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6月27日,微软王国的比尔大帝含泪离去。
几多不舍,因为他“每一分钟都想的是微软。”
几多遗憾,因为“我有很多梦想,但直至今日仍有一半尚未实现。”
几多震惊,除了微软奇迹,还有退休机制;除了财富神话,还有企业家向富豪再向慈善家漂亮的转身;除了IT改变世界,还有作为新生代企业家的价值观革命。
13岁开始编程,预言自己将在25岁成为百万富翁。
一个商业奇才,让微软始终保持活力。一个财富神话,39岁成为世界首富。
他是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他将于6月27日正式从微软退休,
并捐出全部身家580亿美元。此时,他年仅52岁。
退休:新经济挑战旧观念
52岁,对于企业家来说,正值当年。力帆的尹明善开始创业时,已经55岁。娃哈哈的宗庆厚宣称自己要一直干到老。联想的柳传志准退休后仍然是董事局主席。其他如长虹的倪润丰没有走完自己的路,TCL的李东生还在惨淡经营,伊利的郑俊怀锒铛入狱,青啤的彭作义猝死在岗位上……剩下的,张瑞敏怎样谢幕?李彦宏的传奇怎样延续?
如果有谁至今也没有理解盖茨退休的真正动因,那他一定是没有知道新经济的精髓。
比尔·盖茨,一个改变了世界的人,他甚至动摇了旧观念的根基。
新经济,与旧经济的最大区别,是它的无与伦比的透明度。没有秘密,没有阴暗,没有私欲。如果说全球化是它的主板,无边际营销就成了它的鼠标,大众化的公平正义理念就造成了网民(公众)的性格即如日中天的网络革命。
于是,当整个地球的“经济基础”被改写了程序,它的“上层建筑”即“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又该发生怎样的变革?
当被问及“从技术角度讲,你最大的成功是什么”时,盖茨说:“最重要的事情当然是开创了软件产业,并将软件平台向所有人开放。这要追溯到针对Altair开发的Basic语言、Commodore PET、TRS-80、Atari 800、Apple II等,也就是人们所用到的程序库的建立。 ”
而我们在这里要问的问题,倘若盖茨退休后如果没有慈善这件事情能做,他能这么“轻易”的离职吗?
在“退休”就意味着退出历史舞台、从此无职无权、一下子丧失往日的荣耀与光环、在空虚和无奈中了此残生的中国式观念的作用下,才有了所谓“59现象”的诡异。历数中国古代宫廷的权位之争,成者王后败者贼,几乎成为人们价值观的核心。
一句话,这是农耕文明的要害,而非21世纪新经济的内涵。
企业家,辛苦劳累一生,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认知企业家的特征,当然是要有诸如失落感等等基本上属于心理障碍的东西。而凡是不能翻开这一页的、看不懂这件事的、甚至一定要活到老干到老的企业家们,第一是他背离了企业家的属性,第二是他绝不会优秀到哪儿去。
如果产品是有周期的,那么企业就是有寿命的,于是,企业家的退休,就是一个应该建立的新型制度。于是,比尔·盖茨,又一次走在了我们的前头。
产品, 比尔·盖茨通过再设计、拓展、包装和营销,将一种神秘的、只为少数人接受的技术转化为一种普遍的、可以被大众接受的技术。作为“整合者”而非发明家,亨利·福特不是汽车的发明者,盖茨也不是电脑的发明者,但是这两位天才都成功地将自己的产品推广到世界各地。
像这种通过天才性劳动将自己的产品风靡到世界上每一位终端顾客的日常生活中,从而改变了后者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努力,他们最终获得的一种特别的坚定、充实和积极,将带给他们无上光荣。
企业, 盖茨将微软一手打造了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公司之一,产品随着电脑普及而遍布全球,企业冲破了围墙、打破了边界、在残酷的竞争中获得了难能的高峰体验。
在这里,比尔·盖茨不是创建了一个企业,而是创造了一种“企业生态系统”。正是这种新型的合作式的生态系统,才使众多硬件和服务提供商以微软的软件为核心开展各自的业务。同时,正是盖茨发挥主要作用,采取侵略性的竞争方式将许多公司挤出了市场。盖茨所采取的这些措施是一种“建设性的垄断方法”,因为采取了这种方法,微软设定了一系列的标准,而这些标准将为科技用户带来了无尽的好处。
也就是说,用独特的商业智慧将PC和IT技术普及到全球每一台电脑上的盖茨,即使退休后无事可做,他也不会失落和沮丧,退休与不退休在他这里显然没有区别。而如果像他这样的天才企业家,如果不是在水到渠成中变身慈善,他也即不是解甲归田那样的简单,也不是失魂落魄般的复杂。
于是,关于农业文明理念、关于工业时代的制度、关于新、旧经济的区别、我们尽可以在盖茨退休这件事上发现一个至今困扰我们的一个问题:当盖茨完美谢幕,划上了圆满的句号,全球的企业家,特别是刚刚从农耕文明中拔出一只脚的上面还沾着牛屎的中国企业家们,不是感受到了多大的差距,而是应该看到多大的——距离!
