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活动建构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gtzyj_l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初,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新兴的课程形态和学习方式,曾如火如荼地开展,然而近几年渐趋冷却,出现了如下四种情况:一是无头苍蝇,盲目而做;二是蜻蜓点水,泛泛而做;三是脚踩瓜皮,随意而行;四是锲而舍之,偶尔为之。这导致综合性学习无方向、无效率、无体系。
  综合性学习能够让学生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活动方式和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更多知识;其宗旨与建构主义理论相契合。笔者在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活动建构方面作了深入思考与积极尝试,探索出“目标·活动·分享”三位一体的教学流程,即以明确的目标为核心引领,以设计合适的活动为载体,追求多方位的合作与分享。现以《寻觅春天的踪迹》综合性学习为例作阐述。
  一、立足两个层面,聚焦目标
  笔者观摩过六节《寻觅春天的踪迹》综合性学习的展示课,发现教师们无一例外地把音乐、美术、科学、社会等学科内容引入课堂,穷尽所能,让学生唱春之歌曲、画春之美景、知春之节气,并由春联想到“关爱”与“青春”,进行德育熏陶。这样的课堂,粗看很精美,细品却是大杂烩,偏离“语文”之核心,失去“语文”之原味,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并没有得到强化。
  如何才能避免进入类似的误区呢?笔者认为,必须强化目标意识。目标明确,就不会偏离;目标明确,就不会盲目;目标明确,就懂得取舍;目标明确,就能够深入。无论前期准备、课堂呈现还是后期总结,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每个阶段都应以目标为核心引领,有条不紊地进行整体推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
  目标的确定必须立足于两个层面:学生层面和语文层面。
  (一)学生层面
  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在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的内心体验、成长体验、学习体验,整体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与语文素养。关注学习者的内心体验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关键。不少教师对《寻觅春天的踪迹》的目标之一定位为:搜寻并背诵关于春天的古诗句,并进行走马观花式的背诵。试问:热闹的课堂之后学生收获了多少?无非“温故”,并未“知新”。
  如何才能“知新”?教师在设计时不妨思考:哪些古诗句会引起学生共鸣?哪些古诗句可以生发新的解读?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比“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或许更能引起初中生的兴趣,无声的雨比有色的柳更能触动初中生敏感而柔软的内心。带着这样的思考,目标不妨确定为“结合学生对春的理解,品评春天之古诗句,从中汲取文学养料,丰厚学生诗心”,这就关注了学生的内心体验和成长体验,引领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向纵深发展。
  (二)语文层面
  教师要紧紧围绕语文学科特点,贴近现实生活,合理组织活动,有序地发展学生听说读写四大能力。《课标》强调:“综合性学习的设计应开放、多元,提倡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开展跨领域学习。跨学科学习,也应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目的。”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的。综合性学习可以有机渗透科学、艺术、历史、信息等诸多元素,也可以让学生绘画摄影、载歌载舞,但不得喧宾夺主,因为“语文”才是综合性学习的“主人”。综合性学习之“综合”,不是简单地罗列与聚合,而是学科的整合,是知识的提炼,是能力的升华!笔者听过的《寻觅春天的踪迹》展示课,教师大多用了春天的六个节气,有的作为导入,有的纯粹背诵一遍,有的用来引出农事,听之无味。