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侧管理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aiai19870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目前我国DSM工作的评价缺乏完整的指标体系的情况,建立了适用于需求侧管理后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相应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为DSM激励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对指导需求侧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需求侧管理;后评价;指标体系
  作者简介:仲苏亮(1980-),男,江苏连云港人,国网能源研究院,工程师。(北京 100052)
  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06-0105-02
  
  20世纪90年代初,DSM被引入中国,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和学术界非常关注它的应用前景和应采用的对策。原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国家科委电力工业部及现在的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国家电监会、国家电网公司,以及大中型电力用户、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社会团体等做了大量的推动性工作,不断探索应用它的具体途径。2000年12月,原国家经贸委和国家计委将DSM以法规形式纳入了《节约用电管理办法》。2004年5月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电监会出台了《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2008年6月国务院明确提出“抓紧制定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规范有序用电,开展能效电厂试点,研究制定配套政策,建立长效机制”的工作要求。最近,国务院要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
  电力需求侧管理作为一种能效管理的新型机制,对提高电能利用效率,优化电力资源配置,促进节能减排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的电力需求侧管理处于示范推广转向加快推进阶段,电力需求侧管理在有序用电方面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方法,成为化解电力供求矛盾,保障电力安全稳定运行的有力措施。但仅依靠行政手段来促进需求侧管理工作是不够的,必须辅助相应的激励机制,而DSM的激励机制与其实施效果密切相关。因此,电力需求侧管理后评价也为正确的DSM激励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需求侧管理的后评价是指需求侧管理各个方案实施一定时期以后,从经济、技术、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出发,对整个需求侧管理项目的实施运行情况进行科学、全面的、全过程的评价。[1]
  目前我国对DSM工作的评价缺乏完整的指标体系,许多重要指标不能量化评价,结果难以反映全面情况。因此,加强需求侧管理后评价的研究、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指导需求侧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
  一、需求侧管理后评价指标体系(图1)
  项目后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目标评价、过程评价、效益评价、目标持续性评价以及综合的项目成功度评價。这些评价内容具有较强的通用性,适用于各个行业。为了真正达到对DSM项目后评价的目的,必须根据电力需求侧实施方案的特点确立一套适用于需求侧管理的、完整而科学的评价体系。我国的DSM工作主要由电力企业指导开展或高耗能企业自发开展。对DSM项目的后评价需包括是对电力企业、用户以及项目社会效益的综合性评价。本文从节能、削峰、削峰填谷三个方面建立需求侧管理后评价指标体系。因此,根据DSM的特点,将需求侧管理后评价的内容分为过程后评价和实施效果后评价两个方面。[3,4]
  二、需求侧管理过程后评价
  过程后评价是指项目在整个需求侧管理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对各项DSM方案实施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评价,找出其与预期目标的偏差,从而改进已实施和准备实施的DSM方案。DSM过程后评价包括对前期工作、项目的组织管理、保障措施、阶段目标完成情况以及资金运用情况的评价。
  DSM实施过程评价应简单说明项目实施的基本特点,对照可行性研究找出主要变化,分析变化的原因及其对项目效益的影响。DSM过程评价的内容如图2、表1所示。
  1.前期工作评价
  DSM前期工作包括从需求侧管理决策及实施方案的研究到需求侧管理(DSM)项目正式实施过程中的各项工作内容。因为DSM前期规划的工作很大程度是依靠战略伙伴的规划设计,此时业主的风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选择的合作伙伴的水平,以及他们对计划期内各类有效实施DSM措施资源分析数据的准确性。 所以选取的DSM前期工作后评价指标如下。
  (1)项目立项依据,决策过程及程序,项目评估、可研和设计情况。
  (2)需求侧管理选择的战略合作伙伴的资质情况。