微软:垄断而不腐朽的另类生存试验
一个是创造了PC时代和IT平台的“活雷锋”微软,一个是被多次告上法庭的“垄断者”微软。
一位是“为了赚到每一分钱而拼命的盖茨”,一位是“裸捐”的慈善家盖茨。
孰优孰劣?
在这里,又一次看不懂和读不出的人们,再一次被归属于“旧经济”的范畴。
用传统的观点来读懂盖茨所代表的新经济、新秩序和新属性,恐怕已经不能。用固有的思维逻辑而要踏上21世纪新经济快车,那一定落后了一个时代。
事实上,微软并非垄断者,而是合作者。盖茨在他25岁那年,他将PC-DOS操作系统以8万美元的价格授权IBM使用,但是他并没有出售给IBM,这也成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步。他意识到,许多其他的厂商都会模仿IBM的架构来制造类似的PC,而这些厂商也都会需要这套操作系统。之后,PC-DOS很快变成了MS-DOS,适用于所有的IBM机型,而微软也从此成为了全球数以亿计PC的共同需求。
从1980年至1994年,也就是Mosaic/Netscape出现的时代,盖茨玩起白手起家的把戏,将他的小“微软”打造成为产业帝国进而定义了整个PC时代。通过向第三方开发者开放Windows,他创造的平台使得无数的开发者获得了不菲的收入,同时也让无数的电脑走进了千家万户。
当年,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正是这个发现,适应了工业革命的需求。后来,爱因斯坦发明了相对论,直接促成了人类关于外层空间的认知。后来,盖茨创立了微软,开创了新世纪新经济时代。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公开性,是知识创新带来的对于社会进步的概念。而远非“传儿不传女”的封建农耕文明的觉悟水平。这,正是问题的全部。
我们看到,Windows和其上各种软件的图标是世界各民族共同的当代象形文字,其中的菜单,比如Save、Delete等是世界各民族共同的概念,而点击、拖拽等则是世界各民族共同的动作。在Windows面前,不论讲何种语言,不论来自哪个国家,不论是何种宗教信仰,也不论是白领还是蓝领,人们都彼此心领神会,一目了然。
在人类漫长的文明史中,地理、语言、宗教、气候等因素把人类区隔成不同的族群。从这个意义上看,Windows其实是建立了一种世界通用的语境,使人类得以借这个共同的语境中进入全新的信息文明。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讲:Windows是全球化的人类信息文明的起点和基石。正如某些批评家所言:“盖茨的能力恰恰是通过垄断性的商业竞争手段,确保微软的产品占领全球市场,并成为企业和消费者接受的标准。”
同时,如果不是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何谈“垄断“?而如果不是靠先进的操作系统和独特的竞争理念,怎么才能有成功的商业收入,后来的慈善又从何谈起?
