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苏联教育学家巴班斯基认为:教学过程最优化,就是要选择能使教师和学生在花费最少的必要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达到最好的效果。也就是说,提高教学效果和节省时间消耗是教学最优化的标准。如果我们只注重教学效果,不注重达到教学效果的途径,更不注重达到效果的时间消耗的话,就必然有损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学生的发展,即使教学效果好(分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也算不上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事实上,在我们的教学中,教师不顾学生的课间休息,随意拖堂;布置大量的机械重复性课后作业等现象,都说明我们对教学过程最优化的认识不足。生物教学不同于“主科”语数英,怎样实现生物课堂教学的最优化,让学生从课堂上获取更多更有效的知识,增强学生的生物素养,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就成了初中生物教师教学的首要目标。
一、转变思想,树立新的“好课观”
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我非常赞同一个老师的观点:
①课堂要有“三声”──笑声、赞美声和惊讶声。心理学研究证明,在快乐的学习环境中,学生的学习会更主动,接受知识会更快捷。课堂教学中的笑声,是快乐学习的润滑剂,有了笑声,教学效率才会更高;教师用激励赞美声来促使学生进入教学的兴奋状态,也是快乐学习的要素。同时,课堂教学只有激发学生的惊奇感,引发学生的惊讶声,才能引导学生的探索积极性,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②课堂要做到“三实”──真实、朴实和扎实。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信息源的真实、教学过程的真实、检测考评的真实;真实地了解班情、学情,符合学生学习实际,真实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课堂教学的朴实,能体现教学的规律和教学的真实;能被广大师生接受,能体现教学的实效。要有知识技能学习的扎实,更要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育的扎实。扎实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获得教学的实效。③课堂还要体现“三度”──学生的参与度、师生的共鸣度和学生能力的形成度。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实践表明,学生的参与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智慧和真情实感,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心智,引起共鸣。教学中,教师要紧扣知识点,抓住重点,展示亮点,把知识技能的学习训练有机地转换成学生持续的学习能力。做到了这三点,一堂好课也就成型了。
二、强化情感,有效性上“做文章”
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应该从情感入手。没有投入情感的课堂,绝对是无效的课堂。教师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一是要培养良好的师生感情。教师要用真诚的爱心与责任心来对待学生,学生自会感知,自会感激,自会产生主动学习的行动。一位优秀的教师会把自己的学生当“宝”,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是可爱的;承认学生有差异,却相信每个学生一定有自己的过人之处,并且和学生在一起真的很开心。这样的老师都是深受学生欢迎的,其课堂教学效果在课堂中能够得以实现,并在课后得以升华。二是要有课堂教学激情。课堂激情源自对自己专业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和责任。教师的激情可以振奋学生的精神,感染学生的情绪,让学生情不自禁地参与课堂、投入学习。没有激情,就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后果多半是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没有多少回应,整个课堂无比沉闷,这样的课堂必定是无效的。三是师生要有真本课堂意识。不论是平时的课堂还是公开课、竞赛课,每堂课都应该是真实的,教师和学生在平时交流过程中,产生共识——课堂上老师的心在于将课上好,将新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方法,通过适合的方式传授给学生,提高学生的能力,达到会学的目的;学生则以最佳常态投入学习,这个课堂是老师与学生的,与其它无关,不需要摆花架子或造假作秀。
三、发挥特色,强化课堂“新举措”
课堂是生物教学的主阵地,我们要多种举措并举,发挥课堂教学特色。一是加强生物实验教学力度。观察和实验是生物学基本的研究方法。做好观察实验,加强直观教学,上出生物课堂教学的学科特色,是实现生物教学高效率的首要途径。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发动学生,克服困难,创造条件,落实教材中所选编的每项观察和实验。通过这些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养成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二是优化多种媒体的有机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总是由低到高,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总是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课堂上合理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和恰当结合使用挂图、模型、标本、实物等进行教学,可以形象、直观地向学生传授生物学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增加课堂信息容量,较好地突破教学难点,大大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效率。三是激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课堂上,我们要鼓励学生的好奇心,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要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创建一种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使学生有机地融入生物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四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将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列入课程目标,旨在将学习的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探究式学习方法能在课堂上保持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因此,要想提高课堂效率,就必须重视在课堂上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四、指导学法,提高课堂“有效性”
好的学习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条件。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行指导和养成,是我们的一项
重要任务。①指导学生记笔记的习惯。很多学生不知道记课堂笔记时哪是重点,哪些只需要了解。我们要直接将记笔记的方法告诉学生,而后通过相互交流,借鉴别人好的经验,再给合学生本人的实际情况找出最佳的方法。②指导学生的做题习惯。学生总是容易粗心,怎么克服这个毛病呢?指导学生每个题目至少认真看两遍,并找出题干的关键词。坚持在平时的反馈练习中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③指导学生养成主动构建知识网络的习惯。构建知识网络可以使知识系统化,方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几种模式和例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不同模式。教师要经常检查,保证效果。
五、评价反思,经常注入“活性酶”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师注重学生课堂的动态表现和分析评价课堂教学活动,能够促使教学的有效改进,使学生成为有效教学的“主体”;而课后思考与教学反思是有效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能够持续有效教学的保证,也是教师自我学习、自我成长的有效手段。如果教学准备和教学实施是直接影响教学效益的因素,教学反思和评价则是通过对上一阶段的教学进行总结,为提高下一阶段教学效果打基础。所以说,教师的反思和孜孜不倦的治学态度能够给有效教学注入“活性酶”。这就是教学反思和评价行为应该贯穿整个教学活动始终,包括教学活动之前、教学活动过程中以及教学活动之后的重要原因。
