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分析了彭阳县农业综合开发小流域综合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取得的成效,总结了其成功的经验,并提出对策,以期为该县农业综合开发小流域综合治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业综合开发小流域;综合治理;问题;成效;经验;对策;宁夏彭阳
中图分类号 S157;TV8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5-0270-02
小河川流域位于彭阳县北部黄土丘陵区和中部茹河河谷残塬区的交界地带,面积30 km2,涉及2个镇7个村,总人口7 648人。区域中心距县城15 km,该流域的生态环境非常好,有着丰富的光、热、水土资源,非常适合农作物的种植。
1 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业基础较差,生态环境脆弱。项目区虽有川、台地666.67 hm2,由于水利设施修建的年代已久,很多都已无法正常运转,不能给项目区的发展带来经济效益,农业生态结构失调,且水土流失严重。二是该区的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对农业产业的发展非常不利。以农业为主的“一头沉”经济畸形发展。三是农业生产受制于自然,群众生活水平低而不稳。
2 取得的成效
2.1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营造水土保持林面积333.33 hm2、优质经果林面积133.33 hm2、农田道路防护林面积33.33 hm2,高接换头嫁接改造面积666.67 hm2。项目区森林覆盖率达到42.4%,治理程度由16.4% 提高到62%[1-3]。
2.2 农业基础建设加强
按照项目规划实施后,该区的水浇地面积新增面积333.33 hm2,高标准坡改梯田面积达到533.33 hm2,引进蔬菜新品种示范推广400 hm2;拓宽铺砂田间耕作道路20 km,建成容量不等的各类蓄水池12个,铺设输水管道58 km,建日光温室及水泥拱架棚1 600栋。
2.3 产业结构趋向合理
项目区地区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产值由75.64%下降到43.1%;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农业产值比重由70.9%下降到53.6%,林、牧业产值由23.35%上升到44.35%;第三产业产值由15.8%上升到38.5%。
2.4 人均收入显著提高
随着项目的不断进行,2010年该区的农民人均粮食增长至558 kg,人均收入达到3 600元,农业逐渐成为该区农民收入增加的支柱产业[4]。
3 经验
小河川流域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是总结彭阳县生态农业成功经验,组织开展的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统筹规劃,梁峁沟坡综合治理,农、林、牧、副业全面启动的开发之路,也是寓生态农业建设于流域治理,与中低产田改造结合,与区域产业培育结合,从而使生态农业建设向快进度、宽领域、高效益、产业化方向迈进,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成功之路。
3.1 大认识
从项目实施开始就制定了长远规划,要求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开始就制定了科学严密的管理措施,建立了建管并重的长效机制,要求项目实施后,撤资不撤人,事事有人管。
3.2 大规划
先后会同领导、组织专家对小河川流域进行了详细的实地踏勘、调研论证、规划设计,编写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把生态治理与产业开发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了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3.3 大工程
一是坡改梯,建设“吃饭田”。按照“大(田面沿等高线能大则大)、平(水平)”的要求,修建高标准基本农田,使人均达到1333.33 m2以上。二是旱改水,找水源,打机井,建设节水示范田,发展节水高效农业。三是开挖水平沟截流蓄水,发展旱作林业。“88542”标准水平沟整地工程,为树木的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3.4 大统筹
按规划要求实施的工程,由县农发办牵头,协调组织相关部门现场办公,分工协作,施工规划一次搞好,措施一次到位,质量一次达标。治理一条流域,开发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
3.5 大会战
大会战就是视工程用工量大小,以村为单位,甚至以乡(镇)为单位,将劳动力、时间、会战全部集中起来,逐个治理,整体推进,全面动员,互相支持,打歼灭战。
3.6 大承包
即行政、技术“双线”承包,目标管理。将项目实施的重点工程任务分配给行政干部,由他们负责项目的进度和规模监督,由技术干部负责项目的技术实施和效益分配,使大家共同参与到项目中来[5-8]。
4 对策
小河川流域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的重大创举,是县委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上级农发部门强力支持的结果,也是示范区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在今后的实践中要进一步探索,进一步完善。
4.1 坚持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并重
结合各项措施配置于土地,寓生态于防护,逐步建立稳定而持久的生态农业工程体系,是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区的治本之策。
4.2 坚持治理与开发并重
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结合市场导向,在治理的同时开发一些新的项目,将当地的生态农业经济体系转变成“外向型”,促进当地经济快速发展。
4.3 坚持国家投入与群众自筹并重
把国家对农业的各项投入捆绑使用和群众投工投劳、以劳折资相结合,创新投入机制,建立生态农业项目融资体系,是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区的有效形式。
4.4 坚持技术创新与行政行为并重
政府要大力推广高新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科学技术,建设新型生态农业示范区[4]。
5 参考文献
[1] 刘忠民,宋其龙,张文静.可持续发展原则下的小流域综合治理研究[J].北京水利,2005(1):58-59,68.
[2] 孙立达,孙保平.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动态监测与效益评价研究进展[J].水土保持学报,1993,7(4):84-96.
[3] 郝明德.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以长武王东沟小流域为例[J].水土保持通报,1996,16(1):68-72.
[4] 梁生蕃.彭阳县小河川流域治理与开发的实践[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2(7):10.
[5] 康玲玲,王云璋,王霞.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指标体系及其应用[J].土壤与环境,2002,11(3):274-278.
[6] 段巧甫.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是加快生态环境建设的效途径[J].中国水土保持,2000(6):13-15.
[7] 刘震.我国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水利,2006(22):17-20.