一句话,微软是不是靠垄断发家致富的?要看它的来时路,更要看我们现有法律的与时俱进。而这里更关键的问题是,如果我们仍然沿用垄断一定腐朽,腐朽一定垂死的观念来衡量新世纪里的新企业,那一定是南辕北辙。
知识,是新经济的内涵。知识创新,是IT的属性。知识——代替了钢铁和石油等成为一种产品形态,知识产品——成为21世纪新经济的“软驱”,那这种新的经济模型就是——知识产权+知识创新工程。对于企业来说,知识管理将代替产品管理和人事管理而上升到知识管理和人力资源的管理。于是,在无限膨胀的迅猛发展的互联网时代,知识团队取代了企业的概念!
如是,关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关于带有封闭(自闭)特征的科技攻关、关于知识产品的推广应用等等,我们盖不能用一个简单的“垄断”一词来盖棺论定。
裸捐:将全世界企业家的解放事业进行到底
与盖茨相比,中国的企业家们没有钱。没有钱的原因是没有好产品。因为没有好产品而没有赚到大钱,没有什么钱就当然捐不出。要他们“裸捐”,那很可能是“捐裸”。
但是,“希望以最能够产生正面影响的方法回馈社会”的盖茨决定将把自己580亿美元财产全数捐给名下慈善基金,并且一分一毫也不会留给自己子女之后,差距,就真的有了。
不久前,国内富豪还在为抗震救灾到底该捐多少而斤斤计较,甚至至今仍有少数富豪的捐赠款没有全部到位。与盖茨相比,有一些大是大非的问题值得探讨。
首先,金钱是目的?还是手段?凡是视财富视为追求名利、追求个人价值的目的,挣钱是为了光宗耀祖,是为了子孙后代,是为了出人头地。在这种财富观念下,要他们拿出大部分财产甚至全部财产来做慈善事业,等于要的是他们的目的,也就是要了他们的命一样。
其次,留财为后的观念对不对?盖茨认为,拥有很多不劳而获的财富,对于一个站在人生起跑点的子女来说并不是件好事,他觉得子女的人生和潜力应和出身的富贵和贫寒无关。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疼爱子女的方式,盖茨才能够毫无顾忌地将全部财产捐赠给慈善事业。而国内富豪们之所以对慈善不热衷不感冒,除了财富观念落后外,对子女的疼爱方式也存在很大问题。很多富豪认为疼爱子女的方式,就是给他们留下一笔巨额财富,让他们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殊不知这些巨额财产有时反而害了这些富家子弟,许多出身豪门的富家子弟吃穿不愁,想方设法寻找刺激,惹上赌博、吸毒等种种恶习,富豪们错误的疼爱方式毁了他们健康向上的美好人生。
其三,真正的企业家精神是豁达大度的人生态度。从豁达大度开始,盖茨获得了事业的巨大成功,为他带来滚滚财源。到豁达大度而终,盖茨又将创造的巨额财富全部捐献给了慈善。也许,没有了巨额财富的盖茨,会逐渐淡出新闻媒体的跟踪报道,会淡出社会公众活动的中心,但我们相信盖茨一定能够豁达、坦然地面对这一切。与其相反,当那些死守着自己巨额财产的人在富足生活和对财富顶礼膜拜的无上虚荣中讨生活的时候,也就是他们人生终于陷入低谷的时刻。
如是,对照比尔·盖茨,关于本土企业家,有三个问题必须面对。第一,我们的企业为什么总是做不大?第二,我们的企业家为什么不那么成功?第三,我们将拿出什么和真正能够拿出什么来回馈社会,反哺百姓呢?
