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与生命——浅析阮籍与嵇康诗歌中的生命意识及其中“佳人”的超现实意义

来源 :文学界(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jun_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始时期是玄学盛行的时期,庄子所强调的自由精神也是当时世人们所追求的一种生命境界与生存准则。司马氏家族从诛杀曹爽之时就已经控制了政权。于是社会上酝酿着的是时代的大更替,人性道德观念的大转变。在这样一个"假禅让之名而行篡逆之实"的时代,虚伪的道德观开始泛滥。士人们的人格境界绽放出了新的内涵和不同趋向。本文尝试从原始背景与时代特征出发,探讨阮籍与嵇康诗歌中所体现出的正始诗人们心灵的焦灼与徘徊,以及其中所表现出来的生命主题。本文以"佳人"这一个意象来分析他们诗歌中的政治托寓。"美人"、"佳人"这种意向从《诗经》到《楚辞》等开始就渗透着政治与社会思潮对诗歌的影响,涵盖着丰富的政治生命寓意。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这种纷乱的政治背景下,文学发生的重要的变化。正始文学中对生命的重视与珍惜也是魏晋文学自觉时代的表现之一。正是因为这一严酷的现实,阮籍、嵇康为代表的正始文人们便有了"忧生之嗟",体现出在巨大的压迫下的悲哀。玄学思考盛行,推动正始文学呈现出浓厚的哲学色彩。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尖锐的人生悲哀,构成了正始文学的最基本特点。
其他文献
<正> “学习型组织”一词及其概念,是当代美国著名的管理学者彼得·圣吉在其著作《第五项修练——学习型组织的艺术和务实》中系统地提出的。在这本书中,彼得·圣吉提出创建
语文课堂提问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化,提问的方法出现了创新式的提问方法,如揭疑式提问、情境式提问、比较式提问、迁移式提问、连
本文以实际案例为例,对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中材料管理问题、机械设备管理问题、施工人员的管理问题分别进行了介绍,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措施,保证了工程的顺利开展。
<正> 20世纪80年代,人们开始怀疑中央集权的官僚主义分配方式的效率,特别是芝加哥学派和公共选择学派对当时流行的公共部门治理理念提出了强烈的批评,导致了以高级管理学和在
元杂剧《窦娥冤》结合了当时残酷悲惨的社会现状,塑造了窦娥这个典型的底层妇女形象,在悲剧文学作品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而剧中的一些情节也深刻反映了当时的法制和民众的法
顾彬先生站在中国的彼岸,以一个西方汉学家的异域视角和独立立场写出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他的得与失在中国20世纪文学史的写作历史上都具有独特的典范意义,但是由于刚
<正>我们大家了解节奏大部分是通过美妙动听的音乐开始的,一个舒缓的节奏能愉悦受众的身心。节奏本身指音乐中,音响节拍轻重缓急的变化和重复,具有时间感,在艺术设计或美术创
目的 探讨模拟居家护理干预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58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
新古典主义流派是近现代音乐史上一支倡导复古风格的流派,当离经叛道之风盛行,传统技法日益被摧毁时,这一流派的作曲家运用独特的作曲技法为传统的音乐思维保留着应有的空间,
第三方债务催收是债权人的自力救助方式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金融化的逐步深入,第三方债务催收发展迅速,甚至已经形成产业化。但是,法律制度建设滞后致使第三方债务催收"野