实现初中生物教学的最优化是整个生物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只要我们能够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经过我们共同的努力,生物课一定会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
一、转变思想,树立新的“好课观”
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我非常赞同一个老师的观点:
①课堂要有“三声”──笑声、赞美声和惊讶声。心理学研究证明,在快乐的学习环境中,学生的学习会更主动,接受知识会更快捷。课堂教学中的笑声,是快乐学习的润滑剂,有了笑声,教学效率才会更高;教师用激励赞美声来促使学生进入教学的兴奋状态,也是快乐学习的要素。同时,课堂教学只有激发学生的惊奇感,引发学生的惊讶声,才能引导学生的探索积极性,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②课堂要做到“三实”──真实、朴实和扎实。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信息源的真实、教学过程的真实、检测考评的真实;真实地了解班情、学情,符合学生学习实际,真实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课堂教学的朴实,能体现教学的规律和教学的真实;能被广大师生接受,能体现教学的实效。要有知识技能学习的扎实,更要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育的扎实。扎实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获得教学的实效。③课堂还要体现“三度”──学生的参与度、师生的共鸣度和学生能力的形成度。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实践表明,学生的参与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智慧和真情实感,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心智,引起共鸣。教学中,教师要紧扣知识点,抓住重点,展示亮点,把知识技能的学习训练有机地转换成学生持续的学习能力。做到了这三点,一堂好课也就成型了。
二、强化情感,有效性上“做文章”
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应该从情感入手。没有投入情感的课堂,绝对是无效的课堂。教师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一是要培养良好的师生感情。教师要用真诚的爱心与责任心来对待学生,学生自会感知,自会感激,自会产生主动学习的行动。一位优秀的教师会把自己的学生当“宝”,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是可爱的;承认学生有差异,却相信每个学生一定有自己的过人之处,并且和学生在一起真的很开心。这样的老师都是深受学生欢迎的,其课堂教学效果在课堂中能够得以实现,并在课后得以升华。二是要有课堂教学激情。课堂激情源自对自己专业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和责任。教师的激情可以振奋学生的精神,感染学生的情绪,让学生情不自禁地参与课堂、投入学习。没有激情,就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后果多半是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没有多少回应,整个课堂无比沉闷,这样的课堂必定是无效的。三是师生要有真本课堂意识。不论是平时的课堂还是公开课、竞赛课,每堂课都应该是真实的,教师和学生在平时交流过程中,产生共识——课堂上老师的心在于将课上好,将新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方法,通过适合的方式传授给学生,提高学生的能力,达到会学的目的;学生则以最佳常态投入学习,这个课堂是老师与学生的,与其它无关,不需要摆花架子或造假作秀。
三、发挥特色,强化课堂“新举措”
课堂是生物教学的主阵地,我们要多种举措并举,发挥课堂教学特色。一是加强生物实验教学力度。观察和实验是生物学基本的研究方法。做好观察实验,加强直观教学,上出生物课堂教学的学科特色,是实现生物教学高效率的首要途径。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发动学生,克服困难,创造条件,落实教材中所选编的每项观察和实验。通过这些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养成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二是优化多种媒体的有机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总是由低到高,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总是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课堂上合理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和恰当结合使用挂图、模型、标本、实物等进行教学,可以形象、直观地向学生传授生物学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增加课堂信息容量,较好地突破教学难点,大大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效率。三是激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课堂上,我们要鼓励学生的好奇心,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要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创建一种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使学生有机地融入生物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四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将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列入课程目标,旨在将学习的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探究式学习方法能在课堂上保持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因此,要想提高课堂效率,就必须重视在课堂上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四、指导学法,提高课堂“有效性”
好的学习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条件。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行指导和养成,是我们的一项
重要任务。①指导学生记笔记的习惯。很多学生不知道记课堂笔记时哪是重点,哪些只需要了解。我们要直接将记笔记的方法告诉学生,而后通过相互交流,借鉴别人好的经验,再给合学生本人的实际情况找出最佳的方法。②指导学生的做题习惯。学生总是容易粗心,怎么克服这个毛病呢?指导学生每个题目至少认真看两遍,并找出题干的关键词。坚持在平时的反馈练习中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③指导学生养成主动构建知识网络的习惯。构建知识网络可以使知识系统化,方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几种模式和例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不同模式。教师要经常检查,保证效果。
五、评价反思,经常注入“活性酶”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师注重学生课堂的动态表现和分析评价课堂教学活动,能够促使教学的有效改进,使学生成为有效教学的“主体”;而课后思考与教学反思是有效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能够持续有效教学的保证,也是教师自我学习、自我成长的有效手段。如果教学准备和教学实施是直接影响教学效益的因素,教学反思和评价则是通过对上一阶段的教学进行总结,为提高下一阶段教学效果打基础。所以说,教师的反思和孜孜不倦的治学态度能够给有效教学注入“活性酶”。这就是教学反思和评价行为应该贯穿整个教学活动始终,包括教学活动之前、教学活动过程中以及教学活动之后的重要原因。
实现初中生物教学的最优化是整个生物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只要我们能够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经过我们共同的努力,生物课一定会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