靠造反起家,一呼百应,终成正果。于德高望重,山呼万岁之际,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又有人揭竿而起,又是皇帝轮流做的轮回,这种农业社会的发展模式,在追赶现代化的今天,不幸地仍被复制着。
小富即安——作为农业社会主义的价值特征,是儒家中庸之道的核心理念。而要探索中国文化对中国企业家和中国人究竟有什么影响?有一面自古以来的镜子,那就是对金钱的看法和对贫富的态度。
而当时代发展到今天,又一个重要的尺度出现了。那就是对知识、对知识分子的态度。由于知识也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投入要素,而且是一种更重要的经济投入要素,根据“谁投资,谁拥有”的原则,知识的投入自然应该“拥有”其相应的资产权。这样才能使具有创新才能的员工将企业看成是自己的企业,全心全意地投入自己的精力,并且必要时还允许员工在企业内部进行个人创新,即员工可以在一定的工作时间内,动用企业的资源进行个人创新活动。一旦创新成功,该成果归员工所有,但是员工必须以企业的统一品牌进行商品化生产,并由企业提供资金、人员、物资等方面的支持,由企业和员工共同分享知识创新所带来的好处。例如,美国3M公司的组织结构设计就是要特意鼓励员工发挥创新精神。一旦他们的自主创新成功后,他们就可以在3M公司的品牌下经营自己的事业。同样,美国惠普公司就明确规定员工可以利用其中15%以内的工作时间与相应的企业资源,自由从事与创新有关的活动,事先无须获得主管同意。
因为,这些知识型企业的高层领导认为,追求创新的成功要比严格执行企业的规章制度更为重要。员工的自主个人创新是企业内部最具有创新成效的活动,是企业集团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催化剂。
而像盖茨那样,开放微软平台,动员全球的“知识工人阶级”进行联合开发,这就等于发明了“第三次世界大战”,其胸怀和举措由此变得伟大起来,闪烁其中的当代企业家精神辉煌灿烂。
靠知识致富,是新经济的特征。身无分文,无权无势的小人物成为富翁的事儿,越来越多起来。然而,如何理解知识的真缔,如何寻找致富的门路,这两个问题的本身就是一个值得人们深思的一对范畴。而如果有谁能够看透那里面的真正玄机,他就与盖茨一道——我们走在大路上。
几多不舍,因为他“每一分钟都想的是微软。”
几多遗憾,因为“我有很多梦想,但直至今日仍有一半尚未实现。”
几多震惊,除了微软奇迹,还有退休机制;除了财富神话,还有企业家向富豪再向慈善家漂亮的转身;除了IT改变世界,还有作为新生代企业家的价值观革命。
13岁开始编程,预言自己将在25岁成为百万富翁。
一个商业奇才,让微软始终保持活力。一个财富神话,39岁成为世界首富。
他是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他将于6月27日正式从微软退休,
并捐出全部身家580亿美元。此时,他年仅52岁。
退休:新经济挑战旧观念
52岁,对于企业家来说,正值当年。力帆的尹明善开始创业时,已经55岁。娃哈哈的宗庆厚宣称自己要一直干到老。联想的柳传志准退休后仍然是董事局主席。其他如长虹的倪润丰没有走完自己的路,TCL的李东生还在惨淡经营,伊利的郑俊怀锒铛入狱,青啤的彭作义猝死在岗位上……剩下的,张瑞敏怎样谢幕?李彦宏的传奇怎样延续?
如果有谁至今也没有理解盖茨退休的真正动因,那他一定是没有知道新经济的精髓。
比尔·盖茨,一个改变了世界的人,他甚至动摇了旧观念的根基。
新经济,与旧经济的最大区别,是它的无与伦比的透明度。没有秘密,没有阴暗,没有私欲。如果说全球化是它的主板,无边际营销就成了它的鼠标,大众化的公平正义理念就造成了网民(公众)的性格即如日中天的网络革命。
于是,当整个地球的“经济基础”被改写了程序,它的“上层建筑”即“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又该发生怎样的变革?