  (3)计划期内各类有效实施DSM措施资源数据分析结果及预测结果的准确性。这些数据包括:成本有效的节电资源;实施DSM措施中各类方案用户的参与率等。
  2.组织管理评价
  由于DSM的实施需要公司内部的许多部门参加,为了保证其有效的实施,须对实施DSM目标有深入了解并能协调各种活动,以保证与目标一致。指标定为:是否有健全的工作机构、岗位、人员;机构的人员构成及其素质。
  3.保障措施评价
  进行科学合理的需求侧管理,还必须借助于信息化技术。在技术保障方面选取了两个指标。
  (1)负荷管理系统应用面(负控系统及远程抄表系统应用面)。
  (2)是否建立了效果跟踪制度和市场信息采集制度以及相适应的档案管理和信息管理系统。
  4.阶段目标评价
  DSM实施目标具有客观性和可度量性。针对各个阶段的目标,可以用计划流程图的形式来反应DSM规划的整个实施过程。阶段目标是以计划流程图为参考标准。
  5.资金情况评价
  为了长期有效地实施DSM,需要获得很大的资金支持,并建立需求侧专项资金。同时在整个实施的过程当中,进行跟踪管理也是必要的。我们将获得的专项资金总额占销售收入的比值和资金的使用情况作为评价指标。
  专项资金实行专款专用,使用范围包括:l) 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宣传、培训、示范项目及规划编制工作;2)实行可中断负荷补偿;3) 电力利用监测和电能平衡测试费用;4)支持电力需求侧管理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推广应用;5)电力需求侧管理项目的其他相关费用等。
  三、需求侧管理实施效果后评价
  对电力企业而言,DSM的实施一方面可以降低发电煤耗,减少电源建设投资,另一方面可以消减高峰时段电网调峰压力,提高供电可靠性水平,电网运行状况得以改善。对社会而言,DSM项目的实施可以减少电力需求,降低能源消耗与污染物的排放,缓解环境压力。对电力用户而言,在增加节能设备投入费用的同时,减少了电力消费,降低了生产经营成本。
  根据以上DSM实施的特点,考虑需求侧管理的特征,分别从节能、负荷整形措施(包括:削峰、填谷、削峰填谷)两个角度建立效果后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涵盖了对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评价、项目的影响性评价以及项目的可持续性评价。通过比较分析需求侧管理项目实施前后的定量数据,对DSM方案的实际实施效果进行综合的分析评价。
  1.节能类措施效果后评价
  DSM中所涉及到的节能措施主要目的是通过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高效的设备来提高用电终端用电效率,其根本目的是节约用电,减少用户的电量消耗。指标体系的设置应该考虑这类措施的特点。
  DSM节能实施方案选择一个生活小区作为具体实施对象时,后评价样本空间的选择就可以具体到该居民小区的某一类节能方案上,这样在技术和经济上就有很强的操作性,而且这些指标同样具有很强的扩展性。具体评价指标见表2。
  2.负荷整形类措施效果后评价
  负荷整形类DSM措施是根据电力系统的负荷特性,以某种方式将用户的电力需求从电网负荷高峰削减、转移或增加电网低谷期的涌动,以达到改变电力需求在时序上的分布,减少电网峰荷、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主要方式有:分时电价、可中断电价、蓄冷蓄热技术等。一般来说这些措施的实施都有配套的负荷管理系统以及建立了效果跟踪制度、市场信息采集制度、相适应的档案管理和信息管理系统;根据它们的目的和特性,设置如表3所示的后评价指标。
  四、需求侧管理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DSM项目后评价的基本内容,按照后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建立项目综合后评价指标体系如图1所示,并通过以上对DSM项目的过程以及效果各项指标的评价,对项目成功度进行综合评价,总结该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经验教训,为后续项目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结语
  DSM项目后评价是一项系统的综合工作,其指标体系的建立既要涵盖所有的评价内容,又必须具有典型性和实用性,同时还能够量化比较。建立完善的DSM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正确体现DSM工作的重要性,有利于促进这项工作的开展和推广。本文建立了适用于需求侧管理后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根据DSM的特点,从用户、发电企业、供电企业、环境以及社会多角度构建了经济效益、环境及社会影响评价指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曾鸣.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激励机制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9.
  [2]陈志强,夏阳,牛东晓.基于层次分析法的DSM项目评估模型的研究[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9,(5) .
  [3]黄德春.投资项目后评价[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4.
  [4]王秀菊.工程项目后评价关键技术的研究[D].青岛:山东科技大学,2006.
  [5]刘军.需求侧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J].华北电力技术,2003,(7).
  [6]王绵斌,等.考虑不确定性因素的需求侧管理成本效益分析模型[J].电网技术,2006,(14).
  (责任编辑:苏宇嵬)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