“节气”是自然科学术语,如何运用才能为语文课堂画龙点睛呢?如果弃之可惜,不妨以“节气”来串联,着重探讨“立春”“惊蛰”“清明”蕴涵的丰富文化,扩展学生的文学视野。如今,每册语文教材有三个主题的综合性学习,不同主题有不同的侧重点和训练点,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四能”,循序渐进地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初中生对春天已形成较全面的认知,但是并未能细致、深入地去发现春天的特色。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感知:柳树并非春天独有,但柳芽却在春天生长;春天繁花盛开,但并不是所有的花都在春天绽放;春天之美,可以用眼去看,更可以用耳听、用手触、用鼻嗅、用心悟;春天灿烂而温暖,但因为个人际遇或者年龄的差异,会产生不同的情怀。因此,笔者将目标定为:(1)多方位寻觅并发现春的独特,发现物之存在,发现物如何存在;(2)培养多角度观物的方法、深层考察物之内理的思维能力。前者从学生出发,切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后者从语文层面出发,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
  二、基于两个原则,设计活动
  《课标》对综合性学习的活动是这样界定的:“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活动是综合性学习的主要载体,其基本组织形式除了办刊、演出、讨论外,还有社会调查、人物访谈、影视欣赏、资料查阅、观察实验、广告策划、课题研究、感悟体验等。然而,实际操作中容易出现贪多求全的倾向,活动多则易杂,活动全则易浅。笔者认为,活动设计须以目标为核心,遵循适时适地、适量适度两个原则,这样方能高效而充满活力。
  (一)适时适地原则
  教师要根据学情、地方特色、地域文化等开展主题活动。如丽水市莲都区梅山中学每年都开展“莲文化的魅力”等富有地方特色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以此类推,海盐的学校可以在秋季开展“橘文化的魅力”活动,海宁的学校可以开展“潮文化的魅力”活动,桐乡的学校可以开展“走近丰子恺”活动,平湖的学校可以开展“认识李叔同”活动……教材提供的综合性学习只是一些范例,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灵活机动地选择、延伸并创新活动主题。
  (二)适量适度原则
  教师要精简活动,拓展活动,选择合适的活动开展形式。温州二中吴积兴老师开展的综合性学习“关于爸爸、妈妈的深度写作”,就极好地遵循了这一原则。其活动流程为:确定了解的对象—初步了解内容—进行人物采访(选择亲朋5人以上)—撰写采访提纲(罗列20个问题)—呈现方式(一篇深度的人物报道)。这一教学以人物采访为主要形式,将活动做透、做深,自然能达成深度写作的目标。   笔者在《寻觅春天的踪迹》综合性学习中,对活动举行了如下设计:
  1.学前准备
  (1)自由分组:以寻觅自然之春、文学之春、社会之春为主要内容,自由分为3组。
  (2)任务分配。
  A.自然组:寻觅最能代表春天的景物;将找到的“春天留驻的地方(物名)”记录下来,做成PPT;探讨“这些景物为何就意味着春天的存在”。
  B.文学组:分组解读教师提供的关于春天的文学阅读资料;将文学作品中所呈现的物记录下来,并按自己的理解予以归类,做成PPT;摘录与其中某个物相关联的印象深刻的语句,做成PPT。
  C.社会组:采访家长、老师、同学或路人,了解大家眼中的春天在哪里,是怎样的。
  2.课堂交流
  课堂交流的主题为“春天在哪里”。
  第一板块:自然之春。
  (1)事先摆放好学生搜集来的植物,装扮教室,将春天请进课堂。
  (2)请学生逐一介绍物之名称,并说说选择原因。教师可引导至:
  A.春天独有。(发现物之存在)
  B.从声、色、味、触觉角度出发,发现春天之美。(发现物如何存在)
  C.选择一个点引导学生想象,如:从豆花的花纹引发想象。
  (3)请学生动手填补。
  A.你还想到其他哪些物?
  B.活动:若请你装饰教室的春天,你会选择哪几样事物?发挥想象,组成文字。(当堂写作,思想渗透:如何发现自然之美?发现物—关注物—融入想象)
  C.片段交流。
  第二板块:文学之春。
  (1)学生谈谈自己关于“文学中的春天”的发现,着重谈文学中的春天景物之异同。
  (2)各自呈现研读的成果。
  A.仍然关注文学家所选之物以及对这些物的描摹。
  景物归类——发现更多的景象与意蕴,例如放风筝。
  景物描写——融入更多带有个人情感的语句,注意描摹性语词。
  B.小组朗诵诗歌:林徽因的《你是人间四月天》。
  第三板块:社会之春。
  (1)现场采访:您觉得春天在哪里?又是怎样的?