当被问及“从技术角度讲,你最大的成功是什么”时,盖茨说:“最重要的事情当然是开创了软件产业,并将软件平台向所有人开放。这要追溯到针对Altair开发的Basic语言、Commodore PET、TRS-80、Atari 800、Apple II等,也就是人们所用到的程序库的建立。 ”
而我们在这里要问的问题,倘若盖茨退休后如果没有慈善这件事情能做,他能这么“轻易”的离职吗?
在“退休”就意味着退出历史舞台、从此无职无权、一下子丧失往日的荣耀与光环、在空虚和无奈中了此残生的中国式观念的作用下,才有了所谓“59现象”的诡异。历数中国古代宫廷的权位之争,成者王后败者贼,几乎成为人们价值观的核心。
一句话,这是农耕文明的要害,而非21世纪新经济的内涵。
企业家,辛苦劳累一生,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认知企业家的特征,当然是要有诸如失落感等等基本上属于心理障碍的东西。而凡是不能翻开这一页的、看不懂这件事的、甚至一定要活到老干到老的企业家们,第一是他背离了企业家的属性,第二是他绝不会优秀到哪儿去。
如果产品是有周期的,那么企业就是有寿命的,于是,企业家的退休,就是一个应该建立的新型制度。于是,比尔·盖茨,又一次走在了我们的前头。
产品, 比尔·盖茨通过再设计、拓展、包装和营销,将一种神秘的、只为少数人接受的技术转化为一种普遍的、可以被大众接受的技术。作为“整合者”而非发明家,亨利·福特不是汽车的发明者,盖茨也不是电脑的发明者,但是这两位天才都成功地将自己的产品推广到世界各地。
像这种通过天才性劳动将自己的产品风靡到世界上每一位终端顾客的日常生活中,从而改变了后者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努力,他们最终获得的一种特别的坚定、充实和积极,将带给他们无上光荣。
企业, 盖茨将微软一手打造了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公司之一,产品随着电脑普及而遍布全球,企业冲破了围墙、打破了边界、在残酷的竞争中获得了难能的高峰体验。
在这里,比尔·盖茨不是创建了一个企业,而是创造了一种“企业生态系统”。正是这种新型的合作式的生态系统,才使众多硬件和服务提供商以微软的软件为核心开展各自的业务。同时,正是盖茨发挥主要作用,采取侵略性的竞争方式将许多公司挤出了市场。盖茨所采取的这些措施是一种“建设性的垄断方法”,因为采取了这种方法,微软设定了一系列的标准,而这些标准将为科技用户带来了无尽的好处。
也就是说,用独特的商业智慧将PC和IT技术普及到全球每一台电脑上的盖茨,即使退休后无事可做,他也不会失落和沮丧,退休与不退休在他这里显然没有区别。而如果像他这样的天才企业家,如果不是在水到渠成中变身慈善,他也即不是解甲归田那样的简单,也不是失魂落魄般的复杂。
于是,关于农业文明理念、关于工业时代的制度、关于新、旧经济的区别、我们尽可以在盖茨退休这件事上发现一个至今困扰我们的一个问题:当盖茨完美谢幕,划上了圆满的句号,全球的企业家,特别是刚刚从农耕文明中拔出一只脚的上面还沾着牛屎的中国企业家们,不是感受到了多大的差距,而是应该看到多大的——距离!
微软:垄断而不腐朽的另类生存试验
一个是创造了PC时代和IT平台的“活雷锋”微软,一个是被多次告上法庭的“垄断者”微软。
一位是“为了赚到每一分钱而拼命的盖茨”,一位是“裸捐”的慈善家盖茨。
孰优孰劣?
