就鼓励生育,由于00后和10后人数较少已经成为无法改变的既定事实,80后和90后必将无可奈何地面临养老金缺口的问题。
  我们假定60-70后的养老问题由80一90后承担,80-90后的养老问题由00-10后承担。60-70后有4.5亿人,80-90后有4.3亿人,人数差距不大,养老压力较小。但00-10后却只有可怜的3.2亿人,比80-90后少了1.1亿人,养老难度会大幅增加。

  过去我国年轻人数量/老年人数量远高于2.2倍(定义20-59岁算年轻人,60岁以上算老年人),养老金每年都能有大量盈余,养老压力非常小。60年代甚至高达10倍,也就是说10个年轻人荞1个老年人,养老几乎不存在压力。
  但随着近十年来我国老龄化加速,养老形势越来越不容乐观。从十年前的5.5倍快速下降至2019年的3.8倍,而且随着未来10年我国老龄化进一步加深,这一比值会继续快速下降。
  我们假定未来男女均在60岁退休,且假定未来随着内卷化加深,考研成为类似高考那样的主流趋势,大多数人24岁毕业以后才开始工作。未来几十年我国年轻人口/老年人口的比值(25-59岁的人口/60岁以上的人口)会迅速下降,从2019年的3.8跌到2035年的1.6,再跌到2060年的1.1。
  2035年我国最后一批75前出生的人变老,第一波老龄化加速期结束。这一时期对应的老年人抚养比是1.6,意味着1.6个年轻人养一个老年人,基本养不动。
  2060年最后一批90后变老,到这个时候80后和90后都已经迈入60岁大关,成为老头老太。这一时期对应的老年人抚养比是1.1,意味着1.1个年轻人养一个老年人,这根本不可能养得起。
  那么有没有可能在不推迟退休的情况下,解决老龄化问题呢?有的。
  有六种典型的办法来解决养老难题:
  1、罗马尼亚式,强制生育政策
  上世纪60年代,罗马尼亚为了促进本国人口增长,出台过强制生育的政策。要求一对夫妻至少生四个孩子,否则就要面临惩罚,罗马尼亚甚至禁止夫妻离婚,以确保妇女充当生育机器。这一政策一度取得过很好的效果,罗马尼亚人口大幅增长。但强制生育的代价却是罗马尼亚人均受教育水平下降、人口素质降低,以及人均寿命下降,到了90年代之后罗马尼亚人口反而出现了下滑。这一政策宣告失败。
  2、日本式,借债养老
  日本老年人占总人口1/3。由于日本是民主国家,老年人有大量选票,政府不敢得罪老年人。为了讨好老年人的选票日本政府大力举债来发养老金,政府债务占GDP比重超过200%,居世界第一。举债不是没有代价的,因为偿债的主体是未来的年轻人,日本举债发养老金的做法相当于将偿债压力转移给了子孙后代。
  3、美国式,引进移民,靠移民来养老
  美国老年人占比也很高,但却不存在老龄化危机,根源就在于美国是个移民国家,有源源不断地年轻劳动力流入。移民既可以为美国带去高科技人才,也能为美国带来壮年劳动力。可谓是是性价比最高的方式。不过其他国家想学美国这套很难,比如德国也想学美国搞移民引进来解决老龄化,但德国引进的伊斯兰难民却跟本国居民产生很大的文化冲突,也带来了一些治安问题。
  3、南欧式,削减养老金
  前几年为了应对欧债危机,南欧一些国家采取过削减公共开支的政策,养老金就是其中之一。削减养老金可以直接降低养老压力,立竿见影。但削减养老金势必会影响老年人利益。
  4、北欧式,提高养老保险占工资比例
  北欧是福利性社会,年轻人要缴纳的养老保险占工资比重比较高,这样一来老年人的养老金就有了着落。但问题在于,这样做会加重年轻人负担,削弱经济效率。
  5、古典式,养老问题家庭自负
  在古代,通常都是儿女来负责养老。但古代的人通常都会生很多孩子,而且古代人均寿命不长,基本不存在老龄化问题。
  未来我国也不太可能将养老责任推给家庭,毕竟未来家庭规模可能会越来越小,而且啃老的也不少。不过未来以房养老或以资产养老的人可能会变多。
  6、德国式,延迟退休年龄
  为了应对养老难题,德国—直尝试将退休年龄延迟,目前德国是66.5岁退休,未来可能会逐渐过渡到70岁退休。
  目前看来延迟退休应该是可行性最高的选项,对我国来说延迟退休可能是必然趋势。成本最低,效力最好。
其他文献
距离“儿童节的礼物一三胎政策”的公布,已经过去一个月,但与其相关的话题热度却依旧不减。  5月31日,儿童节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的会议公布,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的政策。一石激起千层浪。政策公布不久后,该话题立刻被冲上了热搜榜的榜首,各种关于生还是不生的相关讨论、段子层出不穷。  在此情况之下,一个问题同样也有很多人关心,即在中国养育孩子要花费多少钱?一个家庭到底要
期刊
