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曹操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但极少有人知道曹操还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
曹丕、曹植二人与曹操并称“三曹”,在文学上历史地位堪比“三苏”。曹丕文武双全,所著《典论·论文》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曹植才华横溢,七步成诗流传千古。曹操的其他几个孩子也是各有所成,如曹彰勇武过人,曾大破鲜卑于辽东;曹冲聪明过人,曹冲称象的典故也是众所周知。与刘备那扶不起的阿斗、孙权那亡国的孙皓相比,曹操的儿子们明显更加成功,这与曹操平日里对他们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曹操的第一个教子之道是尊重兴趣。曹操注重孩子童年的启蒙教育,但是不强行命令,除了平日必修的课程外,循循善诱,根据他们的兴趣和特长来着重培养。曹丕喜好政治,曹操便把自己著的《孟德全书》交给他学习,培养他的政治能力;曹植喜爱文学且极具天分,曹操便专门请老师教他诗词;而曹彰天性好战,曹操便令其拜师张辽习武。最终,曹操的这些孩子都成了大器。正是曹操的这种尊重兴趣、因材施教的教育战略成就了他们。
曹操的第二个教子之道是宽严并施。曹操很爱他的孩子们,是个慈父,曹冲生病时曹操曾“食不下咽,昼夜照看”。但是,曹操对待孩子们也非常严厉,曹植奉命解送军粮,喝酒误事,虽然没有造成什么损失,但曹操仍然罚曹植向众军磕头请罪,其严厉程度可见一斑。这种宽严并施的教育方法使得曹操在给予孩子们爱时又不至于太过溺爱,同时教会了孩子们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曹操的第三个教子之道是尊师重道。曹操深知老师对于教育的重要性,所以曹操尤其重视尊师重道。曹植喜爱诗赋,曹操自己就是一个大诗人,但是曹操担心自己教的话会限制孩子的发展,于是曹操专门拜请了被称为“国之重宝,士之精藻”的邴原当曹植的老师,而且令曹植尊之如父。相对的曹彰喜武,曹操本也有些武艺,但也怕误了孩子前程,所以请了猛将张辽教习曹彰武艺。
由曹操的教子之道可见,教育孩子不能盲目施压,有病乱投医;更不能放任自流,过分溺爱。应当根据孩子的兴趣着重培养,并且最好请良师辅之,不要根据自己的经验胡乱教育。平日里多关心孩子的生活,遇事时不一味包办,让孩子学会承担,这样才能使孩子茁壮成长。
(编辑 白 鸟)
曹丕、曹植二人与曹操并称“三曹”,在文学上历史地位堪比“三苏”。曹丕文武双全,所著《典论·论文》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曹植才华横溢,七步成诗流传千古。曹操的其他几个孩子也是各有所成,如曹彰勇武过人,曾大破鲜卑于辽东;曹冲聪明过人,曹冲称象的典故也是众所周知。与刘备那扶不起的阿斗、孙权那亡国的孙皓相比,曹操的儿子们明显更加成功,这与曹操平日里对他们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曹操的第一个教子之道是尊重兴趣。曹操注重孩子童年的启蒙教育,但是不强行命令,除了平日必修的课程外,循循善诱,根据他们的兴趣和特长来着重培养。曹丕喜好政治,曹操便把自己著的《孟德全书》交给他学习,培养他的政治能力;曹植喜爱文学且极具天分,曹操便专门请老师教他诗词;而曹彰天性好战,曹操便令其拜师张辽习武。最终,曹操的这些孩子都成了大器。正是曹操的这种尊重兴趣、因材施教的教育战略成就了他们。
曹操的第二个教子之道是宽严并施。曹操很爱他的孩子们,是个慈父,曹冲生病时曹操曾“食不下咽,昼夜照看”。但是,曹操对待孩子们也非常严厉,曹植奉命解送军粮,喝酒误事,虽然没有造成什么损失,但曹操仍然罚曹植向众军磕头请罪,其严厉程度可见一斑。这种宽严并施的教育方法使得曹操在给予孩子们爱时又不至于太过溺爱,同时教会了孩子们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曹操的第三个教子之道是尊师重道。曹操深知老师对于教育的重要性,所以曹操尤其重视尊师重道。曹植喜爱诗赋,曹操自己就是一个大诗人,但是曹操担心自己教的话会限制孩子的发展,于是曹操专门拜请了被称为“国之重宝,士之精藻”的邴原当曹植的老师,而且令曹植尊之如父。相对的曹彰喜武,曹操本也有些武艺,但也怕误了孩子前程,所以请了猛将张辽教习曹彰武艺。
由曹操的教子之道可见,教育孩子不能盲目施压,有病乱投医;更不能放任自流,过分溺爱。应当根据孩子的兴趣着重培养,并且最好请良师辅之,不要根据自己的经验胡乱教育。平日里多关心孩子的生活,遇事时不一味包办,让孩子学会承担,这样才能使孩子茁壮成长。
(编辑 白 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