在这里,又一次看不懂和读不出的人们,再一次被归属于“旧经济”的范畴。
用传统的观点来读懂盖茨所代表的新经济、新秩序和新属性,恐怕已经不能。用固有的思维逻辑而要踏上21世纪新经济快车,那一定落后了一个时代。
事实上,微软并非垄断者,而是合作者。盖茨在他25岁那年,他将PC-DOS操作系统以8万美元的价格授权IBM使用,但是他并没有出售给IBM,这也成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步。他意识到,许多其他的厂商都会模仿IBM的架构来制造类似的PC,而这些厂商也都会需要这套操作系统。之后,PC-DOS很快变成了MS-DOS,适用于所有的IBM机型,而微软也从此成为了全球数以亿计PC的共同需求。
从1980年至1994年,也就是Mosaic/Netscape出现的时代,盖茨玩起白手起家的把戏,将他的小“微软”打造成为产业帝国进而定义了整个PC时代。通过向第三方开发者开放Windows,他创造的平台使得无数的开发者获得了不菲的收入,同时也让无数的电脑走进了千家万户。
当年,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正是这个发现,适应了工业革命的需求。后来,爱因斯坦发明了相对论,直接促成了人类关于外层空间的认知。后来,盖茨创立了微软,开创了新世纪新经济时代。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公开性,是知识创新带来的对于社会进步的概念。而远非“传儿不传女”的封建农耕文明的觉悟水平。这,正是问题的全部。
我们看到,Windows和其上各种软件的图标是世界各民族共同的当代象形文字,其中的菜单,比如Save、Delete等是世界各民族共同的概念,而点击、拖拽等则是世界各民族共同的动作。在Windows面前,不论讲何种语言,不论来自哪个国家,不论是何种宗教信仰,也不论是白领还是蓝领,人们都彼此心领神会,一目了然。
在人类漫长的文明史中,地理、语言、宗教、气候等因素把人类区隔成不同的族群。从这个意义上看,Windows其实是建立了一种世界通用的语境,使人类得以借这个共同的语境中进入全新的信息文明。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讲:Windows是全球化的人类信息文明的起点和基石。正如某些批评家所言:“盖茨的能力恰恰是通过垄断性的商业竞争手段,确保微软的产品占领全球市场,并成为企业和消费者接受的标准。”
同时,如果不是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何谈“垄断“?而如果不是靠先进的操作系统和独特的竞争理念,怎么才能有成功的商业收入,后来的慈善又从何谈起?
一句话,微软是不是靠垄断发家致富的?要看它的来时路,更要看我们现有法律的与时俱进。而这里更关键的问题是,如果我们仍然沿用垄断一定腐朽,腐朽一定垂死的观念来衡量新世纪里的新企业,那一定是南辕北辙。
知识,是新经济的内涵。知识创新,是IT的属性。知识——代替了钢铁和石油等成为一种产品形态,知识产品——成为21世纪新经济的“软驱”,那这种新的经济模型就是——知识产权+知识创新工程。对于企业来说,知识管理将代替产品管理和人事管理而上升到知识管理和人力资源的管理。于是,在无限膨胀的迅猛发展的互联网时代,知识团队取代了企业的概念!
如是,关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关于带有封闭(自闭)特征的科技攻关、关于知识产品的推广应用等等,我们盖不能用一个简单的“垄断”一词来盖棺论定。
裸捐:将全世界企业家的解放事业进行到底
与盖茨相比,中国的企业家们没有钱。没有钱的原因是没有好产品。因为没有好产品而没有赚到大钱,没有什么钱就当然捐不出。要他们“裸捐”,那很可能是“捐裸”。
但是,“希望以最能够产生正面影响的方法回馈社会”的盖茨决定将把自己580亿美元财产全数捐给名下慈善基金,并且一分一毫也不会留给自己子女之后,差距,就真的有了。
不久前,国内富豪还在为抗震救灾到底该捐多少而斤斤计较,甚至至今仍有少数富豪的捐赠款没有全部到位。与盖茨相比,有一些大是大非的问题值得探讨。