  (2)播放学生事先采访的视频。
  学前准备的设计,紧扣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借自然之物、文学作品、他人眼光去寻觅春天特有之物的存在,并对存在原因作深层思考。本课放在暮春的校园进行,学生刚经历过一个完整的春天,每天大部分时间生活在花红柳绿的校园,有着鲜活而亲切的体验,因而这样的安排体现了适时适地的原则。学前准备用时一周左右,以目标为指引,学生报名分组、分配任务、分组探究,教师适当点拨引领。分配任务时,下发任务单,包括具体任务分配表、小组合作探究记录表等。任务单的发放保证了活动的有序有效。本课例中,文学组以阅读赏析为主要任务,所以文学阅读资料由教师提供而不必自己查找,正体现了适量适度原则。
  这一综合性学习,以寻觅并发现春天为主线,从三个方面分组探究,其形式为自然组动手装扮、文学组动脑阅读、社会组动口采访。探究成果用一课时,以PPT投影、视频播放、片段写作等方式呈现。其在笔者的教学中目标达成度较高:自然组的学生发现了春天特有的物和存在形式;文学组的学生发现了文人因不同的际遇而抒发不同的情感,所以春天里有喜亦有悲;社会组的学生有针对性地采访了一些小朋友和成年人,发现不同年龄段和境遇的人对春天的感受不尽相同。这样,学生较好地锻炼了观察能力、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提升了思维品质,在动心、动情的过程中对年年经历的春天产生了深度的认识。
  三、关注两个维度,实现分享
  《课标》提出:“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合作意味着分享,而分享是综合性学习的灵魂,它往往以活动为载体,共享资源与成果,分享方法与智慧,从而实现思维的碰撞与飞跃。分享率越高,分享面越广,就越能体现综合性学习的价值。笔者认为,关注展示前、展示时的两个维度,创造分享机会,可以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
  (一)展示前:分享资源,分享方法
  综合性学习大多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尤其是平时不太出众的学生也有了显山露水的机会:有的擅长摄影,有的擅长视频剪辑,有的擅长动手,有的擅长上网搜索资料……在准备过程中,大家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承担适合的任务,并与组员合作交流,分享互补,并享受参与的快乐。
  (二)展示时:分享成果,分享智慧
  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展示,除了课堂交流以外,方式是丰富多样的:汇报表演、集结发表、橱窗展示、比赛表彰等。无论哪种方式,均可以找到扩大分享面、提高参与度的切入点。比如表演类,可以让学生做评委、做嘉宾。又如刊物展示类,可以组织全体学生开展阅读评价等,让综合性学习延伸、扩大。
  笔者的《寻觅春天的踪迹》综合性学习活动进行了三轮合作与分享,促进了学习目标的实现。首先,组内分享:由组长牵头,自然组相约走进大自然寻访春天的踪迹,文学组一起品读了45篇有关春天的诗文,社会组群策群力探讨采访事宜。其次,组间分享:自然组侧重展示春之物,分享对春天里的花草树木乃至风、土、水、天等物之特质的探究;文学组侧重赏析春之文,分享阅读体验与感悟,尤其是对艾略特的《荒原》作了深刻解读;社会组侧重展示采访的能力,播放采访的视频,并即兴采访老师,印证前期的调查结论。各组呈现方式不同,虽然并未参与别组的活动,但间接学到了方法,共同演绎了丰厚的春天。再次,全班分享:在预设活动之外,教师临时设置“豆花的花纹引发的想象”“用写作虚拟装点教室”“现场采访”等环节,引导学生深度思考,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这既是全班的分享,也是师生间的共享。分享能使综合性学习效果最大化!
