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介绍了青岛海底世界开放实验室以人为本、突出教育功能的建设理念及科普教育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青岛;海底世界;开放实验室;科普教育;
中图分类号:G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500(2008)04-0077-02
青岛海底世界位于美丽的青岛汇泉湾畔,毗邻青岛著名风景区鲁迅公园和第一海水浴场。它整合了青岛水族馆、海洋生物标本馆、淡水生物馆、海兽表演馆等原有旅游资源,与依山傍海的自然美景相融合,形成山中有海的奇景。
青岛海底世界自2003年7月开业以来,以其独特的海洋生态旅游、科普教育特色、优质温馨的服务吸引了众多的海内外游客。开业一年就接待游客过百万人次,成为山东省著名的旅游胜地。
开放实验室是在青岛海底世界承建时提出的,其目的是宣传海洋科普和环保知识,提高公众保护海洋资源的意识。4年来,实验室经过不断的摸索和改进,取得了不少的经验。
1 建设理念
(1)展示教育功能突出,通过游客动手操作,增加展品的知识性、趣味性,给游客传达更多的展示信息,更好地发挥场馆的作用。
(2)展示内容贴近观众,将展示与观众所关心的问题联系起来,让游客参与进来,找到切入点,更易于和游客互动。
(3)地域性题材、国际化视野。因为地域差异具有不易模仿性,并且本地域的也是国际的,所以青岛海底世界注重本地海洋生物的展示,与青岛近海生物的近距离接触,受到游客的关注与喜爱,使游客产生认同和促进保护的意识。触摸缸中的海洋生物有青岛本地海葵(绿海葵)及其近海鱼类、小型皱唇鲨等。在服务方面,我们按照国际化标准来要求实验室服务人员,因为良好的服务作为隐性的竞争力,对于服务型行业是重要的。
(4)以人为本,拉近观众心理距离。旅游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消费体验产品,开放实验室在展示过程中注意了相关细节的处理,如考虑到儿童观看高度而提供的可升高式座椅、长木凳,展品旁边附上供游客了解展示生物的较详细的生物资料、解剖图示说明等。为方便旅游旺季游客的有序参观,我们设计开放实验室为单向游览,并在出入口开阔区设立红色围栏,而在非旅游旺季,我们适时移走围栏,游客参观意犹未尽时可以返回继续品味开放实验室的魅力,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的服务。
(5)青岛海底世界开放实验室是国内首家推出的开放实验室,相对于国内较多展馆展示内容相近或雷同,开放实验室有助于提高展馆的重游率,对于整个景区的经济、社会效益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6)创新是一个场馆持续发展的动力,对于开放实验室显微镜的观察物,我们除选定几个固定标本外,还依据实际情况适时推出近海微生物或寄生虫的展示等。
2 工作内容
2.1感受微观世界
我们用显微镜让游客亲眼看到微观的生物世界,感受其奥妙神奇的形态结构,例如观察鲨鱼的鱼鳞和刚出生的小海马及轮虫幼体、卤虫幼体等生物。
2.2新生命的繁衍
在开放实验室里我们展示了孵化的鲨鱼卵和水母的繁殖过程。用作实验的是常见的斑竹鲨和倒吊水母。我们精细挑选5个不同时期的鲨鱼卵放在孵化缸中展示,加上强光的照射,游客可以清楚地从卵壳外看到卵内的卵黄及成形的小鲨鱼鱼苗。每次游客看见卵壳内活动的小鲨鱼时都兴奋不已,感叹新生命诞生的神奇,并不时询问鲨鱼繁殖的有关问题。倒吊水母的繁殖我们选用了3个小展缸,分别展示倒吊水母的水螅体、蝶状体6和幼水母,让游客近距离的观察水母的生长过程。
2.3神奇的化学实验
通过酸碱滴定变色实验,利用魔术般的液体颜色变化吸引游客特别是小朋友的兴趣,并通过通俗易懂地语言讲解反应原理,培养小朋友们学习科学的兴趣。
2.4标本展示
我们展示了国际保护动物鹦鹉螺的内部结构,让游客了解鹦鹉螺的沉浮原理;展示了鲨鱼锋利的牙齿,让游客了解鲨鱼的捕食方式;展示了巨鳌蟹的壳,让游客了解虾蟹类是如何蜕壳的;展示了鱼类的内部结构,让游客了解软骨鱼类和硬骨鱼类的构造区别;展示了牛鼻鱝的牙齿,让游客了解牛鼻鲼的进食方式。
2.5生物触摸
我们建立了一个生物触摸缸,让游客零距离地接触海洋生物。在触摸缸里,有海星、寄居蟹、中国鲎及青岛海边常见的生物。游客可以感受海星的石灰质骨骼等,既认识了海洋动物,又增加了学习的乐趣。
2.6科普讲座
为更好地进行科普宣传,我们每月定期推出科普讲座,通过推出不同的主题及小会员亲手做小实验(解剖斑竹鲨鱼卵等),受到当地青少年的欢迎;以我们自己的技术员为主进行授课,同时还聘请当地的专家授课。比如小会员对水母的生活史及马来沙水母进食情况的观察,水螅体及其内部环境的显微观察等。
总之,通过这些工作的开展,一方面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小会员,另一方面为公司的市场营销提供了卖点,特别是学生市场的推介起了一定的作用。通过科普,我们开发了繁殖活体水母的销售工作,为公司运营开辟了新的利润点,与此同时我们在科学普及方面搭建了新的桥梁。开放实验室要为游客服务,以后我们的工作还有很多,我们要克服空间的限制和人力等因素,做得更好。作为海洋主体景区不仅要给游客带来精神上的欢乐,也要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提高人们的海洋科普知识,提高人们爱护动物和保护其生存环境的良好意识。