首先,金钱是目的?还是手段?凡是视财富视为追求名利、追求个人价值的目的,挣钱是为了光宗耀祖,是为了子孙后代,是为了出人头地。在这种财富观念下,要他们拿出大部分财产甚至全部财产来做慈善事业,等于要的是他们的目的,也就是要了他们的命一样。
其次,留财为后的观念对不对?盖茨认为,拥有很多不劳而获的财富,对于一个站在人生起跑点的子女来说并不是件好事,他觉得子女的人生和潜力应和出身的富贵和贫寒无关。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疼爱子女的方式,盖茨才能够毫无顾忌地将全部财产捐赠给慈善事业。而国内富豪们之所以对慈善不热衷不感冒,除了财富观念落后外,对子女的疼爱方式也存在很大问题。很多富豪认为疼爱子女的方式,就是给他们留下一笔巨额财富,让他们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殊不知这些巨额财产有时反而害了这些富家子弟,许多出身豪门的富家子弟吃穿不愁,想方设法寻找刺激,惹上赌博、吸毒等种种恶习,富豪们错误的疼爱方式毁了他们健康向上的美好人生。
其三,真正的企业家精神是豁达大度的人生态度。从豁达大度开始,盖茨获得了事业的巨大成功,为他带来滚滚财源。到豁达大度而终,盖茨又将创造的巨额财富全部捐献给了慈善。也许,没有了巨额财富的盖茨,会逐渐淡出新闻媒体的跟踪报道,会淡出社会公众活动的中心,但我们相信盖茨一定能够豁达、坦然地面对这一切。与其相反,当那些死守着自己巨额财产的人在富足生活和对财富顶礼膜拜的无上虚荣中讨生活的时候,也就是他们人生终于陷入低谷的时刻。
如是,对照比尔·盖茨,关于本土企业家,有三个问题必须面对。第一,我们的企业为什么总是做不大?第二,我们的企业家为什么不那么成功?第三,我们将拿出什么和真正能够拿出什么来回馈社会,反哺百姓呢?
靠造反起家,一呼百应,终成正果。于德高望重,山呼万岁之际,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又有人揭竿而起,又是皇帝轮流做的轮回,这种农业社会的发展模式,在追赶现代化的今天,不幸地仍被复制着。
小富即安——作为农业社会主义的价值特征,是儒家中庸之道的核心理念。而要探索中国文化对中国企业家和中国人究竟有什么影响?有一面自古以来的镜子,那就是对金钱的看法和对贫富的态度。
而当时代发展到今天,又一个重要的尺度出现了。那就是对知识、对知识分子的态度。由于知识也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投入要素,而且是一种更重要的经济投入要素,根据“谁投资,谁拥有”的原则,知识的投入自然应该“拥有”其相应的资产权。这样才能使具有创新才能的员工将企业看成是自己的企业,全心全意地投入自己的精力,并且必要时还允许员工在企业内部进行个人创新,即员工可以在一定的工作时间内,动用企业的资源进行个人创新活动。一旦创新成功,该成果归员工所有,但是员工必须以企业的统一品牌进行商品化生产,并由企业提供资金、人员、物资等方面的支持,由企业和员工共同分享知识创新所带来的好处。例如,美国3M公司的组织结构设计就是要特意鼓励员工发挥创新精神。一旦他们的自主创新成功后,他们就可以在3M公司的品牌下经营自己的事业。同样,美国惠普公司就明确规定员工可以利用其中15%以内的工作时间与相应的企业资源,自由从事与创新有关的活动,事先无须获得主管同意。
因为,这些知识型企业的高层领导认为,追求创新的成功要比严格执行企业的规章制度更为重要。员工的自主个人创新是企业内部最具有创新成效的活动,是企业集团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催化剂。
而像盖茨那样,开放微软平台,动员全球的“知识工人阶级”进行联合开发,这就等于发明了“第三次世界大战”,其胸怀和举措由此变得伟大起来,闪烁其中的当代企业家精神辉煌灿烂。
靠知识致富,是新经济的特征。身无分文,无权无势的小人物成为富翁的事儿,越来越多起来。然而,如何理解知识的真缔,如何寻找致富的门路,这两个问题的本身就是一个值得人们深思的一对范畴。而如果有谁能够看透那里面的真正玄机,他就与盖茨一道——我们走在大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