  综上所述,“目标·活动·分享”三位一体活动的建构,使综合性学习变得轻松自然。教师只要有意识并坚持下去,定能达成一定的广度、深度、效度,引领学生的语文学习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其他文献
语文的秘密和魅力不在理念,而在于表现生活;不在理性的推演,而在形象演绎;不在模式,而在性灵飞扬。保持优秀的民族本真精神与培养创新能力一样,是人文的两翼,共同构成民族的张力。  老于在市里举行的公开课终于要进行了,上的是《荆轲刺秦王》。公开课放在深秋进行。秋主收,冬主藏,这是昭昭天道。文人所谓为天地立心,其实天地本来就有“心”,从不假手人立,返道而行就是立。天之心在民,在自然。人敬之、和之,即为立。
期刊
2015年浙江省高考语文的作文题如下: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偏急则为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注
期刊
2011年,舟山市普陀区东港中学提出“教育让生活更幸福”的办学理念,以“打造一所充满幸福感的特色鲜明的现代城区学校”为办学愿景,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幸福公民”为培养目标,确立了“德育为先,特色发展,整体优化”的学校发展策略和“品德为先,特长发展,全面提高”的育人策略。围绕学生成长方式的转变,学校开始进行“双四合一”(学生、教师、家长、社区居民;接受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实践性学习、服务性学习)的育
期刊
“翻转课堂”,是时下教学变革的热点词汇,即是将传统课堂的教学环节前置。传统课堂是教室里老师授课,回家后学生做作业;“翻转课堂”是学生在家初步完成知识的学习,课堂上则是答疑解惑、练习反馈,当堂指导等,从而达成以“学”为中心、“生动”学习的高效课堂。我校通过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打造云学习终端,师生人手一台平板电脑,全面推进翻转课堂教学变革。作为一门综合性的文科课程,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该如何“翻转”呢?
期刊
本文以湘黔交界地带的锦屏县为研究范围,以区域社会变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区域内自然生态环境、区域历史建构历程,村落中人群的迁徙与互动以及教育、婚俗、社会秩序等变迁的梳理,试图揭示锦屏地区多元的地域特征。
  本文围绕着五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章首先对锦屏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行政区划、人群结构做了一个基本的介绍,接着梳理了区域的历史背景及其早期开发过程。在这两项都有了一定的交代后,对区域内的人群做了一个分类,一个就是明代调北征南而来的军事屯堡移民,一个则是清代随着清水江木材贸易的兴起而进入的各种民间移民。
【教学设想】  《今生今世的证据》是苏教版必修一第三专题的一篇有关追忆和思索故乡的当代著名散文。如果说许多乡思作品是在反复吟咏人与故乡的依恋之情的话,那么《今生今世的证据》则越过这种感情去进一步追问:这种感情何以会产生?人与故乡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故乡对一个人来说又意味着什么?文本所具有的这一独特的文学意味和文人情怀,理应成为本课教学设计和课堂实施的一个基本的逻辑起点。  刘亮程所感悟到的生命意义上
期刊
日前,2015年青少年校园足球研讨会在武汉市举行,近百名国内外校园足球专家会聚一堂,交流各国校园足球发展体制,探讨中国校园足球发展之路。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登峰参加会议,并作了《中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的使命、任务和愿景》的主题报告。他说,发展校园足球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建成符合人才成长
期刊
课程改革对普通高中学科教学和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普通高中学科建设是新形势下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育内涵可持续性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近几年来,春晖中学英语组根据浙江省课改方案精神,立足学校的历史和现实,依据学生成长规律、教育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围绕学校培养“健康·健全”之人、引导“求真、崇善、尚美”之心,追寻“学得活泼,活得自由”的培养目标,以学科课程建
期刊
乌蒙高地是彝族人民长期生存和繁衍的基地,他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结合特殊的自然环境与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传统彝族乡村聚落,而聚落也在社会的发展中不断作出适应和调整。
  乡村聚落可以理解为由环境、文化主体和文化事象三部分组成,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建出一个完整的聚落。选址建寨是聚落形成的第一步,也相当于聚落的基点,处于原始社会早期的彝族先民,他们基本以自然为居,为生存不断找寻方法;之后他们学会借助于自然资源进行自我创造和发明,同时也有了更多的生产、生活和繁衍的需要;当他们从树栖到洞穴,再转到地面时,
随着浙江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加之教育信息化的迅猛发展,普通高中教育迎来了许多崭新命题:如何改变以往的小范围教研方式,充分发挥区域名师的群体智慧优势?如何利用教育信息技术,将学科教研员有效教研的成效最大化?如何搭建平台,为区域内学科教师构建一个实时共享的沟通交流平台?如何围绕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通过师生“做中学、学中做”的方式,巩固、演示、验证、探究和拓展教学内容,建成一个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