[8] 高圭,常磊,刘世海.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其评价初探[J].水土保持通报,2003,23(4):72-74.
关键词 农业综合开发小流域;综合治理;问题;成效;经验;对策;宁夏彭阳
中图分类号 S157;TV8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5-0270-02
小河川流域位于彭阳县北部黄土丘陵区和中部茹河河谷残塬区的交界地带,面积30 km2,涉及2个镇7个村,总人口7 648人。区域中心距县城15 km,该流域的生态环境非常好,有着丰富的光、热、水土资源,非常适合农作物的种植。
1 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业基础较差,生态环境脆弱。项目区虽有川、台地666.67 hm2,由于水利设施修建的年代已久,很多都已无法正常运转,不能给项目区的发展带来经济效益,农业生态结构失调,且水土流失严重。二是该区的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对农业产业的发展非常不利。以农业为主的“一头沉”经济畸形发展。三是农业生产受制于自然,群众生活水平低而不稳。
2 取得的成效
2.1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营造水土保持林面积333.33 hm2、优质经果林面积133.33 hm2、农田道路防护林面积33.33 hm2,高接换头嫁接改造面积666.67 hm2。项目区森林覆盖率达到42.4%,治理程度由16.4% 提高到62%[1-3]。
2.2 农业基础建设加强
按照项目规划实施后,该区的水浇地面积新增面积333.33 hm2,高标准坡改梯田面积达到533.33 hm2,引进蔬菜新品种示范推广400 hm2;拓宽铺砂田间耕作道路20 km,建成容量不等的各类蓄水池12个,铺设输水管道58 km,建日光温室及水泥拱架棚1 600栋。
2.3 产业结构趋向合理
项目区地区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产值由75.64%下降到43.1%;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农业产值比重由70.9%下降到53.6%,林、牧业产值由23.35%上升到44.35%;第三产业产值由15.8%上升到38.5%。
2.4 人均收入显著提高
随着项目的不断进行,2010年该区的农民人均粮食增长至558 kg,人均收入达到3 600元,农业逐渐成为该区农民收入增加的支柱产业[4]。
3 经验
小河川流域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是总结彭阳县生态农业成功经验,组织开展的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统筹规劃,梁峁沟坡综合治理,农、林、牧、副业全面启动的开发之路,也是寓生态农业建设于流域治理,与中低产田改造结合,与区域产业培育结合,从而使生态农业建设向快进度、宽领域、高效益、产业化方向迈进,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成功之路。
3.1 大认识
从项目实施开始就制定了长远规划,要求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开始就制定了科学严密的管理措施,建立了建管并重的长效机制,要求项目实施后,撤资不撤人,事事有人管。
3.2 大规划
先后会同领导、组织专家对小河川流域进行了详细的实地踏勘、调研论证、规划设计,编写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把生态治理与产业开发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了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3.3 大工程
一是坡改梯,建设“吃饭田”。按照“大(田面沿等高线能大则大)、平(水平)”的要求,修建高标准基本农田,使人均达到1333.33 m2以上。二是旱改水,找水源,打机井,建设节水示范田,发展节水高效农业。三是开挖水平沟截流蓄水,发展旱作林业。“88542”标准水平沟整地工程,为树木的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3.4 大统筹
按规划要求实施的工程,由县农发办牵头,协调组织相关部门现场办公,分工协作,施工规划一次搞好,措施一次到位,质量一次达标。治理一条流域,开发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
3.5 大会战
大会战就是视工程用工量大小,以村为单位,甚至以乡(镇)为单位,将劳动力、时间、会战全部集中起来,逐个治理,整体推进,全面动员,互相支持,打歼灭战。
3.6 大承包
即行政、技术“双线”承包,目标管理。将项目实施的重点工程任务分配给行政干部,由他们负责项目的进度和规模监督,由技术干部负责项目的技术实施和效益分配,使大家共同参与到项目中来[5-8]。
4 对策
小河川流域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的重大创举,是县委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上级农发部门强力支持的结果,也是示范区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在今后的实践中要进一步探索,进一步完善。
4.1 坚持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并重
结合各项措施配置于土地,寓生态于防护,逐步建立稳定而持久的生态农业工程体系,是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区的治本之策。
4.2 坚持治理与开发并重
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结合市场导向,在治理的同时开发一些新的项目,将当地的生态农业经济体系转变成“外向型”,促进当地经济快速发展。
4.3 坚持国家投入与群众自筹并重
把国家对农业的各项投入捆绑使用和群众投工投劳、以劳折资相结合,创新投入机制,建立生态农业项目融资体系,是建设生态农业示范区的有效形式。
4.4 坚持技术创新与行政行为并重
政府要大力推广高新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科学技术,建设新型生态农业示范区[4]。
5 参考文献
[1] 刘忠民,宋其龙,张文静.可持续发展原则下的小流域综合治理研究[J].北京水利,2005(1):58-59,68.
[2] 孙立达,孙保平.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动态监测与效益评价研究进展[J].水土保持学报,1993,7(4):84-96.
[3] 郝明德.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以长武王东沟小流域为例[J].水土保持通报,1996,16(1):68-72.
[4] 梁生蕃.彭阳县小河川流域治理与开发的实践[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2(7):10.
[5] 康玲玲,王云璋,王霞.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指标体系及其应用[J].土壤与环境,2002,11(3):274-278.
[6] 段巧甫.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是加快生态环境建设的效途径[J].中国水土保持,2000(6):13-15.
[7] 刘震.我国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水利,2006(22):17-20.
[8] 高圭,常磊,刘世海.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其评价初探[J].水土保持通报,2003,23(4):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