刚放开二胎时,一位积极响应号召的广东朋友说的一番话让我颇有感触。身为事业单位精英,他犹对自己的现状不是很满意,说:“跟人比不了职位,比不了财富,我要跟人比下一代。”在他眼里,孩子多了就是财富,代表未来的希望。  在中國,“多子多福”的观念传了几千年,孩子是家庭的保险与投资一一荞儿防老是社会传承的脉络。在计划生育政策施行了140多年之后,加上社会保障体系越来越健全,人们对养孩子的观念也发生了颠覆性的
期刊
2020年,房地产市场从一季度停摆,到二、三季度逐步回暖,到四季度调控趋严,在疫情影响下,整体市场在疫情影响受挫后复苏,全年行业销售规模再创新高。  市场分化继续加剧,东部一枝独秀,中部、东北地区的部分二三线城市成交规模萎缩。房企融资收紧后,新开工、土地购置面积均“先升后降”,开发投资额增速收窄,在施工、竣工等建安投资下延续高位。  预判2021年,我们认为,“房住不炒”的主基调下,稳定市场投资、
期刊
有人统计年初至今,A股全市场股票的中位数下跌了10%以上,尽管个别行业或股票涨势如潮。去年年末大部分机构都看好今年的牛市,但为何就变成牛头熊身了呢?中泰证券研究所的宏观、固收、策略和金工团队就影响股市的流动性拐点问题、美元指数回升和原油价格上涨、信贷利率或将走高等展开讨论。市场其实是缺钱的?  中泰研究所策略分析师王仕进认为,尽管新发基金规模很大,但市场其实仍然是缺钱的,没有明显利空下的诸多股票放
期刊
1、我国为何要放开三胎政策?  从近期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来看,我国人口结构当前呈现结构相对不平衡的特征,亟需放开三胎政策。  第一,尽管我国人口总数呈现平稳增长,但是总量增速呈现放缓。人口增长还受人口年龄结构、人们的生育观念、生育政策、生育成本、公共卫生和健康水平等经济社会因素的影响。  第二,勞动力人口下行压力加大。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总规模为8.8亿人,但是较2010年相比,减少了4000多
期刊
01  到底什么人适合创业?  其实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很有钱的人,一种是一点钱都没有的人。  前者输得起,后者没退路。  其他人乱入,就是羊入虎口。  我想进入社会的每个人,不管有没有去实践,都一定有过创业的想法。  曾有相关平台对20多个省市的5万多网民做过一项创业意向调查,结果显示,从来没想过创业的人只有3%。  40%的人经常有创业冲动,30%的人偶尔会想一下,19%的人已经在创业的路上。 
期刊
他是《历史的天空》中的万古碑,是《搭错车》中的苏民生,是《新三国》中的刘备……他塑造的很多角色令观众过目不忘,演员“—人千面”的特质被他发挥得淋漓尽致。他就是演员于和伟。  2021年是于和伟的“霸屏之年”,凭借着《觉醒年代》里对陈独秀的精彩演绎,于和伟还夺得了第27届白玉兰最佳男主角。  作为红色献礼剧,《觉醒年代》全景式地展现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时代风云和历史画卷,展现了一百年前中国的先进
期刊
孩子是每個家庭快乐的源泉,然而我国却有4800万对不孕不育夫妇面临着失去这份快乐的风险。生活环境、工作压力、初婚初育年龄推迟导致不孕不育率逐年攀升,我国已步入高不孕不育率国家行列,全国女性不孕症的发生率在12.5%~15%。  在三胎政策出炉后,让大家对辅助生殖行业产生了许多疑问:什么是辅助生殖?行业现状如何?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此次政策会带来哪些影响?小编整理了多家机构报告,为您梳理出辅助生殖的行
期刊
繼监管定调后,币圈正面临四面楚歌的境况。  6月14日,记者梳理发现,近日来,包括内蒙古、四川、新疆、青海等多地监管纷纷“亮剑”,对虚拟资产挖矿行为进行排查整顿;除挖矿行为遭监管围剿外,币圈交易所也首次遭到搜索平台和社交平台的“封杀”。  6月14日,记者通过百度、搜狗、微博、知乎等平台搜索“火币”“火币网”“币安”“币安网”“OKEx”等关键词,均被提示“没有找到相关页面”或“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
期刊
讲到基金,那就一定绕不开另外一个词一一定投。  基金定投,在市场行情上行的时候,可以帮助我们赚到上涨的钱;在下跌的时候,也可以帮助我们平摊买入成本,让我们在市场反弹时更快地回本。  这样听起来,是不是美滋滋?  不过,基金定投也不是一直都是赚钱的。这不,前几天,就有一个用户在后台留言:我的基金设置了定投,但是一直都是亏钱的状态,还要继续吗?  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一、定投为什么会亏钱?  基金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