关键词:青岛;海底世界;开放实验室;科普教育;
中图分类号:G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500(2008)04-0077-02
青岛海底世界位于美丽的青岛汇泉湾畔,毗邻青岛著名风景区鲁迅公园和第一海水浴场。它整合了青岛水族馆、海洋生物标本馆、淡水生物馆、海兽表演馆等原有旅游资源,与依山傍海的自然美景相融合,形成山中有海的奇景。
青岛海底世界自2003年7月开业以来,以其独特的海洋生态旅游、科普教育特色、优质温馨的服务吸引了众多的海内外游客。开业一年就接待游客过百万人次,成为山东省著名的旅游胜地。
开放实验室是在青岛海底世界承建时提出的,其目的是宣传海洋科普和环保知识,提高公众保护海洋资源的意识。4年来,实验室经过不断的摸索和改进,取得了不少的经验。
1 建设理念
(1)展示教育功能突出,通过游客动手操作,增加展品的知识性、趣味性,给游客传达更多的展示信息,更好地发挥场馆的作用。
(2)展示内容贴近观众,将展示与观众所关心的问题联系起来,让游客参与进来,找到切入点,更易于和游客互动。
(3)地域性题材、国际化视野。因为地域差异具有不易模仿性,并且本地域的也是国际的,所以青岛海底世界注重本地海洋生物的展示,与青岛近海生物的近距离接触,受到游客的关注与喜爱,使游客产生认同和促进保护的意识。触摸缸中的海洋生物有青岛本地海葵(绿海葵)及其近海鱼类、小型皱唇鲨等。在服务方面,我们按照国际化标准来要求实验室服务人员,因为良好的服务作为隐性的竞争力,对于服务型行业是重要的。
(4)以人为本,拉近观众心理距离。旅游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消费体验产品,开放实验室在展示过程中注意了相关细节的处理,如考虑到儿童观看高度而提供的可升高式座椅、长木凳,展品旁边附上供游客了解展示生物的较详细的生物资料、解剖图示说明等。为方便旅游旺季游客的有序参观,我们设计开放实验室为单向游览,并在出入口开阔区设立红色围栏,而在非旅游旺季,我们适时移走围栏,游客参观意犹未尽时可以返回继续品味开放实验室的魅力,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的服务。
(5)青岛海底世界开放实验室是国内首家推出的开放实验室,相对于国内较多展馆展示内容相近或雷同,开放实验室有助于提高展馆的重游率,对于整个景区的经济、社会效益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6)创新是一个场馆持续发展的动力,对于开放实验室显微镜的观察物,我们除选定几个固定标本外,还依据实际情况适时推出近海微生物或寄生虫的展示等。
2 工作内容
2.1感受微观世界
我们用显微镜让游客亲眼看到微观的生物世界,感受其奥妙神奇的形态结构,例如观察鲨鱼的鱼鳞和刚出生的小海马及轮虫幼体、卤虫幼体等生物。
2.2新生命的繁衍
在开放实验室里我们展示了孵化的鲨鱼卵和水母的繁殖过程。用作实验的是常见的斑竹鲨和倒吊水母。我们精细挑选5个不同时期的鲨鱼卵放在孵化缸中展示,加上强光的照射,游客可以清楚地从卵壳外看到卵内的卵黄及成形的小鲨鱼鱼苗。每次游客看见卵壳内活动的小鲨鱼时都兴奋不已,感叹新生命诞生的神奇,并不时询问鲨鱼繁殖的有关问题。倒吊水母的繁殖我们选用了3个小展缸,分别展示倒吊水母的水螅体、蝶状体6和幼水母,让游客近距离的观察水母的生长过程。
2.3神奇的化学实验
通过酸碱滴定变色实验,利用魔术般的液体颜色变化吸引游客特别是小朋友的兴趣,并通过通俗易懂地语言讲解反应原理,培养小朋友们学习科学的兴趣。
2.4标本展示
我们展示了国际保护动物鹦鹉螺的内部结构,让游客了解鹦鹉螺的沉浮原理;展示了鲨鱼锋利的牙齿,让游客了解鲨鱼的捕食方式;展示了巨鳌蟹的壳,让游客了解虾蟹类是如何蜕壳的;展示了鱼类的内部结构,让游客了解软骨鱼类和硬骨鱼类的构造区别;展示了牛鼻鱝的牙齿,让游客了解牛鼻鲼的进食方式。
2.5生物触摸
我们建立了一个生物触摸缸,让游客零距离地接触海洋生物。在触摸缸里,有海星、寄居蟹、中国鲎及青岛海边常见的生物。游客可以感受海星的石灰质骨骼等,既认识了海洋动物,又增加了学习的乐趣。
2.6科普讲座
为更好地进行科普宣传,我们每月定期推出科普讲座,通过推出不同的主题及小会员亲手做小实验(解剖斑竹鲨鱼卵等),受到当地青少年的欢迎;以我们自己的技术员为主进行授课,同时还聘请当地的专家授课。比如小会员对水母的生活史及马来沙水母进食情况的观察,水螅体及其内部环境的显微观察等。
总之,通过这些工作的开展,一方面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小会员,另一方面为公司的市场营销提供了卖点,特别是学生市场的推介起了一定的作用。通过科普,我们开发了繁殖活体水母的销售工作,为公司运营开辟了新的利润点,与此同时我们在科学普及方面搭建了新的桥梁。开放实验室要为游客服务,以后我们的工作还有很多,我们要克服空间的限制和人力等因素,做得更好。作为海洋主体景区不仅要给游客带来精神上的欢乐,也要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提高人们的海洋科普知识,提高人们爱护动物和保护其生存环境的良好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